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開疆拓土第一人,可為棟梁!劉備:伐魏!將曹賊趕出黃河以南!

字數:7043   加入書籤

A+A-


    大楚第一位狀元!
    這個頭銜含金量有多重,劉備豈會不清楚。
    科舉製本就為首創,以考試為選官之法,本就是開天辟地之舉。
    此次科考,則為科舉開創以來首次,必當永載史冊。
    而作為科舉誕生以來,第一位頭名狀元,自然而然定會在史書之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能青史留名者,又有幾何?
    他這一道狀元若是欽點下去,毌丘儉單憑一道伐魏策論,便能就此名留青史。
    還是重重一筆啊!
    “伯溫,這狀元歸屬於誰,非同小可,你確定此人當得起我大楚科舉首位狀元之名嗎?”
    劉備慎重起見,不得不再次詢問。
    蕭和知曉老劉顧慮什麽,無非是怕毌丘儉雖然有才,卻不過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之才。
    這樣的人確為人材,也確實可用。
    可是否當得起狀元盛名,卻是未必了。
    蕭和卻眼神意味深長,拱手一笑:
    “這毌丘儉絕非紙上談兵之徒,此人文武雙全,有名將之姿,假以時日必為我大楚棟梁。”
    “大王,請相信臣,此人絕能當得起我大楚首位狀元之名!”
    劉備心頭一震,臉上掠起驚喜。
    此情此景,他可是再熟悉不過了。
    魏延,甘寧,霍峻…
    當年那一個個埋沒於沙中,寂寂無名卻身懷大才的俊傑,皆是這般為蕭和所舉薦。
    事實證明,蕭和不但神機妙算,還兼有伯樂之能,所舉薦之人,哪一個不是世之大才。
    如今他既是評價這毌丘儉有名將之姿,早晚必為大楚棟梁,那豈能有錯?
    念及於此,劉備不再有猶豫,欣然道:
    “既是伯溫你看中之人,自然絕不會有錯,好,孤就欽點這毌丘儉為我大楚第一位狀元郎!”
    劉備拍了板,龐統等自然也無異議。
    於是科舉開創以來,首位新科狀元,就此定下。
    劉備則趁著這時機,叫眾人再議一下攻取洛陽的具體方略。
    “洛陽以西之弘農,乃至關中,皆為偽魏所有。”
    “前番我軍與曹操中原大戰之際,那曹仁以離間計令馬超韓遂再度反目,趁勢攻取了隴西諸郡,將馬超趕往了漢中,基本肅清了涼州。”
    “我軍從西麵進攻洛陽,顯然是沒有可能,且曹仁隨時可率關隴軍團出潼關東援洛陽。”
    “洛陽以東之虎牢滎陽一線,現下依舊為偽魏所占,且曹操在此至少屯有近兩萬多重兵。”
    “我軍若從東邊進攻洛陽,就要北上先攻取滎陽及虎牢關,就得先穿過濟水以南大片泥澤,顯然也不明智。”
    “那麽這算來算去,就隻有從南麵進軍,自許昌發兵北上,先取新鄭,爾後自轘轅關,旋門關,或大穀關殺入河南尹,兵臨洛陽。”
    “隻是這三道關城乃洛陽八關之一,雖不及潼關那般險峻,卻也是易守難攻,隻消各駐精兵五千,便足以阻擋我十倍大軍猛攻。”
    “所以臣以為,我們想要收複洛陽,首先就要商量出個攻取這三道關口的萬全之策。”
    龐統手指著沙盤,將攻取洛陽麵臨的方方麵麵難題,盡數道出。
    劉備眉頭微鎖,捋著細髯微微點頭:
    “士元言之有理,欲攻洛陽,就隻有從南麵進兵,從南麵進兵就隻有先破這三關之中的一關。”
    “這洛陽的重要性,曹操不可能看不出來,必會在三關留有精兵良將。”
    “如何攻破這三關,還需要細細斟酌呀…”
    眾人的目光,齊聚在了洛陽以南,那三道關口之上,一時皆是思緒飛轉。
    “大王,條條大路通洛陽,咱們又何必非得啃那三塊硬骨頭呢?”
    一直不作表態的蕭和,卻忽然間語氣玩味的來了這麽一句。
    劉備眼神一動,與眾人目光,齊聚向了蕭和。
    大家的臉色是茫然的。
    適才進攻洛陽的路線,龐統已經詳說過了,也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西麵不能走,東邊也走不通,就隻剩下個南麵。
    你從南麵攻洛陽,不啃那三道關口的硬骨頭,你還能啃什麽?
    眾人狐疑的目光下,蕭和拿起了竹棍,向著洛陽之北一劃:
    “大王,我們還可以走這一條路來攻取洛陽嘛。”
    劉備和眾謀臣們,目光順著蕭和所劃望去,眼眸皆是微微眯起,依舊茫然。
    下一瞬,眾人神色一震,仿若猛然間驚醒一般。
    眾人的眼神,霎時間由困惑迷茫,變為了無盡的驚喜。
    “妙啊,蕭太尉這一計,當真是神來之筆,這一條進攻路線,正好可發揮我們的優勢!”
    “妙哉,妙哉,臣怎麽就沒想到呢!”
    龐統是拍手叫好,回望向蕭和的目光,已滿是驚歎折服。
    府堂內沸騰,眾人一時如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皆是欣喜若狂。
    蕭和則放下了竹棍,笑著向劉備一拱手:
    “大王,不知臣這攻取洛陽之策,大王以為如何?”
    劉備撫掌大笑,欣然道:
    “好好好,伯溫你這一計,正好利用了我軍最大的優勢,必能殺曹賊一個出其不意。”
    “洛陽可破,洛陽可破也!”
    見老劉已拍了板,蕭和也就不再多說什麽,隻淡淡一笑。
    劉備則登上高階,環掃眾臣,豪然道:
    “眾卿,曹操占據著兩河膏腴之地,偽魏之潛力深不可測,伯溫有句話說得好,叫伐魏拖不得。”
    “孤意已定,秋收一過,即刻起兵再伐偽魏,務必要奪取洛陽,收複兗州,將曹賊逐出黃河以南!”
    眾臣熱血激蕩,慨然領命。
    當下劉備先禦筆一揮,欽點了毌丘儉為新科狀元。
    楚國首次科舉,就此圓滿收官。
    六州眾多賢才,皆榮登三甲,為國所用。
    這些高中進士者,大多數自然出自於士家豪族,但其中也不乏寒門庶族的身影。
    這些中舉者,劉備盡皆任命為官,或留於許都聽用,或派往州郡任職,人人皆得封官。
    科舉結束的同時,劉備便已著手,為再伐偽秦做準備。
    一道道詔令發往各地鷹揚府,各鷹揚校尉們便於秋後結束後,開始召集府兵操演訓練,並責成他們準備糧草軍械。
    楚國六州,表麵上風平浪靜,實則已在暗中緊鑼密鼓,為再伐偽魏做準備。
    魏國的細作自然也不是吃素,楚國即將北伐的情報,很快便如雪片般送至了鄴城。
    …
    鄴城,魏王宮。
    “大耳賊當真是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剛剛侵奪我豫州不到半年,便又欲興兵北侵,奪我兗州。”
    “猖狂,猖狂之極啊!”
    曹操看著手中情報,忍不住拍桌子罵起了娘。
    殿前眾臣,立時一片驚臆喧嘩。
    豫州一役,損兵折將,喪土失地的狼狽,至今還曆曆在目。
    曹純,陳群,杜襲,董昭…
    那一戰,多少同僚重臣,都死在了楚軍的刀鋒之下。
    幸存的這些魏臣們,哪個不是兔死狐悲,心有餘悸,籠罩在心頭的陰影至今還揮之不去。
    現下得知楚軍又將北侵,眾人自然是無法克製的心生憂懼。
    一時間,驚議紛起。
    見得眾臣如此畏楚軍如虎,曹操不由眉頭暗皺,麵露不喜,將手中情報拍在了案幾上。
    “河南一役,孤隻是失了豫州,折了幾萬兵馬而已,天還沒塌!”
    “兗司二州依舊在孤手中,河北也還在孤手中,大耳賊縱然起傾國之兵來犯,孤又有何懼?”
    “爾等都給孤打起精神來,休要畏大耳賊如虎,偽楚兵馬未至,爾等便已自亂了陣腳!”
    曹操是吐著唾沫星子,將眾臣好一頓的斥罵。
    大殿內,眾臣憂慮緊張的情緒,這才稍稍被驅散。
    “大王言之有理,就算河南地皆失,隻要我們河北在手,隻要冀州在手,大耳賊有何可懼?”
    驃騎將軍曹仁奮然起身,向曹操一拱手,慨然道:
    “大王,臣願親赴河南,大耳賊若當真興兵來犯,臣必叫他折戟而還!”
    曹仁是自信心爆棚啊。
    這也難怪,先前當曹操在豫州吃癟時,曹仁卻在關中是順風順水。
    一道離間計,破了馬韓聯盟,宰了韓遂,把馬超趕往了漢中投奔張魯,順手收複了隴西涼州。
    曹操雖失了豫州,卻意外的收回了涼州,也算是稍稍的回了一口血。
    這開疆拓土之功,也令曹仁信心爆漲,現下方敢口出狂言,儼然忘了當年被劉備血虐的經曆。
    不過曹仁的慷慨表態,著實也是鼓舞了士氣,令眾臣精神為之一振。
    於是眾臣紛紛表態,皆願為國死戰,抗擊楚軍入侵。
    曹操這才滿意,便令眾臣商議禦敵之策。
    “有濟水以南泥澤的存在,劉備從南麵進兵的路線已被堵塞,我軍在兗南一線隻需於定陶,巨野等北岸重鎮,各留數千精兵即可。”
    “如此一來,劉備進兵的路線,便隻有從青州沿黃河溯流而上,水陸並進,從東麵攻入我兗州。”
    “臣以為,大王可親率大軍於東阿,蒼亭及東武陽一線設防,據城不戰,固守不出以阻楚軍主力。”
    “此外大王還當於洛陽留有一定兵馬,尤其是要將精兵糧將,部署於洛陽以南大穀關等三關,以防劉備自許都北上侵我洛陽。”
    “同時大王還當派驃騎將軍,率一支精銳進駐滎陽虎牢一線,西可隨時增援洛陽,東可沿河而下增援大王,南則可監視陳留一線楚軍。”
    “如此部署,我軍隻需堅守不戰,令劉備鈍兵於堅城之下,必能熬到他糧草耗盡,不戰而退。”
    “隻要擊退了劉備這一次的北侵,就能為我們招募新兵,恢複元氣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到那時,敵強我弱之勢必能再次逆轉,由楚強我魏弱,再次轉為我魏強而楚弱!”
    “彼時大王反守為攻,揮師南下,何愁不能收複失地!”
    程昱第一個站了出來,洋洋灑灑慷慨激昂,為曹操勾勒出一副禦敵藍圖。
    曹操臉上陰雲盡散,不住的點頭,目光望向眾謀臣。
    蔣濟也好,辛毗也罷,對程昱的方略皆無異議。
    “好,就依仲德之計部署吧!”
    曹操一拍案幾,撐著拐杖站起,目光傲然南望:
    “孤與爾等此番就以守代攻,令那大耳賊猖狂一次,讓他盡管放馬來攻。”
    “咱們君臣就上下一心,據險不出,讓大耳賊也嚐嚐折戟城下,铩羽而歸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