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成親

字數:4624   加入書籤

A+A-




    正月十六,馬尋早早的就起來了,要開始洗漱、打扮。
    忽然間馬尋愣住了,他覺得有些不對勁,“誰把這拿來了?”
    不怪馬尋心驚肉跳,擺在他麵前的是通天冠。
    雖說這是常見的冠飾,從秦一直傳承到宋,這是皇帝在重大儀式都會戴的,是僅次於冕冠的禮冠。元朝雖然不用,但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後重新恢複通天冠。
    形如山,正麵直豎,以鐵為冠梁。
    徐蛾趕緊說道,“是陛下賜的,老爺是徐王子,自然是在大婚時配服通天冠、絳紗袍。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
    馬尋就更加著急了,“這不是害我嗎?我現在沒爵位,不能這麽穿。”
    “讓你穿你就穿,哪有那麽多廢話!”馬秀英推門而入,非常直接,“你還成不成親了?”
    馬尋真的急了,“姐,這傳出去不是讓人笑話嗎?”
    馬秀英直接問道,“笑話?真要是笑話,那早就該讓你承襲王爵了!快些穿戴好,過幾天要定輿服,到時候你想要穿都穿不上。”
    馬尋好像理解了,這是要打一個時間差。
    說到底就是現在禮製還沒有完備,皇帝到底是學曆史上的那些皇帝一樣定製六種冕冠還是五冕,這都有爭論。朱元璋覺得太繁瑣,隻留袞冕。稍微正式的場合戴通天冠,平時戴翼善冠。
    而皇子、親王等,在大婚或者祭祀的時候可以戴通天冠,穿絳紗袍。
    馬尋心驚肉跳的,問道,“姐,該不至於那邊送過去鳳冠吧?“
    徐蛾退到一邊,馬秀英拿起梳子說道,“鳳冠談不上,我是九龍四鳳冠。給弟媳的就是鸞鳳冠,這大婚之日本就是喜慶,今天就給她九翬四鳳冠。”
    馬尋呆坐著,問道,“那尋常皇妃、公主呢?那其他命婦呢?”
    “公主和皇妃、親王妃一個樣,比皇妃降一等。”馬秀英一邊給馬尋梳著頭一邊說道,“你管那些做什麽?”
    也對,所謂鳳冠霞帔,這也是分等級的,大明初期對民間的婚嫁時的服飾要求不算嚴格。
    馬秀英笑了起來,說道,“這還不到一年的工夫,頭發算是長了些,能戴冠了。”
    馬尋心情不錯,說道,“頭發長了不好打理,也就是現在有人幫我梳頭。”
    馬秀英先是心裏一酸,隨即笑了起來,“以後有人給你打理,爹娘也都不在了,以後你該留須發了。”
    徐蛾等人都安靜的站在一邊,本來是該她們來幫馬尋穿戴服飾。可是現在皇後在幫忙,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在旁邊打下手。
    其他人不理解就算了,徐蛾這可是一直跟在皇後身邊的,也明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皇後殿下也隻會是在今天幫國舅爺穿戴衣冠。
    馬尋也明白這些,所以現在安穩的坐在這裏,誰讓家裏沒有其他人,就是這對姐弟。
    就比如說劉姝寧那邊,她也需要開臉、穿戴,但是她的繼母都沒資格幫忙,隻能是劉璉和劉璟的正妻才有資格。
    至於看著劉姝寧的服飾會不會羨慕,那就另當別論了。她們肯定是沒機會穿戴了,哪怕現在民間成親被默認允許僭越一下服飾,但是也不能太出格。
    比如說現在的規定就是庶人婚,許用九品衣。
    馬尋忽然聽到了驢叫,問道,“老二他們又在折騰旺財了?”
    馬秀英笑著說道,“你姐夫不許勳臣荒廢騎射,出行必須騎馬、不得乘轎。今天你不騎驢,得騎著高頭大馬才威風。”
    馬尋理解了,說道,“旺財拖著老爹的棺槨回來,現在再讓它拽著鳳車回來?”
    馬秀英笑著糾正,“那叫厭翟車!”
    “那得是我去趕車,旺財力氣也沒那麽大。”馬尋就說道,“得安排些人幫忙推一下,別累著了。”
    馬秀英自然也明白,驢子的力氣確實不算大,“不至於太重,也沒多遠。”
    馬尋的大婚實際上有些不尋常,不是在傍晚親迎。
    所謂婚禮,也是昏禮,在黃昏行娶妻之禮,一切都合著迎陰氣入家的含義。
    但是馬尋的親迎不是如此,因為皇後坐鎮呢,她不可能等到晚上再帶著一大堆兒女回宮。不出意外的話,皇帝大概率是上完朝也要過來。
    禦史中丞劉伯溫現在就心情複雜的在府中呢,皇帝準了他一天的假期。
    穿戴好了的馬尋自然不會戴著大紅花、簪花,那不是明朝的風俗。
    戴花的是旺財,腦袋上頂著一朵絹花。
    李貞眉開眼笑,笑著說道,“小弟看著就精神!好,快些動身去迎親。”
    朱樉和朱棡眉開眼笑,一人手裏拎著一隻大雁。
    朱棣等人就羨慕不已,他們隻能跟著過去。朱靜茹和朱靜嫻都有重要任務,她們到時候直接去赴劉姝寧上車,自然也就不存在‘哭嫁’。
    明朝的一些習俗也和古禮不一樣,先前就已經納征(過大禮)了,明朝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在下聘的時候用大雁,但是也有特殊的地方。
    說到底就是剛剛恢複漢家正統,很多的風俗習慣等等還在糾正、恢複,有時候不免用力過猛。
    隊伍已經在府外準備好了,就等著馬尋去迎親了。
    “一個時辰後就得回來,別誤了時辰!”馬秀英有些不放心,再次提醒說道,“記好了,不要誤了吉時!”
    常茂立刻點了炮竹,吹吹打打的就這麽開始了,騎著高頭大馬的馬尋這一次倒是不社恐了,在圍觀群眾的好奇或者羨慕中朝著劉府行進。
    至於劉府那邊更加不用說了,一邊派人隨時匯報迎親隊伍的動態,一邊在井然有序的準備著事情。
    比如說劉姝寧拜父母,嫂子為她吃飯、囑托等。
    “舅舅大婚!”朱樉趾高氣昂,說道,“來迎舅母!”
    劉璉趕緊接過大雁,退到一邊,“請。”
    什麽抬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這一刻是不存在的。
    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入劉府,馬尋喜笑顏開的在正堂再次見到了劉伯溫。
    “丈人。”
    劉伯溫噎了一下,木然的接過茶,“賢婿。”
    蓋著紅蓋頭的劉姝寧被她的兩位嫂嫂剛剛扶出來,朱靜茹和朱靜嫻立刻上前摻住。
    劉伯溫雖然舍不得女兒出嫁,可是看看也知道女兒這一次嫁的好。其他不說,就以皇帝、皇後對國舅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不存在什麽婚鬧等,馬尋和劉姝寧拜完劉伯溫,這就在吹吹打打中離開了。
    執事掌燈、讚者開禮,馬尋在揭開劉姝寧的紅蓋頭後帶著她去祠堂祈福燃香。
    等到了喜堂的時候,主位上赫然是朱元璋和馬秀英。
    朱標喜笑顏開的大聲開口,“新婦入堂!”
    劉姝寧手持團扇遮臉,徐徐走進喜堂。
    “一敬蒼天、佳偶天成。”
    “二敬黃土、喜結連理。”
    “三敬天地、天長地久。”
    這是三拜九叩首(鞠躬),不是鞠三次躬。
    馬秀英忍不住要抹淚了,囑咐說道,“務必夫妻恩愛,敘我馬家血脈。”
    劉姝寧恭恭敬敬回道,“弟媳謹遵教誨。”
    朱標就開心說道,“送入洞房!”
    天都沒黑呢,但是朱元璋已經起身了,“都去吃席,誰都不許去後院!”
    馬秀英可不管那麽多,催促著馬尋說道,“等什麽呢,還不去新房!”
    馬尋忽然間覺得他這一次的成親看著熱鬧,好像也特別高效、順利,甚至談得上輕鬆!