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12章 人口紅利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A+A-




    212.第212章 人口紅利
    第212章 人口紅利
    聽一聽晨昕唱歌,或者欣賞欣賞晨月新學會的舞蹈。
    偶爾再在新建的豪華浴池裏泡一泡溫泉。
    過上一段少見的愜意生活。
    按照蘇武的理念。
    他努力發展到現在,可不是為了別人謀福利。
    而是為了能讓自己過得更好。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當然不能太過苛刻的對待自己。
    外界。
    在蘇武的領導下。
    已經成為了一隻龐大巨獸的荒石避難所群。
    默默的通過在城市廢墟中打撈廢棄物,還有在大山深處挖掘礦石,不斷汲取著發展的養料。
    而在位於地下的避難所內部。
    每一天。
    都有數以萬計的人,被轉移到各個附屬避難所的標準宿舍裏安頓下來。
    然後通過人工智能的分配。
    進入遠程控製中心和工廠工作,又或者在遊戲中,努力肝著任務,為蘇武源源不斷的貢獻靈性。
    同時,隨著大量的人被轉移到標準宿舍。
    大量空置下來的膠囊格子,也被拆除,然後又在原地建上新的標準宿舍。
    用於容納那些還待在格子裏的感染者。
    蘇武在過去一個多月裏,吸納的來自於全市各處的近百萬重症感染者。
    就在這種悄然無聲中。
    被一點一點的消化,融入避難所原本的運行體係之中。
    而解決了人口暴增帶來的各種難題。
    蘇武也逐漸開始享受到了人口的紅利。
    最簡單直接的。
    就是遠程控製中心的工人,增加到了整整9萬人。
    極限狀態下。
    蘇武可以調動9萬台人工操縱的機器人和車輛,一同執行任務。
    不過由於人類的生理限製,這種極限狀態不會持續太久。
    正常的情況下。
    蘇武會讓這些人三班倒。
    平均每三個人,輪流操縱同一台機器人或者工程車輛,在外界各個地方工作。
    而即便如此限製。
    3萬台常規的機器人勞動力,也是一股巨大到足以移山倒嶽的力量。
    正是有它們的存在。
    蘇武才能以平均每天5000平米的速度,快速擴張農家小院的避難所空間。
    並同步在新開辟的空間中建造種植園。
    才能在山區挖礦,在城市廢墟中撿拾垃圾。
    讓如今已經增加到10台的電弧爐,功率全開。
    每天熔煉出數千噸的成品鋼材。
    還有,對內建造標準宿舍,建造體育場等等活動區域,建造工廠生產線,拆除附屬避難所中不必要的設施等等,所有需要重型機械參與的勞動。
    也都少不了這些機器人的身影。
    而除了遠程控製中心以外。
    在充沛的人口支持下。
    大量的醫院,學校,勞動力密集的低端產業,也都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讓蘇武的附屬避難所。
    向著一個完整的社會緩慢靠近。
    同時。
    由於蘇武的幹涉,以及刻意保留了8小時的工作製。
    這些避難所的居民們,在工作之餘。
    也基本都成為了遊戲玩家。
    每天至少會花費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泡在蘇武讓人製作的幾款遊戲之中。
    讓蘇武每天能額外多出15點以上的靈性收入。
    10月17日。
    農家小院避難所地下7層。
    伴隨著哢的一聲輕響。
    第二條通往最近的青檸避難所的物資運輸通道,完成最後的並軌工作。
    從這一刻開始。
    農家小院避難所,將擁有兩條可以雙向循環的物資運輸通道。
    每天運輸物資的規模,可以達到28800立方米。
    超過之前僅僅隻有一條物資運輸通道時,物資吞吐量的10倍。
    而作為代價。
    整個第7層的一環擴建區域,總共4850平米的空間,全部都被建造成了站台。
    用於供往來的小型火車,停留以及裝卸物資。
    “沒想到這麽短的時間裏。”
    “一條一天能夠吞吐一兩萬噸貨物的物資運輸通道,就有些不夠用了。”
    地下一層控製中心。
    蘇武看著繁忙的車站,忍不住有些感慨。
    曾幾何時,萬噸級的物資對於他來說,還屬於一個天文數字。
    把農家小院整個加起來都可能沒有萬噸那麽多。
    現在,這卻不過是與附屬避難所,一天的物資交換量而已。
    不過這種預料不及的變化,卻正是代表著避難所的發展速度,快的超出預期。
    如今。
    在工程隊2000輛施工車輛日以夜繼的工作下。
    農家小院地下7層最外邊的二環區域,已經開辟出了一片5萬多平米的巨大空間。
    它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的體積,接近青檸避難所內部空間的0.7倍。
    裏邊全部建造滿了速生種植園。
    而如此規模的糧食生產區,已經足以明顯減輕百萬級人口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
    算是邁出了計劃中,成為唯一主要糧食產地的第一步。
    而在其他幾個避難所之中。
    單向的乘客通道和物資運輸通道,也早已相繼建造完成。
    現在蘇武在幾個有人居住的附屬避難所之間,相互調動工人的時候。
    已經不再需要讓他們冒險離開避難所。
    通過危險的地表進行轉移。
    隻需要在避難所內部,乘坐相應的小火車。
    就可以輕鬆的在20分鍾以內,抵達其他的避難所。
    除了這些肉眼可見的發展以外。
    在這些天裏,最重要的突破。
    就是晨月成功研製出了羅拉病毒的疫苗。
    在蘇武以接近成本價的價格,將疫苗成功的向整個江河市推廣開來以後。
    失去了可以寄生的宿主的羅拉病毒。
    逐漸徹底在整個江河市的城市廢墟,以及野外絕跡。
    僅僅隻在少數的實驗室裏,還保存有一部分的樣本。
    不過過快的發展。
    依然還是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些隱患。
    蘇武建立在農家小院避難所最底層的大型火力發電站。
    在近日裏,已經快將發電功率拉到了極限。
    不出意外的話,蘇武很快就要麵臨電力短缺的問題。
    “燃料的消耗有點過於劇烈。”
    “已經低於危險線了。”
    “不太適合再增加火力發電站的數量。”
    “地熱發電機的效率又太低。”
    “建造的少了,屬於杯水車薪。”
    “建造多了,考慮到每一台地熱發電機都需要使用生存點強化,又有些不太劃算。”
    “或許,是時候該去考慮一下,要不要建造一座核電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