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揮鐮彎腰收糧忙
字數:6987 加入書籤
第227章 揮鐮彎腰收糧忙
第227章 揮鐮彎腰收糧忙
李響也用自己的自媒體賬號轉發了小白象族群進入境內的那個視頻,並發了歡迎鼓舞的表情。
洛菲菲立馬點讚,並轉發。那頭小白象,她也去看過的,也是十分喜歡。
薑采兒看見洛菲菲第一時間轉發,不由皺了皺眉,不過,她現在正和李響一起,在省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參加許軒和張悠悠的婚禮。
許軒給他安排的座位很特別,居然和一群老頭老太太坐一起。
而且不用問,李響就知道這些是什麽人,因為好多都是新聞上經常出鏡的“熟麵孔”。許軒的爺爺自然也在其中。
李響是客,人家怎麽安排,他就怎麽坐了。
李響雖然不是長袖善舞,八麵玲瓏,但也頗具口才,薑采兒自不必說,滿腹的才學,國內都沒幾個比得上她,最關鍵的是,兩人都自信朗朗,沒有特別表現,也沒有特別阿諛,亦沒有絲毫清高和傲氣,然後長相還是一等一的金童玉女,就那麽淡淡地坐在那裏,特殊的氣場散發,讓人忍不住生出親近與交談之心。
許軒的爺爺是知道李響的,但是他沒料到,李響今天帶來的這個女孩子,也是飽讀詩書,言談舉止頗有大家之風。
李響和薑采兒,與這一桌子兩家的長輩們一起,言笑晏晏,居然和每個人都能接得上話,還十分得體,而且顯示出不俗的學識,尤其是薑采兒,可謂古今中外盡皆知曉,不僅令在座的許家和張家的長輩們驚奇,更令宴會廳的其他一些賓客們詫異連連,不少人就偷偷打聽,那一對年輕男女是什麽人,怎麽能坐那一桌?
而且,居然還和大佬們談得很盡興?
“那個男的我認識,好像是許少的朋友,是省內的一個粉絲量還算可以的網紅,不是頭部,大約排得進前二十吧。”
“我查過,也就三千多萬粉絲而已。”
“那怎麽能坐那一桌?”有人不解,一個小網紅而已,根本上不了台麵。
“好像還是九色鹿翡翠的大股東,和許少一起合作做生意呢。而且,據說許少在翡翠生意裏隻占20股份。”
“真的假的?”那人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又問,“真沒背景?”
“真沒有,農村來的土鱉。”
“不可能,許少是什麽人,我百億的資產,想和他合作做生意,都被他拒之門外呢,後來好不容易托關係才搭上線,一個農村的土鱉有這能耐?還是他自己拿大頭,許少拿小頭?”
“那就不清楚了,也許,背後有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吧,要不然,許家和張家的大佬不可能對他們那麽客氣。”
這次的婚禮很隆重,但是又很簡樸,說隆重,是因為到場的不乏重量級人物,官場上的就不說了,單說商場上的,百億以下身家的幾乎沒有。
說簡樸,是因為酒席和布置都相當簡樸,婚禮儀式也很簡單,看起來就像普通市民家舉辦婚禮一樣。
酒桌上,白酒也就兩百多元一瓶的那種,紅酒頂多也不超過三百元,煙也就是二三十元一包的普通煙,甚至可以說略有些寒酸。因為稍微家境好一些的人家舉辦婚禮,所用的酒水、香煙都比這個要貴。
而菜式,估計不超過兩千元一桌。
至於禮金,一概不收。
李響和薑采兒事先得了許軒叮囑,也就是送了一捧鮮花過來。
司儀也沒有請電視台的主持人或知名明星擔任,而是一名不知名的主持人,據說是女方家的一個親戚。
薑采兒私底下跟李響說,以後他們倆辦婚禮,要不要也從簡?
李響搖頭說道:“人家什麽家境,我們什麽家境?我們就算辦到天上去,別人也管不著。”
“那倒也是。”薑采兒點點頭,不由有些同情許軒和張悠悠,辦個婚禮,居然如此簡約。
婚宴結束後,許軒和張悠悠送別賓客,拉住李響的手,低聲說道:“沒辦法,兩家長輩要求的,我們沒有大辦特辦,招待不周別見怪,多留兩天,我們再好好陪你們玩玩。”
李響就笑:“已經很好了。祝你們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留就不留了,因為馬上要下大雪,家裏還有點事。”
“那行,過些天我們去找你。”許軒說道。
張悠悠也連連點頭,十分期待。
因為大家之前有約好,如果今年再下大雪,就一起組隊去打野的,回想起去年的“不打不相識”,許軒感覺,那時候自己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他和張悠悠現在成為一階超凡者後,才知道現在的李響是如何的深不可測。
去年他被李響空手奪弓箭,當時,短短數個呼吸,李響疾撲而至,仿若猛虎下山,勢不可擋,當時,他覺得哪怕自己拿的是熱武器,也未必能擋得住李響,隻覺得,看李響猶如井底之蛙見空中皓月。
他從未見過李響這樣厲害的人,所以有心和李響結交,每每李響直播,就來刷禮物捧場。後來總算以“誠心”打動了李響,並得到了機緣。
前不久,他凝聚了第一處靈力旋渦,然後再看李響,就感覺不是井底之蛙望天上皓月了,而是……一粒浮遊望青天。壓根不是一個維度的那種感覺。
李響靈體小成,偶爾泄露出來的一縷靈機,都讓許軒深深震撼。
而李響,和許軒交往,也僅僅是一個嚐試,可成可不成的那種。沒想到許軒這人還可以,不愧是世家出來的,特別講究,尤其是在翡翠變現這事上,出了大力。
李響毫無根基,無商業上的人脈與渠道,也不擅長做生意,會的頂多是直播賣貨,然後其他的基本上就是甩手掌櫃。
許家,是前世西南地下城的領袖,而李響在李家村建基地,離西南地下城也就兩百多公裏,本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末世時守望相助,共抗時艱,這才提前鋪墊一下。
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需要禮尚往來,關鍵時刻才有用。
就好像借錢一樣,平時八輩子都不聯係的,突然打電話去借錢,人家誰借你。
李響一人,頂多庇護十萬人,即便有洛菲菲相助,也就翻一倍,二十萬人,如果再加上薑采兒,有信心庇護三十萬人。
可是,中國十四億人呢,他再大的本事也照看不過來。
所以,和其他勢力聯盟,就成為首選。
李響打算,機會合適了,就去江浙一帶走走,見見那邊地下城的領袖,可是,前世時是認識,這一世,人家可能根本不會給他麵談的機會。
反正,離末世還早,也不急於一時。
最重要的,這僅僅是一個嚐試的方案,如果結果不好,他一個人也可以單幹,三十萬人就三十萬人,保住這三十萬人,人類就可以健康地繁衍下去。
這三十萬“火種”相當於基本盤,其餘的隻是竭盡所能,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為了多救人,讓人類以後的日子好過一些,他放下架子去結交一些未來的領袖家族,這點“委屈”不算個事。
不過,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做好當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的大雪要提前,糧食要減產了。
往年的晚稻,大部分都十月中旬收割,晚一點的甚至十月下旬以及十一月初收割,隻有一小部分才是十月上旬收割,可是再早,也沒有像今年這樣,才10月2號呢,就所有人行動起來,開始了風風火火的搶收工作。
很多稻子都沒有完全成熟,可是,再不收割,等大雪下來,就收不了了。
大雪降臨,極寒天氣,稻穀就會停止生長,凍死,沒成熟的也不會再成熟。
而收割之後,還需要幾天時間來曬。現在每天都是陰沉沉的,也沒有陽光,但好在風大,也許可以風幹。
由於割得早,恐怕不僅僅是產量縮減,還會影響稻穀的整體品質,增加收割與加工的難度。
比如有些稻穀沒成熟,裏麵的糖分和澱粉含量不達標,即便曬幹了,加工的時候也會形成大量的碎米,不好吃,營養不足,隻能磨碎了做米糕,或者直接拿來喂豬。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呼~”“呼~”
冷冽的北風跟刀子似的,妖風陣陣的感覺,李響家才兩畝地的晚稻,他七階超凡者,一天時間就收工了,不僅全部割完,還手動脫粒,並曬在了後院的水泥曬場上。
然後,他去幫其他家。身為村長,自然有照拂村民,尤其是老弱病殘的責任。
外麵的風這麽大,像一些瘦弱的,比如三婆,壓根出不了門。一出去,很容易被吹走的感覺。
薑采兒很鬱悶,她想要下地幫忙,薑建國夫婦自然不允許,讓她在家裏安心讀書。
她過來找李響,李響也讓她聽從父母的話,在家裏讀書好了,頂多幫忙做做飯。
“哥哥,你是嫌棄我累贅嗎?”薑采兒很鬱悶。
李響就笑道:“你是科研人員,以後管學術,管技術,管知識傳承就行了,幹體力活太浪費。”
智慧女神,不是用來幹粗活的。
“可是,我真的很想幫你啊。”薑采兒嘟著嘴說道。
李響摸了摸她的小臉蛋,說道:“幫我又不一定非要幹這些活,發揮你的特長才是最好的方式啊。”
“那好吧。”薑采兒隻好無奈地回家去了。
兩天之後,姚瑤、趙雪晴、雷曉慧帶領各自旗下的小姑娘們,雷家明則帶領一眾保安們,紛紛“歸隊”,前來聽從李響的指揮。
因為,他們各自家裏的活都差不多忙完了,然後家裏人催促,讓他們過來上班。
家裏人是這麽說的,不上班都有工資,你們真以為有這樣的好事啊,就算真的有,那也是人家李響大方豪爽,但是咱們不能不懂事,沒有活也要去找活幹。
雖然每家每戶說的話語不大一樣,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因為待遇太好了,萬一被開了,或者李響的生意黃了,受損失的還是大家。
這麽好的工作,大家及大家的家人們,都不想失去。
所以,大夥兒就先後來報到了。
“來了也好,咱們一起,先把李家村的稻田給收了,然後再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去幫忙。”李響說道。
大家轟然叫好。
每個月都有工資可領的,幹什麽活不是幹啊,而且跟著李響做這些事,更有意義。
李響振臂一呼,麾下五十餘人一起跟隨,都是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們,他們風風火火,席卷諸多農田。在日漸老齡化的農村裏麵,簡直是一股清流。
他們給十裏八鄉的鄉親們搶收,自然是不要錢的,連飯都不用管,就是純粹幫忙。
而且,不限於晚稻,還有玉米、紅薯、黃豆和花生等等。
能收的,自然都是第一時間幫忙收回來。等到超級大雪冰封,估計隻有爛在田裏了。
這支搶收隊有李響、姚瑤、趙雪晴、雷曉慧、雷家明五名超凡者,其他一些保安也都是身手不凡,小姑娘們也都是手腳麻利,大家都是農村出身,幹農活的好手,效率極高,比機器還收割得快,因此,宛如一股春風,吹遍十裏八鄉。
因為在山區的緣故,有些田零零碎碎的,甚至還有梯田,大部分梯田1.5米3米寬,有的甚至不足1.5米,機器不方便開進去或開不上去,開上去了也施展不開,人力反而是唯一的途徑。
一句話,機器可以幹的,他們能幹,比機器幹得還好,機器幹不了的,他們照樣能幹。
李響跟那些村支書都是“好兄弟”,村支書們也是定期去鎮上開會,或者聚餐的,李響雖然一直忙來忙去,不是每次都去,但上任以來也參加過三四次了,憑他兩世為人的手段,自然和這些村支書們相處得極好。
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被幾位村支書寫了表揚信,遞到鎮裏去了,然後又不知怎麽傳到了縣裏。
然後,縣電視台的記者,扛著長槍短炮,來到田間地頭,給搶收隊拍攝視頻,並進行采訪。
不僅僅是采訪李響,還采訪搶收隊的其他成員,另外,還采訪那些受到幫扶的村民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