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叢重,你的事發了

字數:4202   加入書籤

A+A-




    因為內容很少,隻用了片刻,朱元璋便看清了奏折上的內容。
    這!
    朱元璋的表情,變得精彩。
    這個叢重,秘密奏折,實名控告頂頭上司,也就是應天府知府秦楓,說他抗旨不遵,目無君上,公然違抗聖意,要求應天府下轄各縣,按照他秦楓擬定的規則組織縣試,選拔人才。
    這簡直是欺君之罪!
    科舉乃是整個大明朝的頭等大事,又不是給你秦楓選家奴。
    要怎麽選,選什麽樣的人才,當然是要皇帝決斷。
    什麽時候,輪到你一個小小應天知府自己做主了?
    此事大犯忌諱!
    溧陽縣縣令叢重,忠君為國,幹冒奇險,上了這道奏折,希望皇帝明察此事,把倒行逆施的應天知府秦楓,捉拿問罪。
    朱元璋尷尬了。
    老實說,這奏折上說的內容,就在幾個時辰前,他也是這麽想的。
    秦楓你怎麽敢的呀!
    哪怕知道秦楓身份特殊,是來自七百年後,但並不是朱元璋容許他可以肆意妄為的理由,畢竟國無二主,要是聖旨都不當回事,那豈不是天下大亂了。
    但……
    聽了秦楓的心聲,知道真相的朱元璋,眼淚差點掉下來。
    苦心經營的科舉,差點就要淪為徹頭徹尾的笑話!
    現在秦楓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正是為了大明朝,為了他朱明江山,撥亂反正!
    現在,這個叢重的奏折,應該怎麽辦?
    朱元璋亦是微微犯難。
    從朝廷的角度,叢重無疑是個大大的忠臣,寧可得罪頂頭上司,也要以聖旨為準,不計生死,不顧榮辱,有勇氣,有擔當。
    但是從秦楓的角度,這個叢重以下犯上,是個不好管理的刺頭下屬。
    罷了……
    朱元璋猶豫片刻,將手裏的奏折一扔,心裏越來越煩躁。
    剛剛批閱其他奏折,好不容易逃避的那件事,又被這道奏折提醒,問題終究還是要解決的啊。
    相比科舉的事情,叢重這邊隻是小事。
    況且,朱元璋相信秦楓秉公無私,肯定能把這點小事處理好,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至於公報私仇,朱元璋知道秦楓不是那樣的人,更不必擔心。
    於是,他沒太當回事兒,提起手中朱筆,在奏折上批閱道:
    交由應天知府秦楓,酌情處理。
    ……
    叢重端坐在溧陽縣縣衙,審閱遞交上來的縣試名單,動作慢條斯理,似乎一點也不著急。
    他在等消息。
    那道要命的奏折,已經遞上去了。
    要的當然不可能是自己的命,而是那個年輕知府大人的!
    叢重低下頭,無人能看到他此刻眼眸中掠過的一抹陰鷙。
    秦楓,太可怕了!
    其他縣不知道,但他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溧陽縣,竟然不知什麽時候就被這個秦楓滲透進來,把他近年來,甚至是遠在十年前做過的事情,都調查得清清楚楚。
    那些內容一旦泄露……別說這個知縣幹不成了,保全性命都是奢望。
    所以,那天看到秦楓的臨別“贈禮”後,叢重麵前隻有兩條選擇。
    其一,完全臣服,從此以秦楓馬首是瞻,乞求這個年輕人可以網開一麵,放一條生路。
    其二,不顧一切,拚個魚死網破!
    平心而論,叢重的第一反應,是選擇第一條路。
    畢竟,魚死網破這種事……就算網真的破了,魚也多半得死啊!
    但是,對方是秦楓。
    叢重這段時間,沒幹別的,想盡辦法,搜集秦楓其人到了淳化縣之後,近三年來的所作所為。
    最後得出一個模糊的結論:此人嫉惡如仇,心懷百姓,若非大奸大惡,就是大仁大義。
    以叢重的思想,很難去相信有人真的可以愛民如子,不存任何私心,但是從搜集到的有關秦楓的所有信息看來,找不到任何以權謀私的痕跡,他做的所有事,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淳化,甚至往大了說,是為了大明。
    說不定,是藏得深呢!
    叢重腦中也時常掠過這個想法,哪怕沒有證據支持,也無法遏製。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管秦楓的大公無私是否偽裝,最起碼表麵上是這樣的,那麽自己在溧陽縣做的那些事,簡直夠抄家殺頭十幾次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自己願意全心全意服從,活成秦楓的一條狗,未來焉知他不會清算下手?
    他叢重,絕不想用自己的性命,作為秦楓的晉身之梯。
    況且,做狗……也真的太難受了!
    那麽權衡之下,叢重就隻剩下第二條路可走了。
    最好是,網破,但魚還能不死。
    冥思苦想之下,叢重利用剛剛公布的渠道,秘密上奏,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抓住秦楓違抗旨意不遵的大不敬行為,狠狠告了一狀!
    這下,看你死不死!
    小小的應天知府而已,就敢公然跟聖旨上的要求相背離,真是不知死活!
    上了那道奏折之後,叢重沒心思處理任何事情,小心翼翼地等待消息,派人專門去應天府府衙蹲著,等待有如狼似虎的錦衣衛從天而降,把秦楓五花大綁,甚至是當場格殺……
    可是,好消息並沒有等到。
    溧陽縣縣衙,來了個不速之客。
    來人手腳粗大,卻是身手敏捷,一閃身就到了堂前,看也不看縣衙上辦公的叢重,隻將眼睛望向頭頂上“明鏡高懸”的匾額,微微冷笑。
    嘶!
    叢重目光一掃,頓時心中一沉,有一種極其不妙的預感。
    但他不敢怠慢,盡管對方的正式官職隻是區區從九品,但他這個七品縣令,卻不得不起身離座,到了那人跟前,小心翼翼地說道:“賀兄弟,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別套近乎!”賀三鬥臉上嘲諷的神色更濃,咧嘴道:“叢重,你的事發了,跟我走一趟吧?”
    啊?
    叢重一顆心仿佛漏跳了一拍,渾身冰冷,顫抖著聲音說道:“這……兄弟,你說的什麽,愚兄實在是聽不懂啊……”
    “懂不懂的,別跟我說,我隻是個粗人。”賀三鬥雖然已經雞犬升天,從一個普通衙役成了從九品的正式官員,但依然是隻聽秦大人的話,秦大人讓他過來“請”這位叢縣令,他就來了,倘若有什麽違抗,他不介意動手親自把這廝綁回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