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黑暗時刻

字數:3817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根據計算,太陽爆發的第一波衝擊還有不到十五分鍾就抵達木星軌道了,但因為木星用身體擋住了這次衝擊,所以木衛四基地還有時間。
    木衛四的軌道周期是16.7天,現在剛剛開始兜入木星背後,所以木星至少還能為其提供保護6到7天時間的保護。
    至於之後如何,那隻能祈禱老天爺保佑人類了。
    而在嶽淵講話的時候,太陽的爆發也如同預測的那般,轟然爆發。
    超新星爆發的機製有兩種,一種是白矮星吸積伴星物質發生爆炸,第二種是大質量恒星在演化末期的時候遭受自身引力坍縮,然後平衡被打破而發生爆炸。
    第二種在宇宙中最常見,當恒星內核的氫被燃燒殆盡時,恒星內部就再也沒法產生足夠的光壓輻射來維持引力平衡,這時候恒星內核就會開始坍縮。
    這次坍縮會使得內核溫度和壓力急劇飆升,並達到氦的聚變條件從而引發氦聚變,氦聚變的發生使得恒星內核再次產生足夠的輻射壓來阻止坍縮。
    氦聚變的產物是碳,這使得恒星內核稍微冷卻了一些,不過依舊非常高,足以令氦繼續聚變下去。當恒星消耗完氦之後,如果其質量足夠大,那麽它將會有足夠的壓力與溫度令更重的元素繼續發生聚變。
    比如接下去的氧,然後是氖、鎂、矽,整個坍縮再穩定再膨脹再坍縮的過程會反複幾次,每次恒星內核都會產生更重的元素,並產生更高的溫度與壓力,使其發生聚變。
    這種重元素不斷產生的反應,會使得恒星的重元素逐漸向內核堆積,越靠近內核的元素越重。整個恒星由外而內,元素由輕而重,一層層發生聚變反應,直到產生最終產物,鐵或者鎳-56。
    至此聚變反應停止,最終引力平衡徹底被打破。
    這時候,恒星在自身強大引力作用下,開始發生毀滅性的坍縮,其內核坍縮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23%,引力與電磁力為主角的戰場在這裏上演,於是超新星爆發開始了。
    除了開始的光與熱,絕大多數物質被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向外拋射。最後的剩餘部分則根據質量大小,走向不同結局。
    不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就形成一顆白矮星。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卻不超過奧本海默極限的,則成為一顆中子星。至於超過奧本海默極限的,便毫無疑問,將成為一顆黑洞。
    但這第二種機製需要至少八倍太陽質量才會發生。
    而南門二三合星係統,a星質量僅是太陽的1.1倍,b星0.907倍,比鄰星更是小個子紅矮星,所以他們與太陽一樣都不屬於這兩種機製。
    它們屬於從未出現過的第三種:高級文明打擊。
    第(1/3)頁
    第(2/3)頁
    眾所周知,質量越大的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炸時,其威力也就越大,所以太陽以及半人馬座三合星係統的爆發威力必然比正常超新星爆發要小得多。
    正常超新星爆發的波及範圍極廣,其釋放的強大輻射和衝擊波能夠影響160光年的範圍,假如在這個範圍內有生命行星存在,那麽超信息所釋放的能量足以將該行星的大氣層都吹走,殺死星球上的一切生物。
    當然,這個範圍的殺傷力說的是超大質量恒星,以及暴露在行星地表的生物。
    太陽比正常發生爆炸的超新星都要小很多,不過雖小,但也是超新星爆發,遠不是如今人類科技所能抵禦。
    畢竟太近了,幾乎是貼臉。
    而且,太陽到底被什麽東西弄炸的,至今都不知道。
    隻見在這一刻,太陽在繼半人馬三星之後,成了第四顆照亮整個銀河係的星星。
    狂暴的伽馬射線最先以太陽為中心向外輻射,溫柔的太陽化身死神,對整個太陽係展開無差別打擊。
    羲和探測器瞬間融化,靠的最近的水星也不過多堅持了幾秒鍾,就徹底四分五裂,化為宇宙塵埃。
    在這幾秒內,太陽怒吼著釋放出原先需要百億年才釋放完畢的超強能量,狂奔而出越過一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傾瀉在一顆顆行星身上。
    金星多堅持了幾十秒鍾,也步入了水星的後塵。
    接著是地球。
    光的海洋衝刷而過,麵向太陽的那一側的世界瞬間變成了白色,是光的海洋。地表植被頃刻間起火化作飛灰,高聳的山巒頃刻間化作岩漿,甚至升華。
    升華,並非什麽精神升華,而是物理升華,又固態變為氣態叫升華。
    地球大氣頃刻間被吹散,海水沸騰蒸發,廣闊的大陸化作濃湯。
    黑夜的一麵也化作白天,並迅速升溫。
    隨著地球的自轉,那還在苟延殘喘另一麵也未能幸免於難。星球上那一個個偉大的工程在這股力量麵前,都變成了豆腐渣。
    第(2/3)頁
    第(3/3)頁
    瀚海再次變為了瀚海,然後再向岩漿海轉變。
    那座宏偉的,人類引以為傲的軌道質量加速器瞬間被融化成鐵水,重新與大地融為一體。
    在光與熱的摧殘下,大地裂開,地火噴湧,板塊分崩離析,地球開始裂開,並融入光的海洋中。
    一起融入光的,還有那座人類空間站的巔峰之作,天宮。
    接下來,是月球,廣寒宮。它們也承受不住來自太陽的無窮能量,完全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火星軌道較遠,多堅持了幾分鍾,但也不免步入水、金、地的後塵,一起變為太陽光的一部分。
    瀚海、軌道質量加速器,天宮、羲和、廣寒宮、熒惑、阿爾忒彌斯、阿波羅、宙斯......
    一個個人類引以為傲的名稱,一個個人類自豪的精神寄托,一個個人類文明巔峰科技造物,一個個人類的偉大工程,在太陽怒火麵前,都顯得如此渺小與脆弱。
    偉大,似乎成了襯托渺小與脆弱的嘲笑。
    萬籟俱靜。
    曾經那裏的爾虞我詐、溫情脈脈、豪氣幹雲、愛恨情仇,都變成了光。那裏對神明的一聲聲祈禱,對惡魔的一聲聲唾棄,也都變成了光。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黑暗時刻。
    毀滅的黑暗衝過小行星帶,透過龐大的木星,擊碎了所有堅強的靈魂,深深地烙印在那群幸存者的心中。
    這是人類傷與痛的烙印,是未知宇宙給剛剛抬腳踏出搖籃的人類的絕情一擊。
    擊碎了人類對這個未知宇宙的一切美好幻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