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紅牛皮戰鼓
字數:8272 加入書籤
第101章 大紅牛皮戰鼓
第101章 大紅牛皮戰鼓
中午吃飯的時候,李響特意給這頭小狐狸“接風洗塵”,準備了極為豐盛的午餐。
畢竟人家第一次來自己家嘛,這“嫁”過來,匆匆忙忙,也沒準備什麽儀式和彩禮。
一大鍋靈藥蛇粥,不止多放了一根大“辣條”,還多放了一朵一階靈藥,調味料也加了頗多種類雞精、鹽、十三香、醬油、糖、胡椒粉、醋、八角、茴香),不乏人類科技針對味蕾研發出來的“狠活”,畢竟狗子和狐狸的體型要大一點,相比貓咪,對調味料的耐受性更強一些。
給貓媽媽和五小隻的,相對就“清淡”許多,隻放了少許鹽和十三香。先給貓媽媽和五小隻盛出來了,再加大調味料的量以及放其它的。
這頭狐狸第一次吃靈藥蛇粥,靈藥就不說了,小火狐這麽有靈性的,一吃就知道是好東西,更讓它興奮的是,這盆食物的滋味極其豐富,它從來沒有吃過這麽香、這麽美味的東西,而且還是熱氣騰騰的,不由一邊吃,一邊“啾啾”輕鳴,狐狸眼頗為感激地看了李響好幾次。
“慢慢吃,以後天天都有。”李響拿著手機在邊上錄製,心中暗笑,那啥,品嚐了這鍋美味的靈藥粥,估計這頭小狐狸精原本想走的也舍不得走了。
二黃見到小狐狸吃得這麽開心,也搖頭擺尾。這狗子自從有了“老婆”之後,狗臉上就有種“賤賤”的表情,看著像“舔狗”。
小狐狸吃得肚皮圓滾滾,還忍不住打了個飽嗝,一臉滿足的神情。
李響也是頭一次見到動物還能打飽嗝,不禁暗暗稱奇。
這個視頻發到網上之後,粉絲們紛紛留言:“我去,響哥兒,怎麽還養上狐狸了?”
李響就回複:“大清早的,它自己跑家裏來的。”
“狐狸主動來投,牛逼大發了。”
“這狐狸有口福了,瞧這小眼神,小表情,簡直太傳神了。這該不會是狐狸精吧?”
“個人不能養狐狸的吧?這是保護動物吧?”有粉絲提出質疑。
有粉絲就回複:“普通狐狸是可以養的,但是……我看響哥兒這條狐狸,通體火紅,應該是比較珍貴的赤狐品種,那就差不多很刑了!”
臥槽,把李響嚇了一大跳,他想了想,還是趕緊刪了這個視頻。
上傳僅僅二十來分鍾。
雖然上傳時間不長,但保不住已經有人點“舉報”了,畢竟網上什麽人都有,尤其是那種見不得別人半點好的,最喜歡幹“舉報”這種事了。
微信粉絲群裏,也有粉絲在詢問了:“剛才那個狐狸視頻,為什麽這麽快就刪了?”
“都審核通過的,怕什麽?”
其實,李響畢竟才160多萬粉絲,在全網來說,仍舊是“小卡拉米”,他又是田園博主,又不是講軍事、政治的,所以對他的審核並不是很嚴格,基本上沒什麽大問題,很快就過審了。有時候有沒有審核都不知道。
李響就解釋幾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他現在有好幾個微信粉絲群,剛開始人數不多,所以隻有一個,榜一小姨、滇省的咖啡商人都在第一個群裏,後來人數多了,滿500人上限了,於是就多開了幾個群。
後來仍舊不夠用,他就申請了企業微信,一個群可容納2000人的那種。那啥,他也是正兒八經注冊了工作室的,算是小微企業,能享受一些稅收優惠政策。
有人建議他用qq群,可以三千人,但是李響的粉絲基本上都是成年人,用qq的比較少。
當時洛菲菲看到這個消息時,嘴角勾了勾,忍住沒說話,因為她真有qq,以前沒出名時用得挺多,後來走紅後也不怎麽用了。即便用也是上小號。
村裏有人來串門,見到李響家有小狐狸,聽到李響奶奶說起緣由,也都嘖嘖稱奇。
“不怕它偷雞吃嗎?”那位村民十分擔憂地問道。
奶奶就笑:“這頭小狐狸很有靈性,很聰明的,家裏的雞一隻都沒少。”
村民就笑:“應該是知道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別。”
偷雞之後,村裏就容不下它了,不偷雞,可以天天在這裏蹭飯吃,頓頓無憂。這大冬天的,氣候嚴寒,外麵食物也難找,在人類家裏吃頓熱乎乎的,不香嗎?
消息傳出,也有很多人過來看,李響就對大家說:“它自己跑家裏來的,也許過些天就自己離開了。”
反正,不是我主動養的,雖然建了高牆大院,但也留了狗洞,也沒有用鐵鏈子栓它,它是有狐身自由的。
好在村子裏的人大多數都比較淳樸,又都受了李響的好處,也沒人舉報他。
那啥,以後還要靠李響帶貨賣農產品呢。誰要是把李響的號給搞封了,或者誰要是跟李響過不去,要針對他,大家都要戳他脊梁骨。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李響在後院捯飭自己的牛皮大鼓。
牛皮在清水裏浸泡了三天,後來他又扔進石灰水裏浸泡了幾天,這時候已經變得鬆軟,韌性十足,李響將牛皮撈出來,平鋪在木板上除毛、刮脂。
這個過程其實很考驗對勁力的掌控,用勁大了會傷到牛皮,用勁小了又刮不幹淨,不過對於二階超凡者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他甚至都不用小刀,直接三十公斤的砍柴刀,舉重若輕,除毛刮脂的效果就勝過許多小作坊專業的工具了。
刮好之後再次用清水清洗幹淨,三張黃牛皮變得厚薄均勻,隨後就掛在院子裏晾曬。
“做鼓是用杉木、樺木、橡木好呢,還是直接用紅椆木?”
因為不同的木料,做出來的鼓聲音是有區別的,比如有的會深沉厚重,有的會明亮突出,有的則柔和,甚至有懷舊的音質,李響略一沉吟,決定還是用紅椆木試試。
因為他手頭上紅椆木多啊,老粗一棵樹都被他砍回來了呢。而其他的木料,還要上山去找,木質也遠遠不及紅椆木。
而且其他木料還要陰幹,但紅椆木因為密度比較大,沉重而結實,本身的水分少,韌性又強,直接就能使用。
“先試試,如果做出來效果不好再換。”
李響是第一次製鼓,盡管學習了很多前人的經驗,但之前並沒有過成功案例,所以這次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是,他喜歡嚐試新鮮的東西。
擺起手機支架,打開錄製模式,開始以木製膛。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要經過斷料、鋸板、理板、打磨、包漿、上色等十餘道工序,比如下料時,木板需要刨削同樣角度的平麵和弧度,方能“嚴絲合縫”結合成“鼓桶”,但是李響心靈手巧,這些都難不倒他。
在忙活了兩天之後,一個高度足有80厘米,鼓麵直徑120厘米,總直徑140厘米的鼓桶便成型了。
箍鼓的過程也是個技術活,李響用了牛皮膠刷在切麵上,用來保證鼓腔的密封性,箍的時候緊緊的,十分結實。
然後又用刨子將鼓身以及上下平麵修得更加完美。這個時候,牛皮也晾得半幹了,將牛皮鋪在大桌子上,用鉛筆畫圖,周邊打一圈小孔,接下來就是“以皮蒙麵”了。
俗話說“製鼓是徒弟,製皮是師傅”,製作牛皮是製鼓非常關鍵的環節,李響買的黃牛皮比水牛皮要好,十分優良,韌性足,刮得光滑平整,而且牛皮之前被泡軟了,現在呈半幹狀態,有利於拉扯。
他將畫好線和打好孔的牛皮固定在鼓桶上,進行蒙牛皮環節。
用粗的麻繩穿過之前那一圈的小孔,使用了小巧的“絞盤”,繞著鼓桶設置了六個,足足拉了三趟,多次加楔。
第一次與第二次間隔了三個小時,第二次與第三次則間隔了一個晚上,因為太晚了,所以放在外麵放了一夜。
蒙皮的過程持續比較長,直至牛皮幹透。
最終,拉出來的牛皮十分緊致,用拳頭在上麵輕輕擊了幾下,聲音頗為洪亮,“咚咚咚~”,振聾發聵。
狗子和狐狸都跑過來圍觀,奶奶也過來看李響的成果。雖然奶奶說讓李響多花點心思在打扮和泡妞上,但見到李響鼓搗出這樣一張大鼓,還是十分開心的。
“我這大孫子,真是心靈手巧,幹什麽都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奶奶覺得,自家孫兒真是優秀,不管哪一行,都是大拇指,有了這麽些手藝,以後絕對餓不死。
李響還跳到鼓麵上,“彈跳”了一番,連他這麽重的人在上麵踩跳都沒問題,這張鼓的牛皮確實蒙到位了。
接下來就是固定。劃線之後打上兩圈銅釘,每隔60°,銅釘的數量就增多一些,在那個地方形成“銅釘雲紋”,繞著鼓腔,六朵雲紋,非常漂亮。
這些“雲紋”,就像蓋房子時的“柱子”一樣,起到增強拉力和固定的作用。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釘釘完畢,沿著銅釘的底部,用高密刀的刀尖輕輕一劃,裁去多餘的牛皮,那點邊角料就直接扔掉了。
李響力道掌握得極好,剛好裁斷牛皮而未傷及鼓身。
鼓環則用的是虎頭環,也是銅製。
這些金屬配件,都是李響提供材料,讓薑建國手工打製的,由於純銅太軟,所以薑建國在裏麵摻雜了其他一些金屬,做成了青銅材質。
李響也沒白讓薑叔幹活,給錢薑叔沒要,李響就買了兩條好煙送了過去。
薑建國老鐵匠的手藝還是十分不錯的,做出來的虎頭銅環,頗有古意。
雙麵蒙皮完畢,這張鼓就差不多做好了,隻差最後的上色工序,以及鼓槌的製作了。
塗裝鼓身,著大紅朱漆。
網上也有其他的顏色,比如黃漆、紅木色漆,如果喜歡的話,還可以添加一些彩繪,但李響覺得,還是經典的大紅色更加喜慶。
至於鼓槌,也是用紅椆木“雕琢”,李響做的是“重錘”,比較粗大,長約60厘米,柄部直徑約三厘米,頂端的“槌頭”則是圓彈頭形,最粗的部位直徑足有六厘米,一體成型,然後槌頭上還包了大紅綢布。
試了試音質,洪亮爽脆,使用特殊的擊法還能自帶混響“立體音”效果,簡直是一絕。
李響試著演奏了一曲“將軍令”,又來了一首“秦王破陣樂”,大鼓“咚咚”,振奮激昂的鼓點聲響徹整個李家村,引得許多村民們前來圍觀。
“這鼓真好啊,看著就喜慶。”
“響伢,等過年祭祀的時候,把這鼓抬到祠堂那裏去打打。”村長李金玉也來了,讚不絕口。
這麽好的鼓,人人喜歡,隻是油漆還沒幹,大家沒敢摸鼓身,但鼓麵和虎頭銅環沒關係,每人都摸了好幾下。
李家村每年都有祭祀祖宗的習俗,另外還有“喝丁酒”的傳統。地點都是在宗族祠堂前的大空地上。
隻是李家村窮,那座祠堂年久失修,破舊得不成樣子。但是並不妨礙它在整個村子人心中的地位。
“喝丁酒”,在李家村頗有些不同,並不是專指哪家添丁之後請客,而是過年的時候挑一天,整個村子的村民們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頓酒席。
這個“丁”,指的是成年男丁,滿16歲的那種。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整個村子不限男丁,所有人,包括老弱婦孺,都有資格參與。
不限於李姓,其他姓,嗯,現在主要就是薑家,也能來參與。
簡而言之,就是全村人民聚在一起,搓一頓,交流交流感情。
尤其是現代社會,顯得尤為難得。
因為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一年上頭不在家,隻有過年的時候才回來。
因為人員比較齊,所以“喝丁酒”全村聚餐的時候,往往也是村民選舉的大日子。李金玉五年任期到期,他年紀大了,也幹不動了,就想著找個接班人。
如果李響沒回來,他還要犯愁,可能要繼續操心幾年,但現在就不擔心這個了。
李家村比較窮,地理位置也偏僻,政府給的補貼也少,所以沒什麽油水可撈的,年輕人也在村裏待不住。
李家村的人並非土生土長的古巴蜀人,而是以前湖廣填川的時候從外地移民過來的。
那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次大規模移民,多達十幾個省份。主要是連年戰亂,導致川省人口急劇減少,據《川省通誌》記載,“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所以才有了這個大規模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客家移民是僅次於湖廣人的第二大移民團體。
以蓉城為例,清末《蓉城通覽》中描述:“現今之蓉人,原籍皆外省人”。
因為外地移民比較多,又有很多少數民族,所以保留下來的各種習俗也五花八門。
村民們輪番上來敲鼓,也有一些小朋友們想來嚐試,但是李響做的那對鼓槌太重了,一些學齡前兒童拿不起,隻能用小手在上麵輕輕拍拍過過癮。
還有的小朋友們在大人的幫助下,直接爬上了大鼓,站在上麵用腳踩。
李響自然不介意,這鼓結實著呢,小朋友們踩不壞,別說小朋友了,幾個大人上去都能承受得住。
大家紛紛誇讚質量好。
李響琢磨了一下,便又去做了幾對鼓槌,有大有小,各種形態都有,比如彎頭鼓槌、大肚魚鼓槌、卡通圓頭鼓槌、直棍鼓槌等,這些尺寸不一,適合各類人員使用。
李響之所以想製鼓,絕不是僅僅為了拍視頻,或者好玩,而是,這張鼓,以後若是換成妖獸的皮,妖獸的骨做成的鼓槌,再刻畫獨特的銘文,鼓聲振陽,在一些邪惡妖魔入侵的時候,能驅魔辟邪。
另外,大鼓自古就有“戰場助威”的作用,在進行基地防禦戰的時候,振聾發聵的鼓聲可以鼓舞士氣,讓戰士們的鬥誌更加高昂。
末世時代,妖魔入侵,超凡粒子湧現,槍械很多時候已經無用,往往需要近身熱血搏殺。
感謝“08a”、“一葉孤舟蓑笠翁”打賞。感謝“書友20210301106463813532”;“dxnxc”;“書友20201027024941955”、“淡忘閑逸”、“書友796691”、“莫當真”、“一葉孤舟蓑笠翁”;“老叔流浪蟲”、“慕峰雲”、“書友120310123622039”、“這水餃多少錢”、“書友20221004191044249”、“書友20171128193649822”、“雪未必冷漠”、“書友20230217171211567”、、“書友20200102144655894”、“書友20220826113010562”的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