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殺青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A+A-


    《棋王》配過王濛的同期評論,後來又有汪曾祺、仲呈祥、丁淩作評。
    除去身份特殊的丁淩,其餘人的文壇地位,如今和沙汀比,差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所以這篇評論的含金量,絕對配得上江弦這通急頭白臉的忙活。
    “改的確實不錯。”
    沙汀離開後,光未然捧起稿子看了一遍,“竇寶瑩這個形象一下子深刻起來了。”
    “你是個聰明孩子,好好改吧,人民給你們紙張,是希望你們提供一些好的作品。
    認真看看沙汀那些意見,要是看不明白,我帶你再去找他。”
    “那哪好意思。”江弦受寵若驚。
    “無妨,我既然是《人民文學》的主編,自然要對你們這些作者負責。”
    江弦點點頭,真摯的感謝一句。
    “謝謝主編。”
    他挺佩服這位黃河詩人的,已經做過兩次癌症大手術,依舊保持著忘我的工作熱情。
    此前,在沒有任何指示的情況下,光未然請來徐遲,專門為陳景潤撰寫了那篇著名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當時陳景潤的單位還有些遲疑,表示陳景潤的成分不夠好,問要不換個人寫,光未然斬釘截鐵地說:“就寫他,這個摘取了數學世界王冠的中國人值得一寫!”
    ......
    《邊城》殺青了。
    朱琳早沒了鏡頭,收拾行李從招待所往外搬,準備回醫科院上班兒。
    “正收拾著呢?”
    江弦敲敲門,躥了進來,順手遞給同屋的陳紅一顆大白兔,“乖孩子,自個兒上外邊兒玩會,我幫你朱琳姐收拾行李。”
    “我也能幫忙。”
    “這兒就這麽點兒地方,小孩別給大人添亂。”
    “......”
    陳紅聽著這話,本能的就出去了,走半道兒又覺得不太對勁,有貓膩。
    這對哥哥姐姐不會是搞對象呢吧?
    房間裏,朱琳半蹲著,在膝蓋上利索的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我就幾件衣服,一個人都快收拾完了。”
    “直接去醫科院?”
    “先回趟家,再去報道,藥檢所的工作我熟,以前幹過,就是有點無聊。”朱琳捧著下巴,眸中滿是對《邊城》的不舍。
    “沒事兒,還早著呢。”江弦鼓勵道,“伱看那個劉小慶,這摸爬滾打了多少年,才被王廠長給調來北影廠裏。”
    劉小慶這一調進北影廠,北影廠就有了“北影三花”:李秀明、張金玲、劉小慶。
    不過劉小慶無論是哪方麵,都被其他兩位給壓著。
    隻是張金玲有了身孕,息影太早,李秀明又因為80年代國產電影行業低迷,漸漸隱退,下海去做了生意,劉小慶順利苟入決賽圈。
    “我沒那麽大委屈,淩導都給我說了,有合適的戲還會推薦我。
    醫科院那些同事也都是老同學,都認識,不用適應工作環境,就是...”
    “就是什麽?”
    朱琳杏眸黯然,“就是今後想見你麻煩了些。”
    陛下忽然“嬌氣”,楚楚可愛,唇齒動人。
    江弦也不客氣,張開雙臂,輕擁入懷。
    “呀,被人看見~”
    “看見就看見吧,正好告訴其他人,我名花有主了,讓廠裏那些個妖豔賤貨少打我的主意。”
    “咯咯咯。”朱琳在他懷裏笑個不停,“小江同誌,你真自大。”
    她揚著脖子,江弦也低垂下頭,昏黃的光透過窗映在她的眼裏。
    “小江~小江~”
    “好啦~”朱琳輕輕推開。
    她知道江弦的意思,那一瞬之間,她內心亦是泛起陣陣波瀾,隻是在這拘束的年代,妹子們心中有著太多不可跨越的邊界。
    動手動腳還能行。
    再過分那可就是作風放蕩,要打流氓了!
    ......
    此後幾天,江弦很勤快的跑去人文社改稿。
    人文社二、三、四樓走廊西端都各放一張乒乓球台,逢上下午工間休息,江弦、馮驥才、王衛國仨人過去,拿上手拍來賽一場,打十一分,誰輸誰下。
    大馮是退役運動員,反應能力快,江弦和王衛國都打不過他,不過這老小子情商高,贏兩盤就故意給他倆“喂球”,仨人一邊打球一邊鬥嘴,快樂如下棋。
    “江弦,我回了趟天津,順便打聽了下,人家霍家好像還有後人呢,咱們這麽寫不會出事兒吧。”馮驥才有些擔心。
    “什麽咱們寫的?那不是你寫的麽?”
    “???”
    “逗你玩兒呢,你聽過《逗你玩兒》那相聲麽?”
    “沒聽過。”
    “噢。”
    那馬三立應該還沒寫呢,因為這個相聲一出,全國人民都會逗你玩兒了。
    話說回來,馮驥才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後世那部電影《霍元甲》,就真因為一通魔改,被霍家後人告上法庭,說有對其祖父侮辱、誹謗之描繪。
    類似這種事兒金庸也碰到過,把尹誌平寫成了“龍騎士”,寫完《神雕》還屁顛屁顛上終南山旅遊,差點讓全真那幫道士給圍了。
    後來在06年重新修訂《神雕》時,金庸趕緊把尹誌平變成了甄誌丙。
    “放心吧大馮,咱們標注個內容純屬虛構,肯定沒事兒,而且這故事主要是弘揚民族自尊、抬高民族自信,又不是蓄意抹黑霍元甲的形象。”江弦沒太擔憂。
    就是後世那案子,最後也敗訴了,根本構不成誹謗、詆毀。
    而且這年頭跟後世那會兒不一樣,後世都樂意標榜身份,這會兒沒人敢露頭。
    誰敢站出來說自己是誰誰誰的後人?孔家人都不敢。
    要說魔改,曹老師之前也寫了《王昭君》,王昭君那都是笑著出塞的。
    當然了,江弦和曹老師一樣,都很尊重筆下角色的原型。
    “大馮,你寫的時候一定要多升華,把作品的立意拔高,我們寫文章不是為了蠅營狗苟,寫《霍元甲》是為了什麽?是表達一個信念:國人當自強!”
    “說得好啊江作家。”王衛國頗感認同:“國人當自強!”
    江弦這話真是打心眼裏說的。
    他大可以給改個化名,能省老多麻煩。
    但他不想那麽做。
    這會兒民族自信心都快丟光了,怎麽能沒有一位“霍元甲”站出來,給國人提提精氣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