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青鳥級運輸無人機

字數:4938   加入書籤

A+A-




    第118章 青鳥級運輸無人機
    第118章 青鳥級運輸無人機
    7月27日。
    地表氣溫較昨日有微弱上升。
    蘇武避難所,哨塔基地和礦場中的地熱發電機,發電效率持續降低。
    包括中央空調在內的所有降溫設備,耗電量則與之相反的大幅度提升。
    這導致蘇武不得不更加依賴青檸避難所的火力發電機。
    而為了方便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下,將青檸避難所的電力,輸送到農家小院遺址和小型石灰石礦場那邊。
    蘇武再度使用生存點,增加了一塊高能蓄電池組,以及一架青鳥級運輸無人機。
    青鳥級運輸無人機。
    是蘇武使用5點生存點,在快遞級無人機上強化而來的成品。
    這架造價堪比半台工程機器人的昂貴運輸無人機。
    除了基礎運載能力,翻倍達到20千克,並擁有最遠25公裏的遠程通訊能力以外。其它基礎屬性,基本和快遞級無人機一樣。
    不過在抵禦極端環境方麵,性能卻又有著顛覆性的提升。
    它可以在最高200度,以及最低零下120度的環境中正常飛行。
    並且即使處於強風之中,也有概率不受影響。
    綜合來說。
    它就是一台針對性極強的,專門用於極端氣候下工作的特種無人機。
    “高能蓄電池組已充電完畢,開始返航。”
    “本次航線,青檸避難所至荒石村避難所。”
    青檸避難所已經沒有任何幸存者存在的頂層。
    機械升降平台,緩緩將外表呈銀白色的高能蓄電池組,以及它上麵的青鳥級運輸無人機送入外界。
    從體型上看。
    還沒有它下邊高能蓄電池組大的青鳥級無人機。
    轉動著身側的四架旋翼。
    在攪動起一片熾熱如火的空氣之後,緩緩拖著銀色的箱體升空。
    農家小院遺址,地下2層控製中心。
    蘇武坐在控製台前,默默注視著青鳥級運輸無人機鏡頭下,荒蕪一片的大地。
    最近他多出了一種借助運輸無人機,觀察地表的習慣。
    這不是因為那一成不變的土地有多麽吸引人。
    僅僅隻是,它已經是蘇武為數不多,能夠觀察外界的機會。
    除了這架專門改裝過的運輸無人機以外。
    原本的偵察無人機編組,幾乎已經無法在這種環境下外出行動。
    避難所位於地表的攝像頭,也故障率奇高。
    讓他索性直接將其全部暫時關閉,以免真正需要動用的時候,沒有攝像頭可用。
    石灰石礦場那邊的工程車輛,倒是也還可以提供一些視頻畫麵。
    但隻能在礦場打轉的它們,提供的信息更加有限。
    隻能說聊勝於無。
    八九分鍾後。
    青鳥級運輸無人機,進入荒石村的範圍。
    開始緩緩降落到小型碉堡天台上。
    然後天台上的機械臂,將無人機與高能蓄電池組分開。
    再將高能蓄電池組在升降平台上豎立起來。
    這一步驟,看起來有點繁瑣,但又必須進行。
    因為無人機升降平台麵積不夠大,高能蓄電池組無法橫放在平台上。
    隻能通過豎放的方式來完成轉運。
    看到青鳥級無人機已經返航完成。
    蘇武關掉與它的視頻連線,將控製台屏幕返回到了主頁麵。
    主頁麵上。
    代表避難所地下結構,由無數墨綠色線條勾勒出來的三維地圖上邊。
    每一支線條上,都靜靜流淌著時強時弱的光芒。
    那代表著避難所內部一切非靜態的活動。
    電量輸送,管道中的水流,空氣,各種機械設備的運轉,各種機器人,傳送帶和車輛的動向等等。
    此時,這些變化的光芒,都和線條本身的墨綠色顏色一致。
    看起來既賞心悅目,又帶有一定的規律。
    就好像是一隻生命體,正在正常的呼吸一般。
    蘇武的目光在那地圖上麵一頓。
    每一次看到這一張代表整個避難所的全景地圖。都會讓他生出些許的成就感。
    這是他在這個世界裏,從無到有一點點搭建出來的心血結晶。
    掠過避難所的結構地圖後,蘇武的視線停留到旁邊的地表監測地圖上。
    這張曾經全盛時期,將探測範圍鋪設到40公裏外的偵查網絡。
    如今隻剩下零星的幾個光點,還在頑強的掙紮。
    其餘大部分,都在過去幾天超高溫度的炙烤下,發生故障徹底離線。
    而這也導致蘇武,不得不花費大力氣,在山區中再建造一座信號中轉站。以避免與石灰石礦場那邊失去聯係。
    “現在對外界的情報了解太少了。”
    “也不知道這種天氣,還要持續多久。”
    蘇武歎了口氣。
    沒有了監測網絡,蘇武現在對於附近這片大地上的一切變化,都變得幾近一無所知。
    那種感覺,糟糕透了。
    就好像是一個盲人行走在凸凹不平的荒野之中一般。
    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一腳踩進坑裏。
    雖然根據聯邦科學院的預測。
    這種極端的高溫天氣隻會存在相當短暫的一段時間。
    之後整顆星球地表,就會進入漫長的冰河世紀。
    可是在以星球和紀元來作為衡量尺度的宏大問題上。
    那所謂的短暫,到底會持續多久就很讓人懷疑了。
    在那以百萬年千萬年演變的周期中。
    即使一個人的一生,也不過如浮遊一般短暫。
    也不知道,最後到底能有多少人。
    能夠再次看到冰雪出現在大地上的那一幕。
    搖搖頭。
    將這種沒有什麽意義的聯想拋到腦後。
    蘇武連入自家的互聯網,打算玩一會遊戲。
    最近因為網絡的極速擴張,蘇武上傳到網絡上的幾款在線遊戲。
    也迎來了一大批的新玩家。
    有這麽多的人陪玩,也讓蘇武玩的更加酣暢淋漓。
    甚至都有了興致,抽空借助人工智能,給這些遊戲增加了幾個新的資料片內容。
    而這個動作。
    也在整個玩家群體,甚至不玩遊戲的群體,乃至現實的避難所內,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可不是和平時期,而是末世。
    在生存都堪憂的情況下,居然還能抽調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更新遊戲。
    那給人的感覺已經不是驚喜,而是恐怖了。
    人們無法想象,到底需要多麽強大的底氣,才能支撐起這種奢侈的行為。
    他們,真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裏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