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天公不作美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好在鐵甲雲騎都是精銳,身上的盔甲也足以抵擋弓箭,要不然真的要損失慘重了。
可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鐵甲雲騎可以依靠戰鬥技巧擋住弓箭,但戰馬不行。
如果一直承受箭雨攻擊,不光鐵甲雲騎損失慘重,就連戰馬可能都要死在這裏。
陸川心中不忍,但有不能後退,隻能下令讓前麵的鐵甲雲騎下馬,用戰馬當掩體來拖延時間。
戰馬被射死,屍體就留在原地,然後讓其他鐵甲雲騎騎馬上來,繼續用戰馬構建掩體。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損失戰馬,總好過損失大量的鐵甲雲騎。
幾十匹戰馬的屍體堆在前麵,總算是形成了一道掩體,暫時擋住了弓箭的攻擊。
賈詡見狀,第一個想法就是火攻。
陸川依舊處在狹長的地形之中,隻要能夠成功點火,陸川就隻有後退一條路可以走了。
奈何天公不作美,陰雨連綿的天氣已經持續半個多月了,倒現在都沒有任何好轉,讓賈詡很是無奈。
既然不能火攻,那就隻能繼續派兵攻擊。
之前是陸川進攻,現在變成賈詡進攻,但性質是差不多的,都是消耗戰。
賈詡就是要靠著人多欺負陸川人少,看看誰先撐不住。
陸川自然不會退縮,顧不上疲憊,親自帶著鐵甲雲騎迎戰。
靠著狹長的地形,陸川和鐵甲雲騎可以擋住賈詡的進攻,雙方的戰損比例非常誇張,甚至可以達到十比一。
但就算麵對如此誇張的戰損,賈詡也沒有絲毫動搖。
如今陸川身邊就隻剩下一千七百多鐵甲雲騎,就算是十比一的戰損,也隻要消耗不到兩萬軍隊就能將陸川徹底擊敗,這筆買賣怎麽看都劃算。
就在賈詡覺得大局已定,他必然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六千多禁衛軍終於出現在了戰場上。
陸川在決定對賈詡發起進攻之前就派出幾名鐵甲雲騎去聯係後麵的禁衛軍,讓他們抓緊時間行軍,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趕過來支援。
禁衛軍沒有讓陸川失望,接到命令之後全員加速行軍,終於及時趕到了。
禁衛軍是步兵,在衝鋒的時候肯定不如鐵甲雲騎,但是在防守方麵絕對遠遠勝過鐵甲雲騎。
所以陸川當即下令,讓禁衛軍衝到前麵,代替鐵甲雲騎守住出口,給他們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休息。
禁衛軍沒有絲毫猶豫,很快就在出口位置布置了防守陣型,手持刀盾,擋住了張郃和徐晃的進攻。
張郃和徐晃想要撕開禁衛軍的防線,但卻根本做不到。
狹長的地形注定了張郃和徐晃隻能帶兩三名士兵衝上來,而禁衛軍戰力強悍,就算是他們也無法輕易殺死手持刀盾的禁衛軍,更何況後麵還有手持長矛、長槍的禁衛軍,在後麵還有禁衛軍用弓箭攻擊。
禁衛軍的到來,一下就扭轉了局勢,讓陸川從被動轉為主動,而張郃和徐晃卻騎虎難下,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兩人進攻了一刻鍾,發現根本就無法撕開禁衛軍的防禦,隻能退下來,讓後麵的士兵用弓箭壓製,防止陸川突然衝出來。
賈詡臉色難看,這是他第一次覺得事情超出了他的掌控。
就算之前張遼戰死,賈詡主動請戰,他都覺得事情還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可以應對。
但是現在,賈詡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應對。
強行進攻,張郃和徐晃根本就撕不開禁衛軍的防線;
後退防守,他們又擋不住陸川帶領的鐵甲雲騎;
想要打消耗,又不具備那樣的條件;
甚至就連火攻都沒有條件。
這還怎麽打?
賈詡自詡足智多謀,此時也不免焦頭爛額。
無奈之下,賈詡隻能向曹操匯報,並且明確表示,如果不能擋住陸川,一旦讓陸川衝出來,曹操腹背受敵,絕對會大敗虧輸。
然後曹操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他以為賈詡、張郃和徐晃加在一起,怎麽也能擋住陸川。
他不求他們三個能夠擊敗陸川,隻要能擋住陸川,給他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讓他攻破柴桑就行了。
可為什麽就是做不到?
那個陸川究竟有多大的能力,竟然能夠連續殺死曹仁和張遼,把賈詡、張郃和徐晃逼到這個地步?
曹操看向柴桑城牆,從全麵進攻開始到現在已經是下午了,已經有四個萬人隊衝上去了,但是柴桑的防守依舊堅固。
張郃和徐晃原本都是負責帶領一個萬人隊發起進攻的,如今都調到了賈詡那邊,所以進攻的力度難免要下降一些。
如果繼續調將領去賈詡那邊,進攻的強度還會繼續下降,那他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攻破柴桑?
柴桑裏麵一共就隻有四千守軍啊。
可曹操又不敢不管陸川,萬一真的像賈詡說的那樣,讓陸川衝出來,那後果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所以曹操糾結半天,最終還是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夏侯惇。
“元讓,這次就看你了。”
夏侯惇點頭,“孟德放心,隻要有我在,絕對不會讓陸川衝出來半步!”
所有人都知道夏侯惇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也最舍不得讓夏侯惇冒險,如今曹操把夏侯惇派出來,足以說明曹操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為了確保夏侯惇的安全,曹操又狠心給了夏侯惇一萬士兵,加上之前給賈詡的三萬,合計四萬大軍!
要是夏侯惇、賈詡、張郃、徐晃,加上四萬大軍都擋不住陸川,那曹操也隻能認命了。
夏侯惇帶走一萬軍隊之後,曹操這裏就隻剩下五萬多軍隊了,而且其中還包括了幾千傷員,真正能夠戰鬥的軍隊數量不足五萬。
但曹操沒有任何猶豫,再次下令加強進攻,絕對不能給趙雲任何喘息的機會。
一旦他這裏的進攻停下來,想要再次組織起來可就難了。
都這個時候了,曹操已經沒有心思去管強行攻城會付出多大的代價了,因為付出的代價再大,也不可能比他死在這裏的代價更大!
而且真到了那個時候,死在這裏的可不光是他,還有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