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歸來

字數:4026   加入書籤

A+A-


    西、北、南三麵,是剛剛被命名為“安東都護府”的廣袤土地。
    山巒疊嶂,如伏虎盤龍;江河蜿蜒,似玉帶縈繞。
    城鎮鄉村點綴其間,雖經戰火,卻已可見複蘇的炊煙與忙碌的人跡。這片曾經屬於傲慢高鮮的土地,如今已徹底匍匐,遵循著他的意誌,飄揚著大華的玄龍旗。
    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而澎湃的情緒,在蘇淵胸中激蕩、衝撞。
    這是征服者俯瞰江山的豪情。
    從登基時的內憂外患,到如今掃清六合、並吞八荒,腳下這片堅實的土地,便是他赫赫武功最直觀的豐碑。
    權力之巔的風景,壯闊而孤高,令人心潮澎湃。
    然而,在這豪情之下,更深沉的,是一種源自靈魂最深處、幾乎刻入骨髓的執念與責任。
    他的目光變得悠遠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時空,看到了另一個遙遠而模糊的世界,那裏有高樓鐵鳥,也有硝煙屈辱,有一個民族百年沉淪、備受欺淩的慘痛記憶。
    那些畫麵支離破碎,卻如同夢魘般時常在他心底浮現,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焦灼與緊迫感。
    “絕不能再……”他低聲自語,聲音被海風撕扯得幾乎聽不清,
    “那樣的屈辱,絕不能出現在朕的子孫後代身上!絕不能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這幾乎成了他所有征伐、所有改革、所有勵精圖治的最深層、最原始的動力。
    他不僅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更要打造一個足以碾碎一切外來之敵、讓萬邦屏息、讓子孫後代能永遠昂首挺立於世的鋼鐵堡壘!
    他要將這潛在的、可能發生的屈辱,徹底扼殺在萌芽之中,甚至扼殺在時間的長河之外!
    而這一切的起點,或許連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意識到,源於他對一個女子最鄭重的承諾。
    沈幼娘。
    那個溫婉如水、卻又在他最艱難時刻給予他無比信任與支持的女子。
    登基之前,風雨飄搖之際,他曾握著她的手,許下的不僅是兒女情長,更有“許你一個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宏願。
    如今,他正一步步將承諾變為現實。
    剿倭寇,平海盜,滅高鮮…
    每一次揮師,每一次亮劍,都是在為那個“太平盛世”掃清障礙。
    眼前的這片海疆,正因為他的征伐而逐漸變得安寧。
    他仿佛能看到,未來的某一天,沿海的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商船可以自由往來,孩童可以在沙灘上嬉戲,再也不必擔心烽火和殺戮。
    “幼娘……”這個名字在他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劃過,帶來一絲暖意和慰藉。
    他所謀的天下,不僅是冰冷的版圖與功業,更是為她,為所有他在乎的人,謀一個可以安心微笑的未來。
    這海晏河清的願景,因她而具體,因她而充滿了人性的溫度。
    豪情、執念、承諾……種種情緒最終匯聚成一股更加磅礴、更加堅定的征服欲與使命感。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無垠的碧海,投向更遙遠的四方。
    胸中的野望如同這崖下的海濤,洶湧澎湃,再無邊界。
    “這萬裏山河,無盡滄海,都隻是起點。”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如同宣誓,
    “朕要打造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一個讓四方來朝、萬世太平的國度!朕的龍旗所向,必將是文明與秩序所在!”
    “朕要讓子孫後代,永享安康,再無屈辱!”
    “朕答應你的太平盛世,海晏河清……也必將實現!”
    海風愈發猛烈,似乎要將他推下懸崖,又似要助他扶搖直上。
    蘇淵巋然不動,如同定海神針,唯有眼中燃燒的火焰,昭示著他內心何等洶湧的波瀾。
    許久,他緩緩收回目光,所有的感慨與野望都沉澱為眼底最深處的堅定。
    他轉身,步伐沉穩地走下懸崖。
    帝國的藍圖已在心中,腳下的征途仍將繼續。
    東征的號角即將吹響,而更遙遠的未來,正等待著他去親手鑄就。
    為了逝去的屈辱,為了許下的承諾,為了那亙古未有的……天下一統!
    …………
    蘇淵自北疆凱旋,帶著覆滅高鮮、設立安東都護府的赫赫武功,回到了帝國心髒臨淵城。
    迎接他的,不僅是文武百官的朝拜和萬民的歡呼,更有深宮之中那份令他心神安寧的溫暖。
    他並未立刻投入繁忙的政務,而是將大部分時間留給了後宮的幾位妻子。
    經曆了戰場的鐵血與殺戮,他格外珍惜這份難得的溫情與平靜。
    在沈幼娘的宮中,他抱著已經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皇長子蘇宸,聽著孩子含糊不清地叫著“父皇”,心中充滿了為人父的喜悅。
    沈幼娘溫婉地坐在一旁,看著父子嬉鬧,眼中滿是幸福與滿足。
    蘇淵時常與她談起北方戰事後的見聞,談起那片變得安寧的海疆,輕聲對她說:“你看,朕答應你的太平盛世,又近了一步。”
    沈幼娘隻是溫柔地笑著,輕輕為他整理略顯淩亂的衣襟,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顧傾城的居所,氛圍則更為清雅安靜。
    長公主蘇玥性子似乎並不隨母親,較為文靜,蘇淵便抱著女兒,看她擺弄精致的九連環,或是聽宮人彈奏一曲清冷的古琴。
    顧傾城自從成為母親之後,就不再是大大咧咧的,反而變得沉穩,恬靜了。
    兩人之間無需太多言語,一種默契的寧靜便自然流淌。
    去往趙嫣和趙貞姐妹的宮中時,則又是另一番熱鬧景象。
    姐妹倆均已臨近產期,腹部高高隆起,行動略顯笨拙,但精神卻都很好。
    趙嫣性格依舊溫柔,但也多了幾分靈動,會拉著蘇淵的手讓他感受胎動,興奮地猜測是男孩還是女孩;
    趙貞則稍顯羞澀,但眉宇間的幸福感卻掩藏不住。
    蘇淵對她們極盡嗬護,太醫、產婆、乳母早已準備妥當,一應用度皆是最好。
    他時常陪著她們在禦花園中緩步散步,聽著她們閑聊,感受著新生命即將到來的期待。
    這般溫馨的日子過了不到一月,趙嫣宮中率先傳來了動靜。
    經過一夜的煎熬與等待,黎明時分,一聲響亮的啼哭劃破了宮殿的寧靜——趙嫣順利產下一子,母子平安。
    蘇淵大喜,為其取名“蘇昊”,寓意如日中天,光明廣大。
    仿佛約好了一般,僅僅兩日後,趙貞也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