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這還能串起來?
字數:5900 加入書籤
當周奕看見這幾個人出現在門口,但卻兩手空空的時候,就知道幾個人應該沒什麽威脅了。
九十年代的治安環境,道上混的都會拿一些家夥什,輕的是水管,重的就是管製刀具。
而且這幾個人的氣質也不像是混混,何況周奕還看見後麵有個中年婦女。
哪個混混出來找事還帶大媽?
“喬姐,沒事。”
周奕說著朝幾人走去,亮起了證件。
本來氣勢洶洶的一夥人如同看見了親人一般,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周奕聽得腦仁疼,於是讓剛才踹門那大哥說。
最後總算是搞清楚怎麽回事了。
這群人都是來找孟慶童討債的,這個孟慶童之前打著那個鼎華集團的名號,騙了他們的錢。
大概就是說這個鼎華集團是某某省的一個大型醫藥科技公司,市值過億,實力雄厚,產品暢銷海內外,連漂亮國總統克林頓都用他們的產品。
這次來宏城,是為了回饋宏城的廣大民眾。
鼎華集團打算在宏城開一家分公司,大展拳腳,這個孟慶童就是被派來做這件事的。
不要看現在這個辦事處很破,實際上他們集團已經把這塊地皮買下來了,等到相關部門的手續批下來後,他們就會把這棟舊樓拆了,然後原地建起一棟嶄新的大樓,用於開設分公司。
而他們這些人,非常幸運,隻要現在購買多少多少他們集團的神奇健康飲用產品,不僅可以用三折的價格得到商品,而且還能入股他們的分公司,今後每年都可以拿分紅。
孟慶童更是毫無邏輯的一通吹,告訴他們投資一萬塊,第一年就可以拿三千八百八的分紅,第二年直接分紅上漲到六千八百八,第三年除了分紅,集團還會用兩倍的價格,從他們手裏買回那一萬塊的原始股份。
周奕發現,就算是聽一個人講,還是聽得腦仁疼。
因為實在是太蠢了!
這種事情簡直毫無邏輯可言,用腳指頭想想都不可能。
即便周奕不懂金融,也知道三年投資回報率百分之四五百,就算是天庭拿齊天大聖平蟠桃園的賬都不敢這麽報。
可事實上就是,不光是九十年代,哪怕是十年二十年後,互聯網信息極度發達的年代,上這種當的人還是層出不窮。
不是騙子多高明,而是受騙的人認知和思維都有限,再加上人性中天然的貪欲。
隻是沒想到,這個孟慶童不光是個虐貓的變態,還是個騙子。
之前發現行李箱裏貓的屍體,周奕和石濤沒管,是因為虐貓這件事基本是不構成刑事犯罪的,因為本來也沒什麽專門的動物保護法。
但詐騙,就是妥妥的犯罪了,隻不過金融詐騙一般是歸經偵那邊管。
周奕問道:“所以你們都是被騙的?”
眾人紛紛點頭,最少的被騙了一萬,最多的被騙了三萬,就是那個踹門的大哥。
“你們是在哪兒認識這個姓孟的?”周奕問。
有的說是在街上孟慶童擺了個攤做廣告認識的,有的說是看到信箱裏的傳單,自己找上門的。
那個站在後麵的中年婦女指著踹門大哥說:“他介紹的。”
大哥嘴角抽搐了下,沒說話。
有人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傳單遞給周奕,周奕接過來一看,騙子還挺下血本,居然是銅版彩印的。
傳單上有一些照片,巨大的廠房,高檔的辦公室,跟老外握手的照片,還有火爆購買他們產品的人群。
無不在彰顯著這個大集團的“實力”。
然後配上一堆勁爆的文案,怎麽誇張怎麽來,屬於管挖不管埋。
最離譜的還是右下角有一個非常顯眼的人像:克林頓同誌手裏舉著一個小藍瓶子,麵帶微笑。
下麵的配文是,漂亮國總統也說好!
周奕心說,也不知道總統這哥們兒手裏原來拿的是什麽,人像跟瓶子壓根就不在一個視覺圖層上麵。
“就憑這張紙,你們就信了?”周奕問。
“他說,他們的產品可以治療很多病,什麽高血壓、冠心病,說有個得了胃癌的人,喝了他們的藥三個月後就好了,現在什麽事都沒有了。”其中一人說道。
周奕已經不關心這群人的事了,本來就不是自己的職責範圍,而且有時候,可憐之人真的有可恨之處。
“你們報過警沒?”周奕問。
“報了報了,做了筆錄,警察說如果抓到這個人的話,會告訴我們的。”踹門大哥說。
周奕點點頭,其實不叫告訴,而是找他們去進一步取證。
“那你們就一直守著這裏?”喬家麗問。
因為她和周奕剛到一會兒,這群人就來了,隻可能是一直在附近。
“我們也不知道還能上哪兒找他們,就隻能在附近蹲著了。”
“警察同誌,你們是不是抓到人了?”
周奕敏銳地問道:“他們?除了孟慶童,還有其他人?”
眾人紛紛點頭。
踹門大哥說:“還有一個男的,看起來年輕點。”
“叫什麽?”
大哥搖搖頭:“叫啥不知道,那人沒給過我們名片。”
其中一人立刻說道:“姓陶,說話有一點本地口音。”
“嗯?姓陶?”周奕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那個坐過牢的陶聰,心說不會這麽巧吧。
原本他已經不打算管這些人了,畢竟他們隻能在這破樓蹲守,說明根本沒有孟慶童的線索。
但是還有一個姓陶的本地口音年輕人,那這群人就還有價值,他決定查下陶聰的檔案資料,找張證件照讓他們認一認。
如果真是這個陶聰,那肯定比孟慶童這個外省人要好找很多,畢竟在本地有大量社會關係。
周奕跟喬家麗一商量,喬家麗覺得行,這群人在這裏蹲這麽久了,說明這裏已經沒有什麽線索了,孟慶童肯定早跑了。
跟幾人一說,最後踹門大哥和另一個男的跟隨他們一起回了市局,剩下的人堅持在這裏蹲著。
回到市局,喬家麗通過周奕提供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這個陶聰的戶籍資料。
把上麵的照片給帶回來的兩人一看,兩人腦袋點得跟搗蒜一樣,說就是他,跟那個姓孟的一夥兒的。
周奕看了看照片上的陶聰,驚了。
這也太巧了吧,這還能串起來?
這誰給安排的啊?
本來他查陶聰,是想看看會不會跟之後的儲蓄所劫殺案有關。
結果無心插柳,插到東海小區的案子來了。
周奕看看時間不早了,決定趁夜幕降臨之前,去一趟這個陶聰家,了解一下情況。
兩人馬不停蹄地開車來到陶聰資料上的戶籍地址,不是小區,而是一個大雜院。
像這種大雜院現在已經不多見了,都是早年間留下來的,陸小霜叔叔和奶奶住的就是這種大雜院。
這樣的大雜院之所以能保留下來,純粹是因為地理位置不佳,造小區輪不著,舊城改造不值當。
周奕見過,有些大雜院裏能住二十幾戶人家,有的人家三代同堂擠在一間十幾平米的小屋裏,還有的為了增加活動麵積,到處搭棚子。
廚房是搭的,廁所是沒有的。
陸小霜就是,來了宏城後就一直住在搭出來的小小的閣樓裏。
周奕先是繞著大雜院轉了一圈,確定隻有一個出入口,然後讓喬家麗守在出口,自己進去。
因為他打算裝同學,避免打草驚蛇。
一進大雜院,到處堆滿了雜物,頭頂上全是拉得亂七八糟的電線和晾衣繩,還有母雞肆無忌憚的到處跑。
還住在這裏的,基本就是兩類人,舍不得搬的老人,和沒錢搬走的窮人。
周奕看見一個曬鹹菜的大媽,上前問了下。
大媽耳背,問了幾句,就差說出“馬什麽梅”了。
還是一個大爺從屋裏走出來,給周奕指了路。
周奕按圖索驥,找到了陶家的位置,門口有個老太太正坐在那裏,用一個老式的木頭機器紡紗。
周奕已經有好多年沒看見過這種老式手搖的紡紗機了,印象裏這種還是自己小時候常見的。
“大娘,請問,陶聰是住這兒不?”周奕走過去問道,同時視線往屋裏看。
但即便是大白天,屋裏還是很黑,看不清楚。
老太太停下手裏的動作,看了看他。“你找哪個啊?”
濃重的本地口音。
周奕也用本地話回答:“陶聰,我是他初中同學,正好路過,來看看他。”
老太太點了點頭,扭頭衝屋裏喊道:“聰子,聰子,你同學來找你耍啦。”
周奕大喜,這貨居然在家?
老太太喊了兩聲,屋裏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罵罵咧咧道:“喊啥喊,吵死了,覺都不讓人睡。”
然後,黑乎乎的屋子裏一個人影晃晃悠悠地走了出來,身上披著一件衣服,下身就一條內褲,顯然剛從被窩裏鑽出來。
周奕打量了一下,比戶籍資料上的照片還醜,小眼睛塌鼻梁,聳著個肩,歪著腦袋打量了下周奕。
“你哪個?我他媽怎麽不記得有你這麽個傻狗同學啊。”陶聰囂張地說。
“你不記得我了啊?我三班的,你那時候不是喜歡我們班的韓佳佳嗎?還老是放學了在路上堵她。”周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