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盟友

字數:876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秦女官難得有機會,立刻冷笑著補充道:“你那個妹妹,也是很喜歡耍小聰明的。崔景煜的封侯宴上,她也沒少算計陳家人吧?”
    清瀾臉上有瞬間的驚訝,但很快掩飾好了。她總算明白,今日為什麽長公主殿下要召淩波和她一起來了。
    宮中用人,最講究家世清白,尤其女官,因為手握著和前朝大人們一樣的權力,所以更要慎重。長公主殿下不僅查過鹿鳴寺,還查過淩波。
    她於是低頭道:“淩波今日的性格,有她的緣故,而且也是為了保護家人,請殿下諒解。”
    但秦女官顯然卻不打算輕輕放過。
    “盧家姐妹不也是為了保護家人嗎?”她總算在清瀾如平湖般的臉上找到破綻,立刻乘勝追擊。
    清瀾抿緊了唇。
    方才諫言時也沒見她這樣緊張,連手也握緊了,到底是沒經過真正的宮廷風雨,雖然聰明,到底年輕。談正事自然縱橫捭闔,但刀劍落到自己家人身上,才知道緊張。
    真是有趣。
    “但我家有我在,我會一直約束著淩波的。迄今為止,她做的事也都仍在我允許的範圍。”她幾乎是懇求地看著長公主殿下:“殿下,臣女能用自己的人品,為舍妹擔保。”
    宮中的人,是幹得出用你的同時卻懲罰你的家人的事的,賜死也是常有的事,大概還覺得在替你清除累贅呢。所以清瀾根本不向秦女官說話,隻懇請長公主殿下的寬容。
    長公主殿下也看出了她的緊張,微微一笑。
    她終究是有著山林之王的心。
    “好。”長公主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道:“說了大半天了,你也累了,靖容,吩咐留飯吧,備車駕,我要進宮一趟。”
    清瀾這才放鬆下來,仍跪在地上,等長公主殿下擺駕離開,才虛脫般坐在地上,偏偏秦女官還沒走,見她這樣,反而發出一聲帶著嘲諷的笑聲。
    清瀾也懶得管她對自己的不滿從何而來,橫豎長公主要用自己,已成定局,一次諫言被采納是幸運,兩次就是必然了。說明長公主的見解和自己是有些相同的,就像官家倚重沈大人和陳大人,皇後娘娘倚重平郡王妃和盧文茵一樣。
    她讀了那麽多聖賢書,早明白這道理,這世上沒有什麽真正的君明臣直,就好像蘇女官欣賞她,秦女官卻不屑一顧一樣,不過是見解剛好合上了而已,就好像前四年她在花信宴的不得誌,平郡王妃不欣賞她,沈夫人雖然和她親近,卻不懂她的抱負。長公主出山之後,她的聲音才有被聽見的資格。
    所以她並沒有什麽雄心壯誌,因為知道勸諫帶來的榮耀不值一提,終歸是依附於他人,不由自己控製。
    但蘇女官卻對她很上心,上次清瀾的諫言被采納卻無賞,她已經很不解了,這次又一樣,長公主聽了一番在她看來是比書上那些名臣也不差的諫言,卻隻是賞了一頓留飯而已,她頓時更加意難平了。算來算去,也隻能算到葉淩波頭上。
    於是她一麵送清瀾出去,一麵私下勸她道:“葉小姐,有句話我本不該說,但這世上,本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知道你心善,但也未必要被拖累。”
    “哪裏就是拖累呢?”清瀾笑了:“淩波在家中起的作用,比我還大呢。”
    “我知道你們姐妹感情深,看重家人是好事,但也要分對錯。”蘇女官仍然勸道。
    “先不論淩波心地善良,不會犯什麽大錯,這其中一定有誤會。就算她有錯,也是我的錯,我是長姐,是我沒有教好她。長公主殿下聽我一次勸告尚且采納,她和我朝夕相處,從一個小姑娘長到現在,怎麽不算我的責任呢?她有錯,也是我的錯。”
    蘇女官自小進宮,顯然對清瀾這話無法理解。
    “就因為她是你的妹妹?”
    清瀾笑了。
    “因為我是她的姐姐。”
    她反問蘇女官:“人無完人,世上誰都有缺點,比淩波問題大的人有的是,我不曾糾正他們,為什麽要苛待淩波呢?就算淩波有問題,我也該包容她,替她扛才對。書上說小人群而不黨,小人也知道包庇自己的人,怎麽君子反而不知道了?否則我們讀這麽多書,擁有這份力量幹什麽呢?”
    蘇女官自小進宮,和親人緣淡,本來是預備勸清瀾的,反而被清瀾這番話說得悵然若失起來。
    她也忘了,家人是什麽感覺了,既被人無條件地保護著,憐愛著,同時也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的家人,隨時為她們遮風擋雨。後背相托,如同在寒冬中相擁取暖,想想也知道,一定是極好的事情。
    其實也怪不得蘇女官說清瀾,淩波身上的內宅智慧,實在是足足的。把京中世家夫人的後院消息都了解得透透的就算了,到了公主府了,也仍然有她運轉的空間。清瀾跟蘇女官一回來,先看見她帶著個小女孩在玩,正是平安坊的二丫,聽說長公主殿下已經正式收她為義女,改名叫窈娘。
    “小郡主,你怎麽在這裏,早該去上課了。”蘇女官立刻警惕起來,看一眼旁邊,窈娘的奶媽丫鬟連忙上來,窈娘卻不肯走,仍然拉著淩波的手,看在蘇女官眼裏,更是淩波用手段的證明了。
    清瀾哪裏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還當自家妹妹隻是在內宅操縱點消息的水平呢。見蘇女官緊張,於是笑著拆解開了兩人,道:“郡主娘娘有禮了,殿下開恩,留我們姐妹在府上用飯,郡主喜歡舍妹,等上完課來,再來找她玩也是一樣的。”
    雖然沒封,但公主的女兒封郡主是十有九穩的事,對人高抬一格也是世家小姐的禮儀。窈娘雖然當了未來的郡主娘娘,但心裏還是認當初的賬,一心聽淩波的,清瀾的話她根本沒聽進去,但見淩波朝自己使個眼色,這才放開淩波的手,跟著奶媽和宮女去上課不提。
    看在蘇女官眼中,自然淩波又多一項操縱郡主的罪名。但她敬重清瀾,還是認真預備晚膳,留兩姐妹用飯。
    明華長公主進宮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
    她素來地位超脫,問一問宮人,就知道今日官家回來之後,徑直去了翠微宮,連去椒房殿見一見皇後都沒去。
    這樣寵愛淑妃,難怪中宮心中不穩,總是這樣,一處動,就處處動,太傅當年早早教過,為君者最要穩,平和中正,因為一點動蕩,落到下麵就是地動山搖。
    京中流行南戲已有大半年,終於也傳到宮中,淑妃機敏,立刻就排了個戲班子,揀宮外最時興的新戲排演起來,今日正好借機邀官家來宮中坐坐。誰知道沒多久外麵就通報,長公主殿下駕到。
    官家連忙讓人都退下,自己掃了一眼鏡中,理了理自己的翼善冠,他見到這個姐姐,總有點不自在。
    也是愧疚,也是崇敬,所以加倍地想要補償。她的下嫁為的其實是他,所以後麵英國公府的慘劇也多半該算在他頭上。
    長公主進來,給官家行禮,官家自然是讓免禮的,又和淑妃見禮,淑妃倒機靈,主動上去搶先行了禮,又借口去看茶點,避讓了出去,讓他們說話。
    宮女上來倒茶,長公主落座。倒是官家先主動與她寒暄,問道:“阿姊從哪來?”
    “有些事耽擱了,所以一天都在府中處理。”長公主淡淡道。
    “怪不得花信宴不見阿姊。”官家端起茶來喝,氤氳的煙霧中,似乎仍然是十九歲那個氣質陰鬱的青年,就算用心機,也是優柔寡斷的模樣。父皇當年就不喜歡他這個樣子,怕他守不住江山,所以一心扶晉王上來。
    說句大不敬的話,若不是父皇身體不好,今日江山歸屬,倒還真有幾分懸念呢。
    但二十年過去了,他老了,她也老了,這宮廷的日日夜夜如此漫長,時光仿佛凝滯不動,宮殿也總是舊模樣,總讓人疑心他們仍然困在當年的皇宮裏,從來未曾走出來過。
    她向來是三個人裏最果決的一個,不然他也不會做了官家也仍然叫她阿姊。
    “聽聞聖上要去春狩?”她也端起茶來,不緊不慢地問道。
    官家的臉上有瞬間的尷尬,做帝王固然是百般好,但明麵上總歸是不自由,因為動一動都勞民傷財,明眼人都看得出官家對春狩的興致勃勃,但官家自己卻不能承認這一點。
    陳大人大概也不知道,她一句話就差點把整個春狩問沒掉。
    “也是欽天監說,今年春天天氣好,再者也辛苦了大半年了,所以想去獵場鬆快鬆快。”官家自己也覺得心虛,所以先拉欽天監出來擋一擋。
    長公主聽著也想笑。
    他倒坦誠,縱使自己也覺得不像話,還是如同當年一樣。
    他們之間,從來是不需要謊言的。
    “春狩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辛苦了一年,聖上正好去求個好兆頭。為的是邊疆戰事不要再起,百姓安居樂業,想必他們也沒什麽話說。”長公主淡淡道。
    禦史台那些人,也有點過分囂張了。若是修三大殿那樣的事,勸一勸還猶可恕,連個春狩也管起來了,隻怕真是忘了這天下姓什麽了。也是如今官家脾氣好,若是父皇當年,隻怕早殺幾個來教教他們什麽叫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了。
    但脾氣好也有脾氣好的好處,就像現在,因為她開了頭,他自然就會意接話,甚至順著她的話道:“有魏侯爺在,自然是安穩的。”
    長公主笑了,道:“聖上說得是。”
    帝王也有許多種,有父皇那樣英明神武的,自然也有他這種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雖然滅起臣子的九族來時也未曾心軟,但總歸是行事更委婉柔和。相比之下,不管是她,還是老七,當年都比他更剛直。
    不然老七也不會折在詔獄裏,過剛易折,過柔則靡,是書上的古理。
    而他也確實過於靡徒了點。做奪嫡的皇子時固然好,做君王就有些失了尊貴。
    “聽聞有人動搖軍心,又是在花信宴上,阿姊可自定之,不必經過宮中。”官家主動道。
    長公主聽得隻想笑。
    都是讀過史的人,這句話也頗有那句“君可自取”的風範了。
    她也並不接他的話,隻是又問道:“聽說阿偃換了太醫,究竟如何,怎麽又說病了呢?”
    阿偃是趙衍澤的小名,她問侄兒的脈案,他竟也心虛,搪塞道:“不礙事。就是出宮去了沈家一趟,凍的,多養養就好了。”
    那葉家的女孩子,借市井人的口,說他刻薄寡恩,真是說絕了。幾句話的功夫,他已經推了幾人出來背黑鍋了,欽天監,沈家,還都是對他忠心耿耿的那一列。
    長公主也懶得點破他,隻是起身道:“既然這樣,我就放心了。我還想著,陛下春狩的時候,能讓阿偃一起隨行呢。記得當年父皇還在的時候,每年春狩,我,陛下,阿七三個人,總是形影不離的,讓太後娘娘好生擔心呢。”
    她提起當年,官家頓時眼睛也亮了,他們都老了,鈍了,眼角也都有了皺紋了。這宮廷熏人的暖意,和無上的權力,像汙水一樣浸泡著他們。所以想起年少時跟著先帝去春狩,因為要表現,要顯得勤勉,顯得英勇,顯得孝順,所以早早趕在天亮前去皇帳前伺候,每一句答話,每一個抉擇,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旁邊還有虎視眈眈的皇子們,隨時準備抓住他這個太子的一個錯誤而大做文章,如同一群饑餓的鬣狗,隨時準備圍上來將他們三人分食殆盡。
    那感覺如同頭頂懸著利劍,沒有人經過那麽巨大的壓力還能一切如常的。他們隻是各有各的傷疤,有人在身體上,有人在心裏。
    但人就是這樣容易適應,二十年後,那早春寒冷的淩晨仍然在他們心中留下烙印,他不必閉上眼就能想起那渾身緊繃寒毛倒豎的狀態,也記得卯時的清晨裏,冬日的冷風被吸進胸腔的感覺。
    光是回憶那感覺,他都覺得自己重新又活了過來。
    “是呀。”他終於坦誠承認,有些雀躍地道:“朕也是這樣想著,才覺得今年該好好春狩一場。”
    從她進門,這還是他第一次稱朕,到底也露出狐狸尾巴了。
    長公主並不覺得距離感,反而有些想笑。有什麽好意外的呢,早在二十年前,她就知道有這一天了。生在帝王家,她早早就知道,皇位上坐的人不是自己的父親,也不是自己的兄弟,隻會是個怪物。
    否則他為什麽推出欽天監和沈家,卻就是不肯推出陳家來給她發落呢?
    但這是她和阿七一起養起來的怪物。阿七過剛易折,沒能看到這結果。隻剩她一人品味這勝利的果實。她當然知道他對她有愧疚,想補償。但再多的愧疚也有用盡的那天,就像他對阿偃,極盡寵愛和憐憫,卻一點實權不給,不然阿偃何至於要親至沈家才能替那個沈家的女孩子撐腰?
    他不想動陳家,她就不動。但她不是二十來歲了,她也不是多病的侄子,她是這個王朝唯一的長公主,先帝嫡女,在權力中長大,在權力中守寡,也在權力中出山。這京城忘掉了她的名字,以至於一個新貴陳家也敢挑釁她的規矩,但沒關係,她會讓他們想起來。
    補償是君對臣的事,她需要提醒他,她也曾是他的盟友,她,老七,他,三個人,曾經在奪嫡之戰的狂風暴雨中結成最穩固的聯盟,遠在中宮成為皇後之前。皇後不會明白的,君王是沒有家人的,奪嫡時,兄弟,姐妹,叔伯,甚至父親都不再可靠,都可能是要你命的敵人。
    如同在一片風波險惡的大海上,駕駛一葉小船,四麵群敵環伺,不知道什麽時候鋪天蓋地的浪打過來,血緣,親情,情愛,忠誠,什麽都是假的,隻有和自己在同一條小船上的人是可靠的,因為上了船,就注定和自己贏,或者一起死,沒有別的出路。
    經過那樣凶險的奪嫡戰,就不會再有別的家人了。二十多年過去,她仍然常常夢見自己仍是那個公主,在父皇膝下竭力扮演讓他驕傲的女兒,要英氣要尊貴,卻又要隨時臣服於皇權,孝心虔誠,她常常覺得自己就是被兩匹馬拖著頭和尾,仿佛要被撕裂了,又似乎走在獨木橋上,略偏向哪邊都要栽下去。他應該也會常常夢見做太子時的生涯,是儲君,也是世上最尊貴的人質。
    就像老七當年在詔獄中,用了重刑後又陷入發燒,燒得迷迷糊糊時,還記得招供,咬死:“所有事情與東宮無關,是我一意孤行。”
    而老七如今不在了,他們是彼此在世上唯一的親人了。
    他欠她的,就像他欠老七,英國公府的事,先帝欠她,這債務也成了他奪嫡的籌碼,就好像老七的性命也被押上去一樣。
    沒有什麽比得過這個,是真正的從龍之功。她不用,但他不會不記得。
    長公主告退,官家仍然是那副在長姐麵前有些無措的樣子,親送到門口。先帝最厭惡他的也是這點,唯唯諾諾,沒有點儲君的貴氣。也曾說過:“若是蔚華是男子,哪還有你們的事?”誇的是長公主,眾皇子都服氣。
    但他們都清楚,要真有個這麽英武剛直的嫡出皇子,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就如同太·祖皇帝廢太子一樣,英武的皇帝,從來容不下同樣英武的太子。
    所以如今的官家是過柔則靡的他,在自己的長姐麵前那樣退讓,看起來似乎毫無剛性。宮中的妃子也個個性格張揚,他是溫和文弱的皇帝,臉色是有一點點疲態的蒼白,因為所有欲望都被滿足,甚至常常有種厭倦的神色。說要春狩,他騎射其實不好,身形也並不挺拔。
    但這並不妨礙他微眯著眼睛,召來心腹內侍王常忠。
    “去給皇後娘娘請個安。”他眯細了眼睛,斟酌了一下措辭,忽然露出一個殘忍的笑意來。
    “就說,花信宴事忙,所有外命婦,今年上半年都不必進宮請安了。”
    就算是王常忠,也有瞬間的心驚。那是皇後,是母儀天下的國母,不是什麽可以隨便訓斥的妃嬪。但他偏要讓內侍去傳話,連罰也罰得這樣隱晦,隱晦又狠毒,這半年罰的不僅是皇後娘娘不得插手花信宴,而且連皇後娘娘的母親和祖母也不得進宮相見了。
    都說今上涼薄,其實帝王哪有不涼薄的,先帝說是重情,收拾起那幫功臣勳貴也未曾手軟過。與其說官家涼薄,不如說他是陰鬱。什麽事都不從正麵攻擊,所以格外有種殘忍的快意。
    王常忠去傳口諭,連個旨意也沒有,隻能站著說了。皇後娘娘倒也平靜,正看著十二皇子寫文章,連頭也沒抬,隻道:“去回稟聖上,就說本宮知道了。”
    但她顯然是不知道的。因為她並未傳信去約束平郡王妃,而是一切如常,靜觀事態發展。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