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的社會大學

字數:5473   加入書籤

A+A-




    不到萬不得已,讓衛東不會選擇去找百貨公司那些傳統的銷售去來賣貨。

    除了現在占據主流的百貨公司對他這種鄉巴佬愛理不理,更是下意識的覺得那些改開牛逼人物,跟群雄並起似的,自己沒關係沒人脈,去這種傳統賽道肯定打不過。

    所以才本能的搞點與眾不同思路。

    其實也更符合四十年後習慣的網紅打法。

    一定要去那紮堆兒的地方賣貨,才能事半功倍。

    而且是別人都沒發現的點,才能猛賺。

    於是這在平京中心地段周圍逛起來,讓衛東眼裏瞅的自然也就跟狗蛋他們不同了。

    那油商還眼巴巴的跟到了平京。

    現在徹底不敢吭聲,裹著油膩的軍大衣守在大卡車上。

    讓衛東就把他當保安,正好弟兄們都可以在廣場城樓附近都逛逛拍照,記者也給他們拍了不少。

    最後頗有些失望的回到報社,在周圍隨便找的招待所睡覺,報社可不管這些吃喝拉撒。

    決定第二天就回蜀川。

    結果輪流在車上睡覺守著自家東西的小夥兒,一早本該把車開過來接人:“門衛不讓我們走,說領導找東哥有新任務。”

    讓衛東罵罵咧咧的趿上鞋返回幾百米外。

    他這種在體製內大院當了幾十年保安的心態,習慣性的不會把官方口號當回事,采訪啥的官麵話說說得了,還是回頭賺錢最實際。

    這就等於要下班要放假了又找事兒。

    當然煩躁。

    果然這邊通知他出發去大學路那邊,再跟一堆平京高校的學子開座談會。

    四十年的老保安心頭p,臉上笑嘻嘻的說好,照例帶著十台相機去參與唄。

    不然還能咋樣。

    狗蛋就別跟著了,帶人和油商守在車上,等他回來就走。

    兩個小夥兒提著相機,還提著早點,眼巴巴的跟在東哥身後,驚歎不已的走進大學校園。

    結果大學生還是跟之前參加的座談會那些接觸感受大不相同。

    兩世為人都從未走進過高校的讓衛東,這幾天每天十台相機都是肉包子打狗的送出去當禮物。

    平京工商界、文藝界這種級別的改革座談會,看這種三十塊的相機真是跟看玩具一樣。

    回頭還不知道丟哪旮旯角,接過去都帶著恩賜的態度。

    讓衛東在西湖邊敢砸一百台丟那回頭收錢,是因為知道這一百台丟出去有幾百幾千台的收獲。

    現在就明知道一點用沒有,還得在陽光日報的熱烈推薦下贈送,當然心頭不樂意了。

    一兩百塊錢得流多少汗水賣多少臘肉。

    但是在高校學子的座談會上,主持人剛介紹:“這是成功幫助改革轉製軍工廠生產照相機,月銷售過萬台的經濟改革青年領軍人,讓衛東同誌,請他……”

    滿場熱烈的掌聲就響起來,還帶著讓衛東似曾相識的那種情緒價值拉滿歡呼。

    實在是這幾位來平京的改革先進人物裏,基本都是三四十歲,有兩個都五六十了,再情緒飽滿的講述自己帶領工廠或者單位除舊迎新。

    也覺得很遙遠。

    讓衛東再蓬頭亂發都掩蓋不住身強力壯的少年氣。

    更何況別人都是盡量穿得正式光鮮的中山服,甚至有罕見的西裝,起碼也是嶄新的藍綠軍警裝,就他裹件夾襖。

    像個鑽山豹一樣坐在中間,肯定讓大學同齡人們好奇。

    這年頭沒那麽多宏偉的會議中心,就普普通通的大學階梯教室,但擠得很滿,三五百人的坐席連過道、門口都站滿人,全都是好奇又清澈的目光。

    平京啊,每天都有全國各行各業、無數能人名士走馬燈似的來展示匯報交流。

    讓衛東隨便哪天來,報社也能找個類似的場合,把他塞進來。

    也沒什麽嚴格把關控製言談舉止,就之前談論的那些話題,已經整理出來準備見報的內容,別走題就行。

    改開後這幾年,到處都是這種極為開放的狀態。

    簡言之就是各種規矩經驗都是空白。

    可看著那些之前會油子,要麽低頭摸魚,要麽貌似認真記筆記的樣兒,讓衛東比誰都更會偷懶,費那勁幹嘛呀。

    現在新奇又新鮮,從臨時湊起來的幾張課桌背後站起來鞠個躬:“大家好,我是讓衛東……”

    哇,又是一片熱烈掌聲加歡呼。

    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呢。

    這個細節絕對是讓衛東之前習以為常,卻沒被注意到的優勢。

    這會兒從上到下都還帶著濃厚的各種地方口音。

    完全沒有電視時代、電腦時代、小視頻時代反複洗禮過的全民普通話。

    就跟他身上亂糟糟的衣服形成了反差。

    大學生們也沒規矩:“你多少歲呀?”

    “你是哪個學校的?”

    座談會嘛,又不是表彰人物宣講會之類念稿子。

    讓衛東也就坐下來,對著包了紅布的彎頭麥克風自我介紹:“本來去年六月參加完高考,我應該跟你們一樣,拿到錄取通知書,走進校園開始學習,可我的父親……”

    整個教室本來還哄了聲,聽到父親摔傷就瞬間安靜了,到處都是聚精會神的傾聽,還有一片女生的惋惜歎聲。

    這才對嘛。

    之前那些下麵喝茶打毛線的場麵,讓衛東都是隨便說幾句收工:“我們這裏都來自五湖四海,不知道有沒有蜀川,有沒有川東的同學,我們那就是典型的貧困地區外加信息閉塞,思想落後,改革開放的春風稍微被夔門關、蜀川盆地給擋住了點,如果私自做點小生意是算投機倒把的……”

    其實今天來座談的幾位改革先進人物,都是過來下車才初次見麵,也都專心認真聽,有位大叔還搭話:“一樣啊,我們那前兩年也這樣,往前幾年更嚴重,srb遺毒嘛。”

    讓衛東不討論這些由來變化:“但恰恰因為我送父親到江州做手術,恰恰接觸到這股吹到了計劃單列市的春風,打開了我的眼界,我有高中生的文化底子,也有強壯的身體,更有迫切的動力,所以既然錯過了求學之路,那就專心給家裏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我帶著小夥伴在這座工業城市到處賣點土特產,自然接觸到大量正在轉製的工廠,這時候很有趣的事情就來了,同樣是工廠,遭遇簡直天上地下……”

    用鴉雀無聲來形容,都有點嘈雜,真就是掉根針都能聽見的那種安靜。

    不知道有多少學子能聽出來讓衛東一筆帶過的到處賣土特產是付出了多少汗水。

    但能在賣土特產的時候,居然觀察各種工廠覺得有趣,這種眼界心態就非比尋常了。

    反正報社以及相關部門的人都在相互悄悄點頭,記者默默的拍照。

    其實讓衛東不過是那種後世的旁觀角度:“煙廠、造紙廠、皮鞋廠這類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就相當不錯,輪機廠、棉紡廠、印染廠稍微差點,軍工廠、三線建設廠還有日化廠則瀕臨停產,這是為什麽呢?”

    之前跟其他人座談,說這些有人聽嗎,壓根兒沒人注意。

    但大學生們就成片的眼裏帶著思索,更有刨根問底的渴望:“對!為什麽?”

    “我們那也有這種情況!”

    “好像我們那日化廠還行吧?”

    “別鬧,讓同誌說的是整體情況……”

    讓衛東點頭:“對,我說隻是個大概,就越靠近生活的越還能生存,產品越遠離普通生活就越困難,這裏麵就是巨大的適應市場,改革開放前是國家統購統銷,生產原料配給你,成品國家運走,大家鐵飯碗保證吃喝,現在改變成全都要自己去找原材料,自己生產銷售,一下就不會了呀,可以說絕大多數廠子都沒有這個能力,我舉個例子,假如你們這家廠以前是生產……鋁合金的,都是用到衛星航天上,現在突然問你自己去賣,你們覺得能怎麽辦?”

    沒讀上大學的鄉下娃,竟然來高校向大學生們提問了。

    讓衛東這一刻是覺得好玩,還有點哼哼,老子不讀大學也能在這個階段抓住時代黃金的小得意。

    當然有種下意識的分享,互聯網時代那種發朋友圈,嘚瑟,炫耀下的思路。

    畢竟過去半年多,他賺了十幾萬還不能說,現在難得有個機會可以光明正大的展示下,這些錢都來得幹幹淨淨。

    整個現場立刻從極靜到極為喧嘩,頓時炸開了鍋。

    所有高校學子都被這個貼近現實的案例搞激動了,全都七嘴八舌的開始各抒己見。

    以至於擠在門口的教授和高校領導都有點意外的湊近來關注講什麽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