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從第一執政到終生執政 (上…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第1010章從第一執政到終生執政(上)
    時間回到1795年初,巴黎的街道上仍殘留著大革-命餘溫,空氣中彌漫著變革與新生的氣息。
    熱月政變落下帷幕不到半年,熱月黨人順勢主導了救國委員會,此時的的法國站在了曆史的新岔口。就在這個關鍵節點,安德魯於救國委員會上,發表了一次振聾發聵的著名演說。
    “去年8月,我們已經徹底結束了革-命時期的浪漫史……”安德魯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救國委員會那略顯昏暗的會議室中回蕩。他的目光,不停的掃視著在場的每一位委員。
    動蕩不安的1794年,既是最壞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浪漫的理想主義在現實的磨礪下,漸漸顯露出殘酷的一麵,社會秩序混亂,經濟陷入困境,法國急需一場從理念到實踐的轉型。
    “基於此,在我們必須想要在歐洲開始書寫這場宏大敘事之前,必須要著眼於在這個國家利益的基本原則,關注切實可行的方方麵麵,而不應根據推測、信仰和假設……”
    安德魯繼續闡述著,語氣愈發堅定。此時的歐洲,列強環伺,法國作為革-命的先鋒,飽受外部勢力的敵視與幹涉。要想在歐洲舞台上站穩腳跟,開創屬於法國的“宏大敘事”,就不能再沉浸於過去僅憑一腔熱血與模糊理念行事的模式。
    毫無疑問,國家利益才是穩固國家根基、拓展國際地位的核心要素。這意味著要從實際出發,精準分析法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外交局勢,製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
    在經濟上,扶持工業發展,穩定農業生產,重建財政金融體係;軍事上,研發新式裝備,強化軍隊訓練,革新戰略戰術;外交上,審時度勢,縱橫捭闔,結交盟友,分化敵人。一切決策都要基於確鑿的事實,而非主觀臆斷或單純的信仰驅動。
    “一切必須為了勝利,一切都是為了法蘭西!”安德魯的最後一句話語宛如戰鼓轟鳴。這不僅是一句激昂的口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宣言。
    年輕領袖的發言,猶如一盞明燈,為迷茫中的法國指明了前行方向,為日後的督政-府(執政-府)定下了的鮮明基調:那就是致力於國內建設得同時,積極謀劃國外拓展(即歐洲征服戰爭)。
    這個時候的法國,剛從大革-命的驚濤駭浪中蹣跚走來,國內局勢錯綜複雜。
    效忠“路易十八”的舊時保王黨勢力,猶如隱藏在暗處的毒蛇,時刻覬覦著複辟的機會,企圖將革-命成果毀於一旦;殘存的激進派,也就是雅各賓派的殘餘分子們,則如脫韁的野馬,秉持極端理念,四處製造混亂,社會秩序岌岌可危。
    “攘外必先安內”,要想讓法國走向穩定與繁榮,必須先肅清這些內部隱患。於是,安德魯雷厲風行地展開行動,組織力量對旺代及布列塔尼叛軍進行嚴厲打擊,讓保王黨的複辟圖謀一次次化為泡影。
    同時,對於左翼激進派,除了殘酷鎮壓“牧月暴動”之外,安德魯也采取分化瓦解與安撫相結合的策略,引導其回歸理性,逐漸平息了激進派引發的社會動蕩。
    在宗教問題上,安德魯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積極推動宗教和解,倡導不同宗教信仰和平共處,讓民眾在信仰自由的環境中,逐漸放下宗教偏見,攜手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第(1/3)頁
    第(2/3)頁
    在外交領域,安德魯更是縱橫捭闔,長袖善舞。他“敏銳地洞察”到西班牙和普魯士在對共和國關係中的某些微妙變化,巧妙運用外交手段,促成法國與普西兩國和解。
    這一外交成果不僅為法國贏得了戰略緩衝空間,還在歐洲大陸引發連鎖反應,改變了原有的政治格局,令法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安德魯深刻認識到科技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他大力倡導科技大發展,積極投入資源,恢複了法蘭西科學院並建立多個科研機構,招攬國內外優秀科學家。
    在他的鼓勵下,法國的科研氛圍日益濃厚,新的科研成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先進的軍事技術到便捷的民生科技,從精密的機械製造到前沿的化學研究,法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等到了1796年,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法國宛如一隻蓄勢待發的猛虎,重新策動了對歐洲的戰爭。
    隨後近兩年的時間內,數十萬法軍士氣高昂,在戰場上如洶湧的潮水般奔騰向前。憑借先進的戰術、精良的裝備和頑強的鬥誌,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展開激烈交鋒。
    在安德魯統帥的指揮下,法國-軍隊持續擊敗哈布斯堡王朝的主力部隊。隨著戰爭的推進,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帝國,在法軍的衝擊下搖搖欲墜,最終被無情地扔到了曆史的垃圾堆。
    1798年之後,安德魯又將目光投向了普魯士。他巧妙地利用新登基的威廉三世那優柔寡斷、缺乏意誌的糟糕性格,繼而對普魯士國內政治施加了強大外部壓力,成功挑動威廉三世主動對法宣戰。
    看似強大,實則孱弱的普魯士軍隊在倉促應戰的情況下,麵對尋謀已久、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法軍,顯得不堪一擊。僅僅數周時間,法軍如秋風掃落葉般迅速占領了整個普魯士王國。
    在一係列的精心謀劃下,安德魯成功將自己的大兒子,奧古斯特扶上了普魯士國王的寶座。這一舉措不僅讓普魯士成為法國在中歐的最重要盟友(實為仆從國),還進一步擴大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
    等到1799年,法國的特斯特艦隊憑借先進的戰艦和精湛的海戰技術,不僅在波羅的海激戰俄國遠征艦隊,隨後還封鎖俄國在芬蘭灣的眾多港口,切斷俄國遠征軍的補給線。
    與此同時,數個法國方麵軍則在波蘭和柯尼斯堡地區迅速推進,與俄國陸軍正麵交鋒。
    在一係列激烈戰鬥中,法軍逐漸占據上風,最終成功圍殲俄國遠征艦隊,還俘獲了數萬俄國士兵。
    遠在聖彼得堡的保羅一世麵對如此慘敗,不得不屈服。在安德魯的軟硬兼施的外交壓力下,雙方締結了一份“反英反奧斯曼同盟”。
    半年後,隨著葡萄牙王國在法國的軍事威懾和外交施壓下最終選擇投降,安德魯領導下的法國成功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霸權。
    此刻,進入十九世紀的法國,版圖遼闊,勢力範圍從大西洋沿岸延伸至東歐平原,從北歐波羅的海畔擴展到地中海南岸(北非一帶)。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相比,法國的霸權地位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2/3)頁
    第(3/3)頁
    放眼整個歐洲大陸,荷蘭、瑞士、葡萄牙、德意誌諸侯和意大利諸侯等紛紛成為法蘭西的仆從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對法國俯首稱臣;西班牙、俄羅斯與丹麥等國則與法國結成同盟。
    此時的法蘭西成為了歐洲大陸當之無愧的霸主,開啟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
    於是,在去年5月中下旬,五百人院(議會下院)就此鄭重做出了一份動議:希望將第一執政安德魯的任期再度延長一屆。
    此舉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激起幹層浪,遭到了諸多議員的反對。那些反對者的聲音同樣振聾發聵,他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安德魯的功績,認為以他的豐功偉績,僅僅延長一屆任期遠遠不夠。
    在這些“知恩圖報”的國會議員心中,安德魯對法國的貢獻堪稱曆史性的,他帶領法國在戰爭中屢戰屢勝,重塑了國家的尊嚴與地位;在國內建設上,推動經濟騰飛、科技進步,實現了社會的穩定與團結。
    基於此,這些議員們強烈要求立法議會“冊封”第一執政成為終身執政,在他們看來,這樣既能一勞永逸地確保安德魯領導法國繼續前行,又能避免到期換屆可能帶來的動蕩與不確定性,與其小步前進,不如一步到位。
    在時任議長特隆歇等人的積極慫恿下,一場激烈的政治博弈拉開帷幕。“延長第一執政到第二個任期五年,即1804年10月”,以及“直接授權第一執政成為終身執政”,這兩個截然不同卻又都極具影響力的動議案,同時被提交到五百人院(議會下院)進行表決。
    最終,投票結果震撼了整個法國。上述兩個動議分別以98%和85%的絕對多數票,雙雙獲得通過。這一結果不僅彰顯了安德魯在議會中的極高威望,更反映出法國各界對他領導能力的高度信任與依賴。
    然而,身為第一執政的安德魯在聽聞這一消息後,並未如常人所期待的那般欣喜若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乎常人的冷靜與克製,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盡管人民的代表們授予他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力,可安德魯的內心卻有著自己的堅守。然而在他看來,若要接受“終生執政”這一殊榮,必須經過全體法蘭西公民的直接授權。
    除非全體法蘭西公民舉行投票,並批準這個“終生執政”的議案,否則他絕不輕易接受。
    因此在五百人院的議會大廳上,安德魯在一遍又一遍的表達“謝謝”後,他隻是平靜地接受了自己的執政官任期,可以從1799年10月,自動延續到1804年10月的動議案。
    而對於舉行全體法蘭西公民參與的,有關“終生執政”的投票,他則鄭重請求延期到明年。那是他看來,當下時機依然尚不成熟。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