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

字數:5789   加入書籤

A+A-


    自古以來,從龍之功是最大的,但個中風險,也是最大的,先有了光武帝劉秀,才有了雲台二十八將。

    沒有了二十八將,劉秀還是光武帝,但沒有了劉秀,這二十八將,也隻能是普通豪強,完成不了階層跨越。

    劉秀之所以是劉秀,那是因為光武帝用誰都可以,但那二十八將,一旦選錯了君主,那可就真的涼了。

    項羽手下的人,難道就差於,劉邦手下的人嗎?不是這樣的,問題的關鍵是,劉邦最後贏了,他有定義權。

    關羽和張飛兩人,如果跟了別人,或許隻能是一員,普通猛將罷了,但他們跟了劉備,那麽他們就是,昭烈帝的兄弟,方麵軍統帥一號人物。

    。。。。。

    191年,濮陽,袁紹大營。

    “顯奕,不知為何,父親總有不好的預感。”

    袁紹蹙眉憂心說道,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天了。

    “也許是最近,父親太過勞累了。”

    袁熙將書簡蓋上,他出言勸慰說道。

    “報!!!河內急報!!!”

    這時,一傳信兵,匆匆趕進大帳。

    “哦?是何事?快說!”袁紹急忙催促道。

    “啟稟主公,西涼軍兵入河內,動態未知。”傳信兵單膝抱拳稟報道,但看其疲憊之態,應該不怎麽樂觀。

    “西涼軍?河內?王匡?壞了,定是衝著公節去的。”想通個中關節後,袁紹大驚失色,他直接站了起來。

    “如今,冀州事態正急,咱們恐怕脫不開身呢。”聞言,袁熙也心下暗驚,於是,他細細思量著。

    “確實,但公節乃是,為父至教好友,不可不救。”對於救援河內一事,袁紹也很是糾結,兵力不夠用。

    “父親,要不這樣,孩兒率本部兵馬,前往河內策援王太守,父親繼續謀劃冀州。”袁熙折中說道。

    “嗯,如此甚好,顯奕,今夜你便動身,遲則生變。”袁紹長長的舒了口氣,但他還是不怎麽放心。

    “諾,孩兒曉得。”袁熙拱手應道。

    ~~~

    袁熙這消息,誰傳來的?

    宣武帝,初識,司馬懿。

    。。。。。

    “這天下風雲,波濤洶湧,當隨我而動。”袁熙到達了,白馬渡口。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

    191年,南陽,博望坡。

    “放箭,放箭,別放跑了孫堅。”

    見孫堅進入伏擊圈,蔡中整個人都興奮了。

    嗖!嗖!!嗖!!!無數火箭,點燃了周圍雜草,一時間,火光滔天,罪惡甚重,火借風勢壓了過去。

    “伯符,快向北突圍,殺出去!!!”

    孫堅對孫策大聲喊道,調轉馬頭就要撤退。

    “父親,你看好吧,他們攔不住我。”

    孫策並不以為意,他長槍橫指傲然說道。

    接著,孫堅軍開始向北突圍。進展意外的順利,孫堅軍行進了二裏地,而且沒有追兵,傷亡也不大。

    “停!!!”孫堅揮了揮手,止住了大軍。

    “父親,怎麽了,為何突然停止行軍。”

    見孫堅製止大軍前進,孫策有些不解問道。

    “伯符,我們殺回去,紀靈將軍還在前方。”

    孫堅眉頭緊促說著,他們好像把紀靈給落下了。

    “主公,三思啊!!!”程普趕緊出言勸道。

    “不然,新野距博望坡,數百裏之遙,我猜測敵軍,必然人數不多。”孫堅看向了,南方火光之處。

    “唉,父親你就是,太仁義了。”

    孫策對孫堅的堅持,表示不是很理解。

    “傻小子,沒有袁術,哪有你父親今天,不可相負也。”被自己兒子這麽擠兌,孫堅他笑罵起來。

    “哼!”孫策不甘心地,將腦袋撇過一邊。

    “眾將聽令,後軍變前軍,殺向博望坡!!!”

    下定決心之後,孫堅揮手下令,並當先而去。

    “諾!”“是!!”“謹遵將令!!!”

    ~~~

    孫策哼,袁家愧對我父。

    。。。。。

    “寡人平生,最恨者,當屬孫策,然成就寡人者,亦是孫策,天生孫策,與我為敵,這杯酒,當敬孫伯符。”

    袁熙站在,銅雀台之上,望著群臣。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216年,袁熙,廢漢自立。

    。。。。。

    191年,冀州,鄴城。

    “如今,公孫瓚侵我冀州,為之奈何?”

    坐於位首的州牧韓馥,臉色有些驚慌失措。

    “主公勿憂,公孫瓚千裏奔襲,必然糧草不多,隻要拖住他,以我冀州之殷實,不出三月,公孫瓚必退。”

    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冀州別駕沮授。

    “好,先生之策甚好,不過,派哪位將軍迎敵呢?”沮授說的並沒錯,韓馥也很心動,但人選是個問題。

    “主公,張頜將軍,可擔此任。”

    沮授向韓馥,保舉了張頜,他很是篤定道。

    “嗯,好,那就讓張頜將軍,北上拒敵。”

    韓馥采納了沮授建議,他沒有主見但聽勸。

    “主公,配以為,當派高覽將軍,以為後繼,當保全功。”這時,韓馥手下功曹審配,出列建言道。

    聞言,沮授眉頭一皺,不過並沒有說什麽。

    “好,再讓高覽率兵五千,以為策援。”

    有了審配的補充,韓馥心中石頭,終於落地。

    ~~~

    冀州牧韓馥麾下,一共三萬精銳,其他多為編戶,戰力並不強。

    此次,北上抵禦公孫瓚,出動兩萬五千人馬,鄴城還剩不到五千。

    沮授,字,公與,有宰輔之器。

    。。。。。

    “這世道,我看不下去了,天下分崩,生黎塗炭,百姓嗷嗷,加以,黃天不正,妖風四起,真乃,危急存亡之秋也,我袁家入世,有何不可?”袁熙負手而立,眺望著朱雀大街。

    189年,洛陽,醉仙樓。

    袁熙我袁家,當主神州。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

    191年,河內,太守府。

    王匡一行人隨著胡班,很快來到了太守府。

    “姐夫,裏邊請。”胡班低著眼眉,壓抑著情緒。

    “好,妹夫有心了,一年了終於回家了。”

    進入府衙大門之後,王匡長長地舒了口氣。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太守府中出現了一些,十分陌生的麵孔,而王匡也察覺出了,左右兩側的異常。

    “王太守,近來可好?”牛輔負手而立說道。

    “嗯?你是何人?為何在我府中?”王匡聲色俱厲,直視著牛輔。他心中已經有了些,不是很好的預感。

    “我乃中郎將,牛輔是也。“牛輔冷笑著說道,他又橫了一眼胡班,“胡班,還不向王大人,介紹一番?”

    “什麽?西涼軍?牛輔?妹夫你!!!”

    此時,王匡大腦中一片空白,差點兒站不穩。

    ~~~

    王匡本初,來世做兄弟。

    。。。。。

    “我袁家的複興,需要強大到,令人窒息的對手,董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他們的出現,真乃,我袁家之大幸,也是我之大幸。”

    袁熙站在船頭,望著濤濤黃河。

    191年,袁熙,馳援河內。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