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

字數:3985   加入書籤

A+A-




    這些文武百官的想法,朱元璋自然不必太過在意。
    任何政策的推行,總歸會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皆大歡喜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身為皇帝,既然決定,那就不用理會旁人。
    在這一點上,朱元璋從來都不是那種拎不清的帝王,而且事實也一再證明,朱元璋的決斷,正確率極高,正是憑借這遠見卓識,他才能從亂世中殺出,坐到了今天這個寶座上。
    “流官製,士紳一體納糧,朕決定推行。”朱元璋緩緩說道:“諸位愛卿,當全力配合,不得有誤。若有陽奉陰違,甚至故意破壞者,決不輕饒!”
    朱元璋的聲音,在空曠的金鑾殿上久久回蕩,洪亮而堅定的聲音,讓所有人都心中一凜。
    木已成舟,這時候誰還跳出來作梗,那除非是活得不耐煩了。
    緊接著,朱元璋順著剛才戶部尚書黃鐸的話頭,又跟幾個有關聯的衙門官員,商討了一番具體細節,其他就算是不相幹的,也都跟隨著思路,認真思考,嚐試提出自己的看法,來共同推進這項政策的完善和落實。
    整個朝堂的氣氛,變得令人愉悅,所有人群策群力,都是為了這個新興的大明江山。
    當然了,不管是流官製,或是士紳一體納糧,都是牽連極廣的大政方針,未來還有數之不盡的工作要完成。
    今天能在金鑾殿上討論的,更多還是框架和方向的問題。
    即便如此,也還是消耗了很長時間,讓這次大朝會,從一大清早,竟然隱隱到了日上三竿,還沒有要結束的意思。
    “諸位愛卿,辛苦了。”終於,朱元璋將討論暫時告一段落,目視眾人,平靜問道:“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若是沒有……”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忽然,一個年輕的聲音響起,讓所有人都皺起眉頭。
    這……
    不吃飯的麽?
    大家可還餓著肚子呢!
    是誰這麽不長眼……呃,秦楓啊?那沒事了!
    一看到秦楓越眾而出,無數目光悄悄收了回來。
    無他,隻因這位是惹不起的。
    不過,秦楓有本啟奏?
    是什麽事情?
    要知道,之前那流官製也好,士紳一體納糧也好,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全都有秦楓的影子在裏麵。
    尤其是士紳一體納糧的那件事,戶部尚書黃鐸向聖上稟報的時候,到了關鍵處,秦楓親自站出來,舉了一個例子,讓周家的悲慘經曆,成功贏得了在場大多數人的支持。
    士紳納糧之事,就此有了定論!
    這個創造了無數奇跡的年輕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簡直像是絕世劍客一樣,能一劍封喉。
    那麽現在,他又要奏什麽事?
    就連朱元璋也稍稍意外,不明白秦楓今天要說什麽事,這可並不符合秦楓一貫低調的風格。
    “秦愛卿,你有什麽事?”朱元璋微微驚訝地問道。
    “啟稟陛下。”秦楓倒也言簡意賅,沒有大繞彎子,而是直截了當地說道:“我工部研發的新型海船,已經全部完成,現在在福建布政司的船塢當中,隨時都可以啟動出海,對茫茫大海,進行前所未有的深度探索,為我大明帶回數之不盡的奇妙寶藏!”
    啊!
    此言一出,或許文武百官還不覺得怎麽樣,但朱元璋陡然間神色變幻,眼眸中射出壓抑不住的喜色。
    海船建成了!
    也就意味著……咱的大明,期待已久的大航海時代,終於要來臨了麽?
    其實對朱元璋來說,就算他現在已經是君臨天下的九五至尊,也並不見得對航海有什麽特別的癖好的向往。
    正如秦楓所在的另一個時空中,鄭和下西洋,熱情高漲,那不是為了什麽弘揚文化、揚威海外這些高大上的意義。
    鄭和之所以那樣虔誠和執著,隻不過因為他是伊斯蘭教徒,航海是要去伊斯蘭教的聖地去朝聖,所以在宗教信仰的催動下,才迸發出那樣蹈死不顧的熱情,也創造了後世輝映千古的偉大奇跡。
    而鄭和的時代,鼓勵支持他的明成祖朱棣,也不見得是為了用航海來完成那些深遠的意義,有很多史學家的觀點是,他是為了找到失蹤的建文帝罷了……
    明成祖之後,曆代皇帝,立刻喪失了航海的所有興趣,曾經遙遙領先世界的那些海圖、海船,也被棄之如敝履,直接堆在角落裏吃灰。
    在秦楓這樣後世人的角度看來,這個損失,對華夏民族來說,是極為沉重的。
    錯過的時機,不會再來!
    失去了海洋的征服和統治,直接導致了令華夏兒女痛心疾首的百年屈辱。
    海禁,本來就是從大明開始的。
    後來又被乾隆那個富二代狠狠耽誤了一下子,華夏終於徹底自絕於世界文明,空守著天朝上國的美夢,直到被人用堅船利炮打開國門,這邊還隻能揮舞著大刀長矛,阿巴阿巴呢……
    現在,至少在這個時空,在這個大明,這些事情,永遠也不會發生了。
    皇帝支持航海,就會讓大明從一開始就遙遙領先。
    皇帝若是不支持……秦楓自然有辦法,讓他支持!
    其實秦楓不知道的是,已經不需要他再鼓動什麽了。
    關於航海的諸般好處,朱元璋早就通過偷聽心聲,得到了太多太多。
    別的不說,光是土豆一項,就讓朱元璋心心念念了許多年。
    當時秦楓的心聲裏,可是曾經說過,這東西在後世的產量,甚至可以達到畝產上萬斤啊!
    哪怕條件不允許,沒法擁有跟後世一樣的高產,哪怕有個兩三千斤,那也是極其了不得的事情,能讓天下百姓都吃飽飯,原本就是朱元璋建立這個偉大王朝的初衷之一。
    現在,夢想就要實現了!
    “秦愛卿!”朱元璋立刻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咱的大明,可以開始航海了?”
    “可以了,陛下。”秦楓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要推動大航海,看似簡單,實則艱難到了極點。
    從政策,到技術,再到經濟,全都需要不遺餘力的支持!
    政策方麵,老朱夠配合。
    技術方麵,連秦楓都沒想到,小小的一個淳化縣,竟然出了一個天才楊開天。
    經濟方麵,則幾乎是秦楓一手擔待,給原本捉襟見肘的大明財政,接連找了好幾筆大錢,這才讓工部擁有充足的銀兩,來研發和建造海船,前後燒進去接近百萬兩的白銀,才終於大功告成。
    現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不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