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行省交易

字數:11186   加入書籤

A+A-


    第309章 行省交易
    第309章 行省交易
    宋鴻的話。
    讓在場另外兩名超級城市領袖的神情,也變得不太好看。
    任他們在自己的城市裏如何位高權重。
    都不能改變他們已經被東洲首府拋棄的事實。
    關鍵是這種拋棄還並沒有公開,而是一直被刻意隱瞞到現在。
    然後才偶然被他們打探到。
    從性質上來說。
    東洲首府的這種行為,和出賣幾乎毫無區別。
    “現在我們的處境都很危險。”
    “所以我希望。”
    “聯盟內,能進一步加強情報和技術方麵的交流。”
    “另外,如果以後實在迫不得已。”
    “我在東洲首府那邊還有渠道。”
    “能在西荒高原拿下一塊地盤。”
    “到時候,或許我們可以聯手開發那裏。”
    “作為聯盟的退路。”
    在將自己手中的情報,詳細的披露出來以後。
    宋鴻做出了提議。
    顯然是想集整個聯盟的力量,去千裏外的安全區打造一座新的避難所。
    “那難度太高了。”
    “而且應該也容納不了多少人吧?”
    蘇武皺了皺眉,有些質疑。
    哪怕在和平時期。
    想要轉移幾座超級城市的人口和資源,都千難萬難。
    更不用提在末世後。
    跨越千裏的去空氣稀薄,環境更加惡劣的高原。
    再加上還要在那邊,從零開始打造避難所。
    其中的難度,隻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
    必定會高到幾乎難以實現的程度。
    不比登月簡單多少。
    “難度是有一些。”
    “不過我找到的地方,地底存在一大片天然的空洞。”
    “隻要物資到位,就可以安頓下來。”
    “剩下的,都可以在後期慢慢改善。”
    “不過規模的確也上不去。”
    “預計最終容納的人口,不會超過50萬人。”
    宋鴻詳細的解釋道。
    他的這個方案,的確具有一定的可執行性。
    不過集中整個聯盟,好幾座超級城市的力量。
    才最終隻能打造出一座容納50萬人的小型城市級避難所。
    本質上來說,其實和扔下大部分家當,孤身逃亡差不了多少。
    而聯盟內加起來將近2億的普通人。
    也都將成為這次逃亡的犧牲品。
    “代價太大了。”
    “沒有必要。”
    蘇武搖搖頭,直接否決了這個提議。
    不管遇到什麽災難,他都不可能放棄經營了那麽久的農家小院。
    而且如果連農家小院都抵擋不住災難的話。
    說實話,蘇武也不認為,躲到西荒高原就能真的高枕無憂。
    除了蘇武以外。
    在場的另外兩個人,也同樣對此不是很感興趣。
    福海行省的總督柴澤陽表情淡漠。
    既不表達支持,也不表達反對。
    餘安市的強憶秋,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有點意動。
    但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對宋鴻露出了歉意的神情。
    委婉的拒絕了他的提議。
    “好吧,看來大家都有自己的退路。”
    “看不上我這種方案。”
    宋鴻也是人精。
    盡管沒人多說什麽。
    他也能隱約猜測到,在場的眾人都有各自的底氣。
    不願意把資源分薄到他的計劃中。
    不過這場會議下來,也不是什麽收獲都沒有。
    至少前一項加強交流,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會後。
    宋鴻私下裏找到了蘇武。
    和他進行了一場短促的交談。
    “你想要購買商隊列車?”
    蘇武陷入了沉吟。
    能夠在極寒的冰原上自由行動的商隊列車,堪稱是末世中的珍寶。
    沒有人不會對它心動。
    而對於蘇武來說,商隊列車雖然是他的核心資產。
    但畢竟是有資源就能夠製造出來的量產型號。
    也不是不能賣掉。
    關鍵是,宋鴻能不能拿出足夠的代價。
    “雖然你們不太讚成。”
    “可是在西荒高原建造備選避難所,已經是我們長明市唯一的選擇了。”
    “而想要跨越那麽遙遠的距離,進行大規模的建設。”
    “你手中的那種陸地列車,是最好的運輸工具。”
    宋鴻歎了口氣。
    進入末世後的現在。
    曾經數次修複過的鐵路軌道,也已經大半都掩埋在了冰層的深處。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乎不可能再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空運雖然還沒有斷絕。
    可適用於零下70度環境下的飛行器,數量終究相當稀少。
    剩下還能夠安全進行長途跋涉的工具,還真就隻有蘇武的商隊列車這一根獨苗。
    “多的代價我也付不出。”
    “這樣吧。”
    “我用我們長明市所在的蕭江行省,其他所有民間和官方的避難所,還有行省內的礦物開采權。”
    “用來和你交換兩支商隊列車。”
    “蕭江行省是人口大省,除了長明市以外,其他地方加起來也還有大約7000多萬人。”
    “儲備的成品資源過億噸,還擁有一座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的大型銅礦。”
    “價值應該足夠了。”
    蘇武對於人口無止境的需求,並不是秘密。
    以一個行省除省會城市以外,其他地方所有人口和資源作為代價。
    用來換取兩支商隊列車。
    無論從哪一方麵看。
    付出的價值都已經足夠。
    也彰顯了誠意。
    “這麽舍得?”
    蘇武有些意外。
    從宋鴻過往的表現來看,可不像是餘安市那樣,對周邊的小弟漠不關心。
    對他所在行省的人口動手。
    基本就和從他家裏掏錢,性質差不多。
    “再不舍也沒辦法。”
    “等災難出現。”
    “別說行省內的其他地方,就算是長明市本地。”
    “恐怕也顧不了太多人。”
    “不如提早讓他們投奔到你那邊,也好多一絲幸存的希望。”
    宋鴻眼中有些疲倦。
    可以看出,這次從東洲首府那邊打探到的消息,給了他很沉重的打擊。
    讓他放棄了很大一部分的幻想。
    “那就沒問題了。”
    “明天,我會將兩支剛出廠的商隊列車派遣到長明市,交付給你們。”
    “至於接收人口的事。”
    “等一兩個星期後再行動吧。”
    現在連鎮海市的人口,都還滯留在沿海一帶。
    從鎮海市那裏接手的資源,除了最昂貴稀少的那一部分,已經通過空中運輸運回了農家小院。
    剩下絕大多數。
    甚至都還未從搖搖欲墜的鎮海市避難所裏搬出來。
    蘇武暫時沒有能力,再去轉運蕭江行省的人口。
    不過,隨著快速的消化鎮海市的資源。
    這種局麵很快就會改變。
    4月5日。
    鎮海市所在地。
    原本凍結一切的冰層,不知道何時已經碎裂成了無數的浮冰。
    與海水混合一起。
    在暴風中形成翻湧的浪潮。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偶爾透過那湧動的海水和浮冰。
    還能看到其深處,會浮現出一縷縷微弱的紅光。
    那是來自海底的岩漿散發的光芒。
    此時此刻。
    位於海底的鎮海市避難所。
    幾乎有大半,都已經被岩漿所包圍。
    並時不時的就會遭受到一陣,烈度高到肉眼可見的地震侵襲。
    然而,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
    早已經撕裂成兩半的避難所主體,卻奇跡般的沒有進一步解體。
    甚至都還在一如既往的。
    以不遜色於最初的超高效率,將存儲在那裏麵的物資。
    源源不斷的運輸出去。
    “燃油快要掏空了。”
    “其它資源大概還有1億噸左右沒有轉移,感覺就像是基本沒動一樣。”
    看著滯留在鎮海市避難所的物資統計數據。
    蘇武既有些驚歎於燃油的驚人運輸速度,又對剩餘物資的轉移感到頭痛。
    不過,看起來轉移的很慢。
    實際上。
    在六條海底通道的地鐵列車,以及穿行在第7條海底通道公路上的貨車,共同轉運下。
    整整一天下來。
    已經將1200萬噸以上的物資,輸送到了海岸線那邊。
    這個驚人的物資數量。
    幾乎都快要趕上蘇武過去在寬江流域一帶,搜刮的所有資源總和。
    之所以還會有進度緩慢的感受。
    純粹隻是因為對比鎮海市本身,那過於誇張的物資庫存量帶來的錯覺。
    所謂1200萬噸的物資。
    也不過才相當於堪堪抹掉那億噸資源的零頭而已。
    當然,這僅僅隻是從數量上來看。
    考慮到已經將價值較高的物資,都優先打包運走。
    從價值方麵計算。
    蘇武實際上已經將鎮海市一半以上的家當弄到了手中。
    各種高端的機械造物。
    在這批高價值物資的支援下。
    都即將迎來一次大規模的增長。
    “有了這批資源。”
    “商隊列車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100支以上。”
    “六代戰機也可以再擴產100架,讓總數量達到500架以上。”
    蘇武稍微估算了一下。
    這其中,商隊列車暫且不提。
    之所以隻增加100架六代戰機。
    不是資源不夠,而是蘇武認為,500架六代戰機暫時已經足夠使用。
    他需要留下足夠的資源。
    等到不久以後。
    第七代戰機在實驗室中誕生出來。
    再繼續大規模的量產七代戰機。
    “而且和六代戰機不同。”
    “七代戰機的技術,已經可以用來嚐試製作更大型的近地軌道飛行器空天母艦。”
    “雖然用七代戰機技術製造的空天母艦。”
    “機動性和戰鬥力都存疑。”
    “但至少在單純的運輸方麵,卻可以肯定能帶來跨時代的改變。”
    “到時候,說不定就能真正做到,匯聚全球的資源,來建設農家小院。”
    展望這方麵的科技發展。
    蘇武忍不住生出了一種前路即將海闊天空的明朗。
    再繼續將目光轉移到全息地圖上,臨海避難所那裏。
    隨著蘇武分出200支商隊列車返回江河市,一次性帶走400萬人。
    臨海避難所周邊。
    也徹底從熙熙攘攘中,回到了過去空無一人的狀態。
    隻剩下大量的機器人和無人工程車輛。
    還在冒著嚴寒,無聲無息的處理著從鎮海市那邊輸送過來的物資。
    一支商隊列車。
    極限狀態下可以運載4萬人。
    但這種狀態,太過挑戰人類的生理極限。
    尤其是在長途運輸中,很容易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
    因此,在目前這種看起來不算太過緊急的情況下。
    蘇武選擇了削減一半的承運人口。
    留下緩衝的空間,讓車內的乘客,能夠不必全程站著,可以輪換坐著休息,甚至進行一定時間的睡眠。
    而這種改製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在長途行進中,可以不必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找一座附屬避難所休整。
    能夠直接一口氣地抵達目的地。
    論整體的效率。
    距離越遠,越不會比滿載狀態低多少。
    “目前商隊列車的規模足夠大。”
    “來回幾次,就足以把鎮海市的所有人都轉移到農家小院。”
    “再考慮到目前農家小院地下10層也即將完工。”
    “在全部建設標準宿舍和種植園的情況下。”
    “僅僅是那一層,就差不多可以把整個鎮海市的人口都收納進去。”
    “最多還剩下兩三百萬人的零頭,需要放到後續挖掘的地下11層。”
    “所以,接下來。”
    “壓力已經沒有昨天那麽重了。”
    “慢慢按部就班的來就好。”
    不過,這一切樂觀的前提。
    是不會再有巨大的災難中途插入進來。
    在全息地圖上,調出一顆臨海避難所地表的攝像頭。
    蘇武將它轉動到海洋深處,鎮海市所在的方向。
    從100多公裏外的這裏望過去。
    隱約能看到。
    化為白色冰原的海洋盡頭,被一片深沉的黑色所籠罩。
    那裏,已經成為了生存難度達到噩夢級別的地獄。
    誰也不能夠保證。
    它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再繼續蔓延過來。
    凝視了屏幕中的海洋一會兒。
    蘇武繼續將視線轉移到臨海避難所附近的一片群山之中。
    在那裏的山穀中,臨時搭建的成片的巨型倉庫裏。
    已經存儲了數千萬噸的燃油。
    可以預見,想要把它們運輸到江河市。
    注定會是一件曠日持久的事情。
    並且考慮到它們的單位價值偏低。
    在運輸序列中,還要排在如今還沒有從鎮海市搶救出來的那上億噸普通物資之後。
    如此漫長的時間。
    不出意外幾乎不可能。
    運氣好的話,這最終預計會達到8000萬立方米的燃油。
    可能還會給蘇武留下那麽三瓜兩棗的遺產。
    運氣不好,那就是白忙一場。
    留給蘇武的隻有一片什麽都不剩的廢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