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終得所願,平倭有變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蘇淵歎了口氣,聲音低沉下來:“是朕疏忽了。隻記得你們前朝公主的身份,卻忘了你們也是堅守國土的忠烈之後,是…與朕同生共死過的袍澤姐妹。更忘了…趙銳兄的囑托。”
他走到姐妹二人麵前,目光坦誠而帶著一絲歉意:“這些日子,委屈你們了。”
這番話,如同春風,瞬間吹皺了姐妹二人死寂的心湖。
趙嫣的冷靜自持幾乎崩潰,她猛地別開臉,肩膀微微顫抖。
趙貞更是忍不住,低聲抽泣起來。所有的委屈、孤寂、不甘,在這一刻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蘇淵沒有再說什麽,隻是伸出手,輕輕握住了趙嫣冰涼的手。
趙嫣身體劇顫,下意識地想抽回,卻被蘇淵更緊地握住。他的手掌溫暖而有力,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蘇淵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從今往後,這裏不是囚籠。你們是朕的德妃、淑妃,是這華朝皇宮名正言順的女主人之一。”
他的目光掃過姐妹二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承諾:“那些無謂的擔憂,朕不會再有了。朕的孩子,朕自會護他們一世周全。至於你們…”
他頓了頓,看著趙嫣微微泛紅的眼眶和趙貞梨花帶雨的臉龐,眼中閃過一絲真正的憐惜與溫情:“也給朕生個孩子吧。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都會是朕的珍寶。”
這句話,如同驚雷,又在姐妹二人心中炸開!
趙嫣猛地轉回頭,眼中充滿了巨大的震驚和不敢置信的狂喜!
趙貞也忘了哭泣,張大嘴巴看著蘇淵。
蘇淵沒有再給她們思考的時間,他伸出另一隻手,牽起趙貞的手,將姐妹二人的手疊放在一起,用自己的大手緊緊包裹住。
“今夜,朕不走。”
這一夜,雙輝閣的宮燈,第一次亮到了很晚很晚。
那層籠罩已久的冰冷與隔閡,終於在坦誠、回憶與新的承諾中,漸漸消融。
雖然未來依舊漫長,但至少此刻,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深宮的寒意,也被這份遲來的溫暖悄然驅散。
…………
東海之濱,臨海衛所。
鹹腥的海風常年呼嘯,卷起的卻不是漁歌帆影,而是揮之不去的烽煙與血腥氣。
殘破的戰旗在戍堡上無力地耷拉著,岸邊的礁石被血與火熏得發黑,隨處可見傾倒的柵欄、燒毀的漁船殘骸,以及新墳上飄蕩的招魂紙幡。
帥帳之內,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冷清語一身玄色輕甲,佇立在巨大的海疆輿圖前。
曾經執掌青蓮幫、縱橫江城水道的從容與煞氣,如今被深深的疲憊與壓抑的焦灼所取代。
甲胄上沾著尚未幹透的海水與硝煙痕跡,眼底布滿血絲,緊抿的唇線勾勒出她此刻內心的煎熬。
輿圖上,代表倭寇活動區域的朱紅色標記,如同惡毒的癬疥,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漫長的海岸線和星羅棋布的島嶼之間。
而代表她麾下兵力、艦船的藍色小旗,卻顯得如此稀疏,隻能勉強扼守住幾處重要衛所和港口。
“報——!”一名傳令兵渾身濕透、踉蹌著衝入帳內,聲音嘶啞帶著哭腔,“將軍!石浦所…石浦所又遭襲擊!倭寇三艘快船趁夜突襲,燒毀糧倉一座,掠走百姓二十七口!值守的劉百戶…力戰殉國!”
“報——!將軍!南麂島方向發現大批倭寇集結,疑有大型安宅船三艘,關船十餘艘!動向不明!”
“報——!北麵鬆門衛遭遇小股倭寇佯攻,我軍出擊,倭寇一擊即走,似是誘敵!”
壞消息如同疾風驟雨,接連不斷砸來。
帳內諸將麵色鐵青,拳頭捏得咯咯作響,卻大多憋屈地低下頭。
他們大多是陸軍出身,習慣了結陣而戰,麵對這神出鬼沒、來去如風的海上跳蚤,空有一身力氣和精良火器,卻無處施展!
冷清語猛地一拳砸在輿圖上,震得圖紙簌簌作響!胸口劇烈起伏,一股鬱憤之氣幾乎要衝破喉嚨!
五萬新軍!陛下撥給她的五萬新軍,陸戰堪稱精銳,火器犀利,紀律嚴明!
可到了這茫茫大海上,到了這曲折漫長的海岸線上,就像猛虎被扔進了沼澤,有力無處使!
倭寇太狡猾了!
他們根本不與你正麵交鋒。仗著船小速度快,熟悉水文暗礁,如同附骨之疽,時而化整為零,襲擾數百裏海岸線上的數十個點;
時而突然集結,猛攻一處防備稍弱的衛所或村莊;搶了就跑,殺了就溜,絕不戀戰!
等你大軍聞訊趕去,往往隻剩下一片狼藉和衝天的火光!
冷清語不是沒有部署。
她借鑒當年統領青蓮幫的經驗,建立了烽燧預警體係,增設了沿海瞭望塔,派出大量哨船巡視。
她將新軍分駐各要害衛所,嚴令堅守,不得輕易出擊。
她甚至嚐試過組織了幾次主動清剿,集中優勢艦船,直撲倭寇可能盤踞的島嶼。
然而,收效甚微!
那些倭寇盤踞的島嶼,地形險峻,暗礁密布,易守難攻。
大軍艦船難以靠近,小股部隊登陸又極易被反噬。
好不容易攻上一座島,往往發現倭寇早已聞風而逃,隻留下空空如也的巢穴和難以辨認的轉移痕跡。
大軍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疲於奔命,消耗巨大,卻難傷其根本!
而倭寇的報複,卻來得又快又狠!
一旦發現哪處衛所兵力被調走,立刻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般撲上來,製造更慘烈的屠殺!
“將軍!我們的戰船還是太少了!能遠海作戰的大福船隻有十餘艘,剩下的多是些小哨船、巡海船,根本追不上倭寇的快船!火炮在海上搖晃,準頭大失!”
一名水師出身的副將苦澀地稟報。
“將士們…許多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性,暈船者十之五六,戰力大減!在船上站都站不穩,如何放銃開炮?”
“沿海衛所年久失修,城牆低矮,烽燧傳遞消息仍有遲滯…”
“倭寇在內陸必有眼線!我軍動向,他們似乎總能提前知曉!”
問題層出不窮!冷清語隻覺得頭痛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