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告狀
字數:3878 加入書籤
“這件事,我覺得夫人還是跟候爺商議一番,或者,候爺有辦法。”李氏想了想,對沈幼娘道。
她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但她相信蘇淵肯定有了。
沈幼娘聞言,眼中露出一股猶豫。她並不想什麽事都麻煩蘇淵。她的職責是為蘇淵守好家,守好所有人。
上次盧家二公子的事就已經麻煩蘇淵了,她不想這點事,又麻煩蘇淵。
“這件事,或者可以告到大理寺,讓朝廷出麵解決。”掌櫃想了想,對沈幼娘道。
“我們雖然不能去強買,但若是商人不賣商品給百姓,特別是必須品,朝廷是要追究商人罪責的!”
李氏聞言,眼睛微亮,連忙點了點頭。
她不由得佩服這掌櫃的腦子靈活。她陷入自己的認知中,倒是沒想起這事。
或者說,長久以來,她明白民不於官鬥,鬥也鬥不過的理念。本能的覺得現在的沈幼娘隻能算是民。
可她卻忘了沈幼娘即使還未跟蘇淵成婚,但她這個候府主母的身份是跑不了的。
畢竟,沈幼娘被英國公收為孫女,又跟冠軍候有婚約。
若是普通百姓被這樣針對,還真沒有人敢管這事。普通百姓隻能是投告無門,被逼得走投無路。
但沈幼娘若是去告的話,那就不同了。
不說那些官員會不會看在蘇淵的麵子上受理,光是英國公孫女這重身份。也沒有敢不重視。
“好……那就現在去告!連賣糧的糧商,也一並告了!”沈幼娘站起身來,重拍書案道。
此時的她,身上散發出一股鬥誌。整個人氣勢逼人。
蘇淵在這看到此景,隻怕也會驚詫沈幼娘的變化,環境真的能夠造就一個人。
沈幼娘不願意麻煩蘇淵,但借用蘇淵和英國公府的身份地位,憑自己的能力解決此事,卻也並沒有什麽不妥的。
“夫人,小的這就去寫狀紙!”掌櫃聞言,連忙恭敬的點了點頭。
他之前是望仙樓的管事,叫柳東城,被派在其他分店當賬房。
後來,蘇淵接手望仙樓之後,見他忠誠老實,能力出眾,就留下了他。甚至提拔他成了總掌櫃。
他也是感恩的,在望仙樓遇到麻煩之後,出謀劃策。盡心盡力!
蘇沈娘點了點頭,讓小草和蘇大丫給對方準備筆墨紙硯。
柳東城連忙上前書寫狀紙,很快,他寫好狀紙,交給了沈幼娘查看。
沈幼娘雖然文才不是很高,但是,如今,她已經識字,甚至本身的字也寫得不錯。
很快,她就讀懂了狀紙,她對這狀紙很滿意,但還是想看看李氏的想法。
李氏也看過狀紙,點了點頭。
“柳掌櫃的狀紙寫得很好,我們可以去告大理寺了!”
沈幼娘聞言,神色微喜,將狀紙遞給柳掌櫃,讓其收好,一行在走出了望仙樓,朝著大理寺就趕了過去。
她們剛出酒樓,蘇淵和李公明就到了酒樓,隻是,雙方離得有些距離,沈幼娘等人並未看到蘇淵他們。
她們坐上馬車,在幾十名護衛的帶領下,朝著大理寺趕去。
看著沈幼娘等人離開的方向,蘇淵臉露詫異,連忙讓李公明帶隊追了過去。
隻是,隨著大家走的方向越走越遠,蘇淵緊皺的眉頭慢慢鬆了開來,眼中露出一股別樣之色。
李公明也似是發現了什麽,連忙指著前方裏許處的沈幼娘等人的馬車,道:“候爺,夫人她們去的方向,好像是大理寺!我們要追上去嗎!”
蘇淵點了點頭,眼中閃過絲疑惑。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道:“先跟過去看看。”
雖然,他心中有一絲猜測,但還是決定先看看再說。
早上聽說望仙樓出了事,他本能的就想幫沈幼娘,但現在見沈幼娘並未找他,而是似是想自己處理。
他也覺得該讓沈幼娘鍛煉一下。而且,沈幼娘怕也想證明一下自己吧。
就這樣,蘇淵讓隊伍在後麵慢慢跟著,跟前麵的隊伍始終保持著裏許多的距離。
剛走出沒多遠,前麵的車隊這時停了下來,沈小草和蘇大丫從車上下來,進了一趟旁邊的書店。
然後,她們很快就拿著一本現買的書出來,上車之後,隊伍繼續前行。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沈幼娘一行人來到了大理寺外。
大理寺在如今的朝代,是專門審案用的,除了京兆府那邊之外,大理寺也算是獨立於其外的一個斷案審案機構。
若是覺得京兆府那邊叛案不公,是可以告到大理寺的。
當然,若是你覺得京兆府這邊管不了的案子,也可以告到大理寺來。一般審案由大理寺丞來審。
除非是特殊的案子,會由大理寺左右少卿、或者是大理寺卿來審理。
沈幼娘從馬車上下來,身後跟著蘇大丫、沈小草、李氏、柳東城四人。護衛則是守在四周,將沈幼娘保護起來。
蘇淵給沈幼娘安排的護衛很多,足足五十人,這規則看起來,並不多見。
大理寺門外的守衛看到此景,臉色微變,神情不由得慎重緊張幾分。
他們不知道這是哪家的貴小姐來大理寺這辦事,有聽到消息的小吏連忙迎上來,想要詢問情況。
沈幼娘則是直接來到了鳴冤鼓前,敲響了鳴冤鼓。
剛想上前的小吏頓時臉色微變,眼中湧起一股驚懼。貴女來敲大理寺的鳴冤鼓,他哪敢不慎重對待。
萬一招惹了惹不起的人,他這小吏就別想當了!人家想收拾他,分分鍾的事。
他連忙一臉堆笑的迎上來,對沈幼娘恭敬道:“這位小姐,裏麵請!”
沈幼娘看向對方,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抬步走向大理寺。
若是放在以前,沈幼娘看到一個小捕快,可能都會心生忌憚和恐懼。
但此時即使是麵對著八品小吏,也是一臉的淡然。
實在是這段時間,跟著蘇淵,又因英國公的原因,一品大員她都見過不少。
這些人還對她客客氣氣的,她早就不再是之前那個膽小怯懦的沈幼娘了。其他人也連忙跟了上去。
門口的守衛不敢阻攔,讓了開來。
這時,不少聽到鳴冤鼓的百姓,也湊了過來。跟在身後,自發的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