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後來的劍術大師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二興默默地點了點頭,他模糊感受到了自家師父的良苦用心,看來他確實是在為挖掘民間的武術傳承費勁了心思。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很了解,玄清道長平生最討厭的,就是酒桌上的迎來送往和虛與客套。

    眼下的老人家,居然肯強忍著心裏不適,做一些之前絕不可能參與的事,實際上已經在說明他是有所圖的,是在真心想找回那些久已失傳了的一些東西。

    張導並不知道他此刻心裏的波動,“除了我對你師父的事熟知跟向往,還有一個人也在一直念叨著跟大師見上一麵,要不要幫你介紹一下?”

    “誰呀?”二興是下意識的回了一句。

    馬上就有人領過來一人,二興一眼望見,心頭竊喜。

    他連忙抱拳拱手,嘴你的語氣也滿是驚喜:“原來是於大師,您演的王仁則和展現出來的那一手神奇的劍法,我真是太喜歡了!”

    來人就是《少林寺》裏王仁則的扮演者於成輝,他這一年才隻45歲,也是之前一直被世人低估的真正武術大師。

    在二興的前一世,此人也是在這部電影之後才逐漸被人所熟知,後來更是被業內稱之為唯一活著的武術宗師。

    正因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而名聲大噪,不過此時的他仍處於事業巔峰的初期,遠遠還沒有後來由於敬業精神和對武術藝術的癡迷,贏得了業內外的廣泛尊敬。

    於成輝哈哈大笑著抱拳回禮,隨後連連擺手道:“二興呀,以後可不能當著人叫我大師,現在除了你師父,沒有任何人擔得起這兩個字!”

    說話的同時,他還在頻頻打量著站在二興身邊的呂奉翊,習武者身上自然會由內而外的展現出不一樣的氣質。

    他們的精力更加充沛,時刻有著不一樣的精神狀態,而這一切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平日裏的生活。

    於是呂奉翊抱拳以禮,做了自我介紹:“我在春城七裏山呂仙祠習武多年,師從現任主持桓真道長,師傅是玄清老祖的記名弟子!”

    於成輝眼中精光直閃,語氣裏的熱情也陡然提升了很多:“果然是同道中人,看來咱們華國民間真的是人才濟濟啊,隻可惜到現在才知道七裏山呂仙祠,很羨慕你們的道家武術傳承!”

    呂奉翊笑道:“那也隻是近些年的事,其實我們的七裏山隻是一個海拔不足三百米的小土丘,呂仙祠也一直躲在後山的偏僻處無人得知,所謂的傳承也是在八年前玄清老祖偶然間曆經,才有的一點點武道底蘊,跟其他傳統武學傳承實在沒有可比性!”

    他倒不是完全的客套,七裏山即使在春城也沒多大名氣。

    在尋常市民的意識裏,它隻是個市區內的普通小山丘,山腳下有個存在已久的山會性質的早市而已。

    後山呂仙祠的存在,更是難有幾人得知,裏麵有武術傳承的事情,自然被掩飾得嚴嚴實實。

    但並不影響於成輝再望向二興的時候,眼神裏多出來一種審視加深的凝重表情。

    這當然是源自於他隱隱覺察出來,呂奉翊能出現在二興身邊,大概率是那位玄清大師安排的一種守護行為。

    而這麽謹慎的安全保護的由來,自然是跟玄清對他唯一徒弟的格外看重密切相關。

    由此就能推斷出來,二興這麽個小孩在玄清大師的眼裏有多麽重要的位置了。

    因而他再次開口,態度上多出來了很多的東西:“二興呐,咱們都難得來一回京城,怎麽樣,找機會好好聊聊?我可是仰慕玄清大師很久了!”

    二興不無歉意地解釋:“於大師,可惜我馬上就要參加期末考試了,明天就得回春城。不過,我下個月可能還回來,您老如果還在燕京,咱們再找機會聚一聚吧!”

    於成輝顯然並不了解他這次來燕京的目的,是張導在他耳邊低聲做了解釋。

    隨後,他很爽利朝著二興再次抱拳拱手:“那就下個月有機會再見!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道是不是很冒昧!”

    “您說就是!”

    於成輝隨手從懷裏抽出來一疊紙質的東西:“這是我根據古人流傳下來的精辟拳諺,從前輩和同行的經驗中,以自己的實踐加以驗證,再用現代力學理論加以解釋的雙手劍簡譜。剛才聽你說,玄清大師會在春節期間回春城,我想鬥膽請大師幫我斧正,畢竟我的個人閱曆還是太過淺薄!”

    二興感到了深深的震驚,因為他知道對方這麽做對自己是有莫大的信任。

    這套雙手劍雖不是於成輝的個人獨創,但也絕對是他複原古人遺技的同時,與時俱進,取經當下,守正創新的創編力作。

    他的將原有的傳承片段雜糅一起,化空,以無生有,敢於創編的行為,在名拳林立的當時,還是需要勇氣的。

    因為目前的華國武術傳承缺失的太多,繼承前輩拳技法精華尚且吃力,還有餘力推陳出新,那便是宗師級別的人物了。

    所以說,於成輝後來被人稱為“最後一位劍聖”這一封號,就當時的情況來看,還是名至實歸的。

    而且他所修繕出來的雙手劍術,並非隻是炫目精彩沒有實戰意義。

    二興的上一世看過老爺子唯一的實戰影像,他的雙手劍的確可觀可戰,畫麵中一劍刺破對方大腿,鮮血瞬間染滿白色練功服的場景,到現在他都難以忘懷。

    要知道那段真實的比武場麵,是發生在於成輝年過五十之後,跟他對戰的可是二十幾歲正當年的專業棍術傳承人,全國武術冠軍。

    據說那場切磋,就是起始於棍與劍的實戰性爭端,業內人士也是從那一戰之後,將他視為了劍術方麵的大師。

    二興其實也對他這套劍法眼饞著呢,真實實戰性倒並非他的主要關注,關鍵是這套劍法耍起來真的很賞心悅目,用在影視劇拍攝和舞台表演,無疑再為合適不過。

    而他四歲就在呂仙祠習武,如今已有六年的武術基礎,見識過太多的器械套路了。

    加上他對那部《練氣養精訣》的日漸精進,如果手頭上有幾套稱得上品級的器械演練套路,會對他今後的演藝之路大有幫助。

    畢竟他所掌握的內勁拳術是眼睛看不出來的內在威勢,對普通人而言,器械之類的武功展現更能吸引眼球,更具實戰說服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