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法軍的五點優勢

字數:4924   加入書籤

A+A-




    在安德魯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簡單且明確,主要是以下五點:
    第一,選用精兵強將;第二,武器裝備先進;第三,後勤保障有力;第四,形成兵力優勢;第五,保證通信暢通。
    就精兵強將而言,包括佩裏尼翁、貝爾蒂埃、索漢、塞律裏埃、馬塞納、德賽、聖西爾、麥克唐納、克萊貝爾、莫蒂埃、勒費弗爾、維克多、蘇爾特、旺達姆、內伊、奧熱羅、儒貝爾、絮歇、貝西埃爾、達武、蒙塞、烏迪諾、拉薩勒、波尼亞托夫斯基(波蘭)、東布羅夫斯基(波蘭)、克洛澤爾、聖希萊爾、古丁、莫蘭德、弗裏昂、熱拉爾、小克勒曼、薩瓦裏與蒙布倫等高級將領。
    他們不僅在另一時空,國民公會、督政-府與第一帝國時期裏,屬於最能打的鐵血幹將,在本時空內,同樣是一等一的優秀指揮官與參謀長。
    至於蘭德爾、席塞爾、霍斯、弗恩,布魯斯、皮埃爾、穆勒、羅塞等人,這是安德魯親自發掘的將領,他們在包括諜報戰線在內的各個戰場上,充分印證了自己的才能,以及對安德魯的忠誠。
    上述高級將領不僅年輕,作戰素養高,非常容易接受新式武器與新式戰術,關鍵是無條件服從安德魯統帥下達的命令。所以在戰場之上,安德魯可以放心的將自己命運,交給麾下的將軍們。
    對於“江郎才盡”的克勒曼、儒爾當、布律納等人,在得到第一執政官的允許後,他們安全的帶著大批財富回到法國國內,安安靜靜的躺在立法議會、元老院,或是地方軍區裏“頤養天年”。
    至於皮什格魯、莫羅、奧什、拿破侖、貝爾納多特、格魯希、拉納、馬爾蒙、繆拉等將官,要麽參與政治陰謀,而被安德魯下令秘密處死;要麽是反骨太厚,難以馴服;要麽心有所屬,無法拉攏,最終被安德魯扔到了拿破侖為團長的,法國駐奧斯曼軍事代表團……
    如果算上作為戰略總預備隊的兩個近衛軍(名義上屬武裝憲兵編製),共和國在外征戰的集團軍一共有16個,而每個軍的兵力從2.1到2.5萬不等,總計為35萬人。
    當然,叢林山地師,航空部隊,內河艦隊,火箭彈部隊,美洲殖民地的正規軍,還有包括土倫地中海艦隊、拉芒什海峽本土艦隊、大西洋及加勒比艦隊等3**國艦隊,其總兵力約4.5萬。
    另外,隸屬於軍情局的特種部隊,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的兩個私掠艦隊,以及組建中的法國海外軍團,大約還有6到8萬人,但他們不屬於國防正規軍之列。
    至於各個軍區的國民自衛軍,其總人數加起來有20萬之眾,但他們隻是法國國內的預備役與憲警部隊,主要歸地方財政負擔。
    因此,上述前兩項相加法軍的正規軍,總兵力僅有39.5萬,基本完成了在1795年12月,共和國督政-府成立之際,安德魯對立法議會與元老院的公開承諾:
    在1799年前後,在保障法國國防安全的前提下,務必將法軍正規軍的數量限製在40萬以內,繼而把軍費開銷降低到一個合理水平。
    不僅如此,等到1805年之前,法軍野戰部隊的總兵力還將繼續下降,直到維持在32萬左右。
    作為一種政治交換,兩院議會默許安德魯執政官擁有先斬後奏,對外發動戰爭,並與他國締結和約的權力。
    但在另一方麵,法軍的所有野戰部隊,尤其是陸軍,未經立法議會(即五百人院)的批準,不得進入法國核心本土。
    而所謂的核心本土,就是比利時以南,中央高原以北,盧瓦爾河以東,摩澤爾河以西的廣大地區,也是法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
    至於有著特殊使命的兩個法國近衛軍,因為屬於武裝憲兵的編製,隻允許駐紮於大巴黎之外,其軍營必須遠離巴黎城牆50公裏。
    相對於如今擁有四幹萬的龐大人口,正逐步過渡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共和國而言,供養一支常年在外征戰40萬的大軍,還算是一件遊刃有餘的事情。
    需要說明的,在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另一時空的19世紀中葉開始),所謂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意義不大。體現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財政收入。
    經過安德魯及另外兩位執政官的共同努力下,共和國在1798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了3.3億法郎,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將達到創紀錄的7億法郎。
    要知道,在督政-府之前,法國財政收入最高的年份,就是路易十六統治下的1788年,財政收入高達5.03億法郎,然而支出卻多達6.29億法郎,整體虧空了1.26億。
    依照財政部長拉梅爾的報告,預計本年度則政-府的總開支將低於6.8億法郎,結餘2幹萬法郎。而另一時空的1800年,也就是拿破侖成為執政官的第二年,法國財政收入也不過4.7億法郎。
    兩幹萬法郎對於一個擁有四幹萬國民的法蘭西共和國而言,事實上並不算多,但卻是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七年戰爭結束以來的35年裏,安德魯領導的共和國政-府,第一次實現了國家財政結餘。
    就在拉梅爾部長向巴黎報社記者,披露了上述經濟數據之後,巴黎、法蘭克福與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債券裏麵,法國的國債普遍上漲了好幾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法蘭西的兩大敵人,英國與俄國的財政收入分別為3500萬英鎊、1200英鎊。依照英鎊與法郎之間1:25的匯率來計算,英國與俄國的財政收入分別為8.75億法郎、3億法郎。
    如果不考慮英國攪屎棍的介入,擁有強大財政實力的安德魯法國,完全可以領帶其麾下的一幹仆從國,與龐大的俄羅斯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活生生的拖垮聖彼得堡。
    至於英國,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全球的航運貿易。
    毫無疑問,歐洲各國占據了英國大部分的對外貿易。從理論上來說,大陸封鎖政策的施行,可以嚴重打擊英國貿易,削弱其政府的財政收入。
    然而基於拿破侖的封鎖政策,以及現階段的實情,安德魯還不想“以本傷人”,威逼利誘一幹小弟,大搞對英國貿易封鎖。
    而且作為優秀穿越者的一位,他更願意攀登科技樹,使用最先進、最具競爭力的科技搭建起來的鋼鐵聯合體和規模化工廠,去生產物美價廉的工業產品,去衝擊英國人那種“落後產能”,尤其是他們引以為自豪的紡紗、棉布與印染製品,等等。
    因此,發展經濟與塑造科技,才是安德魯-弗蘭克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上,安身立命的真正大殺器……
    回到法軍的優勢,武器裝備先進與後勤保障有力,這兩點毋容置疑,幾乎可以說是支撐法軍屢戰屢勝,大獲全勝的重要基石。
    無論與俄羅斯的短期衝突,還是長期戰爭,安德魯更加關注法軍及盟友在冬季作戰時的後勤保障。尤其是在沒有火車的狀況下,且大部分河流處於封凍期間,如何將大宗軍需物質運到前線。
    另外,發生在東歐平原春秋兩季,尤其是每年3月到5月的泥漿期,也是法軍各級指揮官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那是大規模的降雨和地勢平緩,導致排水困難,土地含水量極高,使得車輛與火炮都無法正常行駛,甚至連人走路都極為困難。
    這種情況下,作戰部隊會出現嚴重的後勤供應困難,能活下來都屬不易,談任何進攻都是極其危險的。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這一貫都是安德魯的座右銘。
    無論是初次出征尼德蘭,還隨後的南征伊比利斯半島,或是討伐旺代與布列塔尼的保王黨叛逆,以及德意誌、意大利和普魯士戰場。在每次大戰之前,安德魯都會命令總參謀部將未來戰場的氣候特征、地勢地形、山川河流、道路橋梁等等,盡可能的了解清楚。
    基於此,軍情局在今年年初就召回了曾經在波蘭、立陶宛等地,開展過“森林兄弟”抵抗運動的,百餘名法國與波蘭老兵。
    目的是讓這些人帶領一批有經驗的參謀軍官與軍事工程師,秘密潛入到波蘭東部和立陶宛,在謹慎探查地勢地形的同時,也需要親身體驗一下俄羅斯的寒冬,以及泥漿期的道路。
    數周前,參謀軍官與工程師發回總參謀部的一份建議中,就是在柯尼斯堡與波蘭東部修築大量兵站與堡壘,從而在漫長冬季與泥漿期間,為前線部隊存儲足夠多的軍需糧秣與武器彈藥……
    安德魯擁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自知之明。
    他非常知道自己的戰術指揮能力欠缺,就一個勁的朝古今中外,集大成戰略思想上,不斷的“碰瓷”,從大規模使用散兵,到提出大縱深戰略的思路。
    獲得勝利之外的另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安德魯本人更加符合一個前瞻性的、開創性的,卓越軍事統帥的特殊氣質。
    不僅如此,作為“蘭切斯特線性律和蘭切斯特平方律”的簇擁者,安德魯永遠相信,想要確保戰鬥的勝利,除了前期的偵察準備和後勤保障外,最為關鍵是,每一次的重要戰役中,法軍必須要擁有相對於敵方的2倍以上兵力,以及5倍以上的火力。
    而要達成對敵的兵力優勢,在40萬野戰部隊無法增加的前提下,就必須大量補充仆從國的軍隊。
    當然,在遠離本土的東歐平原,除了那些複國熱情極度高漲的波蘭人外,其他仆從軍的戰鬥力會大打折扣。
    因此,安德魯、統帥部與總參謀部,必須借助及時高效的通信係統,頻繁而準確的調動法軍各部隊,從而在對俄戰場上,盡可能形成壓倒性的兵力數量與火力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