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議定與攻打有蘇國

字數:548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敖丙是禹皇傳人,有莘氏是禹皇後裔,雙方確實是天然的盟友。
    “我周國也支持!”
    有莘氏同意後,作為其姻親的西伯侯,不得不站出來同意道。有莘氏出麵為禹皇後裔站台,作為其盟友的周國,隻能跟著站出來。
    不然,落在外人眼裏,這就是關係破裂的征兆,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我有崇氏也同意。”
    大商的鐵杆,北伯侯得到帝辛的暗示後,也站出來支持道。
    “求道者最重誓言,龍伯既然願意起誓,那我九國也無意見。”
    帝辛的老丈人東伯候,在帝辛不停的暗示下,亦不得不表態道。
    “既然如此,我鄂國也同意。”
    東伯侯,西伯侯,北伯侯全都同意了,南伯侯無法,隻能跟著同意。
    至此,諸侯中最強的四大伯侯全都同意,其餘諸侯或是被迫,或是隨大流,或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也紛紛附和道。
    “龍伯所想所為,皆是造福洪荒之舉,我等身為洪荒的一份子,豈能不配合?”
    當然,大部分諸侯是都同意的了不假,可仍有幾個諸侯不識抬舉,許是仗著背景深厚的緣故,始終一言不發。
    此時不開口,可不等於是默認,而是不配合的意思。
    不過也無所謂了,若是大部分諸侯都不同意,那敖丙還沒辦法對付他們,可隻是少部分諸侯不同意,那對付他們的辦法就多了。
    少數服從多數,自古以來,皆是如此。不願屈從於大團體的利益,若是沒有逆天的本事,那隻好委屈他們犧牲了。
    “架設虛空通道一事,本質還是為梳理地脈服務的,所以,既然幾位不願意出力,那我也不強求,之後梳理地脈的時候繞過你們幾家就是。”
    盯著那幾個不同意的諸侯,敖丙幽幽的說道。
    “什麽?”瞬間,這幾人繃不住了,連忙開口補救道:“我等沒有不同意,隻是還沒來得及開口。”
    其實,隻是梳理地脈的時候,故意漏掉他們幾家,並不算什麽嚴重的後果。大不了,他們自己找人梳理地脈就是了。
    真正嚴重的是,眾人梳理地脈的時候,故意把那堵塞地脈的穢物,往他們的封地趕。
    哪怕最後,這些穢物會被淨化,但隻需晚上幾十年再出手,他們封地內的靈脈,差不多就會被摧毀殆盡。
    這後果太嚴重了,遠非他們所能承受。
    而敖丙會不會這麽幹?太會了,以己推人,換成他們是敖丙,肯定會這麽幹。
    畢竟,梳理地脈時發生意外,波及到其餘人,太正常了。這是必要的犧牲,隻要做的不是太明顯,就連天道都不會怪罪。
    被波及到了,那活該你倒黴。
    而且,洪荒這麽多勢力,別人都沒事,怎麽就你倒黴?是不是伱做了什麽虧心事,這才遭了報應?
    再一細查,原來是梳理地脈時,別人都出力了,就你沒出力,那倒黴不是應該的嗎,活該有此一報。
    敖丙或許不敢直接翻臉,把他們全都滅了,但肯定能借著梳理地脈的由頭,將他們從大國削弱成小國。
    小國者,朝不保夕。
    他們要是成了小國,之後就隻能任人拿捏了,一個弄不好,就會亡國絕祀,這後果還不嚴重?
    想到這樣的後果,他們哪裏還敢猶豫,自然在第一時間同意。
    “如此甚好!”
    見他們終於肯識時務了,敖丙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旋即,就見他突然轉身,看向帝辛,朝他說道:
    “吾今觀之,此次會盟,有蘇國未至,可見其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且前不久,有蘇國曾派兵攻打杞國,欲絕禹皇祭祀。”
    “有蘇國此舉,簡直禽獸不如,令人發指,已然自絕於人族。故吾請旨,願率兵討伐有蘇國,滅其宗廟,絕其社稷,以蕩不臣。”
    才剛說完架設虛空通道的事,敖丙就突然轉移話題,說起了與之毫不相幹的,討伐有蘇國一事。
    麵對敖丙如此跳躍的思路,眾諸侯先是不解,可略一沉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要炫耀武力,讓諸侯見識到人龍國的強大。
    在洪荒,無論做什麽事,都需要有強大的武力來保證,架設虛空通道一事,也是如此。
    不要以為眾諸侯現在答應的好好的,接下來,此事就能一帆風順了。真的不一定,說不好就有諸侯心存不滿,暗中使絆子。
    敖丙這個時候,提出要攻打有蘇國,目的不是為了蕩平有蘇國,而是為了通過此事,震懾其餘諸侯,讓他們把不該有的心思,全都收起來。
    有蘇國很強,天下有九州,其中以冀州為首。
    而有蘇國卻被譽為冀州候,雖然有誇大的嫌疑,但也能看出其國力,可以說是僅次於四大伯侯,比在場的很多大國諸侯都要強。
    敖丙若是能滅了有蘇國,那自然也能滅了其餘諸侯國。
    這是**裸的警告,按照今日所言,老老實實的配合他,那自然皆大歡喜。可要是有誰心懷不滿,暗中使絆子,那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
    隨手扣上一個阻礙梳理地脈的罪名,那就算被敖丙殺了,也是白死。
    “有蘇國妄圖自立,實在膽大包天,臣附議,懇求大王發兵,蕩平有蘇國。”
    北伯侯站出來附議道,他是大商的鐵杆,對帝辛忠心耿耿,堪稱惟命是從,有蘇國妄圖造反,簡直就是在挑釁他的底線。
    可以說,在這件事上他比帝辛還要憤怒,恨不得現在就殺到有蘇國,將其宗室全部斬殺殆盡。
    “臣等附議!”
    其餘諸侯見此,也紛紛附議道。
    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沒什麽好猶豫的,無腦支持就是了。有蘇國既然敢跳出來第一個造反,那就要做好與天下為敵的準備。
    有蘇國以為,自己跳出來造反後,會有一大群諸侯響應,那委實是想太多了。
    雖然說大商現在確實有些不如從前了,但距離大夏將傾還有段距離,對諸侯還是有威懾力的。
    除非這次討伐有蘇國失利,暴露出了大商的虛弱,這樣,才會導致天下諸侯皆反,推翻其統治。
    可看了看敖丙,眾諸侯不覺得這次討伐有蘇國,大商會失利。
    在場的很多諸侯,還是知曉敖丙的身份的,為截教聖人的關門弟子。
    此次攻打有蘇國,他隻需喊來一眾師兄弟助陣,那就是有蘇國再強十倍,也是難逃滅亡的下場。
    “有蘇國之事,遠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嚴重,本來予在很早之前,就打算給有蘇國一個教訓了。”
    “可就在出兵前夕,卻意外得到消息,有人稱有蘇國與妖族餘孽勾結,欲壞我人族氣運。”
    “為此,予這才暫緩出兵,準備以有蘇國為餌,釣出後麵的妖族餘孽。”
    迎著眾人的目光,帝辛開口說道。他這是在解釋,為什麽拖到今天才對有蘇國動手的原因。
    “想不到,有蘇國竟如此大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妖族餘孽勾結。”
    “幸好陛下生有慧眼,洞悉了妖族餘孽的陰謀,不然,真要讓他們成功了,那我人族危矣。”
    北伯侯立即出班說道,大讚帝辛英明,為人族化解了危局。
    “大王英明。”
    其餘諸侯也紛紛附和道,而在說話的同時,他們的心裏充滿了慶幸。
    先前他們還以為,大商遲遲不願對有蘇國出兵,是因為北海戰事太過焦灼,消耗了大商所有的精力,以至於沒有多餘的力量雙線作戰。
    正是因此,他們才會覺得,大商是越來越不行了。
    可現在聽帝辛所言,原來不是大商沒有精力雙線作戰,而是所圖甚大,準備以有蘇國為鉺,釣出後麵的妖族餘孽。
    幸好,他們沒有一時衝動,效仿有蘇國跳出來造反。否則,今日他們也將會是敖丙討伐的對象。
    “既與妖族餘孽勾結,那有蘇國就更該滅了。吾願領兵,破有蘇國,擒下蘇侯,獻於大王。”
    敖丙繼續請命道,事到如今,哪怕隻是為了立威,這有蘇國他也是非打不可了。
    “龍伯有此心,那予自然要成全,便讓武侯領一隊兵馬,做你的副手,與你一起攻打有蘇國。”
    想了想,帝辛回道。一般來說,大商征戰,都是自己組織兵馬,很少有諸侯參戰。
    諸侯協同天子作戰,那是後世周朝的規矩,現在不流行這個。大商想要什麽,都是自己去取,無需諸侯出兵。
    敖丙這次請戰,實際上是壞了大商的規矩的,隻是,不提他的身份,隻說這份赤誠的心意,帝辛就不好拒絕。
    於是,就有了這道命令,敖丙為主,黃飛虎為副,共同出兵攻打有蘇國,好歹讓大商有點參與感!
    “臣領旨!”
    敖丙與黃飛虎領旨道。
    然後,接下來的諸侯會盟,就與他二人無關了。劃分地盤,及討伐四方蠻夷之事,確實與敖丙無關。
    龍洲位於海上,隻與大商接壤,沒有領地之爭,也無蠻夷威脅,就是留下來,也與其餘諸侯沒有共同的話題。還不如離開這裏,籌備攻打有蘇國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