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隱入塵煙,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求追讀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從鞏麗這邊出來後,李藝書也是去找了張一謀。
    聽見要讓鞏麗好好休息幾天的建議,老謀子顯得有點遲疑,不過還是點點頭道:“這個不需要李導操心,我已經重新調整了拍攝方案,延長了十天左右的拍攝期,這幾天正好可以讓鞏麗好好休息休息。”
    他其實也知道以現在鞏麗的狀態,其實是很難拍好的,而且現在天是越來越冷,市裏麵還說最近又要下一場大雪。
    不延遲拍攝根本不行,這種情況下,繼續讓鞏麗堅持,已經沒多大的意義了。
    “張導,不是我想打擾你們劇組拍攝,主要是想著威尼斯電影節時間上也還算充裕,倒也不至於那麽著急。”
    眼見張一謀好說話,李藝書的臉色緩和了不少。
    他其實還是挺敬重張一謀的,不管後麵的電影拍的怎麽樣,單單就08年奧運會開幕式能夠舉辦的那麽成功,那麽精彩,就已經足夠讓人尊敬了,所以剛才說的話有點不客氣,這會兒自然要說點軟話了。
    “沒事的張導,我能理解。”
    張一謀笑了笑,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道:“聽鞏麗說,霸王別姬你已經讓趙飛擔任攝影指導了?”
    李藝書點點頭:“嗯,趙指導的能力在國內數一數二,之前張導跟他合作的《大紅燈籠》,畫麵色彩很漂亮,跟我想要的畫麵感有幾分相似,所以選擇了他。”
    “是,趙飛是很優秀。”
    張一謀遲疑道:“李導,關於顧常為的事,我很抱歉,本來一直想當麵跟你說的。而且顧常為也不是有意的,他之前跟陳愷哥有過約定,誰也沒想到陳愷哥突然回國,還有了新的製片計劃。”
    他跟顧常為的關係還是蠻不錯的,都是西影廠的人,加上前幾年還有過合作,私交也很好,自然不希望李藝書因為這次的事,跟顧常為有什麽變扭。
    “哈哈,張導太客氣了,這事跟你本來就沒什麽關係。”
    李藝書爽朗一笑:“再說了,我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怪責顧指導,什麽事情都得講究一個先來後到,既然是陳愷哥導演先跟他約定好了的,我這邊自然不會有什麽異議。”
    說到這,他略微陰陽道:“說起來,還得感謝顧指導,要不是他推辭了,我還就錯過跟趙飛指導的這次合作,前些日子在燕京我跟他探討了一番霸王別姬的拍攝計劃,趙指導的表現讓我很滿意。”
    張一謀微微一怔,苦澀一笑:“是,李導能滿意就好。”
    算了,還是別當這個和事佬了。
    ...........
    一直過了三四天。
    這天,鞏麗大病初愈了,精氣神好轉了很多,說話也有力氣了,李藝書放下心來,也是準備返回川蜀老家過年了,張一謀得知以後,也是讓人弄了點酒菜,要為李藝書親自送別。
    飯桌上。
    聽到李藝書的話,張一謀詫異道:“李導也想拍大西北的戲?”
    鞏麗也驚訝的看向他。
    “是啊,倒是有這個想法,不過也未必拍就是啦。”
    李藝書笑了笑道:“就是這幾天,在周圍轉了轉,也去看了看附近的西北農村是什麽樣的,倒是給了我不少的感悟,這地方全都是故事啊!”
    這幾天李藝書在劇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除了參觀劇組,順便去看了看這邊的特色窯洞,還有周圍那遍地灰土色的鄉村風貌,讓他不由想起了《隱入塵煙》。
    這電影是在甘S拍的,但陝X的地貌跟那邊很接近,都是典型的大西北地貌。
    所以來到劇組附近的農村後,李藝書就發現這地方跟電影中很像。
    而且因為風沙的關係,婦女們大都也愛在頭上裹一層紗巾。
    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也大都跟劇中的老四馬有鐵很像。
    這讓他不由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拍一拍?
    《隱入塵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不然也不會在當時引起廣泛的討論,特別是在當下這個時代,如果拍出來去參加柏林電影節的話,拿獎的概率是很高的。
    “李導說的沒錯,陝X…不,是整個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
    張一謀很認同李藝書的這番話,他的作品幾乎絕大多數都是以大西北為主題,除了是因為他所在的是西影廠外,最主要的還是他是西北人,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感情,同時也是知根知底。
    這也是為什麽《紅高粱》《菊豆》包括現在這部《秋菊打官司》能夠拍的那麽好的原因,張一謀在執導的過程中,投入了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真摯情感。
    瞧著李藝書不是開玩笑的樣子,鞏麗開口道:“藝書,你要真想拍,回頭可以讓張導幫你聯係聯係西影廠。”
    “是啊李導,你要是來拍,西影廠那邊肯定很高興的。”張一謀連連點頭,這兩年隨著北影廠挖走了不少西影廠的導演後,西影廠的日子其實也不太好過了。
    不似八十年代末期那般輝煌,等到周星星的《大話西遊》,還有張一謀去了燕京,算是徹底的一棒子打死了西影廠。
    在那之後,西影廠就開始落寞,直至千禧年,西影廠改為西部電影集團後,基本沒出過什麽精彩的影片。
    “再說吧,也不一定要拍,等手頭上的項目都搞定了再說。”
    李藝書搖了搖頭,他隻是有這個想法,還不一定會拍。
    飯吃了一個小時。
    李藝書也是動身走人了,跟鞏麗約好了,等她拍完了《秋菊》以後,回燕京養一養皮膚。
    她在這邊待了不少時間,大西北強烈的紫外線,讓鞏麗看起來平白蒼老了十幾歲,跟《霸王別姬》中青樓頭牌菊仙,相差甚遠。
    不過好在她的戲份不算多,先養養皮膚養養狀態,等到後麵再集中拍攝也不遲。
    .............
    李藝書回川蜀,已經是1月25號了,距離過年也隻剩下9天,好在他是坐飛機回來的,沒去坐擁堵的火車。
    不然還得晚兩天才能回來。
    一回家的第二天早上。
    李藝書還想好好的睡一個懶覺,就被父親李建給帶到了峨眉電影製片廠,去見廠領導了。
    領導們見了李藝書,當麵自然是一頓猛誇,陳副廠長嘴巴都要笑歪了,當初是他幫忙,如今李藝書成績斐然,雖然對方不是廠裏的職工,但買的是峨眉廠的廠標啊!
    對外也能算是峨眉廠的電影。
    論功欣賞,李建有份,劇組其他人也有份,他這名義上的“監製”,自然也是有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