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商務部門的煩惱,新能源的坎坷路!
字數:7104 加入書籤
第(1/3)頁
> 在那個年代不發達的時代,盡管傳統新聞的速度很慢,但是辟謠更慢,所以這家火腿腸公司在短時間之內,就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所有的超市都拒絕他們的貨,因為很多人聽到他的品牌都會害怕,在那個造謠不需要成本的年代,很多企業都是這樣爆死。
胖冬來堅持下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
商業部門。
部門領導正在看的報表,眼中出現了一絲焦慮。
盡管依然是進步的。
但是這報表上的顯示卻不那麽漂亮,不過的確是真實的。
“國外一些品牌的撤資,的確是對我們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不過仍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但是現在消費低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國內的一些商家實在是太內卷了,這樣的競爭實在沒有什麽好處。我給你舉個例子吧,一個電商推出了一個有利於消費者的活動,另外一個電商就會變本加厲……而且還會推出更多的不利於商家的一些規定,這樣長久下去的話,隻會繼續內卷,因為內卷的全部都是賣家的利益,時間一長,這種事情就會變得更多,商人看不到利益就會撤資就會惡性循環。”
聽到下屬的報告之後,商業部門的領導眉頭緊皺。
這兩年是經濟複蘇的時候,不過因為現在商業的競爭實在是太過於激烈,所以才導致商家利潤不高。
而且其實賣家因為低廉的利潤,也提供不了太多的服務,導致消費者更加不滿意。
這樣下去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
之前的股市危機已經悄然度過,但是現在商業部門卻麵臨著更多的挑戰。
而且三星與樂天在龍國的大部分業務推出,也讓他們有些頭疼,盡管對這些企業他們也很是反感,但是從經濟層麵上來說,他們的離開會減少很多的外部投資。
要知道,一旦外部的投資感覺到這個國家的民族感特別強烈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其他的地方,因為這些資本知道,這樣不利於他們的發展。
而他們之所以不在本國建立一些工廠,那完全是為了避免汙染和高昂的人工費用以及稅務。
西方那些國家在發展的時候大肆汙染了全球。結果卻在其他國家發展的時候提出了什麽氣候治理之類的話,其實他們的目的是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些所謂的工業大國,曾幾何時也是遍地屎尿。所謂先進的西醫在那之前也是有一群女巫算命,吃的藥物都讓人覺得奇葩。
這些年來他們極速發展,製定了自己的規則,而且這些規則都是雙標的。
之前柴晶在記錄片匯總曾經說過,龍國的汙染嚴重。
還舉例說西方拿出了大量的數據說龍國如何如何,其實這些都是西方玩剩下的東西,他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將地球汙染的千瘡百孔了。
而且現在依然在其他的國家偷偷的投資建廠,這等於是將汙染放在了別人家裏。
之前搞的那所謂的碳排放,也不過是一紙空話而已。
如果蘇毅在這裏,肯定就會不恥的笑笑,因為西方的雙標實在太嚴重了,之前龍國在燃油車極速前進的時候,他們說燃油車太過於汙染環境應該發展環保的,比如說是電車或者其他的新能源車。
而龍國在經曆了幾年的研發之後,電車技術突飛猛進,而在這時候西方集體就開始不玩了!
還記得在前世的時候,蘇毅曾經刷短視頻,有很多人吐槽龍國的電車,實際上就是製造不出來好的變速箱,好的發動機等等。
大肆的鼓吹什麽全球車型之類的,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那些所謂的全球車型。是因為大部分國家都生產不出來汽車,而有些汽車則是被過分誇大。
比如某田的汽車,當初給老一輩人的洗腦廣告就是:一車傳三代,人走車還在。
什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在當時那個年代,國產車沒有崛起,寥寥幾個國產車品牌,的確問題不少。但也並不是說其他國家那些車就沒有問題了,隻不過是被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給過濾掉了而已。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花了錢,發生一些問題他們就能忍受。
第(1/3)頁
第(2/3)頁
但如果國產車隻要有任何的問題,他們就直接大罵,直接就拿一些合資車對比,不可否認國產車還需要進步和發展,但一味的詆毀,也不是一個正常國民應該有的態度。
全世界能造出來車的國家不少,無一不是發達國家。
但相對於世界這麽龐大的國家數量來說,能造出汽車的國家又寥寥無幾。
尤其是打入世界市場。
而西方早早看中了這點,無論什麽領域他們都有所嚐試,而且在缺乏資金的時候,他們會忽悠一些國家的企業,一同發展進步,結果看到情況有些不對勁,就直接會撤出來。
通過這種玩法,他們弄垮了不少車企。
而在車企行業隻是一個縮影而已,其他的行業也突然如此,龍國的崛起是在於小商品製造業,這是他們允許的範圍。因為這沒有什麽高科技,如果要是芯片之類的,他們肯定就會圍追堵截。
一些發達國家都會有本國的企業保護,那就是說不會進口太多優秀的進口商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國產,比如小日子跟棒子國都有這樣的措施。
龍國也不例外。
但是當那些外部的資本進不來的時候,就會通過宣傳的力量打垮自己國家的製造業。
同時一旦發生什麽事情,他們就會發生經濟製裁,因為對於那些西方人來說,能夠知道小工業影響不了他們什麽。
商業部門現在也正在分析。
而且每一項的重大決策,都將會影響未來的發展,所以商業部門的領導有些頭疼了起來,因為一旦要是弄錯了,不說是千古罪人,但也會影響龍國的發展。
“像超市這種還好辦,將企業弄得像胖東來這樣雖然不容易,但是起碼隻要用心去做還是能做到的,但是一些高科技的企業想發展起來還真是難上加難。”
商業領導皺了皺眉頭,看向了麵前的文件,他們要忙的事情很多,而且很多事情在他看來都是無用功,但卻不得不做。
“這些外資投資的事情還好說,現在擺在我麵前的,還是汽車的發展,現在已經到了整合的時候了。而且有很多家企業提交的申請。我們也請相關部門人員分析過了,無論是哪個行業的發展,都必須要走彎路,這是我們盡量避免卻必須要發生的事情。”
商業領導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
現在已經到了抉擇的時候。
商業部門其實有時候也很是苦惱,因為他沒有超前的眼光,不知道哪家企業是真心做事,哪家企業是為了欺上瞞下的。一個國家的商業部門要發展,那離不開國家的幫助,就比如說這次的汽車行業,國家撥了大量的資金,想要在新能源行業做出一份事業來。
當時申請的車企不少,甚至有一些是新興車企,表現的時候都表現得很誠懇,視察的時候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但商業部門知道,這裏麵肯定會有一些居心不良的車企。
“要是都像胖東來一樣做事就好了。我們也不用這麽頭疼了……”
看到領導正在犯愁這件事情,下麵的其他人也都麵麵相覷,這種事情誰敢打保票,誰去檢查的車企,就能保證對方一定能沒事了?
隻能說是各個項目都符合國家標準而已。
而且他們也都知道這車企如果一旦出現了問題,那不光是欺騙國家補助的事情,這電車涉及的問題可太多了,電池的衰減程度,目前來說這都是小事,如果發生了燃燒以及其他事故,那他們的審核可就成了笑話。
然而一些大的企業現在根本就不碰電車,因為投資成本太高,但這個過程總會有人要推進。
“之前領導已經給我開過會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出是勢在必行的,而且國家會大力支持,但是一定要小心謹慎。”
這小心謹慎,談何容易啊?
到時候車企開發新能源,得到了國家補助。這肯定都是眾人願意看到的事情,大家都是滿心歡喜,但是如果一旦汽車交付給老百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車企如果再賴皮的話,到時候就是他們的事了。
盡管在民間糾紛的時候不歸他們管,但是商業部門的一些批準還是很重要的,嚴格來說他們就是第一道關卡。
“跟公益部那邊有沒有什麽聯係?現在公益部已經成為了一把利刃,不光是對我們的監督,而且對於底下的企業也是一種製衡,他們手中掌握的情況是不是比我們還要多一些?”
第(2/3)頁
第(3/3)頁
在商業部門,蘇毅的名字是很少被提起來的,因為所以跟他們的合作很少,當初就在古風意識潮流第1期的時候有過短暫的合作。當時將龍國關於服裝的進出口貿易提升了不少,因為那時候龍國的潮流古裝在國外也很火。
當時他們也看到了一個宣傳導演的力量。
然而在那之後卻再也沒什麽關聯,而且幾次三番的有一些過節,盡管這過節不是私人的。
但是很多事情卻沒辦法再提起來了,尤其是當初的奶業事件,雖然當初的領導已經調離了本崗位,但是公益部中曝光了不少跟商業有關的事情。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行業需要整頓,有些事情也會被調查。
但不得不說,很多的事情都因此變成了無用功。
所以他們絕口不提蘇毅,隻說公益部門。
“我跟他們來往不多,每次見到他們的時候,基本上對方都已經掌握了證據,這群人很厲害,其他部門人都不願跟他們接觸因為這是一群正直而討人厭的人,但是值得我們學習。”
正直而討人厭,這兩個詞匯在一起組合起來總覺得有點拗口,不過卻覺得說的很對。
“行,我給他們打個電話,詢問一下這點小事,我覺得供應部門還是會給我一個答案的。”
商業部門領導簽字給他們的李主任打了個電話,這公益部門行政級別不高,但是手中權力卻不小。
就算是跟他們的一個主任級別的聯係,也是商業部門的領導親自打電話。這並不是說拉關係套近乎,而是讓對方覺得尊重,其實要不然這公益部門也是有權利拒絕給他們這些數據的。
現在商業部門也是被逼無奈,因為他們覺得要做好這件事情,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趨勢,第1步走不好,就會落後幾年,現在國外已經開始研發,尤其是一些優秀的企業,比如特斯拉。
龍國各個行業起步晚,所以要奮起直追。
之前在燃油汽車方麵就已經落後了很多,現在世界局麵發生了新的改變,商業部已經得到了命令,現在就要奮起直追。但是說實話,這種事情並不輕鬆,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他們的補助一定要選擇一些優良的企業才可以。
“李主任你好,我是商業部門的,我們現在想要一下有關各個企業的一些詳細資料。”
商業部門領導語氣都已經改變了,因為這算是求人的事。
“不好意思啊,您的來意我知道,但是我們可能沒有你需要的東西,因為有些企業生產什麽資質,這些都是秘密,是不會對外公開的,我們公益部是會根據一些發生的事實去調查,而不是無緣無故的去調查其他企業,我們也沒有這樣的權限。”
李主任的聲音依然是那麽的淡然。
經過了滇州的事情之後,她似乎將一切都已經置之身外了。
就算是麵對商業領導這樣級別的,也很是淡然。
上級領導曾經還誇讚了公益部,就算是蘇毅離開了,但是蘇毅留下的那股氣質還在,整個公益部門有一種。輕王侯慢公卿的氣質。
而且盡管他們不是執法部門,但是卻有著很多權利,巡查的部門很少跟公益部門的人聯係,因為都知道言多必失。
哪句話說錯了,引起了公益部門的懷疑,再來一番調查,到時候也會很難受。
商業部門領導也沒有隱瞞,將自己擔憂的事情說了一遍,而對麵的李主任沉默了一陣,似乎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之前我碰到事情解決不了的時候,我都是詢問蘇毅導演,他是我們公益部門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有很多辦法,或許您可以谘詢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