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玉皇!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地球時代,人們在訓練A的時候,經常會受困於一個問題。

    數據的質量太低,同時,數據的總量太小。

    比如人們想要訓練一個工業A,很顯然它需要大量來自工廠一線的真實數據。

    但這些數據是很難獲取的。一座工廠憑什麽要把自己的數據交給你?

    就算給了你,你怎麽確認這些數據都是真的?

    這還是情況比較好的時候。情況更壞的,是一些需要直接從互聯網上采集數據的A訓練。

    互聯網上數據魚龍混雜,大部分數據都可以被視之為垃圾。要靠一堆垃圾來訓練出高度智能的A,怎麽可能做到?

    但在李青鬆這裏,一切都不是阻礙。

    用於訓練此刻這一套工業A的數據,全部都是我自產的,全部來自真正的工廠一線。每一個數據我都能確保百分之百真實。

    數據總量太小?

    開什麽玩笑,總計數萬座工廠和基地,各種工業門類幾乎全部涵蓋,想要什麽數據就有什麽數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就連芯片工廠,我都有十幾座,年產芯片5億多枚,夠不夠訓練?

    不夠?不夠我再造一些就是。反正正好要提升芯片產量。

    相比於曾經地球上的人類同行們——雖然此刻一切證據都顯示人類文明似乎並未存在過,一切都隻是自己的錯覺,但李青鬆仍舊固執的認為這一定是某個陰謀,人類一定存在過——李青鬆此刻無論是數據總量還是數據質量,都足以碾壓。

    在足夠多且質量足夠高的食物喂養之下,這一套工業A迅猛的成長了起來。

    在訓練之中,李青鬆還開始著手同步進行下一項工作。

    光纖化改造。

    他將原本用於連接不同基地和不同芯片的數字通信線纜全部替換為了光纜,於是,不僅信號穩定性極大提升,通信速率也直接提升了十幾倍。

    完成光纖化改造之後,李青鬆也同時建造了其餘足足五座超算,同時開始了不同門類工業A的訓練。

    在李青鬆的規劃之中,適用於不同工業場景的A係統,自己一共要訓練出約100個,分別部署在不同的工業體係之中,以實現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和對於人力需求的極大降低。

    人力需求降低了,生產效率提升了,單個克隆體能發揮出來的作用自然就會成倍提升。

    自己便可以在克隆體數量沒有增加的前提之下,再度大規模提升總體生產力。

    除了這100個分行業工業A之外,李青鬆還打算訓練出一個總A,由這個總A來管理和協調下屬的100個分行業A。

    之所以如此設置,是出於在不同星球建設分基地的考慮。

    因為通訊延時的存在,李青鬆無法實時控製位於其餘星球的克隆體,工業生產便無法進行。

    這樣一來,自己還怎麽開發其餘星球?

    有了A技術,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到時候,自己便可以將實時性要求較高且較為基礎的工作全部交給A去做,自己部署在那裏的克隆體隻負責輸入決策即可。

    就比如此刻李青鬆打算開發的敵神星,在他的規劃之中便是這種模式。

    譬如有100台挖掘機,自己隻需要做出“五個小時後去挖一個大坑”這個決策,並通過克隆體將相關指令輸入到A之中即可。

    A則會去控製著這些挖掘機,在對應的時間點去完成對應的任務。

    因為這些決策對於實時性要求不高的緣故,就算有通訊延遲也無所謂。

    最多效率會降低一點而已,但沒關係,到時候多造幾座工廠就能補回來。

    這便是李青鬆對A技術如此重視的原因所在。

    此刻,伴隨著一座又一座超算建成,伴隨著光纖化改造的完成,以及對每一座工廠智能化改造的完成,那些工業A終於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了。

    第一座嚐試智能化運行的工廠,是一座鋼鐵廠。

    在鋼鐵工業A的控製之下,李青鬆將所有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崗位都交給了A去執行。

    於是,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之下,礦石被自動送入到了破碎車間,然後完成清篩、分離、清洗等作業,又被送入到了冶煉爐之中……

    克隆體們的工作則從生產者變成了決策者、監督者以及維護者。

    他們監督、維護著這一條體係的運行,處置各種突發意外,修理各種破損部件,並通過與李青鬆的意識連接來獲取最新的決策然後將其執行。

    此刻的鋼鐵工業A還不算太成熟。畢竟芯片性能仍舊較為有限,工業算法也不夠優秀。

    但沒關係,這一切都可以慢慢提升,慢慢優化。

    最重要的是,就算僅僅隻是此刻還不夠完善的A,便讓這座鋼鐵廠從之前需要4000名克隆體參與才能運轉,直接降到了此刻僅需要2500人便能運轉!

    A技術的巨大潛力毫無阻礙的展現在了李青鬆麵前。

    “很好,很好。”

    李青鬆滿心歡喜,立刻遵循這裏的模式,開始了對其餘冶金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在此之外,其餘行業的A也在加緊訓練之中。

    種植A、畜牧A、化工A、交通A……

    以及最為重要的,也是李青鬆設想之中,統管、協調其餘所有分行業A的總A,也在新一座更大型的超算之中運轉著,時刻接受著數據的投喂和訓練。

    這個總A,李青鬆為它起了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

    人類的神話傳說之中,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掌管者。而天庭主管世間一切。

    既然如此,這個總A的名字,就叫做,玉皇!

    當然,此刻的玉皇還很弱小,很不完善,功能也不多。但沒關係,隻要持續不斷地投喂數據和訓練,它總能成長起來。

    完成了芯片技術和A技術的布局,李青鬆將注意力投入到了另一項開發敵神星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上。

    更高效的星際推進技術!

    規模同樣巨大的推進技術研究基地之中,數萬名克隆體日夜不休的忙碌著,從最基本的化學燃料配比、材料學性能,到發動機的整體結構、船身構造與布局等方麵同時展開著研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