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既然有異議,何不聽聽大乘佛法

字數:5136   加入書籤

A+A-


    金蟬子平時話多,成佛後話就少了。
    如今,話又多了起來。
    九環錫杖不夠惹眼,那就佛光乍現。
    霎時間,聽見無盡功德吟唱,匯作金霞。
    唐僧,一個看起來文弱不堪的小和尚。
    竟能凝聚佛陀金身。
    “對了,我想起來了,自從取完經後,金蟬子就被封了佛,好像叫……”
    “旃檀功德佛!”
    底下的人震驚了,難怪了,金蟬子敢站出來。
    佛陀本就擁有無邊偉力,穩居準聖果位。
    或許冒進一下,真可能擋得住聖人……
    哪怕一擊。
    耶穌腦中思緒飄飛,最終揚嘴一笑。
    對這個小和尚愈發感興趣了,更勝過猴子。
    尤其是,隔著界海深空,能感知到如來的存在。
    耶穌斷然打不過如來,但他徒弟,
    揍一頓應該沒事。
    “我手中三道聖火,乃三教教義所致,雖同宗同源,卻又不盡相同。”
    “我想,隨便一條教義就夠你受的了。”
    耶穌冷哼,以為金蟬子會慶幸,不用麵對自己。
    然而,金蟬子是軟硬不吃,神識鎖定。
    一直在耶穌身上。
    “若是將你打殘了,悟空就能輕鬆些。”
    “悟空,這世人算是銘記你的名字了。”
    “但我作為師父,唐三藏三字,也當留名於世啊。”
    金蟬子知道,此戰過後,無論輸贏,他的名頭絕對能載入華夏神史。
    “佛陀金身,其實,我們都低估了佛門。”
    “在華夏神明不顯的時候,佛門就已是由來已久的世界三大教之一了。”
    都說玉帝是老六,不知如來那廝又藏了多少。
    還是說佛門深處,還有比如來還恐怖的佛陀。
    但這都不重要,一個華夏子民站出來道。
    “我仿佛看到了唐三藏三個字的另一種釋義。”
    此人沉了口氣,才道:“葬天,葬地,葬眾生。”
    被這麽一說,周圍人也有種莫名幻象。
    仿佛唐僧在說:悟空,退至為師身後……
    “轟!”
    一場驚天爆鳴,將幻想拉回現實。
    耶穌點化一教法身,隨著天幕驚現一道六芒星印,部分基嘟信徒不淡定了。
    因為基嘟下分三教,這六芒星印,正是三教之一,猶呔教,也就是後來的天主教的圖騰啊。
    也是同一時刻,天主教徒瘋狂誦念兩句話。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
    “愛人愛己”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
    “愛人愛己……”
    終於,天主教最偉大的教皇由此降臨。
    猶呔人近乎瘋狂!
    公教,正教,新教,更迭了無數歲月。
    最終信仰都是耶和華,與彌賽亞耶穌基督。
    但教皇的地位,卻也是至高無上的。
    尤其是位格化後的古教皇,才是最可怕的。
    那邊,公教第一任教皇剛現身,眾人皆驚。
    包括龍國子民也在驚呼:“聖彼得!”
    “他不是耶穌十二聖徒之一嗎?怎麽會是教皇。”
    眾人不解,但基嘟教徒都知道,這位耶穌的大弟子,十二門徒之首,雖然生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殉道。
    但死後,被後世信徒追尊為公教首任教皇。
    在整個基嘟神係中的地位,無限逼近耶穌。
    “偉大的聖彼得教皇,聖人不願親自動手,那就有勞您了,偉大而神聖,”
    “阿們。”
    子民們虔誠禱告,想要獻上信仰之力。
    卻發現,那條通道被堵住了,打不開。
    “怎麽回事?那個和尚竟能封禁一界。”
    與此同時,唐三藏默念心經,引發虛空亂流。
    神聖的外衣下,生成一片攝人心魄的神魔場。
    看不盡的黑暗,你跟我說是功德佛?
    對此,唐三藏做出了解釋:“萬法皆立,陰陽相對,吾得一法,即通正反。”
    看破功德之人,想看破陰暗又有何難?
    聖彼得教皇剛降臨,就陷入了修羅煉獄之中。
    佛陀法相大手下壓,以為是要將他從深淵撈出。
    轉眼間才發現,是要讓他萬劫不複。
    “虛偽的和尚,佛門有你這種人,真是可悲。”
    聖彼得教皇隻是一歎,就向上帝借法。
    搭建完整六芒星聖陣,囚禁佛陀巨手。
    他們身為上帝的子民,縱使變得再強,每次施法都得向上帝請示。
    當然,這種沾染聖韻的攻擊也格外強大。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人當以慈悲為懷。”
    唐三藏已擺下黑暗深淵,又心向光明。
    這兩種相互矛盾的力量碰撞在一起,竟形成一個詭異空間,名為……
    超度!
    很顯然,身為天主教義的集大成者的聖彼得,根本聽不進去大乘佛法。
    正欲領略對方拳腳,才發現雙手被套上枷鎖。
    “大膽!你佛教的規則,怎敢捆綁基嘟教的神!”
    聖彼得很強,但掙紮兩下後發現無濟於事。
    此言就是想讓耶穌搭救,但耶穌也皺起了眉頭。
    旋即彈指揮間,第二道聖火轟然落下。
    然而衍化之後,那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底下的人當即喝出“教會”二字,這第二道聖火,竟直接將整個教會搬了出來。
    同時,東正教的旗幟在西方大地巍峨矗立。
    “是我們最偉大的牧首,聖枚特羅凡內斯大人!”
    在信徒們虔誠的叩拜下,吃瓜群眾這才意識到,牧首相當於教皇的意思。
    而聖枚特羅凡內斯身後,是無數祭司、執事。
    也正是這種壓迫感,才將唐三藏逼退半步。
    “聖彼得,你是最親近彌賽亞的人,沒想到啊,你竟如此不堪一擊。”
    普世牧首嗬嗬一笑,手裏托著一座城。
    正是所有教徒的信仰之地,君士坦丁堡!
    轟然朝那普度佛法砸去,以為能將其砸斷。
    卻迎來了聖彼得的罵聲:“混到!你想砸死我不成。”然而陰霾過後。
    聖彼得依舊被佛法纏身,已被超度半截手臂。
    再這麽下去,他必死無疑,耶穌陷入沉思。
    這個和尚是個契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
    將分裂的三教重新整合。
    到那時,隻要耶和華不限製他,就能徹底壟斷基嘟神係,成就完美聖人。
    然而耶穌又怎會知道,耶和華不是同樣想法嗎?
    也是同一時刻,唐三藏坐而立世,以身化佛。
    “既然爾等教義有別,何不來聽聽大乘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