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試探底線的擴張

字數:10672   加入書籤

A+A-




    第275章 試探底線的擴張
    第275章 試探底線的擴張
    “有些用力過猛了。”
    連蘇武自己都沒有預料到。
    在竭盡全力的產能爆發之下。
    居然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到如此地步。
    以至於新增的武裝力量,大部分都毫無用武之地。
    隻能要麽暫時存放在農家小院的武庫倉庫之內,要麽化身為生產工具,參與避難所內的各種生產建造任務。
    但同時,蘇武又不敢真的放緩這種產能爆發。
    紫晶體給蘇武帶來的最大威脅,來自於它不可被摧毀的起源之地,以及未知的數量。
    考慮到它們所在的地幔軟流層,厚度在100到350公裏之間。
    而海洋的平均深度也不過在4公裏左右。
    如此廣闊的世界裏,到底能夠孕育出多少數量的紫晶體。
    隻要想想,就能讓人頭皮發麻。
    最壞的情況。
    說它們可能超過末世前,地球地表所有體型超過一毫米的生物數量總和,都一點也不奇怪。
    麵對這種令人絕望的數字。
    蘇武不全力以赴的話,根本沒有堅持到最後的把握。
    “既然生產不能停。”
    “那就隻能想辦法增加收入了。”
    蘇武打開整個東洲的全息地圖。
    目前通訊信號塔覆蓋的寬江流域,以及餘安市周邊一帶。
    在他直接控製下的那些附屬避難所之中。
    除了大約還有3000多萬等待轉移的人口以外。
    就隻剩下維持他們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基礎設備,還有燃料一類的低價值物資。
    等到將人口全部轉移之後,或許通過回收設備和建築材料,還能最後再收割一波。
    但在此之前。
    已經基本沒有太大的價值。
    “寬江流域一帶。”
    “那些官方避難所暫時還不能動。”
    “不管怎麽說,他們都還在聯邦衛星網絡中擁有一個可以聯絡的賬號。”
    “沒有徹底切斷與聯邦上層的聯係。”
    “不過底下那些民間避難所。”
    “都可以嚐試收編。”
    不要看蘇武的互聯網絡,覆蓋整個東洲。
    活躍用戶數以億計。
    但作為整個互聯網的主人。
    隻要他願意。
    任何消息都不可能從他的網絡上泄露出去。
    甚至這種封鎖,站在那些發布消息的人的角度,都不一定能發現。
    他們依然能看到自己的帖子,依然能與其他人互動。
    隻不過和他們互動的要麽是人工智能,要麽是經過人工智能篡改關鍵詞,已經徹底扭曲原意的回複。
    在這種網絡上嚴密封鎖,現實中幹擾通訊的雙重手段下。
    想要幾座同在一座城市裏的避難所,無聲無息的消失。並不是什麽難事。
    並且最關鍵的是,這些消失的民間避難所。
    本身其實也早已經被聯邦放棄。
    收回了他們直接向聯邦求救的渠道。
    哪怕當地的官方避難所,有心想要庇護他們。
    大概率也不會引起聯邦的注意。
    “就算退一步,完全猜錯了聯邦的態度。”
    “以農家小院如今的體量,也足以抵擋住聯邦的怒火。”
    “爭取到談判的機會。”
    “試錯的成本,不至於高到無法承受。”
    寬江流域那一帶的民間避難所。
    或許在資源積累上,可能隻有當地官方避難所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但這也架不住他們的數量足夠龐大。
    如果將他們全部吃下。
    蘇武大約可以獲得相當於1到2個行省的資源。
    收益大,又不怕失敗的後果。
    蘇武越是斟酌,越是發現這是一條正確的路線。
    “然後東洲其它區域。”
    “那些被標注為反人類陣營的避難所。”
    “也都可以開始一個一個的動手清除了。”
    如今的蘇武,手中90支商隊基本已經全部擴編完成。
    每支商隊,一次性可以運輸上萬噸的物資,又或者8000名乘客。
    而如此恐怖的運力,僅僅用在寬江流域和餘安市周邊的轉移上。
    已經有些過剩和浪費。
    “單單是用那些普通改裝車輛,一次大規模的轉移下來。”
    “就足夠將三四百萬的人口,遷移到農家小院。”
    “而農家小院為了安頓這些新增的人口,也不得不舍棄其它大部分功能區域。”
    “集中力量建設標準宿舍。”
    “在這種情況下。”
    “商隊完全沒有必要再參與進去。”
    “還不如拿去別的地方創收。”
    “在剿滅其它區域的反人類陣營的時候,順便再把交易網絡在整個東洲鋪開。”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這將會比他收編寬江流域那些民間避難所,收益還要更加巨大。
    隻不過耗費的時間和風險。
    同樣也會比後者要多出許多。
    蘇武必須做好,有商隊出現折損的心理準備。
    “另外,搜刮其他避難所裏的資源,終究隻能作為短時間內的應急。”
    “後邊獲取資源的大頭,還是要落在挖礦,還有回收建築廢墟上。”
    隨著高頻振蕩儀的出現。
    蘇武在各個礦場挖掘礦石的速度,又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這還不夠。
    他需要更快的挖掘速度和更多的礦場。
    以滿足後續高速擴軍下,那近乎無底洞一般的資源需求。
    “看來,得讓那些駐守在通訊信號塔附近的哨兵。”
    “加快對周邊地質的勘探速度。”
    “盡可能多的找出一些礦物資源。”
    蘇武對於礦物資源的大小,沒有要求。
    哪怕是隱藏在群山深處,一堆僅有幾十噸的鐵礦石。
    他也不嫌少。
    反正,憑借著龐大的空中運輸隊伍,能夠無視大部分地形的蜘蛛機器人,以及可以迅速粉碎地麵的高頻震蕩儀。
    不管在任何地方。
    都能於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地建造出一座有模有樣的礦場出來。
    區別無非是規模大一點的。
    會專門建造一條到幾條地下運輸通道。
    將裏麵的礦石產出,運送到最近的附屬避難所裏,提煉成成品。
    規模小一點的。
    則幹脆由蜘蛛機器人,又或者青空級運輸無人機。
    把它們手動運到外界。
    而除了天然的礦物資源以外。
    那一座座在末世前建造起來,如今大多數都已在地震和低溫暴雪中變成廢墟的城市。
    也是一座座人為製造的巨大礦場。
    值得蘇武去投入大量的力量進行開采。
    在全息地圖上。
    標注出一個個需要外出或采集,或掠奪的資源點。
    蘇武忽然發現。
    原本他手中看似有些過剩的蜘蛛機器人軍團。
    在這些龐大的需求麵前。
    又變的不夠用了。
    “等到把這些標注的資源點,全部開采完畢。”
    “或許,就算紫晶體數量真的以兆億計算。”
    “我也能將農家小院這一小片地方,穩穩的守護下來吧。”
    蘇武眼中帶著一絲期望。
    許久後。
    他才收回看向全息地圖的目光。
    重新來到控製台前坐下。
    開始準備進行今日份的研究工作。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相比於單純提高基礎資源的數量。
    攀升科技帶來的綜合實力的提升,很多時候還要遠遠超過前者。
    就如同樣一塊金屬。
    用來製作成刀劍和用來製作成電磁步槍之間的區別一般。
    人類拿著成千上萬把刀劍造成的傷害,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一把電磁步槍。
    而具體到發展科技方麵。
    曾經最讓蘇武在意的是可控核聚變。
    隻要成功研製出可控核聚變。
    蘇武就能徹底擺脫,普通核電站對鈾等稀有金屬的依賴。也不再需要煤炭,天然氣等等傳統的化石能源。
    獲得當前階段近乎無窮無盡的電力。
    但在蘇武懷著美好的期望,陸陸續續的耗費數千點靈性,進行了一係列的初步實驗和研究後。
    他最終卻不得不麵對一個現實。
    所謂的可控核聚變,是一項耗盡他目前的所有資源,也不一定能有所突破的浩大工程。
    “明明在末世前已經有消息說,人類已經成功實現可控核聚變。”
    “結果真研究起來。”
    “這難度也實在太高了。”
    “那所謂的成功,該不會是個假消息吧?”
    蘇武有些懷疑,也有些無可奈何。
    隻能暫時將這一項研究封存。
    坐在控製台前,仔細思索了一會兒。
    蘇武開始將目光投向收繳的那些紫晶體殘骸。
    “現在已經確認,紫晶體的殘骸在徹底失去活性後,會轉變成一種安全的特殊材料。”
    “可以以此為基礎,嚐試研究功率更大的激光,電磁加速軌道和引擎。”
    材料是製約科技發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而與此對應。
    在發現一種新材料之後。
    也是最容易基於新材料研發新科技的時候。
    並且和其它一般的新材料不同。
    紫晶體殘骸的潛力更加巨大。
    能夠應用的研究方向,都直指如今蘇武最需要的軍事相關領域。
    將這三個待研究的項目。
    全部添加到工作日誌之中。
    蘇武首先選擇了研究電磁加速軌道。
    這一項目。
    從名字上看,似乎平平無奇。
    實際上卻是一項相當關鍵的科技。
    一但研究成功。
    就能讓蘇武獲得製造超大型電磁炮的能力。
    彌補農家小院如今高端戰略武器的最後一環。
    “伊甸園衛星的天基武器屬於最後的底牌。”
    “微型機甲的戰術核武,基於航天火箭改造,擁有20噸重的金屬氫作為戰鬥部的彈道導彈,屬於戰略武器。”
    “120毫米電磁炮,電磁步槍,金屬氫製成的各種火箭彈,手雷和航空炸彈等等,屬於常規武器。”
    “目前來說,常規武器方麵,已經不缺火力。”
    “戰略武器方麵,一個是保有的數量過於稀少,輕易不能發動。一個是打擊範圍太過巨大,在單位麵積的殺傷力上,並不比常規武器高多少。”
    “超大型電磁炮的出現,將會彌補戰略武器在這兩方麵的缺陷。”
    “也給了一件能夠用於打boss戰的主力武器。”
    “如果紫晶體中,真的存在那種玩意兒的話——”
    燃燒掉300靈性。
    一路研究到傍晚。
    一聲短促的警告聲,將處於研究狀態的蘇武喚醒過來。
    蘇武轉過頭,看見了不遠處的全息投影地圖上,秦嶺山一帶泛起了微微的紅色。
    他站起身,來到全息投影地圖前。
    伸手放大了秦嶺山的那一部分地圖。
    並截取了一些位於那裏的火力平台上的攝像監控。
    隻見一片大大小小的紫色晶體。
    如同魚兒一般,不時的從岩漿峽穀的岩漿湖泊之中,跳躍了起來,然後又迅速的重新跌回岩漿之中。
    而每當它們跳躍起來的時候。
    便會觸發蘇武設置的預警。
    遭到來自岩壁兩側的火力平台的打擊。
    有些紫晶體在這個過程中被摧毀,也有一些則成功躲避,甚至硬扛住了一擊,成功回到了岩漿之中。
    “才過了多久。”
    “這是又進化了?”
    蘇武再度感覺到了頭疼。
    他仔細觀察那些躍出岩漿的紫晶體。
    並借助峽穀那邊的觀測設備,對它們展開更進一步的分析。
    到了最後,還派遣出了幾架快遞級無人機。
    冒著被下方岩漿翻滾濺射到的危險。
    捕捉了一隻紫晶體回來。
    在岩漿峽穀上方的一座簡易臨時實驗室裏,進行解剖和實驗。
    最終結果表明。
    這些紫晶體內部的結構中,多出了一個壓縮氣囊。
    可以依靠噴射氣體,獲得短暫的跳躍能力。
    最高瞬時速度可以達到20米每秒。
    “一個遁地,一個飛天。”
    “花樣越來越多了。”
    稍微遲疑了一下。
    蘇武決定繼續在岩漿峽穀兩側的岩壁上。
    追加200座火力平台,以及1000架作戰無人機。
    既然紫晶體獲得了短暫的跳躍能力。
    那針對它們的火力網,也要相應的增加一部分才行。
    畢竟打固定靶和打移動靶,難度可不是一回事。
    繼續對秦嶺山一帶的外圍防禦。
    查漏補缺了一番
    蘇武收回目光。
    這個時候,他也沒有心情繼續研究。
    便幹脆翻閱起江河市最近的建設報告。
    “所有城區附屬避難所,空間利用率平均達到了37。”
    “產出糧食達到了供應4500萬人的標準。”
    “不過肉食產量仍然不足。”
    “即使最廉價的雞胸肉,也僅能保證不足千分之一人口的日常需求。”
    “還有肥料,也消耗巨大。”
    “得專門再組織一趟,從隔壁圖門市運輸一批鉀肥回來才行。”
    空間利用率37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要知道,一座避難所僅是各種內部建築,以及維持避難所正常運行的基礎設備。
    都占據了大量的空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