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立陶宛總督本尼格森
字數:5273 加入書籤
第(1/3)頁
> 從奧爾什丁開始,浩浩蕩蕩的歐洲10萬大軍(號稱30萬),一路向東,直至行進到科爾諾。此地距離俄國邊境的涅曼河,僅有兩、三天的路程,安德魯這才下令停止行軍。
第二天上午,安德魯依照慣例,他在科爾諾鎮郊外,一座由工兵臨時搭建的展演高台,公開表彰了參演部隊中的22個優秀團體,以及八百多名優異個人,授予錦旗,晉升軍銜,頒發獎金。
隨後,參與演習的各路集團軍,就在軍長們帶領下,回歸所屬的方麵軍作戰序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事實上,安德魯親自擬定的這一場,目的是以“誇耀法蘭西強悍武力”的軍事巡遊計劃,原定方案是打算帶著這支“號稱30萬”的歐洲大軍,進駐涅曼河的下遊,與立陶宛接壤的塞伊內要塞。
等到那個時候,聯軍最高統帥安德魯會在要塞裏麵,得意洋洋的修書一封,並派人送到幹裏之外的聖彼得堡,交給依然待在夏宮或皇村的保羅一世,盛情邀請昔日的“老大哥”,俄國沙皇“會獵”於涅曼河。
然而,各種意外頻繁發生,導致這位法軍最高統帥,不得不提前下令結束這一場虎頭蛇尾的軍演。顯然,大軍行軍的問題多多。
從奧爾什丁出發沒有多久,一場突如其來的猛烈暴雨,襲擊了波蘭的東北部地區,包括馬祖裏省與波德拉謝省的大部分。
而更加糟糕的,是接下來的三天裏,這種持續不斷的降雨,已經給法軍與歐洲仆從軍,都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盡管這隻是一場非戰鬥狀態下的正常行軍,但這場大暴雨令10萬軍隊舉步維艱。從奧爾什丁通向塞伊內要塞的道路上,龐大的軍隊與補給車隊都亂作一團。
即便是道路已經變得泥濘不堪,無法通行,但車夫們依然被要求繼續鞭打馱馬與牛,因為行動延遲會被上級判罰。於是僅僅3天的時間裏,因勞累過度而倒下的運輸牛馬,竟然超過了五分之一。
非常幸運的,這是在盟友的波蘭境內,聯軍補給隊的耽擱和損失,並沒有給軍隊和士兵帶來太多的困難。
那是法軍統帥部裏麵,有不少波蘭籍的聯絡官。於是,法軍可以非常容易的,從經過的波蘭莊園那邊,隨時隨地獲取大軍想要的糧秣供養。
至於這些向10萬大軍提供了無數糧秣酒水的種植園主,可以從波蘭臨時政-府那邊獲取補償。隻是巴爾斯內閣掌握的黃金也不多,隻能補償給莊園主各類“逆產”的優先購買權,以及部分優惠。
所謂的“逆產”,就是波蘭各地政權(特派員製),沒收的普魯士(波森大公國)移民,或是類似“紮容契克賣國”集團成員的土地莊園,作為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
顯然,指揮官與軍事參謀們知道,一旦越過了涅曼河,這種在波蘭境內,雙方或三方都比較愉快的征糧方式,將無法繼續推廣。
完全可以預測,隨著法軍進入俄國內陸,食物短缺問題自然浮出水麵,導致軍紀渙散,部隊四處劫掠。毫無疑問的,那些本應被法軍解放的立陶宛人將會遭到惡劣對待。
更為麻煩的,是立陶宛境內水源短缺,大軍過後,很容易遭到汙染。依照流行病的觀念,一旦食物和飲水出現了嚴重問題,會導致軍中發生痢疾、傷寒等瘟疫的情況,會急劇增加。
等到傷病員大量出現的時候,基本上被留在行軍途中的臨時醫院裏,也就是附近的俄國農場裏麵,估計每周會有成百上幹人死於環境肮髒、食物不足和物資短缺。
拉雷軍醫官直言不諱的說,因為是在敵國內部,一旦染上這些疾病後,至少一半的士兵將無法幸免於難。
第(1/3)頁
第(2/3)頁
不僅如此,為了與占領區居民,與戰友爭奪食物、藥品和水源,入侵俄國的歐洲遠征軍的軍紀,也會變得每況愈下,內耗不斷。
依照安德魯統帥,以及貝爾蒂埃總參謀長的指示,總參謀部在軍演結束之後,就開始從各集團軍內部,輪流抽調了兩百餘名,團一級作戰部隊的參謀軍官,要求這些人參與到針對行軍作戰途中,各種補給問題的討論,並尋求符合戰地實際環境的多種解決方案。
但在另一方麵,安德魯卻深知,所謂的最佳方案,也僅僅是從某種程度上,減少那種“非戰鬥減員”的數量,挽救一些士兵的生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類似的問題。所以從一開始,這位法軍最高統帥就不打算越過涅曼河,攻占立陶宛。
即便是150年之後,那位“奧地利美術生”指揮著歐洲數百萬的遠征軍,哪怕是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火車、飛機、卡車與坦克,依然受困於俄羅斯那極度嚴寒的氣候,糟糕的生活環境,嚴重短缺的食物補給,還有煩不勝煩的遊擊隊,以及無處不在的傳染病,等等。
演習之後,法軍參謀們正忙於檢討與修正,而在涅曼河以東,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此刻已亂成了一團糟。
在波蘭境內傳來非常可怕的一則壞消息:
那是以法軍為首的30多萬歐洲多國聯軍,此刻正在無敵統帥安德魯-弗蘭克的指揮下,從集結地奧爾什丁出發。
預計將會在半個月內,於塞伊內一帶越過涅曼河,繼而正式向偉大的俄羅斯帝國宣戰……
盡管立陶宛總督,萊昂蒂·萊昂蒂耶維奇·本尼格森男爵並不相信法國人會主動宣戰,但無法改變維爾紐斯城中那些俄國人,以及已經徹底投靠了俄國的立陶宛貴族的外逃趨勢。
1745年2月,本尼格森生於德意誌的布倫瑞克公國。在其近衛軍上校父親的安排下,12歲的本尼格森在英王喬治二世的漢諾威宮,當了五年侍從,隨後也參加了漢諾威軍隊。等到在晉升為步兵近衛軍上尉以後,他參加了七年戰爭的最後一個戰局。
從本質上來說,精力充沛,性情粗野的本尼格森儼然就是一個不學有術的潑皮。他在迎娶了漢諾威駐維也納宮廷的大使,施泰因貝爾格男爵的女兒之後,就立刻辭去了軍職,回到他在漢諾威的莊園班特恩養老。
由於揮霍無度,本尼格森就困於債務而不能自拔,在其妻子死後,他決定加入到俄國-軍隊裏供職,繼而重振家業。
在兩次俄土戰爭中表現出色,本尼格森成為一名勇敢、沉著、有魄力的騎兵軍官,得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賞識,提升為中校。
這一期間,本尼格森先是在魯緬采夫部下同土耳其人作戰,後在蘇沃洛夫部下鎮壓起義者普加喬夫。
很快,他又再度得到波將金元帥的提拔,成為一名上校團長。由於在奧查科夫堡壘遭遇風暴時沉著冷靜,被委任為準將旅長。
1793到1794年,在鎮壓波蘭“科希丘什科起義”的戰爭期間,本尼格森指揮一支輕裝部隊,在奧什米亞納戰役和索雷戰役以後被提升為少將。
隨後,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特別獎給他,一枚聖弗拉基米爾勳章,一件榮譽武器,200名農奴,還賜予一個俄國男爵頭銜。
在第三次瓜分波蘭以後,本尼格森被派到在波斯作戰的俄國-軍隊中效力。等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死後,保羅一世將這位德籍將軍,召回到聖彼得堡,並晉升中將,
但不久,本尼格森就犯了與駐守塞羅茨克要塞的俄國指揮官,烏瓦羅夫伯爵同樣的政治錯誤。
第(2/3)頁
第(3/3)頁
在一場晚宴之上,喝得非常盡興的本尼格森,其大嘴巴的壞毛病再度發作了。
下一刻,這位性格暴躁的俄國將軍居然跳到了桌子上,並對著到場的數十位賓客公開宣稱:唯有皇太子亞曆山大,才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真正繼承人,而並非那個一切效仿普魯士的保羅一世。
毫無疑問的,本尼格森男爵的這番反動言辭,很快就傳到了保羅一世的耳邊,於是這位大嘴巴將軍就遭冷遇,並被迫退休。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等到本尼格森感覺自己的仕途即將走到頭的時候,救星亞曆山大出手了。
在皇太子和皇後的雙重勸說下,保羅一世也重新意識到本尼格森的外籍身份,不應該被粗暴的罷免,即便是後者的確觸及到自己的“逆鱗”。
因為從彼得大帝開始,優待來聖彼得堡的外國才俊,一直都是曆任沙皇從未改變過的既定國策,保羅一世也不例外。
於是去年8月,一直隱居在聖彼得堡郊外的私人莊園的本尼格森中將,收到了來自軍事樞密院的一份特殊任命,擔當俄國占領下的立陶宛總督。
而此刻,立陶宛地區並不平靜,到處都有反俄勢力的存在,當然最麻煩的就是著名的抵抗組織,隱藏於莽莽森林與無數沼澤之間的“森林兄弟會”。
包括加布裏埃爾·奧金斯基親王,赫來溫斯基、倫凱維奇、恰爾諾夫斯基、諾薩爾謝夫斯基、葉連斯基、斯特拉溫斯基等,這些出生於立陶宛貴族家族的子弟們,也紛紛加入這個反俄武裝組織。
至於本尼格森之前的那位立陶宛總督,就是因為圍剿“森林兄弟會”不利,而被保羅一世解職。
本尼格森屬於一類不學有術的人才,他不知道如何圍剿這些森林遊擊隊,但他知道“發明”這種聞所未聞遊擊戰術的法國將軍奧什(實為安德魯),在旺代與布列塔尼地區如何成功清剿當地的武裝叛軍,
於是乎,本尼格森就“依瓢畫葫蘆”,居然也取得了不錯戰績。
從去年11月份開始,連續遭遇了重大損失的“森林兄弟會”領導層,不得不停止了對俄軍駐守的各個城鎮隘口,還有沿途補給車隊的襲擾,並將剩下的部隊重新拉回到森林深處。
事實上,這很大部分功勞,是要歸咎於安德魯下令軍情局收緊了對“森林兄弟會”的援助,甚至故意將某個機密情報告知俄國人,比便於讓後者除掉不聽從法國命令的抵抗組織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