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導彈尾追

字數:3611   加入書籤

A+A-


    導彈內的電池為導引頭發射機提供能量,導引頭發射機對著劉駿發射出雷達波。
    叮叮咚!叮叮咚!
    RWR仿佛在唱著賽博高音一樣,每一聲都比前一聲更加的高昂,尾後的AIM120進入主動導引頭開機距離!
    【敵搗蛋(導彈)!敵搗蛋(導彈)!】
    機載AI不斷提醒劉駿,尾後的導彈在快速接近。
    在劉駿進入破S機動後,也算是進入垂直的39線防禦機動,尾後的幾枚AIM120跟著進入垂直機動,而其中一枚導彈因為角度的問題,導引頭把J15T當成“地麵”過濾掉,導引頭脫鎖,導彈保持著慣性飛行,向前飛去。
    甩掉一枚.劉駿通過EODAS係統監視著靠近的4枚AIM120,自己通過【三九線·下高】甩掉一枚,導彈在他六點鍾百多米的距離飛過,漸行漸遠。
    剩下三枚導彈因為角度問題,F22並沒有齊射,而是一枚接著一枚發射的導彈,除了其中一枚外,剩下幾枚導彈並沒有進入標準的三九線,它們的導引頭還沒有脫鎖,依舊牢牢鎖定著J15T。
    “堅持住!長空!”
    通信頻道內響起戰友的聲音,他們正在想辦法幫助劉駿解決尾後的三枚AIM120。
    “金幣,快點!”
    作為一個整體,隊友被導彈攻擊,當然不可能隻是看著,金幣迅速操控J15T的電子戰吊艙,對來襲的導彈進行幹擾。
    “我正在做!距離長空12KM!壓製!”
    無形的電磁波開始壓製劉駿尾後繼續跟隨的幾枚AIM120,因為俯衝的緣故,導彈的能量損失變小,但同樣J15T的速度也在變快,劉駿正試著將這三枚到底帶入空氣稠密的低空,用自身的產能徹底消耗幹淨導彈上的能量。
    同時,也能通過俯衝的辦法,讓這場追逐戰變得更漫長,讓戰友獲得更長的時間,幫自己壓製後方的導彈。
    在無形電磁波的影響下,尾後三枚AIM120的導引頭跟蹤變得不穩定,導彈導引頭隨時處於鎖定與丟失目標的狀態中。
    距離10KM劉駿看著EODAS係統提供的全向視野,不過就算不看,他也能通過態勢感知察覺到3枚導彈的位置。
    高度計數字不斷減少,劉駿看著增加的空速,微微收油,保持J15T保持在解體速度之下的臨界點上,這樣可以獲取更大的空速。
    8KM掃了一眼EODAS係統,再次看向高度計,5000!
    下方的海麵正在快速放大,周圍是平靜的海麵,這對於貼地飛行的戰機來說,是個好消息。
    迅速在腦海中規劃出躲避導彈的方式後,劉駿提前拉杆,在盡量減少能量損失的情況下,J15T必須要提前拉杆,保持大角度的轉彎,才能讓自身不至於一下拍進海裏。
    拉動側杆,然後劉駿就感覺操縱杆有些沉重,因為速度過快,出現了“鎖舵”的情況,水平舵被高速氣流形成的壓力“鎖死”。
    隨著劉駿拉杆的力度逐漸增加,飛控AI自動調整配重,劉駿感覺杆量輕了些許,J15T逐漸從垂直俯衝的姿態中改出,機頭圓滑的抬起,在距離海麵還有40米的時候機頭改平。
    然而,飛行器在空中飛行是有慣性的,飛鯊繼續下墜了30多米,在距離海麵還有幾米的時候,劉駿才將機體控製住,在新改裝的三元矢量引擎的輔助下,再次爬升高度,而帶起的氣流將下方海麵壓平下去一個大大的凹痕。
    接著J15T繼續向前飛去並保持在距離地麵15米左右的高度。
    在EODAS係統中,可以看到當他貼在海麵的一瞬間,因為多徑雜波與J15T電磁幹擾的關係,3枚AIM120導引頭受到嚴重幹擾,導彈姿態開始飄忽不定,多個反射源讓導彈的導引頭無法分辨出到底哪個是真的目標。
    導彈距離1500
    嘩啦!一枚導彈紮進海裏,砰的一下炸開。
    導彈距離1200
    第二枚導彈也跟著失控,向著天上飛去,導引頭捕捉不到反射源後,進入慣導以直線向著天空飛去,此時飛鯊已經飛出了它的導引頭索敵範圍,等到電池的電量耗光,就會自毀。
    然而第三枚導彈始終沒有脫鎖,牢牢地“盯”著劉駿的機體。
    導彈距離1000
    頓時,劉駿感覺自己的太陽穴開始突突起來,腦中不斷劃過電流,這枚導彈對他的威脅越來越大。
    海平麵上,導彈雖然剩餘的能量不多,但還是有充足的接近率,一點點靠近前方的戰機,飛鯊在低空超聲速飛行,積雨雲在翼根處出現,就像是頂個雨傘向前衝鋒一樣,音爆聲回蕩在周圍的海域。
    怎麽回事,正常的AIM120應該已經導引頭脫鎖了!等等!這枚AIM120是聯合製導的?!
    劉駿心底一沉,看著距離已經進入600的導彈,熱焰彈不斷的發射出去,然而在平麵成像下,熱焰彈根本無法幹擾鎖定自己的導彈!
    爬升?
    不行!這時候脫離地麵的掩護很危險;而回轉與直飛都逃脫不掉導彈的追擊。
    劉駿掃過高度和速度,太低了沒垂直操作空間,而速度在1.1馬赫,這對於J15T來說,已經是低空極限速度了,空氣密度太大,飛鯊如同在空氣牆中穿行一樣。
    跳傘?估算了一下距離,跳傘需要拋蓋→彈射的流程,身後導彈的速度還很快,後方導彈一下子追上來,J15T如果殉爆的話,劉駿不敢保證自己不會被彈片打到。
    放棄了跳傘的選擇,劉駿大腦快速運轉,然後他決定賭一把!
    想著自己接下來的操作,劉駿不由感覺有些心跳加速,很大膽!但是可行性非常高!
    下定決心,那就執行到底!
    劉駿眼神堅定下來,然後.通過手不離杆操作係統解除攻角限製器!
    現在,飛控計算機不再限製杆量,也是防止飛行員把機體搞失速。
    微微收油,尾部噴口噴出的燃氣減少,速度降下來一些,在空氣阻力作用下逐漸脫離超聲速,同時也代表飛鯊的可操控性在增加。
    尾後的導彈800米,它的速度2.0馬赫左右,而劉駿的機體此刻減速到了最適合操控的0.85馬赫。
    想到接下來自己要進行的操作,呼吸逐漸急促下來,態勢感知中,牢牢鎖定導彈的空間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