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就問省不省事吧

字數:5582   加入書籤

A+A-




    能執掌地級市多年,隻是思維僵化了難以接受新思維,不是水平不行。

    甚至業務能力無比嫻熟。

    讓衛東都萬萬沒想到,這位老領導最後才順著開始的瞎扯收尾:“我希望你能爭取把這家育嬰袋的生產廠能推動在商州建立,帶動這裏落後的生產規模環境。”

    改開小能手十臉懵逼:“您別看這就是個褡褳鎖扣,難度甚至比電器廠還大,這裏麵很多細節跟材質目前很難做到。”

    老領導反而笑起來:“尤啟立跟我談這些事,就是先拍胸口說大話,一定能做出來,最後卻各種要錢要糧一場空,所以我反而相信你能成功,而且你不會跟我要錢要糧對不對?”

    讓衛東都學著石頭那種裝著天真無邪了:“您不能這麽欺負小孩子吧,又要馬兒跑,還不給吃草,不行不行。”

    老領導更加哈哈大笑:“好啊,商州所有的國營、集體廠家,你都可以選擇去帶領,這還不夠支持嗎?”

    做了四十年老保安,就很清楚那種單位人的心態,私底下提到局長書記都是老大老板之類的簡稱,整個天地都隻有這家單位企業。

    很多國營廠員工一輩子都隻知道廠長更迭,不關心國家上變更,仿佛這就是個獨立王國。

    無數人一輩子都不敢想能當上廠長,感覺那就是人生至高。

    讓衛東卻立刻像拒絕上回西山廠的程廠長那樣使勁擺手:“哎哎哎,您別這麽說,如果我是趙雲,您給我十八鐵騎,我能在長阪坡殺個七進七出,現在我沒那份戰鬥力還罷了,您還給配一堆老弱病殘,我都殺不出去還要顧著他們,咋辦?不行不行,這件事萬萬不行。”

    老領導不笑了,卻不是嚴厲變臉,而是有點慈祥:“你會顧著他們,對嗎?”

    讓衛東不說話了。

    換老領導來給他洗腦殼:“你衝出去了,給父親治好了殘疾,更改善了生活,商州市十三萬八千城鎮人口,市轄十個縣市,99個縣轄區,682個公社,6766個生產大隊,738萬人口,裏麵有多少人的家庭會經曆同樣的事情,又會得到什麽結局,你應該很清楚。”

    讓衛東還是不說話。

    老領導算是動之以情:“我要求不多,不管你生產育嬰袋、還是相機帶,用你在外麵看到學到的東西來改造一家廠,既是你交給我的一份答卷,也是你反複提到的改革開放標杆,不然憑什麽讓人民群眾都相信改革開放?”

    讓衛東抬頭對視。

    老薑還是狠辣:“看似你跟尤啟立都在為經濟開放搖旗呐喊,你們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做給我看看,隻要你能證明這是對的,那商州就能更加堅定的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列!”

    昨天讓衛東還在跟董雪瑩強調劃下時間線,等不出來人就堅決走。

    今天被召見,也是抱著來都來了的態度,看能否影響下把老尤放出來。

    沒想到得出這麽個態度。

    讓衛東肯定會怦然心動的選項。

    他在這裏生活了四十年,哪怕基本都沒有踏出稅務大院,這裏依舊是他最熟悉最深沉的家鄉。

    不可能沒有感情。

    所以對視幾秒:“讓我全麵的思考下,再來給您匯報我的想法和決定。”

    老領導很滿意:“對,我要對七百多萬人負責,我就不會貿然決定去放開局麵,那才是要出大亂子的,那些動不動就給我拍胸口說沒問題的人,往往就會出問題,而且出了問題以後往往還會銷聲匿跡,隻有深思熟慮、如履薄冰的人才是幹事敢擔責,我等你來給我說說你的計劃。”

    讓衛東還是嫩了點。

    他說的決定是還沒確定要在商州搞事,人家要的是計劃,那就已經做了選擇。

    沒聽出來的默默點頭說是。

    老領導還有點促狹的從自己辦公桌上找了份文件,叫他帶回去好好看。

    《商州市企業名錄表概況》。

    董雪瑩目瞪口呆的翻看這幾頁文件:“讓你任選一家去管理?!”

    這一帶是很窮,但商州本身不窮。

    就像後來江州直轄了,很多外地人都搞不懂為什麽江州這麽出名、繁華,還年年有外地對口支援貧困地區。

    其實直轄就是讓江州來拖動這片窮鄉親,而直轄前就是商州在幹這事兒。

    整個蜀川有蓉江商的說法,就是這裏僅次於蓉都、江州排第三。

    後麵能成為全國最大直轄市的江州,就是並進了這片又大又窮的商州。

    守在三峽口自古就是萬商雲聚的地界兒上,尤啟立、董雪瑩這些老街土著,祖輩應該都有經商傳統,才會有老屋祖業。

    所以從近百年前這裏就是被外國打開的通商口岸之一,換句話說這麽個內陸腹地居然百年前就有海關!

    江州都沒。

    所以商州的工商業基礎還不錯。

    居然可以給讓衛東任選一家去改造管理!

    “老尤曾經做夢都想有這種機會……”小少婦相當難以置信:“不,他都沒想過能帶領管理,隻要能給他點廠家的配合就不錯了。”

    讓衛東抱著孩子,躺竹板椅上閉目養神:“人家是怕他接手拆了賣錢,或者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出了名留下一地雞毛咋辦。”

    董雪瑩就拿了蒲扇輕輕給這倆送清風驅蚊蟲:“那你會接手做嗎?”

    讓衛東反問:“商州有什麽好的企業嗎?”

    還真有那麽兩三家,省屬機械廠帶著軍工性質,規模挺大肯定高攀不上,據說以前級別跟市領導都平起平坐。

    但商州電池廠賣得不錯,還出口東南亞,水果罐頭廠合作過,目前效益挺好,再就是醬園廠的豆瓣醬算是西南地區炒菜做菜的居家必備。

    董雪瑩馬上掰著手指如數家珍:“以前我們家就是賣醬的,馬幫、川江船運都南來北往的奔波,嘻嘻,我覺得醬園廠不錯。”

    她都不由自主的斜倚在竹板椅上,溫柔又憧憬。

    讓衛東從市裏回來,吃過午飯坐到東家後院樹蔭下商量。

    大老爺躺那種竹條椅上,跟後來零重力模式的航空座椅似的。

    小少婦穿件碎花襯衫和黑色長半裙坐旁邊方凳上倚著。

    遠眺的江麵上仿佛都百舸爭流了。

    不由自主的心胸開闊。

    其實讓衛東腦海裏也大概知道這幾家,商州的納稅大戶唄。

    肯定後來倒閉得也快。

    隻是嗅著馨香,剛睜開眼就看到近在咫尺的沉甸甸曲線,趕緊閉眼搖頭:“底子好的就算給我們接手,能好做嗎?”

    小少婦馬上反應過來:“對!人家自己都做得好,憑什麽跟我們改革變化?更容易擺爛拆台!”

    這比跟小姑娘嘮起來要舒心得多,讓衛東嗯:“而且已經都做得好了,我們錦上添花,再做多好也難顯我們好,所以真要做得選那種不太好的,才容易立竿見影。”

    董雪瑩歡喜得拍手:“對對對,就得是這樣……”

    小嬰兒被動靜吸引睜開眼,看見飯缽在前麵就立刻順著讓衛東胸口臉上踩著爬過去。

    一歲多了,歡喜有勁兒的折騰扒拉,讓衛東跟著睜眼立刻臉紅。

    連忙抱穩了塞過去喂吃的,自己也躺不住趕緊起身。

    口中還盡量念叨岔開注意力:“玻璃廠、肥皂廠、皮革廠……嗯?搞個皮鞋廠?”

    天氣熱起來,之前在江州買的翻毛皮鞋,早就換成了董雪晴給他在省城買的回力籃球鞋。

    讓衛東本就愛打球,那傻子還顧著給他買高幫,帆布麵的包裹住腳踝更保護,加上質量挺好的橡膠底兒已經算這年頭高檔貨。

    缺點就是容易捂著汗腳滂臭,所以讓衛東現在沒事兒都趿著。

    這下踩著想起來,之前不是帶著二鳳他們在江南岸廠區上麵買了不少皮鞋,那裏有一片大大小小的鞋廠!

    當了少婦就很少紅臉的董雪瑩居然滿臉滾燙。

    轉身忙碌卻也聽著:“沒做過呀,商州以前也沒聽說做皮鞋廠的吧?”

    讓衛東的思路肯定超前:“周圍農村不是隻能養點豬補貼收入嗎,其實豬皮在商州一直都算個產出,對,抗戰時候豬鬃還出口到花旗軍艦是戰備物資呢,我們從江州挖人挖設備過來做皮鞋,隻要質量過得去,關鍵還是看怎麽賣,我有熊貓做廣告啊。”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不是要能跑多快,隻要能比豬隊友們跑得快點就行。

    八十年代的產品真不要求有多絕,隻要比大家稍微好點,隻要在信息不流通的時代迅速成為“知名”產品,後麵好多著名品牌全都是這個階段殺出重圍打下江山。

    當然以讓衛東那點懶散勁兒,這皮鞋肯定也叫愛克斯牌了,多簡單方便,都不用再去注冊。

    於是在愛克斯照相機、愛克斯收錄機之後,又要多個愛克斯皮鞋。

    讓衛東還壓根兒沒有什麽品牌集團化的概念,純屬節約省事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