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 為自己正名

字數:5849   加入書籤

A+A-




    在獅子國海峽的海軍之戰落幕的時候,穆拉德四世終於領軍趕到了孟加拉的達卡。因為有沙賈汗的前車之鑒,穆拉德四世隻是稍微進攻了下,發明明軍的火炮確實射程遠,精度準之後,他便立刻停止了進攻,轉而命令手下挖壕溝這種簡單明了能有效躲避火炮威力的應對方式。

    雖然挖壕溝需要時間,可穆拉德四世有的是人手,等一些天,他自然也等得起。

    而在北線這邊,遼闊的東歐平原上,不同軍服的聯合國盟軍,幾乎是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地從西線往東線推進。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居於中軍,看著不管是以前的盟軍,還是以前的對手,所有的軍隊都聽他號令之下滾滾向前,心中就沒來由地充滿了無比的豪氣。

    統領歐洲各國軍隊,橫掃天下,是為歐洲之王也!

    如今的他,雖然名義上不是,可實際上已經在做歐洲之王的事情了!

    一路上,明軍也是“節節敗退”,幾乎就沒有像樣的抵抗,遠處,被明軍奪取的薩馬拉堡已經不遠了。軍情也有送達,說明軍已經擴建了薩馬拉堡,拒城而守,沒有再跑了。還有領近的兩個烏拉爾山脈的通道,都有明軍重兵把守。看這樣子,明軍似乎是要在這裏和盟軍進行決戰了。

    前鋒大將,瑞典的托爾斯藤森派人回來請示,要不要繞路越過烏拉爾山脈襲擊明軍的後路。他斷定,明軍的物資正在源源不斷地從遠東運過來。如果繞過烏拉爾山脈的話,西西伯利亞平原一帶,明軍無險可守,完全可以給予明軍的後勤以沉重打擊,從而斷絕明軍的物資補給。

    對此,腓力四世想了下,還是沒有同意,他對手下各國將領說道:“我們遠道而來,要的就是時間。如此大軍,每一天的物資消耗都是天文數字。繞道烏拉爾山脈,需要不少時間,通過截斷明軍物資,用迫使明軍物資消耗而敗亡的戰術,時間太長,不行!”

    他說這話,確實也是有統帥的難度。特別是北歐各國,原本就被李定國的騎軍騷擾,物資損耗很多。哪怕這個損耗,他們又重新從那些農奴手中奪回來,也還是損失很大。

    因此,這一次至少五十萬軍隊出征,再包括押送糧草物資的農夫什麽,也確實是對歐洲各國造成了重大的負擔。為了這一次戰事,各國的貴族都出血了不少。如果這一次的戰事曠日持久的話,就算消滅了明軍,國內也會因為物資消耗過多而引發暴亂。

    事實上,就這一次搜刮物資之後,腓力四世都覺得,那些賤民已經非常不滿了。很多人,甚至都有可能無法過冬。如果大軍不能及時撤回國內的話,一旦那些賤民沒有得吃,知道明天就要餓死的情況下,搞不好就會造反,引起後方動亂。

    當然了,腓力四世對各國將領,除了說明後勤方麵的擔憂之外,他還對他們說道:“不管烏拉爾山脈那邊的明軍,我大軍兵力占優,隻要圍住了薩馬拉堡,也一樣能斷絕明軍的內外聯係,用我們的優勢兵力,拔除這顆釘子,而後全軍攻打烏拉爾山脈的那兩處明軍關卡,一定能打敗明軍!”

    烏拉爾山脈的地勢,是西邊平緩,東邊陡峭。因此,並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就是這個原因,讓腓力四世覺得隻要身後的薩馬拉堡能拔除掉的話,要攻下烏拉爾山脈的明軍關卡,就不難了。為此,他不願意分兵繞路。

    其他各國的將領想想看,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沒有反對的。

    鋪天蓋地的軍隊,猶如蝗蟲一般擁向薩馬拉堡,一路之上,偶爾遇到有同種族的農夫,不管是何種口音,全都紛紛殺戮了起來。因為他們知道,在薩馬拉堡附近的農夫,都是投靠了明國的叛徒,該死!

    沒有多久,腓力四世便到達了薩馬拉堡附近,隨後下令派出各五萬大軍前往烏拉爾山脈一側布防,嚴防死守烏拉爾山脈的明軍,不讓其影響主戰場。剩下的四十萬大軍,幾乎是裏三層,外三層地圍住薩馬拉堡。

    在明威堡城頭上,李定國和滿桂都站在城頭上,他們用望遠鏡在之前已經看到了西夷屠殺野外農夫。對此,滿桂隻是搖頭說道:“看看,讓他們撤離不撤離,覺得西夷軍隊不會殺他們,認清現實,也付出了慘重代價了吧!”

    明軍在事先就下達撤離命令了,要讓他們都撤到烏拉爾山脈的東邊去。但是,有的農夫不願意走,覺得最多被那些貴族老爺的軍隊抓了,重新成為他們的農奴,也好過背井離鄉,去氣候差異很大的西西伯利亞。

    這一戰,大明不能讓後方有不滿情緒,因此就沒有強製他們撤離。而且,有時候,讓他們認清原來的主子,徹底絕了念頭,也是一個不錯的示範作用。

    擴建後的明威堡,西麵是伏爾加河,東征的聯軍沒有船隊,無法進行有效供給,因此,大軍主要集中在其他幾個方向。看著城外密密麻麻地軍隊,漫山遍野地覆蓋在草原上。

    哥薩克族的首領赫梅利尼茨基,就站在李定國的身後,他那見過這麽多軍隊,頓時嚇得臉色慘白,久久說不出話來。

    要知道,以前歐洲各國打仗的時候,出兵個幾萬人馬,已經是很多了。至少他作為波蘭的仆從軍出征,都沒見過十萬以上的軍隊數量廝殺。

    當然,歐洲各國聯合起來和奧斯曼帝國的征戰,數目倒是不少。比如在原本的曆史上,奧斯曼帝國和歐洲各國之間的維也納之戰,當時就奧斯曼帝國就出動了二十萬軍隊,算是歐洲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事之一了。

    滿桂一個不小心,瞅見了赫梅利尼茨基的臉色慘白,便立刻明白他為什麽會這樣,當即一轉身,拍了下赫梅利尼茨基的肩膀,嚇得在愣神的赫梅利尼茨基一大跳。

    回過神來,赫梅利尼茨基看到是滿桂,連忙想說什麽,不過滿桂已經先說了,指著城外的敵人說道:“不要看這城外的敵人多,其實也就那麽一回事。在我們東方,像這樣規模的戰事,也有過不少的。沒什麽!”

    聽到說話,李定國也轉過頭來,隻一看,就一目了然,便也跟著說道:“在我中國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戰事已經證明,人多不一定有用。很多時候,敵人的龐大,往往會成為名將成名的踏腳石!一如眼前的戰事,一戰而定,從此歐洲就任憑我明軍馳騁縱橫!”

    他在說話間,充滿了濃濃地自信。這讓赫梅利尼茨基聽了,微微有點失神。要知道,李定國這個時候,胡子都還沒有,卻有著如此強烈的自信、從容,就有種外麵那些,根本不是全副武裝的敵人,而是一群待宰羔羊一般,這讓赫梅利尼茨基感到好慚愧!

    如果李定國隻是一個普通小孩的話,赫梅利尼茨基或者還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說不定他會認為小屁孩,懂個屁,亂放厥詞。可李定國不是普通小孩,他已經威名赫赫的明軍將領,在歐洲大地上,要說最有名的明軍將領,不是滿桂,而是李定國。他這樣的人說出來,誰敢拿他當小孩子說話看待!

    無形中,被滿桂和李定國的樂觀所感染,赫梅利尼茨基的心情好了不少,心中的恐懼也不知道在何時淡化了。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李定國轉身看向城外,淡淡地說道:“我們先守一陣,先耗掉敵人的銳氣,再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用出殺手鐧,一戰而定勝負!”

    聽到這話,滿桂笑著點頭道:“你是天子門生,說話都是一套套地,我一個大老粗可比不過你啊!”

    李定國雖然年輕,可他在新軍營訓練,又以優異的成績從京師初級武備堂和京師高級武備堂畢業,特別是京師高級武備堂,祭酒可是當今皇上,所謂天子門生,也就是這麽來的。對於這些,還在努力識字中的滿桂,心中的羨慕是可想而知。

    而邊上在聽著的赫梅利尼茨基,則是眼睛一眨一眨的,什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聽著好像很深奧、很厲害的樣子,看來,以後有機會的話,要好好學學了,要不,就隻有光聽的份了。

    到了次日中午,陽光明媚的日子,聯軍統帥腓力四世一聲令下,軍隊出迎列陣,各色軍服,就猶如萬花筒一般。三麵城牆的前方,都布滿了聯軍軍卒。每一處陣前,都有聯軍軍卒推著重炮,喊著號子向城牆這邊推進。

    看著一門門重炮推向前,被眾將圍著的腓力四世便微笑起來。這一次攻打明軍,軍中就攜帶了足夠的重炮,足足有三百多門,都是各國挑選出來威力最大,射程最遠的重炮。每個城牆都能分到一百多門,看城內的明軍還怎麽守?

    雖然他聽說過明國海軍的火炮厲害,但他從來沒有聽說過西線的明軍,有什麽重型火炮一說。就算有,那應該也很少。雙方就算火炮互轟,交換之下,也能讓城裏的明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雖然西班牙沒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可對於士氣的重要性,他當然是知道的。更何況他是統帥,管著後勤這塊,也知道人數越多的戰事,越是要速戰速決才好。因此,他今天這開門的第一戰,還特意有不少準備。

    比如說,他把前鋒大將,瑞典的火炮名將托爾斯藤森調了回來,由他來親自指揮這次的火炮攻城。要是能一舉攻下薩馬拉堡,那相信他腓力四世的威名,也將傳遍歐洲。

    對此,托爾斯藤森其實也是有信心的。上一次的戰敗,他一直認為,如果不是明軍的無賴戰術導致軍陣崩潰,隻是正規作戰的話,他一定能讓自己的火炮營發揮出該有的威力,明軍就一定不是對手的。

    這一次,明軍被圍城牆裏,該是沒法用上次的賴皮戰術了。托爾斯藤森在心中暗暗發誓:此戰,一定要為自己正名!

    在他的指揮之下,一門門地重炮被推著,緩慢地前進。他騎馬在後麵,命令手下大聲喊著,沒有命令,不能停,要一直往前推。

    托爾斯藤森是打定了主意,如今歐洲各國的軍隊都在身後看著,這是自己最為擅長的戰事,一定要打好了。哪怕在推進過程中,有所損失,也要推到足夠近,這樣重炮才能給城牆造成足夠的威脅。

    相對來說,他更希望越早聽到城頭上的炮聲就越好,因為那樣說明,明軍沉不住氣。而且距離越遠,準頭就越低,火炮的無用功就越多。在這過程中,哪怕損失幾門炮,也是完全值得的。

    而那些在用力推重炮的軍卒,則一邊流汗推著,一邊在心中祈禱著,希望明軍不要開炮。要有騎士精神,等這邊準備好了我們大家再一起開炮。那樣的話,就算戰死了那也是人各有命,也認了。

    而城外列陣的無數軍卒,隨著重炮越推越近,也都紛紛全神貫注地盯著,心中都懸著,在用著勁,似乎這樣,那遠處的重炮就會推得更快一般。

    托爾斯藤森和他們不一樣,他忽然慢慢地擔心起來。因為如今這個距離,其實已經在火炮的射程範圍內了。可是,城頭上的明軍,卻沒有反應,這說明,明軍能沉住氣。有這樣的對手,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將軍有令,再推進三百米,就迅速裝填開炮,自由轟擊城牆!將軍有令……”

    有騎卒飛馬來回,開始傳達托爾斯藤森的新的命令。因為據托爾斯藤森的估計,再有個三百米,那就到了他的重炮的有效射程範圍之內,就可以開炮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城外的人看到城頭上有硝煙騰空,隨後,他們就聽到了“轟轟轟”地聲音傳來。

    隻見三麵城牆上,都有數十顆鐵彈呼嘯砸向城外。

    托爾斯藤森一聽之下,頓時鬆了口氣,明軍終於到了極限,沉不住氣了。

    這麽想著,他定睛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