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去月球
字數:10839 加入書籤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的。
這點張達深有體會。
因為他完全沒想到,Avalon竟然他喵的還會公布新的遊戲……
其實AG平台的夏日遊戲慶典開啟後,這位媒體人就大概猜到了Avalon的目的了——推出輕量級遊戲,再搭配全平台遊戲折扣,去吸引藍海玩家!或許還存著用小體量遊戲填補空窗期的想法。
他們的戰略是那麽清晰,那麽的堂堂正正。
簡直連演都不帶演的……一副“我就這麽幹了”的架勢。
完全就擺在明麵上。
而更離譜的是,他們光明正大的策略還成功了……
因為他們推出的小體量遊戲《植物大戰僵屍》……實在是太適合那些藍海玩家了。
畢竟連他這個當初看不起《植物大戰僵屍》,覺得其幼稚的人玩著玩著都入迷了,更何況是那些沒接觸過多少遊戲的藍海玩家們。
所以當得知自己交際圈裏那些不玩遊戲的人,都聽說過這款遊戲,並嚐試玩這款遊戲後。
張達這位剛開對《植物大戰僵屍》宣傳片口吐芬芳的媒體人,也不得不承認。
Avalon真的是有一套!
遊戲做得好就算了!運營竟然也那麽有想法!
他都已經準備好寫篇雜文好好誇一下這家公司了。
隻是。
他沒想到。
還沒動筆呢。
他就又看到了Avalon新遊戲的消息……
而且又是一款完全不同類型的遊戲,一款像素風格的冒險解謎遊戲。
真的是猜它不到啊。
這就是張達看到《去月球》這款遊戲時升起的唯一一個想法。
因為太反常了!
“這不對吧。”
張達坐在電腦前,摸了摸自己危險的發際線,滿臉疑惑:“你們不是推出輕量級遊戲搭配全平台遊戲折扣,去吸引藍海玩家嗎?《植物大戰僵屍》已經成功了啊,戰略也達成了啊,這怎麽又冒出來了一款新遊戲?而且還是《傳說之下》那樣的像素風格,難道這也是一款輕量級適合藍海玩家遊玩的遊戲?這也不像啊。”
張達自言自語著,然後滑動鼠標滾輪,查看了一下宣傳片下麵的評論區。
下麵回複什麽的都有。
什麽高產似母豬啊。
什麽Avalon速度啊。
反正都是些亂七八糟的調侃。
不過玩家們也挺驚奇的,因為新遊戲間隔太短了,Avalon這匪夷所思的上新速度誰都得驚歎一下。
至於更多的消息。
那就沒有了。
因為Avalon是真的很神秘,連張達這個媒體人都覺得神秘。
這就更別說玩家們了。
他們負責人完全不接受采訪,遊戲宣發也是通過已成氣候的自有渠道發力,至於遊戲評測,倒是偶爾會送評,但對接的也是普通的工作人員。
而這家公司的老板,張達隻聽說是個年輕的女孩……但他就當個樂子來聽,像什麽美少女之類的。
張達是完全不信的。
畢竟一聽就不靠譜!
反正,Avalon這家公司非常神秘,這再加上他們遊戲風格太多變了,跨度太大……神秘感加上匪夷所思風格跳躍的產品發布節奏,所以真的完全猜不到,他們下一步會掏出一個什麽樣的遊戲,其背後的戰略意圖又是什麽。
而好不容易猜到了,他們後續也會從另一個方向出人意料。
比如說當初明明Avalon在手遊領域大殺特殺,大家都以為他們會再接再厲的時候,他們突然就跑去做端遊《地下城與勇士》一樣……還他喵的做成了現在的端遊NO.1。
而端遊那麽牛逼,大家都以為接下來他們應該會在該領域深耕了。
他們又跑去做單機遊戲了……
突出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
此刻也是如此。
《植物大戰僵屍》推出不久之後,突然又拋出來了一款《去月球》。
原因其實是很簡單的。
就是因為Avalon某位老板沒苦硬吃,帶著一幫新人硬生生做了三款新遊戲……而兩個大項目進展神速,那就發布吧!
但這張達怎麽可能知道!
所以他現在一臉懵逼。
總覺得不太對勁。
Avalon的目標難道不是《植物大戰僵屍》搭配AG平台的活動,吸引藍海玩家?
所以這次的新遊戲是幹嘛?
難道他們做遊戲完全隨心所欲,根本不在乎什麽市場規律、用戶畫像、戰略節奏?
應該不可能……吧?
張達想不通。
但他確實對這款Avalon拋出的新遊戲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他相信很多玩家也是這麽想的。
畢竟現在Avalon的名氣,經過一連串的加成後,那是真的大……
而時間,就在Avalon內部兩個大項目組熱火朝天的製作中,悄然滑向了《去月球》的發售日。
夏日的熱浪席卷城市,AG平台的夏日遊戲慶典迎來了第二波高潮。
遊戲發售日當天。
張達帶著滿腹疑雲和強烈的好奇心,再次履行了媒體人的職責,他點開了AG平台,支付了那親民的價格,下載,安裝,然後帶著一絲審視和更多的探究,雙擊了那個像素風格的圖標——《去月球》。
其實說實話。
他打開遊戲之前,是以為這次的《去月球》會類似於《傳說之下》。
但遊戲啟動後,他就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
因為遊戲剛啟動,悠揚而略帶傷感的鋼琴旋律便流淌而出,瞬間營造出一種與《植物大戰僵屍》的歡快,《求生之路》的緊張截然不同的氛圍。
當然,也跟Avalon之前那款提名TGA的像素神作不太一樣。
而正式開始遊戲後,他便更加確定了。
因為故事的風格……有了很大的變化。
未來,仍然有貧有富,富人衣食無憂,窮人潦倒終生,許多人一生都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一項能夠改變人類記憶的技術,稍稍改變了一下這個狀況,隻是由於它的負麵作用太大,因此隻允許人在臨死的時候使用,作為臨終關懷——幫助將死之人,在意識彌留之際,重塑記憶,實現其一生未能完成的最後願望。
海邊崎嶇的山路上,一輛疾行的汽車,上麵坐著一男一女兩個人,男的為沃茨博士,女的為羅莎莉恩博士。
他們是臨終願望公司的員工,現在他們正在去執行一項任務,或者說是業務。
他們要去滿足一個臨終老人的畢生願望……一個連老人自己都無法解釋緣由的願望,去月球。
記憶重塑,臨終願望。
這個設定一出。
張達眼睛就微微一亮,職業本能讓他瞬間捕捉到這個核心概念的潛力。
畢竟這話題本身就充滿了哲學思辨和敘事張力。
所以很快,他滿腦就都是探討生命啊,遺憾與虛幻的滿足啊之類的……
直到遊戲正式開始。
遊戲的操作很簡單,移動、對話、調查環境。
老三樣了。
非常傳統。
甚至這遊戲都沒有戰鬥環節,隻有解謎環節。
畢竟這類遊戲主打的就是故事。
而這遊戲的故事……確實有趣。
很快。
張達就跟隨兩位博士,見到了這次需要幫助實現願望的老人。
老人名為約翰尼,妻子兩年前就已經去世了,家中隻有保姆和保姆的兩個孩子在照顧約翰。
當兩位博士問起保姆為什麽約翰尼想去月球的時候,保姆卻說,她也並不知道約翰尼為什麽提出這麽奇怪的願望。
兩人博士雖然對此感到奇怪,但經過簡單調查後,還是決定滿足老人。
而為了完成約翰尼意識裏去月球的心願,兩位博士必須進入約翰尼的記憶裏,然後不斷探索是什麽時候什麽樣的事情,促使約翰尼有了想去月球的心願,並加以修改。
接受這一荒誕卻引人入勝的設定後。
玩家開始跟隨沃茨博士和羅莎莉恩博士,深入探索約翰尼的人生故事。
但並不是從約翰尼小的時候開始,而是從約翰尼最近的記憶一步步倒退回小的時候。
而隨著對約翰尼過去記憶的逐步揭露……一個又一個謎團展現在了張達眼前。
約翰尼的生活,似乎與月球之旅毫無交集。
反倒是他的另一麵悄然浮現,他是個好丈夫,細心照顧著自己患有孤獨症的妻子,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了她很好的包容與關愛。
而他妻子因為患病,充滿了偏執與困惑,她不斷地折著莫名的紙兔子並追問約翰尼這是什麽,而約翰尼的回答似乎總是無法滿足她的需求。
另外,她寧願將錢用於購買燈塔下的房子,也不願投資自己的生命延續,除了迭兔子,她似乎對其他任何事都漠不關心,日複一日地重複著這一單調的動作,她的偏執與不講道理一度令張達感到困擾。
遊戲繼續推進。
張達繼續探索著這位老人的記憶,然後開始跟隨遊戲中的角色,試圖通過篡改那段關於月球之旅的演講來改變老人的人生軌跡,甚至試圖阻止老人因經濟拮據而中斷的對妻子的治療。
他開始竭力改寫約翰尼的人生,仿佛在塑造一個全新的人,隻為滿足那個從一開始就顯得荒誕的夢想——去月球。
然而,當所有條件都已具備,約翰尼卻似乎失去了對月球的向往。
“……”
張達看著最新跳出來的提示,微微一怔,然後繼續認真玩了起來。
四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像一場漫長的電影。
劇情不斷深入。
這位名叫約翰尼的老人的人生。
終於來到了原點。
張達終於解鎖了約翰尼那段塵封的童年記憶,揭開了困擾他一生的童年陰影。
原來,在他幼年的時候,他的雙胞胎兄弟不幸在他眼前離世了,由於擔心他無法承受這份痛苦,他的母親給他服用了阻滯劑,導致他失去了那幾年的記憶。
因此,他忘卻了喪親之痛,也忘卻了……早些時候與妻子的相遇。
他記不起和妻子在燈塔下指著星空暢談的夜晚,記不起他曾贈予妻子的鴨腳獸和小沙袋。
然而,他卻清晰地記得那個‘若你明年未至,我們便在月球重逢’的約定。
所以,後來身患孤獨症的妻子用她獨特的方式試圖喚醒約翰尼。
然而,她的孤獨症限製了與約翰尼的正常交流,因此她隻能反複地折著紙兔子,不斷地詢問丈夫這是什麽。
她寧願將錢用於購買燈塔下的房子,也不願接受治療,因為那燈塔代表著那晚璀璨的星空……
但約翰尼真的無法回憶起任何事情。
不過盡管如此,兩人還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相互扶持、包容,度過了一生。
直到最後,妻子帶著深藏心中的痛苦和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然後,在妻子離世後,約翰尼竟然回憶起了那個在月亮上的約定。
但他隻知道那個約定的結果,卻對它的起點一無所知,那段被藥物抹去的記憶,雖然抹去了痛苦,但也帶走了那個星空下,兩個孩子指著星星說像兔子的夜晚……
故事的最後。
“我的天,他的記憶被阻斷了,再也沒有來過,但是他在中學再次遇到了她,仍然愛上了她。”
“他的記憶毫無改變,進入了死循環,沒有完成去月球的夢想,而且,他的病情開始不穩定了。”
“那我們來做一些改變吧。”
博士們在約翰尼的記憶裏,開始植入大量關於太空,關於月球的暗示。
但毫無結果,記憶還是沒有改變。
“我知道為什麽了!這需要一個重大的改變,他的兄弟必須活著!而妻子要消失!我要刪除掉妻子!”
“這太殘忍了!你沒有資格刪除客戶的記憶!我們隻能局部暗示,讓他自己達成願望。”
“讓他達成願望才是第一要務!”
為了幫老人實現願望。
其中一位博士飛快地穿梭到了約翰尼所有和妻子相遇的記憶點,完全刪除了約翰尼對妻子的記憶,並且讓兄弟在他記憶裏活了下來。
終於,約翰尼的記憶改變了,兄弟倆一起為了理想而努力著。
他的兄弟成為了作家,而他自己則替代考上了NASA的宇航員。
但妻子卻在他的記憶裏永遠的失去了……沒有了山頂上的月下相遇,也沒有了中學的邀請,甚至沒有了給妻子的《致莉娃》鋼琴曲。
這時候,約翰尼的記憶世界開始不安定了。
現實中,老人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但在他記憶裏,他來到了NASA,第一天工作,上司就鼓勵了他,並且讓他去進行太空訓練。
他剛要走,迎麵卻進來了一個紮紅色馬尾的年輕女孩。
“這是莉娃,她也是新員工,她將和你一起訓練。”上司說。
而莉娃,是約翰尼妻子的名字。
哪怕刪掉了記憶,完全刪掉了記憶。
約翰尼也會遇到莉娃,這兩個曾經孤獨且無法相見的靈魂,仿佛融為了一體。
她離開了,約翰尼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但是卻始終記得要和她到月球相見。
所以……他要去月球。
所以……他們在記憶構築的宇航局中,再次相遇。
終於,到了乘坐火箭登月的那一天。
隆隆的火箭聲響起了,太空艙裏坐著的正是通過了訓練的約翰尼和莉娃,隨著火箭慢慢的升空,他倆相視一笑,兩隻手握在了一起,好像經過了一生那麽熟悉。
鋼琴聲再次響起,是那首鋼琴曲《致莉娃》。
兩人共同乘坐火箭……奔向了月球。
同一時間,現實老人的心跳聲悄然停止了。
“……”
電腦前。
張達愣住了,《致莉娃》在他耳邊流淌著,他一開始看到開頭設定的時候,想過很多展開,探討生命啊,遺憾與虛幻的滿足啊。
但他唯獨沒想到……Avalon會用如此樸實的像素畫麵,講一個如此令人動容、如此溫柔、又如此殘酷的愛情故事。
……火箭在虛構的記憶星空裏升騰,約翰尼和莉娃的手緊緊相握,那首《致莉娃》的旋律在張達耳邊縈繞,仿佛帶著莫名的重量,沉沉地落在他心上。
屏幕的光映著他怔怔的臉頰,直到一絲涼意滑過。
張達才猛地驚覺,他下意識地抬手碰了碰臉頰,指尖濕潤。
作為一個見慣了遊戲界起起落落,評測過無數大作小品的媒體人,他以為自己早已練就了足夠的冷靜和抽離。
但事實證明,還不夠。
這款遊戲就像一把鈍刀,並沒有在遊戲時將張達撕裂,卻來回拉鋸著,直至最後火箭升空……
遊戲沒有炫目的畫麵,沒有複雜的操作,甚至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遊戲性,它隻是平靜地,執著地講述著兩個靈魂跨越遺忘與時間,並最終在星光下重逢的故事。
約翰尼遺忘的痛苦,莉娃無法言說的執念,那無數個迭紙兔子的日夜,燈塔下無聲的守候……所有的碎片在最終那一刻匯聚,化作了通往月球的火箭。
老人的心願完成了,在臨死前,他前往了月球,遇見了他記憶之中的妻子。
但她的妻子呢?
那個日複一日地折迭著兔子模型,試圖喚醒約翰尼記憶,但直到在孤獨和痛苦中去世都沒能成功,患有孤獨症的妻子呢?
這一刻。
張達的思緒很亂,感動,浪漫,遺憾……百味雜陳。
但最終,所有的情緒都坍縮成了遊戲裏那句看似天真的台詞。
“如果你忘記了……或者走丟了呢?”
“那麽我們總會在月亮上相遇的。”
“……”
想起台詞的瞬間。
張達再也無法抑製,看著屏幕,肩膀輕輕顫抖起來,怔怔落下了淚。
鋼琴曲的旋律還在循環著,每一個音符都像在輕輕叩擊著他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他之前所有的困惑——Avalon為何在《植物大戰僵屍》大獲成功,戰略目標達成後,又突然推出這麽一款風格迥異,看似毫無商業野心的《去月球》——在此刻似乎都有了答案。
也許,根本就沒有那麽多複雜的戰略考量,沒有那麽多精密的商業布局。
Avalon這家公司,它就像一個固執又浪漫的匠人,它的核心驅動力或許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他們就是想做打動人心,讓人念念不忘的好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