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都投降了
字數:4527 加入書籤
雖然張遼就在兩名哥特人首領麵前,周圍都是哥特人騎兵,但是張遼卻絲毫不懼。
曆史上的張遼帶著八百虎賁就敢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足見張遼作戰的時候是多麽勇猛。
如今他帶來了五千騎兵,而周圍不過隻有四萬餘哥特人騎兵,這對他來說也叫威脅?
就算沒有呂蒙和陸越支援,張遼也有信心將哥特人騎兵徹底擊潰!
西哥特人首領有點壓不住火氣,當場衝上去。
他的打算是趁著這個機會生擒張遼,然後再和大陸王朝談判。
但東哥特人首領急忙拉住了他,用手指了指虎視眈眈的呂蒙和陸越,西哥特人首領這才冷靜下來。
東哥特人首領壓著心裏的不滿說道:“張將軍,那你總要給我們一條活路吧?既然北方不行,那我們就往東邊走!東邊更加荒蕪,而且更加寒冷,我們去東邊躲著你們總可以了吧?”
“東邊?”
張遼繼續搖頭,“你們哥特人能到的地方,我們大陸王朝也一定能到,所以不管你們躲到什麽地方,結局都是一樣的。現在我來找你們,是因為你們對羅馬帝國貴族動手,算是有點功勞,所以我願意給你們一個投降的機會,如果你們錯過這個機會,那你們哥特人……結局可能會很慘。”
說到後麵的時候,張遼的語氣中充滿了冰冷。
對於張遼來說,哥特人投降或者不投降,其實已經沒什麽區別了。
隻能說投降最好,不投降他也能打到對方投降。
既然如此,那張遼為什麽不強硬一些?
隻有足夠強硬的態度,才能讓哥特人明白大陸王朝的態度,不敢生出別的心思。
兩名哥特人首領互相交換一下眼神,從對方眼神中都看到了深深的無奈。
投降?
心有不甘。
不投降?
那就是讓哥特人走向死亡!
這該怎麽辦?
張遼看出了兩名首領的猶豫,當著他們的麵伸出三根手指。
“給你們三息時間考慮,三息之後若是你們不肯投降,那本將就隻能發起進攻了!三!二……”
張遼是典型的實幹派,說什麽就是什麽,而且根本不給哥特人首領討價還價的機會,當場就開始了倒數。
而且隨著張遼倒數,他身後的騎兵也紛紛抬起了長槍,眼神中的殺意已經快要溢散出來了。
就連呂蒙和陸越也做好了戰鬥準備,隻等張遼倒數結束,他們就要一起衝上來。
壓力一下就來到了哥特人兩名首領這裏,他們額頭都開始冒汗了,內心煎熬到了極點。
但是張遼可不會關心他們內心如何煎熬,張遼隻想看到結果。
“一!”
隨著張遼倒數結束,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冰冷,手裏的大刀抬了起來,當即就要發起衝鋒。
而呂蒙和陸越那邊甚至已經動起來了。
關鍵時刻,東哥特人首領急忙大聲喊起來。
“停!停!等一下!我們願意投降!!”
雖然無奈,雖然憋屈,但現實就是現實。
不投降就死。
他們能有什麽選擇?
如果他們隻是部落中的一個普通,他們可以熱血,可以不顧一切和張遼拚命,但是作為首領,他們不能衝動。
他們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決定了十幾萬哥特人未來的命運。
張遼趕緊抬手,要是再慢一點,他身後的騎兵衝出去,想要阻止都難了。
“好!既然你們願意投降,那就所有人放下武器,配合我們清點人口,登記造冊!”
兩名哥特人首領發出一聲歎息,將手裏的武器丟到地上,他們身後的騎兵見狀,也隻能跟著一起把武器丟掉,乖乖接受投降的命運。
張遼心中高興,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趕緊下令讓士兵將哥特人全都集中到一起,讓呂蒙把三名貴族帶來的士兵集中到一起。
三名貴族死了,他們帶來的軍隊也就沒了主心骨,除了一部分逃跑之外,剩下的全都選擇了投降。
兩個時辰之後,人數已經清點出來了。
哥特人原本有五萬多騎兵,但是經過幾天的戰鬥之後,如今就隻剩下四萬餘人,死亡人數超過一萬。
這個數字聽起來嚇人,但是對比薩爾馬提亞人和斯拉夫人的損失,他們這樣的戰損還是可以接受的。
三名羅馬帝國帶來的五萬士兵,有一萬多跑了,幾天戰鬥下來死了不到一萬人,再加上剛才陸越和呂蒙的衝擊,又死了數千人,如今就隻剩下兩萬多人。
如今張遼也隻是完成了人數清點,卻沒有進一步的舉動,因為他是軍部部長,隻負責戰鬥和維持穩定,剩下的事情不歸他管,他也不應該插手。
所以張遼決定讓陸越帶領雅隆騎兵留下來,一方麵是震懾哥特人,讓他們不要生出別的心思,另一方麵也是看押三名貴族帶來的軍隊。
至於張遼和呂蒙,還要繼續北上,穿過芬蘭,進入瑞典區域,將那三名貴族建立的王國徹底滅掉,把北歐也納入到統治範圍之內。
因為三名貴族已經死了,他們帶出來的五萬大軍隻有一萬多人逃了出去,所以他們建立的王國已經完全沒有了反抗的能力,張遼和呂蒙帶著兩萬騎兵抵達的時候,這個王國已經陷入混亂了。
戰鬥還沒開始,他們就先亂起來了,張遼對此也很是無語。
既然這個王國已經亂起來了,那幹脆就快刀斬亂麻。
張遼和呂蒙帶兵衝進去,以強硬的手段進行鎮壓,這才穩住了局麵,沒有人敢跳出來鬧事了。
局勢穩定下來之後,張遼下令將三名貴族的家人以及兩年前就被殺死的那四名貴族的家人都找出來,當眾處死。
這七名貴族早就在陸川的必殺名單上了,連帶著他們的家人也要死,要不然留著遲早是個禍害。
至於他們的家人是否無辜?
在他們享受各種不義之財,享受貴族帶來的各種特權的時候,他們就應該想到了可能會有這樣的結局。
隨著這些貴族家人的死亡,羅馬帝國貴族在這裏建立的統治徹底消亡,張遼開始代表大陸王朝在這裏初步建立統治。
在張遼穩定局麵的時候,他也抓緊時間寫了一份戰報,把這裏的情況進行匯報,必須要讓陸川知道他在這裏做了什麽。
同時張遼還給荀彧寫信,讓荀彧抓緊時間派官員在東歐和北歐建立統治。
東歐和北歐人煙稀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隻要建立四座城市就可以了。
又考慮到三名羅馬帝國貴族已經在這裏建立了王國,還建立了城市,所以在北歐建立統治會相對簡單一些,但是東歐那邊可能就要多花費一些心思了,因為真的要從零開始。
而且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和哥特人都是剛剛投降的,心裏肯定會有不服,想要在這裏建立統治也存在了很大的難度。
其實張遼也想給陸川提出建議,將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和哥特人全都遷移到羅馬帝國,然後從羅馬帝國遷移一部分人在東歐和北歐建立城市,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張遼還是決定不要提建議了。
他考慮得再全麵,難道還能比陸川更周全嗎?
作為軍部部長,他隻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不用插手,更不能隨意表達意見。
就算真的要提出意見,也應該讓荀彧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