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躲在山裏的讀書人

字數:5332   加入書籤

A+A-


    在他們眼中,南疆越繁榮,他們手裏的勢力越發壯大。

    銀子湊齊搬到府衙內的時候,經過清點,足足有一萬兩白銀。

    方寒將這些銀子交給官員,讓蘇子桓負責采買。並把每一項用到的銀子登記在冊。

    半個月過去,出發采買的隊伍逐漸歸來。

    整個南疆城開始搭建年會要用的場景。

    紅燈籠掛滿了整個城。

    每個百姓居住的區域都劃出一片場地來供攤販租用。

    府衙麵向百姓收集燈謎,隻要能提出一個,就能得到糧食的獎勵。

    甚至一些山中隱士都紛紛出山,悄無聲息的加入這場巨大的盛會。

    距離年會還有三天時間的時候,方遠前來都護府。

    “大人,發現可疑隱士。”

    “嗯?能確定嗎?”方寒問。

    他早就知道有隱士出沒在年會。

    收集燈謎的時候。百姓踴躍參與,提出不少燈謎。

    不過他們提出來的大多都是口口相傳,人盡皆知的。

    像什麽,一頭尖,兩頭長,三頭圓來四頭方。

    還有諸如兩個小娃娃,坐在凳子上。

    老大吃的多,老二吃的少,老三老四吃不著等等。

    而有一些,則是明顯帶有學術氣息的。

    一看就是出自讀書人。

    並且這樣的謎題還不少。

    方寒曾經說過,讀書人可以不用勞作就能換取功勞。

    可是百姓中沒有幾個讀書人。

    所以這些謎題肯定是出自隱士之手。

    因此方寒命令方遠秘密監視各個收集謎題的點位。

    經過一番監視,還真讓方遠給抓到幾個隱士。

    “基本可以確定,他們拿了糧食,立即與南蠻的商人換成了銀子。”

    方遠如實冰雹疑似隱士的人的動向。

    此刻,方寒聽到找到了隱士,立即下令讓方遠帶他們到府衙。

    府衙上,幾個被方遠抓來的隱士被帶到這裏。

    除了方寒之外,還有一眾官員。

    自從年會開始籌備,這些官員就在城裏居住了下來。

    他們所在縣城的百姓,也紛紛前來首府參與年會。

    方遠將抓到的隱士交給方政處理,就離開了。

    從始至終都沒有暴露是方寒的意思。

    此刻,方寒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問道:“怎麽回事。抓百姓幹什麽?”

    一眾官員也一頭霧水,不知道這位府衙統領要幹什麽。

    方政上前一步道:“大人,這些人利用謎題騙取糧食,與南蠻做交易,我懷疑他們是南蠻派來的奸細。”

    此言一出,府衙頓時一片嘩然。

    奸細,他們忙著籌備年會,忘記了南蠻可能回來搗亂。

    現在有奸細被抓,眾人這才後知後覺。

    方寒猛的一拍桌子。

    “大膽,來人,給本官重打二十大板!”

    一旁的士兵上來就要將幾人掀翻,突然一人大呼。

    “冤枉,冤枉啊大人。小人隻是想要換些錢財,來年進京趕考。”

    “是啊大人,冤枉啊。”

    聽到進京趕考,一眾官員迅速明白了他們是什麽人。

    蘇子桓站出來為他們開脫道:“大人,不妨讓他們說清楚,再做處罰也不遲。”

    蘇子桓求情,方寒勉為其難的讓他們辯解。

    片刻後,眾人都明白了,原來這些人都是躲在山中的學子。

    南疆戰亂後,他們迫不得已躲進山中。

    直到現在,南疆逐漸恢複生機,城內舉辦年會,他們才想著借助此次機會,換一些銀子。

    等到來年離開南疆考取功名。

    沒想到卻被抓了。

    “依你們看,應當怎麽辦?”方寒問道。

    一眾官員彼此商討,最終得出結論。

    “大人,眼下南疆急需讀書人,不如讓他們留在這裏,幫助大人治理南疆。”一官員說道。

    方寒也正有此意,這些人都是真正的苦讀十年。

    能耐得住這樣的寂寞的人,日積月累之下,肚子裏肯定有不少學問。

    協助治理肯定不在話下。

    更何況還有為官多年的人帶領他們。

    “你們可願意留下來?”方寒冷聲道。

    幾人看了看方寒的臉色,心中無奈,隻能答應。

    他們害怕這位都護大人一怒之下再給他們定罪。

    此時蘇子桓眉頭一皺,站了出來。

    “大人,這些人雖是讀書人,南疆缺少人才。但還是要出題考考他們。如果真有才學,可以留下。”

    “如果沒有才學,放他們進京趕考也無妨。”

    蘇子桓說完,其中一個學子大喜,猛的站出來。

    “多謝大人。”

    他苦讀十年,與世隔絕。沒有老師,沒有實踐。

    隻知道書中道理,卻不知天下現在是什麽樣子。

    進京趕考也是想要離開南疆為主,至於能不能考中功名,他心裏是沒底的。

    現在有人提前出題考察一番。

    萬一沒有答好,那即便進京趕考,也難有功名。

    到時候離開南疆,尋個好的老師讀兩年再考。

    蘇子桓的話也提醒了方寒,這群人肚子裏有學問,但是與世隔絕這麽久了。

    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蘇子桓這個提議非常好。

    方寒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就由蘇大人負責商議出題。年會增加一項內容,考察。”

    “出的題好,本官重重有賞。”

    “至於這些人,這幾天就先關起來。”

    “另外,放出消息,凡有意參加考察的人,年會第五天在府衙統一進行。”

    “不論是否考中,府衙都會發放十兩銀子作為盤纏,讓他們來年進京趕考。”

    蘇子桓領命,帶領一眾官員下去商議考題。

    消息從府衙傳出去,短短一天就傳遍了整個城內。

    此刻距離年會開始還有一天。不少隱士堵在都護府門口。

    “大人,大人。我們想要參加考察。”

    “大人,我是秀才。”

    “大人,我曾差點考中舉人。”

    ……

    “老爺,外麵有不少學子,想要報名參加考察。”

    方寒沒有想到南疆戰亂已久,還會有這麽多人藏在山中。

    也沒想到無意中的一次年會,將這些人都吸引了出來。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讓他們排好隊,前往府衙登記。然後交給方政處理。”

    “另外,通知蘇子桓,讓他們加大題量。加大題目難度。”

    這一次,方寒要認真挑選,著手打造心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