第245章 下死手
字數:7846 加入書籤
陳光良邀請吳凱聲來到自己辦公室,並將顧竹軒的信封和子彈交給他。
“吳律師,我想請你擬一封委托書,不知道合不合法,你替我把把關!”
吳凱聲看著信封和子彈,有些懵的說道:“好,陳先生你說!”
他一直和陳光良關係匪淺,相當於陳光良的律師顧問。
陳光良說道:“我當年顧竹軒請教我炒地皮,我便指點了他所以我確實收了他一萬的傭金,但他卻賴掉尾款後來他貪心去建造房屋,這次閘北被轟炸.”
吳凱聲皺眉的說道:“他這完全是流氓行徑,且不說地皮期間漲了好幾倍,就是建房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他為陳光良打抱不平起來。
陳光良笑道:“孰是孰非現在已經不重要了,現在是顧竹軒要訛我20萬大洋的錢。這錢我有的是,但卻不願意給一個威脅我的人。我現在想讓你在報紙上刊登一個新聞:從今日起,倘若我被人暗殺,若是有人替我殺掉主謀,經我的律師確定後,從我的財產中獎勵此人25萬大洋.殺掉參與者,則獎勵10萬;殺掉主謀的財產繼承人一名,則獎勵5萬.你覺得我這樣,違不違法?”
吳凱聲知道,陳光良也是不想和顧竹軒糾纏,便想到此策。
說白了就是震懾。
他思考一番後,說道:“我覺得不違法,可以試試。不過得講明原因,是你被顧竹軒送來了子彈,才出此下策。”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嗯,錢多了,總歸有些人想不勞而獲。這個懸賞,再加個長期有效!”
不僅是震懾顧竹軒,也是在震懾其他人。
“好,我這就去準備,明天就在《東方日報》上刊登。”
“嗯,麻煩!”
翌日,陳光良委托吳凱聲律師的一則新聞,驚爆整個上海灘。
新聞以吳凱聲代表陳光良發表,內容先是講述和某江北青幫大亨的恩怨,其次再講述收到顧某人的一顆子彈和威脅,最後則發出懸賞令。
此新聞一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第一時間為陳光良打抱不平的,便是此次避免損失的企業家們,他們紛紛以商會的名義,向南鯨政府和租界工部局發出抗議。
包括SH市商會、SH市銀行公會、上海地方維持會、上海棉紗公會.多達幾十個團體致電南鯨政府,請求其保護商人的人身安全。
聲勢浩大,連陳光良都沒有想到。
他的本意是希望發表這個懸賞令,不僅震懾顧竹軒,也震懾黃金榮、張嘯林之流,若是他哪天這不小心被暗殺,那就殺回去。
沒想到,他低估了他最近的影響力,以至於事情鬧得那麽大。
甚至,顧竹軒在整個上海灘的名聲都臭了!
市民紛紛唾罵顧竹軒:
“這個顧大麻子,人家陳先生在江淮水災、一二八事件中捐那麽多錢和物資,救助那麽多難民。他倒好,如今反而要去勒索人家!”
“對,顧竹軒就是漢奸!”
“打倒漢奸顧竹軒”
很快,甚至有遊行隊伍來到迎春坊13號,大聲喊出口號。
這一次,恐怕所有人都意識到——陳光良的影響力之高。
顧府。
顧竹軒被嚇得根本不敢出門,因為SH市政府和公共租界都已經打電話來質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並表示如果有證據,他們一定會將他繩之以法。
“怎麽辦?怎麽辦?”
老管家這時候說道:“我都和老爺講過,不要去惹人家,人家勢頭正大。”
顧竹軒馬上說道:“你趕緊想辦法呀,現在講這些有什麽用!”
老管家畢竟人老成精,此時低聲說道:“為今之計,隻有將事情推到王星高身上,說他是自作主張,與老爺無關。”
顧竹軒猛拍大腿,說道:“你說的對,我早知道這小子和黃金榮眉來眼去,有跳山門的意思。哼,你馬上就辦這件事,未必要洗脫我身上的冤情。”
“好,我這就去舉報。”
王星高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口中的‘四爹’,已經決定出賣了他。
不過此時顧竹軒已經被嚇破膽,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陳光良在上海灘的影響那麽大,簡直比杜月笙在某些地方還影響大。
假設杜月笙犯下什麽事情,上海的各大商會絕不會出麵致電南鯨政府,不背後落井下石已經是不錯了。
但事情就是如此,陳光良此次為上海工商業、文化界減少了五六千萬的損失,雖然他本人沒有承認,但現在大家心知肚明,特別是此次張元濟和王雲五更是第一時間支援陳光良,大家就更加明白了。
這一日,杜月笙邀請陳光良吃飯,並特別交代有重要事情相商量。
鑒於以往陳光良的表現,杜月笙知道若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陳光良都不會接應酬的。
雖然陳光良委婉拒絕過他幾次,但隻要在他重要的事情上,陳光良也會前來應酬,例如杜公祠開業等等。
這邊,陳光良大搖大擺的來到杜公館。
一進門發現,黃金榮、張嘯林也在,不過他並沒有慌張。
“三位老板今天莫非也開了鴻門宴給我?”
杜月笙笑道:“現在上海灘哪敢給你開鴻門宴,他顧竹軒送了個子彈,上海差點就鬧翻天。”
雖然他心中對現在的陳光良在上海灘的影響力,也有些顧忌,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和陳光良是對手。
當然他杜月笙也有優勢,至少沒人敢給自己送子彈到府上。
很顯然,陳光良的手段還是太少了!
“那三位老板肯定是找我談生意了,談生意好啊,不傷和氣,還能賺到錢。黃老板,你說是不是?”
黃金榮此時也高看陳光良很多,笑著說道:“自是賺錢重要,打打殺殺已經過時了!”
四人隨後上了餐桌,把酒言歡起來。
杜月笙期間感歎道:“光良,你這懸賞令一出,有好事自然也有壞事。”
陳光良誠懇的說道:“杜先生請指教”
杜月笙點點頭,說道:“好處當然是顧四麻子再也不敢打你主意,畢竟他一家人口比你家多得多,你又出價高得多。壞處就是,就怕有人從中搗亂,渾水摸魚什麽的,而且你這樣做,也讓租界和華界的官方感到棘手,擔心轄區的安全問題。”
陳光良說道:“是,但我也是沒有辦法,哪裏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黃金榮和張嘯林臉一黑,他們感覺這個‘賊’是不是也有自己的。
隻有杜月笙說道:“聽說王星高已經被租界警察局抓掉,我們有辦法讓王星高指出背後的元凶!”
不得不佩服,蛇有蛇道鼠有鼠道,這些人還真是有些本事。
讓王星高承認主謀是顧竹軒,這樣顧竹軒不死也要脫層皮。
三大亨也可以乘機打擊競爭對手顧竹軒,還能賣陳光良一個人情。
陳光良當即說道:“好,若是王星高承認背後元凶,我便委托律師去上訴,定要揪出元凶。”
黃金榮這是笑眯眯的說道:“陳老板,我們這樣幫你,你是不是該也給我們點好處!”
杜月笙隻能無奈的笑笑,表示他沒有這樣想,但又表示這次是黃金榮在出力。
很顯然,王星高真的可能被黃金榮收買。
陳光良自然不甘心被人宰一筆,說道:“黃老板,我聽說天蟾大舞台和你的金榮大世界競爭激烈,你幫我自然也是在幫自己,你們可以剪除一個競爭對手,我呢其實也隻是出一口惡氣。”
杜月笙當即說道:“有道理,這事就這樣說定了!”
黃金榮終究沒有駁杜月笙的麵子,說道:“難怪陳老板做生意賺錢,實在太精明了!”
陳光良也回道:“黃老板放心,這人情晚點杜先生替我還。”
還真不能得罪黃金榮。
杜月笙雖然有些不知道陳光良的罐子賣什麽藥,也是爽快的說道:“好”
隨後,四人便吃飯起來,倒是也相處融洽。
陳光良臨走時,杜月笙要送他出門。
“杜先生最近可以關注一下公債,那麽便宜的籌碼,上海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好投資了。”
杜月笙一愣,隨即欣喜的說道:“好”
他這才明白,比起黃金榮,他杜月笙至少能進入正規的生意,所以陳光良沒法和黃金榮打交道,但卻可以和他直接打交道。
經過上次棉紗期貨一事,杜月笙自然也知道,陳光良的本領有多高!
很快,王星高便在獄中翻供,對人邊說:“是我四爹派我去送信的,目的是從陳光良手裏敲詐20萬大洋出來。”
此消息第一時間被媒體放大,輿論嘩然。
而陳光良這邊,也迅速做出反應,委托律師在華界和租界起訴顧竹軒勒索之罪。
一時間,顧竹軒進牢房隻是時間問題,因為這次輿論影響太大了,顧竹軒幾乎得罪了整個江浙財團和上海的商人團體。
哪怕是顧竹軒有個同族,也是無濟於事,因為南鯨政府還需要江浙財團和上海商幫的支持。
“可惡,他們合夥欺我!”顧竹軒在自己的府邸大吼道。
手下們的蘇北幫頭目紛紛到齊,眾人臉上都怒不可斥。
“四爹,是黃金榮收買了王星高,這個叛徒,應該千刀萬剮!”
“顧先生,我就說過,王星高已經和黃金榮眉來眼去,你就是不信!”
“去殺了王星高”
一時間,蘇北幫也比較團結起來。
顧竹軒馬上舉起手,示意大家安靜,此時他已經恢複一些理智。知道既然三大亨已經卷入這次事件,那充分說明現在是四個人在對付他。
“為今之計,我會請人和他們打官司,其它事情你們不要輕舉妄動。今天召集大家來,是希望我們蘇北幫永遠要團結在一起,不要給人機會各個擊破。大家明白嗎?”
他已經做最後的打算,那就是進去待一段時間,但這段時間外麵的事情,自然要由這些門徒照看。
“四爹你放心,我們都是蘇北人,一定會團結的。”
“三大亨休想瓦解我們,他們要是敢亂來,我們也不是好惹的。”
顧竹軒此時憂心忡忡,自己的名譽在這一次被陳光良狠狠的踐踏,怕是以後再有沒有‘四大亨’的說法了。
他現在很後悔去惹陳光良,非常的後悔,此人被三大亨還難惹。
至始至終,大家都沒敢說一句去找陳光良麻煩的事情,很簡單——大家都在怕那個懸賞令,那可是誅三族的懸賞令啊。
雖然事後在報紙上撤下,但永久有效這個字眼,依舊在很多人記憶中。
5月份,日軍開始分批撤退上海。
第一批自5月6日起,日軍主力部隊向連接獅子林—楊行—大場—真如之線以東地區撤退。
第二批至5月9日中午止,撤出嘉定、南翔、瀏河等地。
第三批,至5月10日中午,撤出羅店。
第四批,從獅子林—楊行—大場—真如之線全部撤退。
5月12日中國首都保安隊接管閘北
這一日,陳光良受邀參觀閘北的商務印書館,以及加入重建委員會的董事。
這也算是一件榮譽的事情,而且也不需要他花費什麽精力,無非是掛個名頭而已。
看著商務印書館的殘破建築,張元濟突然笑了起來,隨後王雲五等人也突然笑了起來,似乎不是悲傷,反而是高興。
隨後60多歲的張元濟笑道:“日本人知道,商務印書館是我們華夏文化的大本營。他們肯定在想,炸毀閘北幾條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複,而隻有炸毀商務印書館這樣的機構,斬斷中華文化根脈,華夏才會沒有複興之日。但誰知道天佑我中華文化,我們保住了包括眾多古籍善本在內的30多萬冊館藏圖書。所以,眼前的困難不值一提!”
看得出來,大家是真正的劫後餘生的喜悅。
陳光良稍後說道:“要不要發動捐款,盡快將這裏的建築物重建起來?”
王雲五回道:“多謝陳先生關照,不過資金上的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畢竟商務印書館的財務還算可以。特別是一些教科書和課本,可以第一時間折現。”
陳光良點點頭,便不再說什麽。
如今,商務印書館也隻剩下和一部分解雇員工的矛盾,但陳光良和虞洽卿等人已經組織調解,能盡快達成協定。
看到這些,陳光良也是覺得這次是做對了,華夏文化確實需要保存下去。
下一次,他還會提醒。
不過1937年時,上海已經有空軍,並且抵抗實力增強,連很多工廠都有時間轉移,料想商務印書館也有時間轉移。
所以,倒是沒有那麽擔心。
而且這一次張元濟、王雲五應該吸取教訓,將一些貴重的藏書該保存在租界或者其它地區的保險櫃,應該分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