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賈詡的應對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A+A-


    既然沒有瘟疫,隻有風寒,那陸川就不用太擔心了,因為他有專業的醫療兵團隊。
    醫療兵團隊在大陸王朝早已經學到了如何應對風寒,就算是出現瘟疫,也能很好地控製住,所以陸川讓醫療兵團隊抓緊時間熬製湯藥,等這邊戰鬥結束之後,每個士兵都要喝一碗湯藥,防止感染風寒。
    其實賈詡的計劃還是很不錯的,因為他足足布置了十幾道防線,陸川撕開第一道防線的時候可能不會感染風寒,但撕開第二道、第三道……一直到第十道防線的時候呢?
    身體強壯的人感染風寒是小概率時間,但這並不絕對。
    一旦陸川軍隊中出現風寒症狀,就可能在短時間內傳遍整個軍隊,讓陸川軍隊的戰鬥力打一個折扣。
    隻可惜,賈詡遇到的對手是陸川,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的對手。
    既然已經讓醫療兵團隊做出了應對,陸川也就不在乎這些防線上患病的士兵了,而是繼續進攻,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將這十幾道防線撕開,好好教訓一下賈詡。
    在弩車的攻擊下,十幾道防線很快就被撕開了,但是陸川卻沒有見到賈詡,甚至都沒有見到任何一個阻擋他的士兵,而是……一個大坑。
    一個寬度隻有兩步,深度也隻有兩步,但是卻將整條路都覆蓋住的大坑。
    看到這個大坑的時候,陸川心裏又生出了不好的預感:賈詡這貨不會在破壞道路吧?
    之前在追擊曹操的時候,陸川就想過曹操那邊要怎麽應對,其中一個跳出固有思維的方案就是破壞道路。
    如今的情況和以往的戰鬥完全不同,就是在一條狹長的道路上展開追擊,曹操軍隊數量眾多,但是戰鬥力不行,所以在狹長的地形上完全無法阻擋陸川的進攻,一旦戰敗,就會出現大麵積的潰逃,對大軍造成難以想象的影響。
    所以曹操不敢停下來和陸川戰鬥,而是要抓緊時間趕往柴桑。
    所以曹操讓張遼帶領五萬軍隊留下來阻擋陸川,爭取時間。
    可正常的戰鬥方式根本就阻擋不了陸川的腳步,隻能用一些特別的方式,就比如破壞道路。
    隻要將道路挖開,騎兵就無法順利通過,隻能掩埋深坑之後再通過。
    步兵倒是可以從兩側的山上繞過去,但步兵行軍速度慢,戰鬥力不如騎兵,對曹操大軍的威脅就明顯降低了。
    而且弩車也無法通過,等於陸川想要追擊的話,就隻能依靠三千多禁衛軍。
    三千多禁衛軍對戰曹操十萬大軍,這裏麵的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陸川明知道這是賈詡拖延時間的計策,卻也毫無辦法,隻能下令讓士兵掩埋大坑,然後再繼續通過。
    一個隻有兩步寬、兩步深的坑不算大,填埋起來也比較簡單,但陸川僅僅是往前走了幾十步,就發現了第二個大坑。
    好吧,這完全在陸川的預料之中。
    如果讓陸川來做的話,他肯定也會沿途挖坑,而且每個坑之間都要有一定的距離,要不然大坑連成一片,反而好走了,陸川完全可以帶領士兵在深坑裏前進。
    隻有將大坑分開,才能有效阻止陸川前進的速度。
    這一次陸川是徹底無奈了,因為賈詡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接下來就該輪到陸川頭疼了。
    陸川在命人掩埋深坑的時候,也不由得為張遼默哀了幾秒。
    但凡張遼能夠想到這樣的計策,他也不至於在前線拚命,最終丟掉性命了。
    隻能說同樣的問題,換一個思維方式,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雖然陸川前進受到了阻止,但他卻不慌,因為算算時間,趙雲多半已經占領柴桑了。
    雖然趙雲那邊隻有四千人,但短時間內死守柴桑,不讓曹操打下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陸川要做的就是在曹操攻破柴桑之前追上去,和趙雲兩麵夾擊,徹底擊敗曹操。
    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賈詡不知道陸川隻有一個月的時間。
    如果賈詡知道這一點,那他根本就不需要戰鬥,而是帶著一萬軍隊一直挖坑就行了。
    道路被完全破壞,陸川行進速度受到影響,恐怕一個月都到不了柴桑,到時候他自然就失敗了。
    隻可惜,賈詡不知道,世界意誌也無法告訴賈詡這一點,所以按照賈詡的性格,他不會一直留在這裏和陸川糾纏,而是在算準曹操抵達柴桑之後就果斷退兵。
    留下來隨時可能麵對暴怒的陸川,賈詡可沒有把握保住性命。
    所以賈詡在曹操麵前說得好聽,一副願意為曹操效死的模樣,但實際上在他出發之前已經想好了對策,隻要他的計策不出問題,那他就不會有危險。
    除非陸川能飛。
    ……
    柴桑附近。
    樂進接到曹操的命令,加快的行軍速度,終於在行軍十天之後抵達了柴桑。
    為了避免影響士氣,曹操沒有告訴樂進如今他正在承受多大的壓力,更不可能泄露曹仁和張遼戰死的消息。
    所以樂進對於攻下柴桑依舊信心滿滿。
    雖然他隻有三千士兵,但根據之前的消息,孫權和劉備大軍已經在夏口集合了,這個時候多半在帶兵攻打曹仁所在的陸口大營,根本就不可能回到柴桑防守,所以隻要他速度夠快,就能在柴桑守軍做出反應之前衝進去,一舉占領,立下大功。
    事實上當樂進來到柴桑城門外麵的時候,這裏確實一副沒有防備的樣子,城門打開,城門口的士兵很是懶散,似乎戰爭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樂進大喜,當即下令衝鋒。
    這個時候不抓緊時間,難道要等著柴桑守軍發現情況不對,把城門關起來嗎?
    樂進作戰勇猛,經常身先士卒,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帶著親衛發起了衝鋒,以此來提振士氣。
    城門口的士兵看到這麽多敵軍衝過來,頓時就慌了神,丟掉武器就往裏麵跑,看得樂進很是無語。
    就這?
    這就是孫權軍隊的素質嗎?
    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這一次,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