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服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A+A-


    190年,諸侯討董。

    袁熙如今手下配置,統騎兵的趙雲,統步兵的徐晃,統近衛的許褚,以及帝師張紘,這班子雖小,也是極盡奢華,此去虎牢關,應該不成問題了,即便遇到那呂布,他袁家二公子,起碼不發怵,呂布不發瘋的前提下。

    袁熙雖然可以,看不起呂布的為人,但是,不能忽略呂布的戰力,就像太宗李世民,發怵單雄信一樣。

    麵對,手持方天畫戟的呂布,袁熙說真的,還是有點肝顫,還好有許褚、趙雲、徐晃等人,給他壯膽。

    回到自己營中,幫徐晃安置好士卒後。

    袁熙先是派人,給他們送去了酒食,接著,他連夜招來張紘、趙雲、許褚、張遼,為徐晃設宴接風。

    席上,因為袁熙戴孝,所以是不能飲酒的,張紘當然也不飲。許褚肚裏雖饞,但見主人如此,隻好作罷。

    徐晃也是頗懂禮數,讓袁熙撤去了酒水,他趕了一天的路,道了生謝後,自顧自取來熟肉,吞嚼起來。

    而對側的張遼,時不時地看向徐晃,頗有一較高下的意思,而徐晃對張遼也是,不禁多看了幾眼。

    作為上位者,不怕手下要強,就怕手下不爭,都是無欲無求之人,那怎麽駕馭是吧,所以袁熙也沒製止。

    張遼和徐晃在對方身上,都感覺到了同類的氣息,武藝高強,統兵一流,他們還真想,就地比試一番。

    “痛快,多謝公子款待!”

    吃得差不多了,徐晃向袁熙致謝,然後對著徐晃道:“文遠兄,看你飯量不小,不知武藝如何?”

    畢竟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張遼、徐晃二人,也不能免俗,他們也想趁機,試試對方的水準。

    。。。。。

    張遼眼神微眯,淡淡說道,“你不仿試試看。”

    看到張遼的做法,袁熙內心竊喜。這說明張遼潛意識已經,把自己融入了這個小集體了,這是好事不是。

    袁熙知道對這些,身負武藝的高手,想要降服他,就要打消他的傲氣。一味禮遇是不行的。

    也要讓他知道這裏,並不是隻他一個高手。

    而且,蛇去齒而後柔,狗係繩而後順,不是嗎,打服後才能用之,比如說,獅子王和獵犬。

    當然,這種事袁熙可幹不來,他本打算讓趙雲試一試,不過張遼如此上道,那隻能讓他代勞了。

    不然,這張遼怎麽能,繼續融入自己的團隊。

    “二位,這裏可禁不起比劃,還是到外麵吧。”

    看向徐晃和張遼兩人,袁熙作勢邀請說道。

    “也不占多大地,我們看看誰倒地就行。”

    徐晃不以為然道,看了眼袁熙,又看向張遼。

    於是,眾人都走出大帳,袁熙吩咐親衛取來火把,在空地劃了個圈,讓他們較量,軍中盛行的“角抵”。

    “角抵”有些像後世的相撲,這在漢代就有了。

    。。。。。

    兩人活動開筋骨後,扯開上身跳進了圈裏。雙手互相抓住對方的胳臂,腳底發力灌及腰再到肩。

    “嘭!!!”“哈!!!”“喝!!!”不一會兒,兩人怒喝聲陣陣,極盡一身力道,抵撞在了一起。

    你來我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兩刻鍾下來,兩人一身泥汗,卻也覺得痛快。

    最高興的就屬袁熙了,兩人戰過之後,他又吩咐仆從,去取錢帛來賞賜,兩人稱謝後收了下來。

    這以後,張遼、徐晃兩人,有惺惺相惜的感覺。畢竟曆史上,同屬五子良將中的上流,也算是緣分了。

    “先生你覺得,徐晃和張遼兩位如何?”待到幾人回營後,袁熙看向了張紘,這才細細問了起來。

    “兩人均有統兵之才,然以吾觀之,這徐晃恐怕,還在張遼之上。”對於袁熙的疑問,張紘如實說道。

    袁熙讚同地,點了點頭,“吾亦以為然。”

    這之後,袁熙給了徐晃,更大的統兵之權,後來張遼加入後,他讓張遼統騎兵,作為了騎兵大將。

    。。。。。

    袁紹雖然反應遲緩,然一旦下決定後,那麽行動的後坐力,也是甚猛,一點也看不出,優柔寡斷的樣子。

    袁紹下令各諸侯,按照曹操的既定部署,繼續向前推進,袁術和孫堅,兵進南陽,謀武關,牽製洛陽。

    而王匡兵進河內的計劃,之前已經被李儒識破,算是作廢了,而這時,王匡已從官渡經撤回,然後,袁紹親帥中軍,以及各路諸侯人馬,一起兵進虎牢關。

    關東有義士,興兵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群雄討董卓,兵會虎牢關,宣武初登場,豪傑慨而歸。

    如今局麵,董卓隻有兩種選擇,其一,和盟軍死磕,勝敗尚未可知,其二,放棄洛陽,然後分裂諸侯。

    從並州方向,奇襲河北,這是萬死一生的辦法,不過河北是袁家的,傳統勢力範圍,難度是地獄級別。

    剩下的中軍包括,韓馥的部將統領的三萬人、曹操五千人,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等,都有一萬到三萬不等,這樣共計達到了,二十五萬人之眾。

    袁熙他心裏知道,聯軍雖人數眾多,卻缺乏統一的指揮協調,情形並不樂觀,所以,他一刻不敢鬆懈。

    在老師張紘的指點下,加強了部屬的協同訓練,又將許褚的虎衛,和趙雲、張遼、徐晃的軍士合同配合。

    看著煙塵滾滾,長龍蠕動,他還真有些期待,不知道會不會真的發生,虎牢關前的群雄戰呂布。

    。。。。。

    洛陽,相國府。

    董卓召集來了李儒、呂布、李榷等,一眾文武心腹議事,畢竟關東聯軍再弱,可是人數擺在那裏。

    見眾人落座後,董卓開門見山道,“盟軍已經逼近虎牢關,且人多勢眾,如今,我等該如何應對?”

    呂布不以為然,出列說道,“義父何須擔心,待布提一旅西涼鐵騎,定可將關東鼠輩給踏平了。”

    李儒沒有呂布那樣樂觀,他講事實擺證據,嚴謹說道,“溫侯勇武,自是不在話下,但我西涼軍,占據司隸未久,人心未定,收編的士卒,恐難當大用。”

    “文優所言極是,繼續說下去。”董卓點了點頭,李儒這話說到,他的心坎裏去了,他也不想拚消耗。

    “而且所恃者,隻有我西涼嫡係,如果,同關東逆賊,拚個魚死網破,以後,我等又如何立足?”李儒環視著眾人,點出了西涼軍,目前的尷尬處境。

    董卓輕歎一聲,“唉,那文優,可有良策教我?”

    李儒徐徐說道,“儒以為,主公應當退守長安。”

    董卓心中已經,默許了李儒的提案,不過,這話不能由他來說,不然,豈不是怕了袁紹,墮了自家士氣。

    但是,由李儒來提議,那就不一樣了,這樣董卓就成了裁判,進退都有了餘地,就有了轉圜操作的空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