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

字數:3082   加入書籤

A+A-




    幽州當下的局勢,可堪複雜又緊急。
    直至片刻過後,賈詡這才緩緩地開口道。“子坤準備將囤糧地點轉移到何處?”
    李基捏在手裏的折扇微微動了動,為自己扇去著不知是心態還是氣溫帶來的些許燥熱之餘,道。
    “除卻公孫將軍所保護的港口之外,並無第二個合適的囤糧地點。”
    青州?
    這個選擇看似誰具備可行性的選擇,但除了公孫瓚之外,還會有哪一位幽、青兩州的主官會看著如此龐大數目的糧食視若無睹?
    這麽一塊大肥肉,哪一位主官能經得起這種考驗?
    因此,即便李基將囤糧地點轉移到青州,恐怕一時半會也找不到第二個公孫瓚。
    “且我相信以子坤的風格,定然不可能隻準備了一個囤糧地點。”
    “若是主公在的話,會如何選?”
    率領水軍先行前往瀛洲?
    劉備絕對是傾盡全力援助公孫瓚抵禦烏桓,護佑生民百姓。
    因為李基明白自己絕對不會阻止。
    “莫要為一時衝動而使欲成之大業就此前功盡棄,當下最佳選擇便是援助公孫將軍一些糧食以全主公的仁義之名,然後繼續攻略瀛洲。”
    而感受到了李基與賈詡那幾乎一般無二投來的怪異眼神,孫策不自覺地低著頭,明白自己或許是提了個餿主意。
    並且,一旦大軍陷入到了幽州戰爭泥潭之中,很可能也將沒有餘力去顧及瀛洲。
    等趙雲與孫策離開後,賈詡才接著說道。“此刻已無第二人,我有一言相告於子坤。”
    等到了隋唐時期,半島勢力硬生生將隋朝給拖垮了大半不提,甚至都到了敢大著舌頭吹噓將李世民的眼睛都弄瞎了一隻。
    尤其是張飛,僅僅是聽聞此事已然是滿臉煞氣。
    “可兵分兩路的話,今幽州事態更為嚴重緊急,基必然隻能留在幽州坐鎮,那前往瀛洲那一路又有何人能統領?”
    注意到李基的神色變化,賈詡的目光略微一動,朝著趙雲與孫策開口道。
    “隻是瀛洲諸事方乃正事,亦不可置之不理,又該如何是好?”
    “老師,策兒亦可為先鋒!”
    戰爭販子絕對指的就是孫策這種無疑。
    而等諸將都表態一番後,李基一拍桌案站了起來,高聲道。
    李基何嚐又不知道這一點?
    劉備是何人也?
    “子坤,你……唉……”
    而李基沉默了片刻後,開口道。
    “文和,你也先下去歇息吧。”
    李基猶豫了一下,驟然笑了。
    至此,賈詡已經完全沒有吭聲唱反調的意思了,甚至還不時附和一句讚成。
    “基不會阻止主公去做正確之事,但定會尋求可兩全之法,這才是吾之責任。”
    且異族狼子野心,就算通過談判交易方式換來屯糧地點,說不準什麽時候就出爾反爾襲擊囤糧地點。
    “隻是此事還需稟於主公,我已派快船去回報於主公,以求得主公允許方可在幽燕之地助漢軍破賊。”
    李基原本一直有些猶豫以及醉意的眼神漸漸變得清明銳利了起來,低聲地說著。
    李基清楚自己心有大義,但又會不自覺地衡量得失利益,麵對這等情況出現猶豫不斷的狀況。
    而一旁向來都習慣沉默寡言,不輕易發言的趙雲,卻是忽然開口道。
    “諸將士氣可嘉,且基亦此意,我煌煌大漢豈容宵小異族放肆?既然他敢劫掠漢土,既我等遇見,那我等砍下他們的頭顱也就是了!”
    “子龍但說無妨。”李基答道。
    因此,起碼僅憑如今吳郡的四萬大軍想要威壓半島,不提大義不在手,就是硬實力也不一定足。
    “不!”
    當然,本質上這也隻是借口罷了。
    ‘而自己呢?會阻止主公嗎?’
    “若是此四萬大軍埋葬於此地,多年以來子坤所累心累力為主公所積累的家底將一朝煙消雲散,且即便最後抵擋住了烏桓,於主公而言無有絲毫益處。”
    翌日清晨。
    真正讓李基為之猶豫的,還是李基與劉備那略有些相似的心態,做不到眼睜睜地看著漢人被異族鐵蹄所踏而視若無睹。
    李基。
    盡管孫策一時半會完全不覺得哪裏有問題,但是孫策很有自知之明李基與賈詡的腦子都在自己之上。
    “老師,烏桓多騎兵,水軍即便是上岸恐怕也難以發揮大用,不如暫且兵分兩路,一路水軍繼續前往瀛洲,一路則是騎兵與步卒援助幽州抵禦烏桓。”
    本來幽州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孫策這是順便想把半島也一起攪合進來是吧?
    劉備那點家底,真經不起這種程度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