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宿命決定的航海統帥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看著朱棣。
    朱棣也看著朱元璋。
    這對本應成為兩代傳奇的父子,這一刻,在金鑾殿上對上了眼神,仿佛一眼就是跨越了時空,混淆了世界。
    秦楓見狀,不能不心生感慨。
    【哎!說起來,如果不是我穿越到了這一方世界,有沒有可能,這個世界依然還會是原本的模樣?】
    【雖說也有一些軌跡跟曆史的記載不同,但……說不定是史書上本就有一些訛傳呢?】
    【唯有我,才是那個唯一的異類。】
    【如果沒有我的存在,太子朱標可能還是會因為身體不好而早早亡故。】
    【然後接下來,老朱依然會揮舞屠刀,為皇孫朱允炆清除障礙,直接導致了後來靖難之役的時候,沒有大將可用。】
    【改朝換代,明成祖,或者說,明太宗,也就是現在眼前的這個眼神倔強的孩子。】
    【唔……如此說來,我欠這孩子一個皇位?】
    念及此處,秦楓也不禁啞然失笑。
    哪來的這種虧欠!
    不過……
    【已經可以看到,現在這個大明,跟自己記憶裏的那個,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朱標不會死。】
    【朱標若是不死,朱棣也一定不會反!】
    【說起來,這個朱老四,雖然後世對他的評價非常複雜,但其實……真的是個很可憐的倒黴孩子。】
    【同為馬皇後所生,就因為小了幾歲,皇位是絕對沒了指望,隻能老老實實去往燕北苦寒之地,當一個駐守邊疆的王爺。】
    【朱棣不安分麽?】
    【非也!】
    【其實不用說朱標還在,就算朱標不在了,朱允炆但凡有一個操作是陽間的操作,也不至於把好端端的一個朱棣,硬是逼上了造反的道路。】
    【做個太平王爺,沒什麽不好的,天高皇帝遠,至少在北京這個地方,那還是他的地盤,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實在無聊了,上馬提刀,跑到北邊去一頓砍人,不但沒有過錯,反而大大有功。】
    【這樣的日子,還真不一定就比當皇帝差了。】
    【可是朱允炆的騷操作,實在是太逆天了。】
    【造反是要掉腦袋的,跟逍遙王爺相比,朱棣知道怎麽選。但有朝一日,這個逍遙王爺當不成了,恐怕分分鍾就要掉腦袋,那麽晚掉和早掉之間,朱棣同樣知道怎麽選。】
    【或許,這倒黴孩子,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會成功!】
    【後世分析那場改變了天下格局,改變了華夏未來的靖難之役的時候,經常痛斥朱允炆的糊塗,以及他身邊整個智囊團的弱智,不憚用最嚴厲的詞匯,去抨擊他們的行為。】
    【其實,朱允炆團隊,固然一塌糊塗,但即便如此,在那個年代,擁有皇室正統,這個優勢還是太大太大了!】
    【可以說,朱允炆的機會有無數個,但朱棣的失誤,或許隻能有一次。】
    【朱允炆之所以削藩把朱棣放到最後,固然是一步臭棋,但有的史學家認為這是導致靖難之役成功的根本因素,也恐怕有失公允。】
    【靖難成功,本身就是非常玄幻的事情!】
    【天時,地利,人和……朱棣是哪哪都不占啊!偏偏最後贏了,這你上哪說理去?】
    【有這種逆天的運氣,那隻能說他就有這個白帽子王的命,擋都擋不住,說不定朱允炆率先削他,他照樣造反,結果照樣能贏呢?】
    【現在,這個已經不可能再造反的倒黴孩子,聽到消息,來到金鑾殿上,隻為了乞求一個跟隨艦隊出海的資格。】
    【老朱,會給他麽?】
    【這事兒吧,我不能勸……實在太犯忌諱。】
    【現在我不比以前了,拖家帶口的,可不能說回老家就回老家,這裏的一切,已經割舍不下。】
    【所以,關乎大明的宗室,藩王的去向,還是讓老朱自己做主比較好。】
    【說起來……朱棣今天能來,倒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在另一個時空裏,朱棣就是推動大航海的最高領袖,倘若沒有朱棣的支持,鄭和就算對伊斯蘭教再虔誠,也不可能完成七次下西洋的壯舉。】
    【當然了,有史料稱,朱棣大航海的原動力,是尋找朱允炆。這種說法是否靠得住,已經不可追溯。】
    【但如果說大明的未來,有人一定要長期遊離於國土之外,在茫茫大海上,弘揚大明的威嚴,傳頌大明的聲名,這個現在年僅十五歲的四皇子朱棣,似乎正是最佳的人選!】
    【至於鄭和……算算時間,他今年應該才隻有四歲,哪怕還沒有被割一刀,但四歲的孩子跟航海,暫時是沒有可能聯係到一起的。】
    朱棣,朱棣……
    秦楓跟其他文武百官一起,低著頭,並不去接觸朱元璋的眼睛。
    這對父子最後如何決定這件事,是他們之間的事情,其他外臣,不宜插手。
    不過秦楓的頭可以低下,目光可以躲閃,心中的念頭,卻壓製不住。
    這個金鑾殿上的小小少年,漸漸跟秦楓記載中的那個堪稱偉大的明成祖,重合在一起。
    按照《明史·成祖本紀》中的記載。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
    【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裏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端坐在寶座之上的朱元璋,終於還是被秦楓的這句心聲,輕輕打動了。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如今,是洪武七年。
    朱元璋雖然驕傲自負,但也並不能就此肯定,他一手開創的這個大明朝,能夠跟強大的漢朝,繁華的唐朝,相提並論。
    沒想到,在秦楓所在的那個時空中,自己都沒能做到的事情,竟然被這個朱老四,給完成了?
    老四……
    皇位隻有一個,這次你絕沒有任何機會。
    不過,你所求之事,看在今日秦楓秦先生的份上,或許……可以讓你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