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無情的紅石佬
字數:5137 加入書籤
第(1/3)頁
> 白黎剛到工坊,便看見了三人爭論得不可開交。
“誒,白公子保佑,長庚,你覺得,這用兩個觀察者對臉放,沒問題吧?” 湯若望轉頭問道。
白黎聽這話,還以為自己被發現了,結果湯若望隻是盯著宋應星問,壓根沒有留意到他。
宋應星回答:“可以,我雖是略懂,但在這地方,得加個中繼器。”
“阿彌陀佛,貧教徒覺得,這個確實該加個中繼器。”
三人的身邊,一個鐵傀儡正拿著鐵鍋,愣愣的站著。
很明顯,裝置的組裝,全靠了這鐵傀儡,還有旁邊的腳手架。
“發射器連上高頻,這裏連接上漏鬥,放個半磚……”
“我滴個無量天尊,為啥漏鬥不吸雞蛋了?”
“漏鬥放滿了,自然就不會吸了,不過也不需要箱子,夠了。”
“用偵測器檢測雞蛋發射,這裏再用紅石連上,就能全自動觸發!”
那熟悉的裝置,以及裝置中熟悉的小雞。
白黎瞬間明白了,他們做的是什麽。
烤雞機。
“誒,天主在上,要是我們沒有算錯,那麽一旦機器運轉,那麽雞肉,恐怕會和麵粉,一樣的價錢了!”湯若望眼睛閃著光。
“嗯。”宋應星臉色淡然,但很顯然,他也很是激動,手有些微微發顫。
至於王徽。
他這一路,雖然相當於打下手,但是了解到了紅石,這比機械更加動人的產物,也是激動萬分。
……
“放雞蛋吧。”
王徽點頭,往圍好的空間中丟了個雞蛋。
雞蛋落在半磚上,被下麵運動的漏鬥礦車吸入漏鬥,運送到投擲器,高頻投出。
雞蛋砸碎,概率出現小雞,小雞長大,觸碰到半磚上麵的岩漿,最終變成了烤雞。
這便是流程。
他們自然不會等到小雞長大,而是往裏麵放了個成年雞,最終檢查箱子內。
烤雞赫然放在最上層。
“成了?”其餘二人問道。
宋應星點頭:“成了!”
“白公子保佑!這幾日努力總算有了成果!”湯若望鬆了口氣:“尋找,就尋見。”
第(1/3)頁
第(2/3)頁
“是啊,百姓們日後吃肉便多了些便利,成本也能降下來,也算是我們為這世間做了一件大好事。”哪怕是不苟言笑的宋應星,也嘴角上揚:“我的仙工開物,總算有個是自己製造的了!”
他掏出紙幣,開始記錄其製造的流程。
王徽撚著胡須:“哈哈,無量天尊,苦心人天不負!這些時日的折騰可沒白費。這便是我等鑽研奇巧之術的意義所在。”
白黎也是笑著看著。
這便是紅石。
從有限,變為無限。
“好,就和我之前說的那樣,這裝置是你們發明出來的,專利歸你們,這東西以後就用來生產雞肉了!”
白黎走了上來。
三人這才注意到了他。
聽到了白黎所說,三人對視一眼。
湯若望想了想,搖搖頭。
而王徽,本也是剛接觸紅石,全程隻是打了下手,見湯若望搖頭,他也跟著搖頭。
宋應星也明了了。
“白公子,這東西原理很是簡單,您應該知道這東西是如何製造的,他人也不知曉此事,便不必了。”
“不,該是你們的,就是你們的。”白黎很是認真,“長庚,這紅石裝置雖說原理看似簡單,可我更看重的,是願意探索創造的態度。千金買馬骨。”
他要做的,是起個頭。
“若是將這次的成果埋沒,那些潛藏在民間的能工巧匠,又怎會有勇氣站出來,展現自己的才能?”
“讓更多人接觸紅石,嚐試創造,才能匯聚眾人的智慧,不斷完善這些新奇的玩意。”
“光是這烤雞裝置,便能創造出無限可能,往後若是有更多人投身其中,還不知能創造出多少造福百姓的物件。”
“所以,莫要推辭。”
宋應星明白了,三人對視一眼,他拱手說道:“長庚明白了,如此,我也不再推辭。”
“咳咳,那個,貧信徒就不用了,無功不受祿,這次貧信徒,本就是打個下手學習,你們二人商議便是!”
王徽甩了甩拂塵,退後一步:“不必多言,貧信徒知曉這東西很能換得家財萬貫,但貧信徒收了,可過不了心底那道關,日後不嫌棄貧信徒礙事,多教教紅石便是。”
他愛機械,現在更愛紅石。
“你們為這裝置的成功付出了心力,理應得到應有的認可,這樣,等明兒,我再給你們頒個獎。”
白黎打算到時候用綠寶石。
這才是真正的稀缺貨,隻能白黎來兌換的東西。
之後的用金牌,足金,拳頭那麽大個。
“我不但要告訴他們,科學家掙得更多,我還要告訴他們,科學家,最受人敬仰!”
第(2/3)頁
第(3/3)頁
說起來,消息傳播的媒介,也得弄一個。
不過當下,先把過來的目地解決了。
“長庚,運過來的磁石,你們放在了何處?”白黎問道。
“白公子,請隨我來!”宋應星向後一退,側身微弓讓開道。
“白公子提及磁石的用途後,我等便格外小心,挑選了最可靠的人手負責看管。每日都會檢查磁石的狀況,確保沒有任何損傷。”
工坊角落的一處特製木架上,六擔磁石整齊地放置其上。
“白公子,你瞧,磁石都在這兒了。”宋應星指著磁石。
白黎蹲下身子,伸手拿起兩塊放在一起。
個頭是大,但總感覺,磁力不夠。
勉強發個電,應該還行。
紅石要發展,現代科學,自然也得發展。
白黎挑了幾個最大的。
“長庚,將這幾塊磁石打造成馬蹄的形狀。務必讓他們小心,力求形狀規整,時間長些,也沒有關係。”
“再把那些收來的銅幣熔煉,除雜,隻要裏麵的銅,做成銅圓盤,直徑越大越好,厚度也是,但要能隨著永動機運作,做五個,另外再做幾根兩毫米線徑銅線,單根長度在五十米以內,不用時卷起來。”白黎說道。
宋應星想了想,點頭。
他曾見過三米的渾天儀銅環,但是那樣的直徑,恐怕一轉就得散架。
所以最好控製在一米五。
他想了想,畫出了大致的草圖。
雖然簡略,但白黎能夠看出,上麵畫著的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
“對,就是這樣。”
白黎離去後,宋應星找來了鐵匠李開濟。
他拿著圖紙遞了過去,邊比劃邊說著。
“銅錢入窯熔煉,先以木炭煆燒去其鏽雜,再傾入泥範鑄成厚六厘,徑一米七的銅輪盤。
輪盤中央留方孔,長五厘,外包鐵箍,再以硬木為軸,榫接於永動機轉樞……”
有了圖紙,多年的經驗再加上宋應星的講解,李開濟便明白了該怎麽做。
"好,我這就帶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