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他跑了
字數:3544 加入書籤
李舜臣完全不知道他要麵對的陸川是一個什麽樣的存在,甚至不知道陸川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別說李舜臣不知道,就連世界意誌都不清楚陸川的來曆。
站在世界意誌的角度,它隻知道陸川的來曆不正確,而且還給曆史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所以它必須出手除掉陸川,維護原本的曆史軌跡。
連世界意誌都不清楚陸川的真實來曆,被世界意誌召喚過來的李舜臣就更不可能知道了,畢竟李舜臣所處的那個年代還沒有穿越這個詞。
如今麵對陸川的突然召喚,李舜臣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辦。
就算是在李舜臣那個年代,他也隻是一名將領而已,沒有什麽政治鬥爭的經驗,麵對陸川不展露任何惡意的召見,他無法拒絕,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但世界意誌明確跟他說了,他的敵人就是陸川,而且還是生死大敵的那種,如今他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什麽根基,突然就被大陸王朝這個龐然大物的掌控者召見,其中的危險根本不需要多說。
所以就算明知道不能拒絕,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李舜臣還是選擇了拖延時間,表示他能夠得到陸川的注意非常榮幸,但他現在有一些要緊的事情要處理,不能馬上過去,希望陸川能夠諒解。
結果他這個借口一說出來,負責傳令的官員臉色就耷拉下來了。
什麽叫有要緊的事情要處理,讓陛下諒解?
在這名官員看來,陛下能夠召見李舜臣,那是李舜臣祖上十八輩在下麵磕頭燒香才求來的機會,李舜臣竟然不知道珍惜,而且還用這麽拙劣的借口推脫,簡直就是沒有把陛下放在眼裏!
“大膽李舜臣!陛下召見,就算你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放下,馬上跟我去京城覲見陛下,若是因為你的怠慢惹得陛下不高興,你擔待得起嗎?”
李舜臣心裏很是不爽,他來這裏是要做大事的,怎麽能被一個小小的官員訓斥?
他當場就要拔刀把這名官員給砍了,好在關鍵時刻腦袋恢複清明,這才沒有動手,而是改口說道:“大人見諒,不是我要怠慢陛下,而是我隻是一介草民,不懂規矩,連一套像樣的衣服都沒有,要是就這麽覲見陛下,那才是對陛下不敬,所以還請大人給我兩天時間,讓我準備一套衣服,也學一點宮中的禮儀,如此才能顯出來草民對陛下的敬重。”
官員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那好吧,就給你兩天時間,兩天之後我派人來接你。”
“是,草民恭送大人!”
李舜臣一副恭敬的模樣,把這名官員送了出去,然後臉色就變得陰沉起來。
簡直欺人太甚!
李舜臣在心裏罵了幾句,然後就開始想辦法。
老老實實去見陸川肯定是不行的,因為他無法確定自己的身份是否已經暴露了。
如果真的暴露了,他就這麽去見陸川,那就是必死的局麵。
他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賭。
不能去,那就隻能拒絕。
可一旦拒絕,不管陸川是否已經發現了他的身份,都會派人來捉拿他,所以他要利用這兩天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一切可能。
李舜臣從追隨他的人之中挑選了幾個能力還不錯發展成為了心腹,這個時候他把心腹叫過來商量對策。
那些心腹不知道李舜臣的身份,聽說陸川要召見李舜臣,心裏很是激動,因為在他們看來,陸川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實力也最有權力的人,沒有之一。
他們的首領李舜臣能夠引起陸川的注意,甚至是得到陸川的召見,那就是天大的榮幸,他們應該高興才對。
李舜臣看到他的心腹竟然都是這樣的反應,心頓時就涼了半截。
就這樣的環境,他拿什麽跟陸川對抗?
這不就是送死嗎?
李舜臣表麵上不動聲色,但心裏已經開始問候世界意誌它祖宗了。
等心腹表態之後,李舜臣連連點頭,表示他也是這麽想的,所以他必須認真對待覲見陸川這件事,至少要學一下皇宮裏的禮儀,做一身像樣的衣服,而這麽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他的心腹了。
這些心腹看到李舜臣這麽重視他們,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心裏很是高興,急忙去忙活了。
等這些心腹離開之後,李舜臣意識到他所處的環境真的是非常惡劣,幾乎看不到對抗陸川的希望,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逃跑!
在陸川反應過來之前,或者說在那名官員反應過來之前,他必須要逃離這裏,換一個地方,打出重建高句麗,推翻大陸王朝統治的旗號,爭取能夠聚攏一些和他有相同誌向的人。
所以李舜臣回家之後就趕緊收拾行李,當天晚上就跑了。
那名官員等了兩天,親自帶著人來接李舜臣,結果撲了一個空,連李舜臣的影子都沒找到,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急忙把這件事匯報給法正和甘寧。
法正和甘寧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有點懵,陸川召見李舜臣,這是好事啊,為什麽李舜臣還跑了?
除非……李舜臣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心虛了,所以才會連夜逃跑。
想到這裏,法正和甘寧當即下令在遼州範圍內搜索李舜臣的蹤跡,同時向陸川匯報這裏的情況。
遼州的麵積不小,人口數量卻不多,想要找到逃跑的李舜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遼州北部多山多樹林,李舜臣隻要躲進去,就算是幾萬人過去搜索也不一定能夠找到。
這就有點讓人頭疼了。
陸川很快就接到了法正和甘寧的匯報,發現李舜臣竟然逃跑了,不由得發出一聲冷笑。
這李舜臣的心理素質也太差了,他這一跑,不就是告訴所有人他有問題嗎?
但凡李舜臣聰明一點,他都應該來覲見陸川,然後隻要他表現得沒有差錯,陸川也找不到理由殺死他,最多就是讓他留在京城監視。
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由,但至少李舜臣的安全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隻有先示弱,讓陸川放鬆警惕,然後再找機會逃出去,這才是正常的操作,可李舜臣偏偏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了逃跑,從這也能看出來李舜臣的政治覺悟確實不怎麽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