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積累化作底蘊
字數:7798 加入書籤
兩個後輩在和這荒村中的屍妖……或許叫做‘山村老屍’搏鬥,趙以孚則是悄悄地伴隨在左右,打量著這個荒村。
他甚至找到了那個孕育出屍妖的墓穴,一個陰煞匯聚之地。
這場景讓他感到熟悉,就好像是當年自己在當縣令時應對的那種地脈變化。
當時是因為囚室山中真的囚困著糟糕的東西,那麽現在呢?
現在他所看見的,是如同兩級倒轉一般產生的荒蕪與陰煞。
令人感到難受的,這還是一種‘自然現象’。
這裏之所以有村落,肯定是原本這裏適合生存,所以才有人聚居。
而現在此地變得荒蕪,也就是此地不再適合生存了。
在那還有雜草可以頑強生長的大片空地上可以看出,這裏其實原本是種莊稼的田畝,可是現在隻能長雜草了。
甚至就算是雜草也並不茂盛,連蟲豸的動靜都沒多少。
這裏毫無疑問是充滿了死寂。
可是,這裏還生長著的雜草卻又正象征了生命的頑強,它們本身在這種地方生長出來也有著特殊的意味。
他仔細體驗了一下,便發現了其根須中隱約含有的那一絲微弱又頑強的生機。
一點靈光在他的腦中出現,令他隱約有了個方向,卻又一時抓不住關鍵。
他思考著這個問題,甚至都沒發現兩個後輩已經解決了那具屍妖。
他的‘太上拔罪訣’很有效,那兩人一邊念誦口訣一邊與那屍妖作戰,竟然在極大程度上壓製了屍妖的威能。
他們戰勝了強敵顯得十分興奮。
而就在這興奮中,天空又飄起了雪花。
趙以孚抬起頭,感覺不對勁。
這處山村位於嶺南山中,別說十月份不會下雪,就連寒冬臘月也不該下雪才對。
可是偏偏就下了。
這意味著,這片曾經繁榮的大地正在變冷。
他飛快地推算起來。
不隻是在變冷,還在變得幹旱!
這個發現令他感到有些不安,這樣的變化持續下去,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如何能夠獲得足夠的糧食來維持當前人口?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必然是糧食連年減產,然後活不下去的人就要開始給自己找活路了……那可以預見的,將會是一場人間慘劇。
而因為一些哪怕轉世也忘懷不了的靈魂印記,趙以孚很自然地將解決問題的方法想到了種地方麵:尋找能夠耐寒耐旱的優質替代糧!
這是趙以孚最直接的反應。
想到就做,甚至先前的靈光也接上了,那就是何不在這已經被陰煞侵染的荒山中尋找一種合適的能夠替代糧食的植物呢?
他直接忽略了兩個後輩,那兩個後輩也是隻以為他已經離開了,在‘超度’了屍妖以後就離開了。
趙以孚隻是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看到了他們在朝陽下緊緊依靠在一起扶持著前進的樣子,送上了老祖宗的祝福。
隨之他就繼續投入到了自己的忙碌中去,他要尋找一種合適的作物,在這荒山絕地之中。
當然,或許不隻是尋找,還可以嫁接、雜交什麽的。
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其實若隻是要找到適合當前的替代品並不難,難的是找到一種能夠在接下來注定的凋零時代為凡人乃至牲畜穩定提供食物的方式。
這就從簡單的表現尋找升級到了更本質的層麵上去了。
趙以孚所預見的未來,那會是一個十分糟糕的場景。大地被亙古之怨所引發的陰煞所滲透,天空充滿了各種雜亂的欲望微粒,讓天地元氣都為之汙濁。
那麽他所需要的那株植物,就需要能夠高效率地過濾、提純天地元氣,從汙濁中提取養分茁壯成長。
這不隻是陰陽的清濁的問題,也是四象、五行的問題。
這是一個超大的框架,而趙以孚潛修《太清仙法》,也給了他足夠廣袤的視角來思考、解決這個問題。
他幹脆就將這個化身留在了凡間。
……
天界白雲山,趙以孚另有一個化身一旦有機會就向大佬詢問各種天地奧秘。
問著問著,趙以孚忽然發現老張對一切事物的表象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而玄都師祖則是能夠洞悉本質為他講解萬物演化之間的關聯。
這兩者相輔相成,對於趙以孚來說便是絕配了。
再加上他自己的觀察驗證以及思考,這段時間他對天地運行的奧秘了解得飛快。
如此過了兩年時間,玄都師祖忽然對他說:“孚尹子,你可已經鞏固了金仙的境界?”
趙以孚聽了便點頭道:“回師祖,弟子金仙境界已然穩固。”
其實他早就很穩固了,隻是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一時半會兒竟然忘記了自己的修行。
老張見狀忽而一笑道:“也罷,既然是要傳道了,那我就先避避吧……對了小子,你有空讓食神做兩個拿手的點心,我家婆娘拉不下臉來常往你這跑,其實也很想念食神的手藝。”
趙以孚糾結地點頭。
這老張臉皮厚不說,這兩口子還特別別扭。
明明是他們家的廚子,結果偏要到他這裏來吃。
趙以孚記下了這事,老張施施然離開。
玄都這才道:“好,接下來我要與你講解金仙大道。”
“隻是你最好本體來此。”
趙以孚沒有問師祖為何不去天獄找他,這是極不禮貌的。
是以他毫不猶豫地應了。
而下一刻,他的麵前空間之上就猛地出現了一道抓痕,隨之這抓痕飛快擴大,露出了一條寬闊的通道。
就在這通道中,趙以孚端坐在一個狹窄簡陋的房間裏,對玄都稽首道:“師祖,我準備好了。”
好家夥,趙以孚這一手讓玄都都驚了一下。
他嘖嘖稱奇道:“你這乾坤道上的才能真是令人驚歎,這一招叫什麽?”
趙以孚道:“我叫它……裂空爪,是以凡間丹青門所學的‘無量乾坤術’以及猴哥教我的‘蜉蝣寰宇’為根基啟發而來。”
聽他的語氣,根本就是剛想的名字。
或者說,這個法術根本就是他為了響應師祖的要求,臨場即興創作。
玄都不得不感慨道:“這倒是我不曾想到的方式。”
“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兩人就在天界的東西兩頭,隔著遙遠的空間卻好像近在咫尺般地開始了一場教學。
玄都大法師首先道:“你對《文武火勢》和《無常水勢》的掌握如何了?”
趙以孚聞言立刻於左手托起一團金燦燦的火焰,而這團看起來很溫和的純陽仙火之中很快增添了一種陰柔霸道的感覺,使之變成了‘至陽生陰之火’。
而後右手又托舉起了一團變幻莫測的水流,這水翻滾不休,時而如同涓涓細流,時而又是摧枯拉朽,時而卻又固化成冰,時而又汽化成霧。沒有定式,一直都在變化。
這已經是將水之無常給演化得淋漓盡致,但卻未曾達到那‘至陰生陽之水’的程度。
不過這隻是他此前沒有時間去詳細感悟,而此時有那團‘至陽生陰之火’作為參照,趙以孚很快就有了感悟:這無常之水不斷變換的過程便是水的‘陽’!
至此領悟圓滿,下一步甚至無需師祖教導了,他已經按照所參研的《太清仙法》自然而然地運轉了下去……
一切水到渠成。
這‘至陽生陰之火’和‘至陰生陽之水’收尾相連,觸碰之間很快出現了一層密集的水氣。
這水氣是水靈力的升騰,也形成了水火之間的分界。
而就是以這分界,水火磨盤急速旋轉起來,形成了一個高速旋轉變化的球體。
這……
便是最簡陋的水火演陰陽。
但是隨著這個水火磨盤的快速旋轉,趙以孚猛然醒悟到了一個道理:太清一脈的真正傳承,其實現在才剛剛開始!
這個水火太極,其實根本就是一件幫助他領悟真正陰陽太極的‘教具’。
因為火形陽,水形陰,在水火太極之中,陰陽的奧妙也能隨之體現。
玄都見狀滿意地點點頭道:“好,非常好,這樣我們就能省卻很多事情了。”
“接下來我就給你好好講解一番如何以此水火太極為基展開金仙之境的修行。”
他開始款款而談,敘說了不得的大道。
趙以孚聽著漸漸入迷,他發現原來這水火太極不隻是‘教具’更是太清一脈金仙修行的根基。
或者說,是太清金仙填充自身‘內世界’的地基。
而玄妙之處,就在於那地基存在太極之意,是可以隨著自身理解而不斷擴展、加固的。故而太清一脈傳承基礎最為紮實。
玄都在講解時也隨口提到了玉清一脈和上清一脈的各自特點。
玉清一脈是以四象五行為基,講究在修行之初就打下堅固道基,然後再厚積薄發。而這種情況也會使得金仙之境的修行要涉及的內容非常廣博深奧,是以若非有天資有福德之人實在是難以修出個名堂來。因此,玉清一脈雖然修成之後法力磅礴,卻也進境最慢。
上清一脈就不講究了,直接就是包羅萬象什麽都有。似乎任何人都能從‘上清仙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部分,然後修有所成。如此優勢自然是能速成,並且戰力、手段不俗,缺點則是根基不牢,到了一定程度以後要想更進一步還得補充根基。
講真的,趙以孚在理解了這三清傳承之後,就覺得自己果然還是適合上清一脈的傳承。因為他覺得上清一脈是最適合幫助修士找到自身道路的傳承。
在他的感覺裏,那玉清傳承以四象五行為根基,其實是十分死板地將門人的修行都限定在了一個固定的框架內。隻是因為這個框架足夠大,可以給後輩足夠的發揮空間。
自家太清傳承雖然以太極為根基可以有後續無限可能,但實則基調已定,依然是在限定了的聖人之道上行走。
可是那上清傳承……給趙以孚的感覺,那就是他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並且前麵沒有設置任何的柵欄!當然真要如此,其實難度又比將玉清傳承修到極致要困難了。
趙以孚分析著三者優劣,慢慢的卻看到了三個聖人對天下萬物的不同視角,或者說是三位聖人的‘世界觀’。
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感悟。
他隻覺得太清是定下基調然後順其自然,玉清是將一切在框架內推行,上清則是給萬物機會然後放任自然。
將如此深層次中的內核思考了一下,趙以孚才意識到自己竟然是天生就該在太清門下的。
想想他在凡間做的事情,不就一直是這種風格嗎?
如此,他對這太清傳承才有了打心底裏的認可。
他接受了這份傳承的內核,從此思維方式也就與這太清道更為貼合了。
這隻是他思想上的一點轉變,但帶來的則是對太清一道的理解從根本上的變化。
金仙的道太過龐雜繁複,玄都也是不可能講的具體,他隻能是講《太清仙法》這份‘頂級方法論’在金仙場景下該如何去運用。
趙以孚聽了連連點頭,隨之大受感觸。
而與此同時,他那紛雜的靈竅之中,正有一個模糊的世界框架在顯現。
這個世界框架十分廣大,這便是他自身對世界的基礎理解。
而很快許多冥界的、凡間的、天界的各種觀察、領悟開始匯聚進來,填充入這個模糊的世界觀中,開始構成一種思維實質的存在。
若是當他有朝一日能夠在靈竅中構成另一個屬於自己的三界,那麽就意味著他的金仙境界算是徹底圓滿了。
至此他就隻需要一點小小的領悟,便能夠一步邁入大羅金仙的門檻。
隻是當他開始給自己的內世界填充思維實質時,他發現自己所能填入的東西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多。
一直以來的觀察與思考,此時都化成了這內世界的資糧。
與此同時,金仙境界的真正威能也開始顯現。
以他自身為中心,開始漸漸可以引動三界中無處不在的一些力量。
他內世界中的某一項存在越是清晰明了,他隨之也能夠調動越多的天地之力。
就比如他此時的根基:水火太極已經圓滿成型,這意味著他內世界的水與火也是如有實質。
而現實中,他竟然已經可以借用水與火的法則之力!
這是此前難以想象的躍升。
玄都停了下來,他讚歎地點頭道:“本還想說更多,但現在看起來是沒有必要了。”
“你的悟性真的很好,也是如此契合我人教道統,實乃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