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圖門市
字數:5608 加入書籤
第236章 圖門市
第236章 圖門市
而在進入末世之後。
雙方的交流更是近似於斷絕。
“沒有網絡信號了。”
“還真有點不習慣。”
花園號遊輪,船長室內。
因為曾經和蘇武有過那麽一段交情,被臨時委托為船長的原鋼鐵廠廠長王建國,望著手機上徹底消失的網絡信號,感到有些莫名的空虛和不安。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從文明世界,來到了危機四伏的荒原中一般。
按照事先的約定。
他們將在距離江河市最近的那座通訊信號塔,直線距離80公裏以外的地方,安裝一座新的通訊信號塔。
同時,也隻有等到那個時候。
他們才能重新恢複與江河市的聯係。
在此之前,王建國隻能依靠自己,以及分配到他手下的那一千名治安隊成員。
來穿過這段沒有網絡的幾十公裏路程。
“蜘蛛機器人也不好用了。”
“隻剩下最基本的智能。”
“我還想和鄧念老弟打牌呢。”
作為王建國的副手,重裝騎士也在抱怨道。
他所說的鄧念,是遠程控製中心,負責遠程操作蜘蛛機器人的一名工人。
因為和他性格相合。
在出來的短短幾個小時裏,彼此之間便已經混的相當熟悉。
差點到了在沒事的時候,能夠一起打牌的程度。
不過打牌是小事。
更重要的是,沒有遠程控製中心工人的操控,以及來自農家小院人工智能的算力支持。
蜘蛛機器人的戰鬥力算是廢掉了大半。
如果在這期間需要戰鬥。
它們發揮的作用,甚至可能都還沒有穿著外骨骼裝甲的治安隊成員大。
可以說,在圖門市這邊搭建起第一座通訊信號塔之前。
這支遠航船隊的戰力,將隻有正常水準的一半不到。
“先好好工作吧。”
“這段時間盡量保持低調。”
“希望別出事。”
王建國搖搖頭,沒有再與重裝騎士閑扯。
他站起身,來到船長室前方巨大的舷窗前,遠遠的眺望遠處在大雨中顯得有些朦朧的建築群。
那是圖門市的城區。
因為幸運的沒有處在超級地震的主動脈上。
即使與江河市相隔並不遠。
它的城區,也並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仍然還保留著相當大一部分完好無損的建築。
從外表看去,依稀還能看到一絲來自於末世前的繁華。
隻不過。
由於沒有燈光。
看久了之後,更容易給人一種仿佛在看類似於無人區的恐怖電影一般。
那裏絲毫無法讓人生出進去一探究竟的興趣。
在王建國的刻意控製下。
船隊從水道低調的經過了圖門市的城區。
然後繼續一路往南,朝著遠處起伏的山區靠近。
一路平安無事。
在抵達了預定的距離後。
船隊緩緩地停泊在一處深水區之中。
然後一支由上百名治安隊成員組成的小隊。
搭乘著兩艘巡邏艇。
趕往不遠處的岸邊。
在岸邊附近的一座山頭上,開始搭建通訊信號塔。
沒有機器人的協助。
整個搭建的過程,進度相當緩慢。
哪怕依靠著外骨骼裝甲,人人都有一身不俗的力氣。
也折騰了將近有兩個小時時間。
才算勉強完工。
接通電源,啟動通訊信號塔。
半秒後。
熟悉的網絡信號,開始浮現在每個人的手機上。
通訊信號塔的施工現場,由此出現了一陣小小的歡呼。
不少人長長的鬆了口氣。
不隻是王建國。
他們這些早已經習慣了人工智能,在耳邊安排每一個行動細節的人。
也非常難以適應離開網絡的環境。
現在恢複過來。
對於他們來說就如同重新回到家裏一般。
“網絡已連接。”
“根據授權協議,現在將由人工智能洛天依,負責接管花園號遠航船隊最高指揮權限。”
“已確認當前待執行任務。”
“加固通訊信號塔,以及修建附屬哨塔建築。”
“偵察無人機開始起飛。”
“進行地質掃描建模,同時搜索周邊威脅目標——”
一接通網絡。
來自於人工智能熟悉的聲音,便開始響徹於所有人的耳邊。
原本的船長王建國,以及副手重裝騎士。
自動退居二線。
所有的指揮權力,重新被收回到人工智能那裏。
而在人工智能監管所有權利之後。
船隊的行動,自然而然變得更加嚴謹而專業。
掃描地質情況,確定通訊信號塔豎立的位置足夠穩定和安全。
派遣偵察無人機,確認周邊是否存在可能有威脅的目標。
以及運輸建築材料。
就地在通訊信號塔旁邊,建造一座小型碉堡。
所有的行動,都有條不紊。
充分又合理的將整個團隊中,人類以及蜘蛛機器人都調動起來。
沒有浪費任何一絲額外的人力物力。
為了趕時間,以及減輕船隊運輸過程中的壓力。
在通訊信號塔旁邊,建造小型碉堡使用的材料,同樣是快速水泥。
這給船隊的施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前後僅僅隻花費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便將一棟三層高,各種生活設施都相當完善的碉堡建造完成。
完成工程以後。
沒有在原地多做停留。
留下一台安裝在碉堡頂層的電磁炮。
以及10名治安隊成員和20台蜘蛛機器人負責守衛。
剩下的人接著返回遊輪上,繼續開始朝著南方行駛。
而與此同時。
隨著在江河市以外的第一座通訊信號塔的運行。
以其為中心,半徑80公裏範圍內。
所有距離地麵不到50米的地下避難所之中。
都開始收到來自於江河市的廣播信號。
在信號生效的第3分鍾。
某個位於圖門市的避難所居民,第一個發現他的手機中多出了一個陌生的網絡信號。
他嚐試連接。
很快便在手機畫麵中,看到了一幅繁忙的勞動場景。
一座粗略望去,至少有數百人的大型工廠。
在機器的轟鳴聲中。
開始運轉。
“江河市晚間新聞為您報道。”
“今日下午四點,江河市第一電器廠開始運行。”
“預計每日可生產2萬部手機。”
“第一電器廠的建立,將釋放江河市製造中心的生產力。”
“有利於將更多的生產資源,傾斜到更加高端的產業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