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

字數:5365   加入書籤

A+A-


    191年,冀州,河間。

    “將軍,那張頜如同烏龜一樣,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公孫範有些不耐說道,他被張郃快氣出病來了。

    “哼,真是棘手啊,我們糧草不多了。”

    對此,公孫瓚也很憂愁,而且戰線太長了。

    “報!!!易縣傳來急報。”

    一名傳信兵,急慌慌衝進來,稟報道。

    “慌什麽?有話快說。”

    公孫範大罵一聲,上前踹了傳信兵一腳。

    “說。”公孫瓚眉頭一皺,他心中有不好的預感。

    “將軍,易縣北部,出現劉虞的兵馬?”

    那傳信兵驚慌失措道,接著將戰報遞給了公孫瓚。

    “什麽?劉虞?怎麽可能?”

    公孫瓚勃然起身,他不可置信說道。

    “是,是的,千真萬確。”傳信兵顫抖說道。

    “劉虞?那老家夥,有這個膽子?”一旁的公孫範,有些不太相信,他的印象中,劉虞跟軟弱的一個人。

    公孫瓚眉頭一皺,沒有說話,他也不相信,劉虞敢廖他公孫瓚虎須,這裏邊該不會有什麽貓膩吧。

    ~~~

    高覽張頜,我小看你了。

    。。。。。

    191年,鄴城,荀家。

    “文若,公則先生剛才通知我們,最近,便可行動了,你意下如何?”荀諶火急火燎地,走進了書房。

    “車騎將軍,把握的時機,恰到好處,兄長可以動手了。”荀彧點了點頭,他也感覺時機成熟了。

    “不過,公孫瓚那邊呢?他還沒有撤退吧?”

    思量了一下,荀諶懷著疑惑,謹慎問道。

    “兄長,我以為公孫瓚,會短暫退兵。”

    荀彧徐徐起身,他來到了地圖前邊,指著說道。

    荀諶虛心求教道,“哦?文若,何以見得?”

    “兄長可否記得,不久之前,張頜將軍麾下,突然消失了五千兵馬。”荀彧指著地圖上,張頜軍的位置。

    “文若的意思是,那支軍隊會襲擊易縣?”荀彧這麽一點,荀諶瞬間明悟了,他明白了張郃的意圖。

    ~~~

    荀彧我荀家,當為首功。

    。。。。。

    191年,冀州,河間。

    “兄長,我們怎麽辦?要回援易縣嗎?”

    公孫範向公孫瓚請示道,他心中也亂了方寸。

    “氣煞我也,先行撤退吧,萬一是真的,那就完了,順便補充糧草。”公孫瓚將酒樽,用力摔到了地上。

    “諾,小弟這就去安排。”雖然,公孫範也有怒氣,也心有不甘,但是,他知道其中難處的。

    ~~~

    如果,沒有了易縣,那麽,公孫瓚將會孤懸河北,斷了退路和補給,若袁紹和劉虞聯合,他就真的完了。

    不管,劉虞是否真的介入,公孫瓚和他的隔閡,也將越來越深。這些事兒,並不以劉虞個人意誌為轉移。

    因為,一山不容二虎。冀州,隻能有一個老大,那就是袁紹,而幽州情況,也相同,隻能是公孫瓚。

    公孫瓚容不下劉虞,這無關好與壞,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即便換成袁熙,他也容不下劉虞。

    。。。。。

    191年,幽州,薊城。

    “主公,探子來報,有疑兵五千,經涿郡向易縣而去。”田疇匆匆趕到了州牧府,向劉虞匯報說道。

    “什麽?哪來的兵馬,如此不懂規矩?這不是將我,架在火上烤嗎?”聞言,劉虞大驚失色,竹刀掉落。

    不知名的兵馬,一聲招呼都不打。竟然越界幽州,跑到了公孫瓚的屯糧之所,這讓劉虞很是被動。

    “這股兵馬,應該是韓馥麾下,使的疑兵之計,為了逼迫公孫瓚退兵。”田疇看著地圖,眉頭一皺分析道。

    ~~~

    劉虞袁紹,你害我不輕。

    。。。。。

    191年,冀州,鄴城。

    “友若先生,你們準備的如何了?”

    說話者正是,袁紹的謀臣郭圖。

    “一切準備就緒,辛評、審配也答應與我,一同說服韓馥。”荀諶對郭圖點了點頭,十分恭謹說道。

    “很好,那冀州之事,就拜托友若了,我還要趕回濮陽,向主公稟報。”說罷,郭圖就要施禮告退。

    “生走慢走,冀州之事,我荀家必當,極力促成之。”荀諶亦是回禮,他極力克製著,自己內心的喜悅。

    ~~~

    荀諶你方唱罷,我登台。

    。。。。。

    191年,幽州,薊縣。

    “如何是好?要不我派人,向公孫瓚解釋一番?”劉虞來回踱步,有些六神無主,他內心是怕公孫瓚的。

    “恐怕不行,前番時日,袁紹上尊號於主公,公孫瓚已經記恨大人了。”田疇分析著,其中的前因後果。

    “如此說來,公孫瓚定是將我,看成袁紹的人了,子泰可有良策?”劉虞輕歎一聲,隨即請教問道。

    “為今之計,大人當譴一重要之人,前往長安朝貢,與袁紹劃清界限。”田疇看了眼劉虞,鄭重說道。

    “哦?何人可往?”劉虞驚喜道。

    田疇沉聲說道,“非公子劉和不可。”

    ~~~

    劉虞老夫之心,蒼天可鑒,絕不稱帝,永為漢臣,盟誓。

    。。。。。

    191年,冀州,河間。

    “將軍,探子來報,公孫瓚率軍回援。”

    正在行軍的的高覽,接到了副將帶來的消息。

    “嗯,很好,眾將聽令,張將軍計策已成,把劉虞軍旗幟,紛紛扔掉。”高覽舉起文書,大聲下令喊道。

    諾!!!高覽麾下將士喊聲震天。

    眾將士紛紛扔掉了,偽造的劉虞旗幟,

    “很好,弟兄們隨我,向薊州撤退。”

    說罷,高覽一馬當先,策馬先行一步。

    。。。。。

    劉備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我劉玄德,願繼承,大漢,火之意誌。

    191年,青州,平原。

    劉備,殺豬宰羊,祭祀天地、祖先。

    。。。。。

    191年,幽州,薊縣。

    “什麽?讓我兒去長安,此事萬萬不可。”對於田疇的建議,劉虞本能地反對,他舍不得兒子隻身犯險。

    “大人,如今形勢危急,如果,不同袁紹劃清界限,那麽,就會給公孫瓚發兵的借口,而且,當今陛下也會。”田疇嚴肅地分析著,劉虞目前處境。

    “可,可是我兒,還未及冠,恐怕,恐怕難以勝任吧。”劉虞推脫說道,他老來得子,很是寵愛劉和。

    “不然,袁家的袁熙,孫家的孫策,均以弱冠之年,名震一時,劉和公子,並不比他們差。”見劉虞推諉,田疇也不得不,搬出了袁熙和孫策,這兩大翹楚。

    “唉,罷了,罷了,一切都是為了大漢,我又有什麽,舍不得的呢?”劉虞輕歎一聲,看了看長安方向。

    ~~~

    劉協皇叔,大漢忠臣也。

    劉和田疇,我真是謝謝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