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升官發財死…沒老婆!

字數:4938   加入書籤

A+A-


    “內殿直典旗儀衛右一班押衙馬仁瑀!”
    傳召的人站在中軍營帳門口喊了一聲。
    “來了!來了!”
    馬仁瑀望眼欲穿,聽見喊到自己的名字,連忙屁顛屁顛的跑了過去。
    頓時,等在外麵受賞的人隻剩下李奕一個人。
    “那大個子是誰?怎麽輪到最後一個?”
    “這還用問?之前喊進去的那些人,還有誰的名字沒喊到?”
    “你這不是廢話嘛,立了功的有那麽多人,我怎麽知道誰的名字沒喊?”
    “其他人你不知道誰是誰,內殿直李奕的名字你還能沒聽過?人家可是這次的首功!”
    “哦,你早說啊……嘖嘖,看上去年紀也沒多大,這下子倒是發達了!”
    “噓!你們兩個小聲點,人家這次過後說不定就升為高級將領了,你們在這閑扯被他聽到,不怕沒好果子吃?”
    “……”
    李奕並未在意圍觀將士們的議論。
    他反而是在想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從觀察到的傳召順序來看,好像是按功勞大小來排的。
    比如馬仁瑀是當時第二個衝的,所以他要比李奕先被傳召受賞。
    要真是這樣的話,現在還沒受賞的就隻剩李奕,證明趙匡胤說他是首功這事,應該不隻是客套話。
    首功……想到這個詞,李奕腦海裏不禁浮現出一個大黑胖子的形象。
    如果我是首功,那趙匡胤呢?
    “內殿直典旗儀衛左二班押衙李奕!”
    過了好一會兒,傳召的人再次走了出來,朝著李奕的位置高喊一聲。
    其實喊不喊也無所謂了,反正現在就剩他一個站在這。
    不過奇怪的是,李奕並沒有看到馬仁瑀出來。
    剛才前麵受賞的人得了賞賜,都會被人帶離中軍營帳,然後引到旁邊聚餐吃飯的地方。
    畢竟廂一級以上的武將才有資格跟皇帝在中軍營帳共餐。
    這貨總不可能封了個跟自己相當的軍職吧?
    “在!”
    李奕顧不得多想,快步朝營帳走去。
    一進到大帳內,見到兩邊站著不少文臣武將,很多人第一時間都將目光投向李奕。
    這次皇帝禦駕親征,不隻是帶著軍隊,隨行的還有很多大臣。
    自古以來,打仗打得都不隻是兵力強弱。
    還有協調後勤保障、征用沿途民夫勞役……若是攻占下敵國的城池,也要派駐官員暫時管理。
    這些事情都需要文官吏員執行。
    李奕趁機掃了一眼,很多人他都不認識,文官們自不必說,平日和軍隊沒多大交集,他不認識很正常。
    至於那些高級武將,分屬於禁軍各個係統,李奕也隻是認識殿前軍的那部分。
    而且最多也隻限於知道對方的軍職,他一個小校還沒資格和他們攀上關係。
    不過今夜過後那就不一樣了……
    李奕上前幾步,跪地行禮道:“臣李奕叩見陛下,吾皇萬歲!”
    前去通知他們來受賞的官員,大致說了一下流程,告知了一些注意事項。
    例如這種正式場合要自稱臣,不要像戰場上那樣稱末將,行禮的時候要伏身叩首。
    至於其他的就和平日沒多大不同。
    “平身。”
    柴榮倒沒多說什麽,直接讓李奕起來了。
    站起身後,李奕發現柴榮沒穿正式的龍袍,也沒有披甲,而是一身紫色圓領袍服,頭上戴著一頂有很長翼翅的漆紗帽。
    乍一看,這身打扮不像是皇帝,更像是府縣衙門裏審案的官員。
    難道宋朝流行私下喊皇帝為官家也有這麽一個原因?
    這時,柴榮開口道:“前次大戰你功勞不小,陣斬張元徽奪了漢軍的氣,還有護駕之功,該當為諸功之首。”
    柴榮臉上帶著幾分笑意,眼神裏透露出對李奕的讚許。
    說著,他示意一旁的官員上前宣讀封賞。
    也不知是誰寫的這封賞詔書,又臭又長,除了記述李奕的功勞,對他大加誇讚之外,還拍了一通皇帝的馬屁,然後夾雜著一大串華麗辭藻。
    直到最後幾句才提到關於李奕的具體賞賜。
    “擢升內殿直都指揮使,加唐州團練副使,賜錦袍、銀帶各一件,賞馬二匹、金十錠、銀二十錠,及綾羅綢緞十匹……”
    李奕倒是沒想到皇帝的賞賜給的這麽豐厚。
    內殿直都指揮使自不用多說,團練副使則屬於加授,負責協助團練使管理一州軍事。
    不過李奕作為禁軍的武將,團練副使一職算是遙領,並不實際到任,根本管不著地方事務。
    主要還是起到榮譽作用,以及可以多領一份俸祿。
    至於賞賜的那些馬匹財物,倒是很大一筆收入,加一起怕是值個上千貫。
    “謝陛下隆恩!”李奕再次跪拜叩謝。
    隨後,他便恭敬地接過封賞詔書,被人引到一旁武將的行列裏站好。
    現在隻是宣讀封賞,實物賞賜暫時拿不到,一切都要等到回京之後再說。
    緊接著,柴榮又封賞了兩位重量級人物。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李重進,遷任許州節度使、同平章事,充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遷任武信軍節度使,職並如故。”
    乍一看,李重進的封賞要遠高於張永德,不僅本職升了,還加兼同平章事,與宰相並稱。
    雖然沒有宰相的實權,隻是榮譽頭銜,稱為“使相”,但畢竟有這麽個名頭在。
    反觀張永德,封賞的力度太小,賞了跟沒賞似的。
    不過若是往深處探究,卻並非像表麵看到的這樣。
    首先,張永德的年紀比李重進小了近十歲,今年才不過二十七歲,甚至比趙匡胤還小一歲。
    而李重進今年已經三十五了,比柴榮還大一歲,在這個時代已經不算年輕。
    其次,張永德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李重進是郭威的親外甥。
    單純隻論血緣上的關係,柴榮都比不上李重進。
    否則郭威也不會在臨死前非要讓李重進當麵跪拜柴榮,以示君臣之分。
    更重要的是,李重進很早就跟著郭威南征北戰,軍功和資曆不是張永德能比的。
    當初郭威提拔張永德的時候,都是先提拔李重進之後,再讓張永德接任他的位置。
    可以說張永德一直都是跟在李重進屁股後麵往上升的。
    所以李重進始終壓著張永德一頭,這也難怪兩人私下的關係不太好。
    結合以上來看,封賞張永德的力度確實沒李重進的大,但張的升遷速度並不比李慢,甚至可以說是更快一些。
    封賞過後,柴榮又勉勵了眾人幾句,接著便命人送來吃食。
    由於是行軍打仗期間,不能喝酒,大夥兒便以茶代酒,倒也喝得有滋有味。
    吃得同樣也很簡單,梆硬的麥餅管夠,配上醃肉熬的湯,泡著掰碎的麥餅,唏哩呼嚕的往下咽。
    除此之外,肉食也不缺,大夥兒敞開了肚子吃。
    其實很多時候,吃的什麽喝的什麽,並沒有那麽重要。
    反而更重要的是心境。
    就如此刻的李奕,雖然嘴裏嚼著麥餅,但卻感覺它的美味程度,不輸於任何的山珍海味。
    這讓他不禁想起一句話來——
    升官發財死……哦,不對!
    我特麽沒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