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八九式坦克

字數:9495   加入書籤

A+A-


    第135章 八九式坦克
    第135章 八九式坦克
    臨沂以北,湯頭鎮。
    第二師團指揮所暫時於此。
    岡村寧次扶了下眼鏡,眉頭緊鎖。
    一股支那軍隊突兀的跨過了沂水,直接威脅到了師團後方補給線。
    快速建立了臨時據點後,抵抗十分頑強,光靠後勤輜重聯隊,根本解決不掉。
    隻能調集臨沂城中的部隊回防支援。
    參謀長淺井悟郎拿著一封電報:“閣下,通過破譯電報信息,來援臨沂的支那部隊,主要由參與淮北戰役的主力軍隊組成,番號為新編第一軍團。”
    岡村寧次目光凝重:“新編第一軍團?”
    淮北戰役,被列為帝國軍隊有史以來最大的恥辱。
    兩支帝國精銳甲種師團,竟慘敗於支那地方軍手中。
    岡村寧次收起輕蔑之心,驕兵冒進,急功近利的慘痛教訓曆曆在目。
    他不得不謹慎應對起來。
    “淺井君,下令部隊收縮戰線,督促後方第29,30聯隊,加快行進速度!”
    之前在青島和海軍爭執了太久,目前師團下屬的四個步兵聯隊,隻有兩個抵達了戰場。
    第4聯隊和第16聯隊。
    這兩支部隊,一個補給軍區在仙台,一個在新發田。
    都是第二師團的精銳部隊。
    淺井悟郎點了點頭:“哈依!”
    岡村寧次繼續說:“調集重炮旅團,向渡河的支那軍隊發動炮擊,第三軍團已是強弩之末,隻要我們持續圍困臨沂,最多三天,就能徹底將其殲滅。”
    “新編第一軍團,才是我們需要重視應對的敵軍主力!”
    淺井悟郎應了一聲。
    “閣下,磯穀將軍命令我部,等待第十師團趕到,共同進攻台兒莊。”
    岡村寧次心中思忖。
    指揮關係上,磯穀廉介是前敵總指揮,協調兩個師團之間的作戰。
    在和海軍的矛盾衝突中,磯穀廉介幫了他不少,兩人的關係還算親近。
    “複電,我部已收到命令!”
    既定的作戰計劃是,第二師團攻臨沂,第十師團攻騰縣,兩軍會師之後,直撲台兒莊。
    此地是徐州的門戶。
    隻要能攻克台兒莊,徐州唾手可得。
    現在第二師團已經抵達了作戰位置,反倒是第十師團,目前還在來的路上。
    淺井悟郎拿出筆記本記錄。
    “閣下,據特務部門確切消息,昨日傍晚有兩個支那集團軍抵達徐州,敵戰區兵力大增,是否請求增援?”
    岡村寧次大驚:“兩個集團軍?”
    淺井悟郎點了點頭。
    “五戰區兵力大增,肯定會尋求與我部進行決戰,倘若不盡快占領臨沂,恐怕接下來的戰鬥.會更加艱難。”
    岡村寧次眉頭皺得更緊。
    打不打臨沂,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大問題。
    磯穀廉介的命令,意圖很明顯。
    徐州可以慢點打,反正遲早是囊中之物,但要穩,絕對不能像南線兩個師團一樣,陷入敵軍的包圍圈。
    但要是真在此地逡巡不前,等四個支那集團軍抵達,以二十餘萬兵力,在騰縣和臨沂之間構築起防禦工事。
    局勢必將陷入持久的消耗戰。
    攻克津浦線的真正戰略意圖,不在徐州,而在武漢。
    徐州隻不過是個跳板罷了。
    岡村寧次扶了下眼鏡:“在複電中加上一條,一旦我部發現支那軍隊有大規模集結趨勢,會搶先攻占臨沂,隨後進兵騰縣。”
    淺井悟郎敬了個禮:“哈依!”
    沂水河畔。
    紅旗一兵團四大隊在此站穩腳跟,通過快速土工作業的方式,構築出梯次防禦陣地。
    袁燁霖趴在戰壕裏,舉起望遠鏡觀察敵情。
    鏡筒之內,至少出現了十五輛坦克。
    一旁的軍官也在觀察,放下望遠鏡後,好奇道:“這是啥坦克?之前沒見過啊?”
    袁燁霖解釋道:“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樣應該是小鬼子的八九式坦克。”
    “培訓班不是講過?你是不是沒認真聽?”
    聽見上司質疑自己的學習,那名軍官訕訕一笑:“這我來得晚,那期課我沒上.”
    袁燁霖冷哼一聲:“這麽好的機會,你可別錯過了,之前在外麵想念書,得累死全家人!”
    “不過這坦克確實少見,還真不愧是關東軍!”
    一旁的軍官忙不迭道:“對對對,這我學過,關東軍的主要任務是駐防東北,防禦蘇聯,坦克部隊很龐大!”
    “話說咱們是不是捅了鬼子窩,怎麽一下子來這麽多人?”
    袁燁霖吐了口唾沫:“鬼子又不是傻,咱們搞了他們這麽多次補給線,肯定長記性了。”
    “估計城中的友軍,應該能緩上口氣。”
    “現在就等兵團主力抵達,幹死他娘的小鬼子!讓咱四大隊,好好在司令麵前漲一波臉!”
    “步兵炮呢?把步兵炮都拉出來,炮管放平了,先敲掉兩輛坦克!”
    那名軍官點了點頭:“明白,我這就通知下去!”
    這次長途奔襲,攜帶了四門日製九二式步兵炮。
    相比於九四式山炮,這款更受各級軍官一致歡迎。
    拆卸方便,重量輕,射擊角度大,可曲可平,雖然口徑小了點,隻有70毫米,但實際威力相差不多。
    袁燁霖繼續觀察前方。
    八九式坦克的塊頭,要比小豆丁坦克大上很多,轟隆隆的引擎聲響起,一股濃重的壓迫感撲麵而來。
    袁燁霖咋舌。
    紅旗一兵團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幾個破鐵殼子,還嚇唬不倒他。
    “要是繳獲個這玩意回去,長官不得親自請我喝兩盅?”袁燁霖心裏暗自想道。
    截止目前,整個新編第一軍團,還沒有過繳獲日軍坦克的先例。
    之前第十八師團的戰車聯隊,被重炮犁了好幾遍。
    等打掃戰場的士兵趕過去時,場麵一片狼藉,隻剩下一堆彎曲嚴重的鋼板。
    三兩分鍾後。
    轟!
    陣地上傳來幾聲炮響。
    那四門九二式步兵炮開火了!
    這款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炮身低矮,依靠灌木等障礙物,便可輕鬆掩護。
    就是過於低矮的炮身,操作起來不太方便。
    更適合鬼子那種侏儒型身材。
    幾枚炮彈落在坦克前,突如其來的爆炸聲,打斷了日軍的推進。
    八九式坦克停滯在原地,遲緩的轉動炮塔,尋找到底是哪裏傳來的炮聲。
    趁著這個間隙,熟練的炮兵迅速裝填好彈藥,進行第二輪射擊。
    轟——
    一枚70毫米榴彈,撞在八九式坦克的前裝甲上。
    17厚,表麵滲碳的鎳鉻鋼裝甲,抵消了絕大部分爆炸威力。
    隻留下一片黑糊的印記。
    坦克內的車組成員猛地一震,裝填手腦袋磕在彈藥架上,頓時暈了過去。
    “炮擊!”
    “我車遭遇炮擊!”
    車長強忍著眩暈,推開頂部艙門,不敢探出頭,隻能朝著外麵大吼。
    和豆丁坦克一樣,八九式坦克並未部署車載無線電通信設備,想要和友軍溝通,基本隻能靠吼。
    後方。
    鬼子兵迅速打出旗語,身後的步兵展開,走在坦克前麵,緩緩向敵軍陣地推進。
    轟——
    遲疑間,第三輪齊射到來。
    由於部署專業的反坦克炮,發現一枚榴彈,在遠距離上無法消滅日軍坦克。
    炮兵軍官將四門步兵炮的目標鎖定在一處。
    一發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四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爆炸的火光衝天而起,一輛編號為“21”的八九式坦克,承受了來自不同方向的四枚榴彈,頃刻間便被掀起的塵煙籠罩。
    正麵裝甲有17,側後裝甲隻有15。
    不管添加了什麽材質,在這種程度的爆炸下,根本幸存不了。
    坦克右前方被炸出了一個大洞,裝甲鋼出現明顯的彎曲。
    四名車組成員歪七扭八的躺在車內,七竅流血。
    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強烈的衝擊被震碎了內髒。
    見己方坦克出現了損失,鬼子兵在軍官的授意下快速打出旗語:“繼續推進!”
    車長迅速將收到的信息通知下去。
    駕駛員撥動操作杆,十幾輛八九式坦克,繼續轟鳴向前。
    陣地內。
    袁燁霖頓感不妙。
    四門九二式步兵炮,殺傷效率也太低了些。
    日軍坦克部隊不停推進,再這樣下去,隱藏好的步兵炮隨時可能會暴露。
    思索再三,他喊來通訊兵:“立刻後撤!”
    “撤到沂水西岸,快!”
    構築陣地時,他特意留了個心眼。
    在沂水兩側均修建了戰壕,一旦情況不對,隨時準備跑路。
    隔著一條河,鬼子的坦克就算再強,也使不上力氣。
    57坦克炮的威力,還不如九二式步兵炮。
    算算時間,在堅持一會兒,兵團主力就能順利抵達。
    “撤!”
    袁燁霖大喊一聲。
    臨沂前線戰火紛飛。
    王奉也沒閑著,坐在吉普車內,查看後方傳來的一封電報。
    新編第一軍團和長治之間的聯絡,一直是專線通訊,用的密碼本和第五戰區不一樣,因此不受日軍電報戰的影響。
    話說回來,他之所以能察覺到日軍破譯了戰區通訊電報,還是要依靠係統麵板。
    快速行軍十個小時後,總指揮所與臨沂之間的距離,僅剩四十五公裏。
    剛好能夠使用三維立體作戰地圖。
    將視角切換到俯瞰界麵後,王奉直奔日軍的前沿指揮所。
    鬼子將其部署的很隱秘,還拆分成了好幾個部分,之間相隔的很遠。
    看來日軍吸收了淮北戰役時的教訓,雖然沒搞明白指揮所為什麽會無緣無故被炸,但在行動上也做出了一定的防範。
    吃一塹,長一智啊!
    王奉真想痛罵前世看過的那些抗日神劇,將日軍刻畫的像個呆瓜一樣。
    事實卻是,雙方都在戰鬥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吃過一次虧後,下次很難再上套了。
    轉動視角,進入日軍指揮所。
    連續切換了好幾個地點後,他成功發現了日軍通訊部隊。
    在這裏,王奉發現了一些端倪。
    不禁大吃一驚!
    我艸!
    隻見鬼子通訊兵手中正在翻譯的,正是他和第三軍團之間往來的電報。
    這段時間閑來無事,他曾學習過一些日語軍事名詞。
    能看懂一二。
    新編第一軍團支援強行軍.求援
    在意識到問題不對後,他立馬中斷了與友軍之間的聯絡。
    電子戰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出現萌芽了。
    國軍的加密係統很拉胯,被日軍截獲電報是常有的事。
    看來下次解鎖科技,應該著重照顧一下信息加密了。
    話說回來。
    後方傳來的電報,確實是一件喜事。
    趙方遠坐在副駕駛上,嘴角難掩住笑意:“長官,您從歐洲引進的幾批設備,可是幫了咱們大忙。”
    “還真沒想到,這麽快就把火炮搞出來了!”
    “自產火炮.75毫米,確實好啊!這下終於不用再受製於人了,一直靠繳獲,太不穩定了。”
    王奉將電報折好,放進衣兜內。
    這種絕密消息,萬萬不能泄露出去。
    新生產的75毫米口徑火炮,雖然采用的是一戰科技。
    但該有的一樣不差。
    和日軍的九四式山炮一樣,能拆卸成九大部分。
    刪除掉了炮盾,戰鬥全重僅600公斤。
    不僅可以隨一線部隊快速轉移,等以後發展出了空軍,還可以直接空降到敵後戰場。
    簡直就是穿插戰利器。
    王奉:“敦促一下,其餘配套產業也別落下,尤其是鋼鐵廠。”
    目前長治地區的煉鐵業,還處在分散發展階段,兵工廠將材料技術研發出來後,幾個煉鐵廠各玩各的,缺乏一個大型集中的鋼鐵企業。
    這點是絕對不允許的!
    整合鋼鐵工業的決議,他已經傳達給宋文傑了。
    就叫晉東南鋼鐵廠!
    趙方遠點了點頭:“好!”
    “對了長官,給咱的新式火炮取個名字吧!”
    王奉想了想,取名字可是個難題。
    目前主要是以年份來命名武器。
    還沒到反複迭代,用數字序號命名的階段
    “三八式火炮?”
    “不行不行,容易和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槍混在一起。”
    “民國二十七年.幹脆就叫二七式野戰炮算了!”
    趙方遠嘴裏嘟囔著:“二七式野戰炮.聽著不錯!”
    王奉點點頭:“就這樣,給後方複電吧。”
    “五分鍾後,部隊繼續行進,爭取在明晚之前抵達臨沂!”
    趙方遠:“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