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回鄉探親

字數:3148   加入書籤

A+A-


    話說仇天虎和白勇二人打了足有一百多個回合仍然難分勝敗。白勇雖然已經稍占優勢,但差距並不明顯,事到如今隻能拚盡全力,一招不慎就會功虧一簣。
    李成也看出這二人幾乎是勢均力敵,短時間也難分勝負,不勉又想起了孔彥舟來。
    也怪自已,為什麽要和他這小人置氣呢,以至兵不占優勢,大將隻有蔣白二人而已,處於二五眼的宋禮還負了傷,處處捉襟見肘。
    好在皇上賦予我隨時調兵的權力。現在也顧不上什麽臉麵了,打了勝仗才是真理,抬頭看了看夜幕降臨,傳令,”鳴金收兵。”
    回到大營裏,李成拿起筆來刷刷點點寫了一封短信,交給親兵隊長,“吃完飯馬上就走,連夜趕回濟南府,親自交給徐將軍,有準確消息再來回報。”
    單說親兵隊長帶著兩個隨從,延著大路一夜未停,第二天上午便輕車熟路的來到市中心一處大宅子前,甩蹬離鞍跳下戰馬。
    對著守門的家丁說道,”王大哥,我這裏有李將軍的一封親筆信,要麵程徐將軍。”
    家丁認識他,趕緊進去稟報。去不多時便回來說道,”張隊長,我家將軍有請,正在客廳裏等候。”
    親兵跟著徐府的家丁來到大廳之上,拱手向徐文行禮,”小人張虎參見徐將軍,有我家將軍親筆書信一封,麵呈徐將軍。”
    徐文看著眼前這個小夥子也認識,”小六子,你家將軍近況如何?”
    “我家將軍自出兵以來一直不太順利,讓我特來向徐將軍求救。”
    徐文一邊聽著,一邊拿出信來,隻見開頭寫著,
    徐文我弟親啟;
    為兄受奸人陷害,輕言領兵南下,因負氣隻帶五千人馬。不想南軍竟然如此猖獗,幾次交鋒互有勝敗,始知兵微將寡,難有勝算,現已對峙數日之久,苦無良策。
    愚兄深知我弟足智多謀,驍勇善戰,威風不減當年。可否親自領兵三千,繞道平陰,奇襲清河縣。然後再圍攻東平,宋軍聞訊,必然回救,我這邊乘勝追擊,與弟會獵於東平,此計可成,宋軍必敗。今特派親信張虎拜請我弟前往助戰,靜盼佳音。
    徐文看完來信,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對小六子說,”你回去告訴李將軍,就說我徐文必不負所托,三日後拿下清河,東平城下見。”
    小六子見事已辦成,滿心歡喜,拱手告辭,趕回平陰複命不提。
    有看官說了,秦月橋有個書童也叫小六子,隻是在準備對戰坐山虎時,還露過一麵兒,以後再無音信,今天卻跑到李成這兒來,還當了親兵隊長了,這是怎麽回事?
    書中交代,這兩個小六子確實就是同一個人,並非重名。
    原來在花家從應天府回到清風寨後不久,小六子就再也沒有下文,是因為他回老家了。因為他不是青州本地人,家住濟南附近三十裏的張家莊。
    是他的一個遠方親戚見小孩兒機靈勤快,就托人把他介紹給花家,正好與月橋年紀相仿,十來歲就給秦少爺做了書童。
    從花家搬回清風寨開始,幾年後又跟著主人南下應天府。再次搬回清風寨的時侯,已經是一個壯實的半大小夥子了。
    這小六子聰明靈利,左右逢源。在花府混得相當不錯,與少爺朝暮不離,自然也跟著學了些武功,尤其是那位怪異的師爺在指導少爺小姐的三天裏也讓他受益匪淺。
    除平時的文化課之外,經常和月橋切磋武藝,練習槍法。正在與日俱進的時候,家裏托人捎信來,說父親病危,叫他趕緊回去一趟。
    小六子找到月橋說,”少爺,我父親病重,要我馬上回去一趟,想借家裏一匹馬,也好快去快回,跟少爺告假。”
    月橋一聽,“行啊,你也不要著急回來,這兒正準備打擂的事兒,不然我定要跟你一起走一趟。月橋又讓人在帳房上支了二十兩銀子,小六子這才灑淚而別。
    小夥子歸心似箭,快馬加鞭,兩天就趕到家裏。等進屋一看,父親已經奄奄一息,母親坐在床頭哭得泣不成聲。
    “娘,我父親一向身體很好,這是得了什麽大病,快去請郎中醫治,兒子有錢,您快說話呀,我馬上就去。”
    父親聽到兒子回來,微微的睜開眼睛,看看兒子已長大成人,會心的笑了。
    ”兒啊,爹爹臨死之前能見你一麵,也就瞑目了,隻是你那可憐的妹妹命苦哇。唉,留下錢好好照顧你娘,爹的病,我自已心裏有數,你要聽話,好自為之………”
    後來又斷斷續續的說了什麽已經聽不太清楚,聲音越來越小,最後隻見他嘴角動了幾下,似有沒說完的話,頭一歪,便氣絕身亡!
    娘倆哭的死去活來,小六子擦幹眼淚說,”娘,這究竟是怎麽回事?我妹妹呢?你倒是說話呀,告訴我到底是咋回事兒!”
    ”兒子莫急,你爹已經走了,得先找人幫咱們料理後事,有話晚上娘跟你慢慢說。”
    小六子點點頭。好在張家人緣好,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都來幫忙,又有伯父張文一家幫著準備一應事務。
    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兒子再次問起來,娘親隻好如實相告事情的真相,最後說,“你爸已經走了,可是你妹妹算是被張家少爺給搶走的,他家雖然有錢,卻是個紈絝子弟,也不知對九兒如何,娘實在放心不下呀”。
    小六子聽完之後,直氣得他怒從心上起,非要給死去的父親報仇,救出妹妹。
    這段故事的起因還得從小六子的父親說起。他叫張武,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他從年輕的時候就給一家張姓地主當長工,因為他老實勤快,又積極肯幹。東家很喜歡他,常常賞給他些零花錢,幾年後又娶妻生子,一家人生活還算可以。
    可這時候,他卻發現東家近來卻總是愁眉苦臉,咳聲歎氣。吃不香睡不著,心事重重,人也因此消瘦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