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跟徐達討論戰爭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A+A-




    徐達和朱棣的目光,都落在秦楓身上。
    這兩位,可以說是代表了大明現在和未來的最高戰力。
    論行兵打仗,那都是一把好手。
    徐達就不用說了,早就在開國的無數大小戰鬥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最後的鄱陽湖水戰當中,麵對數倍於己方的陳友諒軍,倘若不是徐達率先出擊,以群狼戰術打了個開門紅,很難說最後的勝負歸屬。
    而朱棣,雖然現在還隻是個十五歲的少年,尚未在戰場上嶄露頭角,但秦楓卻知道,這位在另一個時空中,能夠封狼居胥的鐵血帝王,在馬上砍人的本事,隱隱還要高過在馬下治國的本事。
    可是,現在來到大琉球國,他們對秦楓的一係列安排,都表達了各自的迷惘。
    說實話,要是換一個思路,讓他們帶兵來攻陷這個大琉球國,那就容易得多了,徐達甚至已經在海船尚未靠岸的時候,就思索了許多登陸作戰的辦法,尤其是有了之前遠征倭國的經驗之後,要用武力拿下這個大琉球,對徐達來說,其實是相當簡單的一個任務。
    可是現在,秦楓一團和氣,不但跟幾個琉球國王把酒言歡,甚至還提出了讓對方喜出望外的貿易條件,這就讓徐達深深不解了。
    哪怕文武雙全,但畢竟也是武將出身,實在想不到秦楓肚子裏那些彎彎繞。
    明知他不可能做出有損大明的事情,但無論如何也理不順這裏麵的關竅,索性在宴席結束之後,自己來問個明白。
    朱棣的來意,也大抵如此。
    “秦先生。”朱棣畢竟是初生牛犢,直接問道:“你自己說的,那衣裳的製作成本,也得七八分銀子,若是加上各種運輸成本,怎麽也得一錢銀子以上!”
    “這一錢銀子,就算放在咱們大明,也能換兩鬥上好的稻穀呀!”
    “為什麽咱們大老遠跑到大琉球國,還是換他們兩鬥稻穀。這……這好像沒意義呀!”
    是!
    殿下說得對!
    徐達眼中露出讚歎的神色,之前跟這位四殿下接觸不多,但這次遠航出海,一路上交談溝通,愈發覺得他才華不凡,縱然不能跟太子朱標相比,也是一位難得的少年英才。
    所以,秦楓的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
    明明可以在大明境內,也賣出兩鬥稻穀的價格,何必舍近求遠,來大琉球國做這幾乎要賠本的貿易。
    總不能真的是為了幫扶這個小小的琉球國吧?
    兩道目光,同時落在秦楓身上。
    這次出海,秦楓曾經有言在先。
    因為他很快就要回家,等待孩子的降生,所以這次出訪大琉球國之後,還有其他的航行訪問任務,都要有徐達甚至是朱棣擔綱做主了。
    那麽關於外交以及貿易相關的整體思路,必須要理順理清。
    現在稀裏糊塗,倒沒關係,有秦楓拿主意呢。
    等到自己全權做主的時候,若是錯了方向,隻怕就會大大不妥。
    “徐將軍。”秦楓反倒慢悠悠地,提起了另一個話題,微笑道:“之前將軍跟隨聖上南征北戰,奠定了如今的大明江山。在與蒙古人的交戰中,覺得他們的戰鬥力怎麽樣?”
    嗯?
    徐達一愣。
    咱們不是在討論關於跟大琉球國貿易的問題麽,怎麽一下子跳到這裏了。
    跟上秦楓的思路,還真是不容易。
    不過,這恰恰是徐達最擅長的領域,幾乎可以不假思索,立刻肅容道:“蒙古人不好對付!”
    “這個馬背上的民族,其戰鬥力其實是非常強悍的,當年所謂的黃金家族,橫掃天下,幾乎沒有任何能夠抵抗的力量。後來哪怕前元的朝廷和國內的形式已經腐朽到不忍直視的地步,大大影響了軍隊戰鬥力,也還是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哦?
    生性對戰爭感興趣的朱棣,一聽到這個話題,也立刻開始感興趣。
    他竟把大琉球國扔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聽徐達講述曾經給大明爭奪天下造成阻礙的蒙古軍隊。
    事實上,就算是大明建國之後,北部前元的殘餘力量,也並不消停,直到當今聖上橫掃漠北,犁庭掃穴,這才讓大明北部肅清,再無值得關注的敵人。
    “尤其是,騎兵!”徐達肅容道:“因為蒙古人自幼生長在馬背上,他們騎術精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
    “這樣訓練出來的騎兵隊伍,來去如風,靈活機動,在戰場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其騎兵剽悍善戰,衝鋒之時,氣勢如虹,如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令人膽寒。他們冷酷嗜殺,戰鬥意誌極為頑強,一旦發起攻擊,便如餓狼撲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雖然後來朝廷腐敗,軍隊腐敗,戰鬥力大不如前,特別是那蒙古鐵騎,也早已不複往日之勇,與我大明軍隊交戰,也是勝少敗多。”
    “我曾經跟前元名將王保保多次交戰,即使是已經遠不如鼎盛時期的蒙古騎兵,還是給我們造成不小的麻煩,好不容易才戰而勝之。”
    提到專業領域,徐達滔滔不絕。
    秦楓微笑聽完,又問道:“那麽要克製蒙古騎兵,應該用什麽方式?”
    “弓箭!”徐達毫不猶豫地說道:“弓箭手射程長,能夠在不用直麵騎兵衝鋒的情況下,遠程射擊,讓騎兵還沒靠近,就已經遭到較大殺傷。”
    “不過……為了提防弓箭,騎兵身上的盔甲,也就越來越厚,弓箭很難對重甲騎兵,造成有效傷害。而且當騎兵突進到弓箭手附近的時候,那就是一邊倒的血腥屠殺。”
    “所以,要用弓箭克製騎兵,也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安排高明的戰術,才能取長補短,獲得最終的勝利。”
    談到戰爭,徐達的判斷當然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
    秦楓話鋒一轉,將目光掠向窗外,伸手指著夜色中那些停泊在大琉球國港口的艦船,沉聲道:“如果用這種新型的火炮,是否能給蒙古騎兵造成更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