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長篇小說

字數:5229   加入書籤

A+A-




    故事會雜誌社人手少,主編何成偉親自陪著位作者住進招待所。
    《故事會》的收稿對象,以農村“故事員”為主,偏偏故事會雜誌社作者招待所條件極優,有獨立衛生間、抽水馬桶、淋浴器。
    很多農村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這些怎麽使用,生活起來諸多不便,還內向,不好意思問,肚子疼起來,皮帶都解開了,愣是不知道該去哪解手。
    編輯們隻好提前熱情的為這些作者們安排妥當。
    “何主編!”
    何成偉剛回辦公室,邊華偉就找上來,把篇稿子拍他桌上。
    “你先看看這個吧。”
    何成偉瞥一眼厚度,約莫兩三萬字左右。
    “這故事特別好。”邊華偉接著道。
    何成偉喝口茶葉,“華偉,‘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不要一點點事,就激動成這個樣子。”
    “主編,你先看吧。”
    何成偉隻好拎過椅子,一屁股坐下,審閱起這篇稿子:
    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杭州府受賄,把楊、葛二人判成死罪,激起江浙全省舉監生員公憤,聯名上告到巡撫衙門。
    這巡撫衙門上下受賄五萬兩銀子,三大憲會審時,又把楊、葛二人打得死去活來。
    小白菜屈打成招,當堂翻供,楊乃武抵賴不招,惱怒欽差:“如今問成死罪,但等秋後處決了。”
    楊姐一聽,真是肝腸寸斷。
    她哭,她喊:
    “天呐!天呐!難道大清朝連一個清官也沒有嗎?
    說什麽法有王章,律有明條,這群貪贓枉法的狗官!”
    ......
    何成偉騰的站起,滿麵亢奮,拍案擊節:
    “好、好、好!”
    “好一個楊乃武與小白菜!”
    “膽大包天!精彩至極!”
    最好的故事,便是乍一讀通俗易懂,細回想卻脊背發寒。
    簡稱,細思恐極。
    譬如,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後死去,被小矮人放在水晶棺中,白馬王子趕來,沒有絲毫猶豫就直接吻了公主...
    至於這篇文章,表麵是呈現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背後卻是坐在清廷黑暗之中的人,相互算計、勾心鬥角的權力遊戲。
    作者將“楊乃武案”描寫為,慈禧太後對兩江一帶湘軍舊部、對曾剃頭的一次打壓。
    案情最後,楊乃武、小白菜被釋放,而兩江十餘名官員受到株連,皆是湘軍舊部。
    “華偉,你從哪裏找來的稿子?”
    “...有作者投的。”邊華偉扯了個謊,怕雜誌社派他找江弦索稿。
    “這是篇好故事啊。”
    何成偉帶著巨大的興奮道:“你們總嫌棄來稿少、質量差,嫌我讓你們去田間地頭向農民拜師,你看看,真正的好故事,不就在民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編,伱看這篇文章我們發麽?”
    何成偉來回踱了幾步,忽的頓足,大手一揮。
    “發!”
    他們《故事會》膽子夠大,好些個嗡嗡嗡時期的手抄本,涉及**禁忌的,都敢搬過來發出去。
    至於這篇文章,雖多次提到什麽“通奸”的詞匯,但尺度把控極好,蜻蜓點水,讓人心癢,又不觸及紅線,作者專業的就好像是經受過什麽嚴格的訓練。
    “我看也沒什麽好修改的,我們幫忙改改錯字,抓緊時間在四月的那期刊發了,作為第二期的主打作品,標題印在封麵上,力求醒目。”
    “作者的稿費標準呢?”
    “先按千字7元給吧,籠絡籠絡人心,我有預感,這位作者的好故事,肯定不止這麽一篇。”
    ......
    “161塊。”
    江弦把《故事會》寄來的稿費清點一遍。
    邊華偉還給他寄了封信。
    內容大概就是陳老師寫得真好雲雲,希望陳老師繼續給《故事會》提供更多作品,也歡迎陳老師去故事會雜誌社作客參觀...
    總而言之,就仨字。
    我還要。
    當然,他想要,江弦也有那個能力給。
    給《故事會》投稿,他不光能自己賺點兒外快,還能給姐夫漲漲業績,一舉兩得。
    再寫篇什麽呢?
    他相當高產的。
    ......
    北影廠這邊。
    淩子風見著朱琳,覺得實在是漂亮。
    一顰一笑,勾人奪魄。
    可惜這氣質和翠翠實在不相符,又動了惜才之心,就問配角願不願意演。
    朱琳立馬答應,拿了兩個配角的戲,一人分飾兩角。
    翠翠這角色也沒給蔡明。
    蔡明和每個童星的痛處都一樣,劉星長大了還是劉星、夏雪長大了還是夏雪、釋小龍長大了還是釋小龍、小海霞長大了還是小海霞...反正是走不出那個角色。
    不過她轉型挺成功的,後來跟著陳佩斯去演了小品,也大紅大紫,連上27年春晚,從“小海霞”搖身一變,成了每年除夕夜觀眾們最“煩”的老太太。
    冷知識,蔡明最後一次登上春晚是五年以前。
    ......
    3月16日。
    “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的獲獎名單出爐了。
    25篇獲獎作品當中,根據群眾推薦票數和評委意見,江弦的《棋王》力壓劉鑫武《班主任》,取得此次評選第一。
    《京城文藝》興高采烈。
    這份獲獎名單上,有足足12部作品來自《人民文學》,榜單都快被包了圓,反倒是他們《京城文藝》選上去的作品拿了第一。
    頒獎當天。
    李清泉和江弦道了聲恭喜,而後提出要江弦來編輯部掛名當編輯的想法。
    “我回去不會被寫入《貳臣傳》裏吧?”江弦試探著問。
    眾人愉悅的笑了起來。
    茅盾是在嚴文井和韋君宜陪同下走進會場的,以茅公的地位和影響,勢必是有備而來,要在會場上對一些問題先行表態。
    所有人目光全都集中向了主席台。
    茅公的發言很有意思,先後誇獎了《棋王》《辣椒》的藝術性。
    這像是拐著彎吐槽,現在的文學作品在藝術上不夠講究。
    其實在1978年,華語文學最大收獲,是張愛玲在某省發表的《色戒》,雖然那也是張氏五十年代的一篇存貨,而她上一次出手漂亮,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會上,茅盾又提到,中青年作家應該嚐試寫長篇小說了。
    江弦很認可這話。
    作家需要一部長篇小說確立地位,魯迅先生唯一被人詬病的,就是沒有一部長篇小說,實在可惜。
    其實茅盾本人,便是位首屈一指的中長篇小說作家,他一直很鼓勵中國作家們對長篇小說的創作,“茅盾文學獎”也是長篇小說獎項,是他留給後輩們的激勵。
    正胡思亂想間,忽聽到台上茅盾問道:
    “江弦來了嗎?”
    所有人的目光刷的一下朝著江弦看來。
    他趕忙站起,在台上大燈的強光裏,看到茅公蒼老而慈祥的麵容。
    四目相對,青年人熱血沸騰。
    茅盾笑笑。
    “好,江弦也來了,你的《棋王》寫得不錯。
    可是你還應該為我們的文學事業做出新的貢獻,要寫長篇。”
    江弦一愣。
    這是要給他...加擔子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